通过写作文,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增强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优秀的作文能够帮助我们发掘潜在的创意,网客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做包子的作文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做包子的作文篇1
我的妈妈是个巧手“煮”妇,家常菜、糕点、甜品,统统不在话下。所以每次假期结束,我都会胖上好几斤,脸圆溜溜的,肉都快没处长了。羡慕妈妈的好身手,我也想偷偷练一练,让她大吃一惊。
我小心翼翼地把面粉和各种工具拿出来,“咣当”一声,擀面杖落地了。听到响声,妈妈急忙走进厨房。完了,计划泡汤了!“哎呀,还以为老鼠翻进白米缸了。”她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你看,你第一次要做那么多东西,不如妈妈指导一下你吧!”我赶紧点了点头,能正大光明学“绝招”可太棒了!
我在大瓷盆里倒了一些面粉,妈妈往里面敲了两个鸡蛋。我又撒了一些酵母粉,搅拌两下。混匀后,妈妈让我我往盆里倒些温水。我觉得很好奇:“这样不是把面都烫熟了吗?”妈妈解释道:“热水太烫,会把酵母杀死;温水刚刚好,冷天有助于快速发酵。”原来如此。我看看面粉太干了,又往里面倒了点温水。开始揉面了,我想快速地把面团团成光滑的。妈妈说急不得,要不断地把面往里折,再往外推。按照她说的话,我用力地揉啊搓啊,手都揉得发酸了,好不容易把面整成了一个大胖团子,最后用保鲜膜盖上发酵。接着要做肉馅了。妈妈把生猪肉切成丁,加上酱油、鸡精、五香粉、水、蛋清、玉米淀粉、食用油和葱搅拌在一起。两个小时后,面团大了两三倍,我把它取出来,一顿“按摩”排气,搓成长条,分成几个小剂子。然后拿起一个压扁,我往里塞了好多肉馅,学着妈妈的.样子捏好褶子,放在铺了纱布的蒸笼里。醒面十分钟,包子上锅蒸二十分钟,焖五分钟揭盖。蒸出来的包子香喷喷的,妈妈吃了一口,连声叫好。
今天我学会了做包子这个手艺,再也不是只会偷吃的“米老鼠”了,期待下次再向妈妈学“绝招”。
做包子的作文篇2
我吃过很多种包子:肉包、笋包、菜包、小笼包、生煎包、灌汤包……
昨天傍晚去散步,路过胭脂巷,小有名气的“胭脂巷灌汤包”就在此处,香气飘然而至,让人食指大动,按耐不住,便和爸爸进去。一盘凤爪,一碗酸辣汤,一笼招牌灌汤包,垫垫肚子就好。凤爪,味香,汁甜,肉厚又极嫩,好吃可惜量少。酸辣汤,汤粘稠,酸辣味十足。招牌灌汤包是重点,一笼十个,个个晶莹剔透,隔着薄薄的`皮便能看见大团的肉和流动的汁水,简直就是艺术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小心翼翼提起一个,先咬破一小部分,让香浓的汤汁留到碟子里,防止烫到,然后再一饮而尽十分鲜美。余下的皮与馅沾上点香醋,鲜肉馅与醋在嘴里相得益彰,让人回味无穷。
吃着,便回忆起去杭州吃鲜肉生煎包的时候。吃法倒是和灌汤包的方法颇为相似,先喝汤再吃肉,只是吃生煎要先吃肉馅,再吃皮,这是传统吃法。因为,肉汁鲜香,肉馅比例2:8,肉嫩而饱满,而皮的底却是煎得脆脆的,按顺序吃来,便能吃到丰富的口感,让人意犹未尽。
在杭州游玩了几天,生煎包几乎天天吃,不会厌倦。想起年幼的时候,人小,却一手一个大肉包子,皮厚却不影响口感,肉无汁都是猪油,肉馅多而肥美,吃得满手满口是油,不亦乐乎。那时,我有个习惯,先把厚厚的皮给消灭掉,接着再慢慢享用这肉馅。这时,大人们便会批评我这样不对了。其实爸爸说他小时候也是如此,小孩子都这样,长大便不会了。
包子是包容的食物,什么都能往里面包:肉、笋、虾仁、粉丝、红豆沙、菜脯丝……简直“海纳百川”。我想为人处世也要这样子才好。
不曾想,吃个包子竟勾起如此多的回忆。
做包子的作文篇3
我的家里有个“吃货”老爸,我的老爸不仅喜欢吃更喜欢做各种各样的`小吃,比如:鸡蛋饼、葱油饼、南瓜饼、包子、烤饼……我最喜欢吃老爸做的小吃了,色香味俱全!
星期六的中午,老爸对我说:“你想不想学做包子啊,要不我们下午一起做包子!”我欢呼雀跃地说:“耶!好啊,我好久没吃到老爸做的包子啦!”
说干就干,只见老爸把面粉倒进一个脸盆里,然后放入发酵粉,我帮老爸倒水,一会儿,面粉就被老爸和成了面团,老爸告诉我说:“好了,现在我们把面团放到一旁等它发酵!”
接下来是准备馅,老爸剁肉,我帮忙洗葱和蘑菇,把肉、蘑菇、葱都切好后一起放进一个碗里,加上调味品和一个鸡蛋搅拌均匀。我们就一起看面团发酵好了没,我一看那面团已经发酵好了,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那面团就像天空中的白云一样柔软和蓬松!
一切准备就绪,开始包包子了,我把面团揉成一个圆球,老爸用擀面杖擀成皮,放上一些馅,老爸用灵巧的手做成了一个大大的包子……
最后,老爸把包子放进蒸锅里开火蒸,过了20分钟,香喷喷的大包子就新鲜出炉了,我迫不急待地伸手去拿包子,老爸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等凉一会儿再吃!”我只好忍着眼巴巴地望着那美味的包子口水都快流下来了!终于过了几分钟,老爸说:“好了,可以吃包子了!”我三下五除二就把一个包子吃完了,真好吃啊!
做包子的作文篇4
世界上有许多美食,但有一种美食吸引了众多吃货,那就是q弹的包子。
包子的制作材料有众多,豆沙包的材料为:“面粉100克,豆沙一包,糖十克,酵母十克,泡打粉十克。”
第一步将面粉倒入盆中,一边拍打一边添水,切记水不能太多,如果一不小心添多了就再倒点面粉,等面和成一团表面光滑时,面团就做好了。
第二步。扭下一小块面粉,搓成圆球,用擀面杖搓成一个圆饼,外薄里厚,不要太薄,如果太薄包不住馅,在蒸的'时候要破开。
第三步把豆沙挤在掌心搓成小圆球放在皮的中心处,把四周的皮提起来,不要太用力,把皮扯破了那就后悔莫及。
第四步拉住皮左手向前推皮,右手将皮提拉,推、提拉,推、提拉不停重复即可,记住不要只提拉不向前推,这样的话,皮又要连在一起,还要拉开,如果拉了不好,把皮不小心弄破了那就不好了。
蒸的时候,将包子按二指的间隔均匀摆放,如果靠的太近也会黏在一起,豆沙包蒸八分钟左右便可出笼,在揭笼时,最好先揭开一点,等待一两分钟在完全揭开这样包子q弹有劲,若直接打开,会产生回缩现象,皮向内凹,包子变小,味道也大打折扣。
包子蒸熟后,香气四散,吃上一口让人消除疲倦,精神百倍,仙气无比。馅里的美味更无话可说,包子让无数吃货坠入爱河。
做包子的作文篇5
我的爸爸妈妈都知道我非常的喜欢吃包子,不管是吃菜包还是吃肉包甚至是去让我吃芝麻包,我都是非常的喜欢吃,因为这些包子在我的眼里就是我觉得世界上最好的食物,同样它们也是我最喜欢的东西,我几乎每一天都要吃几个包子,因为我真的非常的喜欢吃包子,包子的味道真的是好极了。
每天早上,我的爸爸或者是我的妈妈都会一大早就起来,去小区楼下隔壁的包子铺里面去买包子,这家包子店已经开了非常多年了,我几乎每次吃的包子都是在这一家包子店里面买的,每天早上来买包子的时候,老板都能够一眼的就认出我的爸爸或者我的妈妈,因为我们已经是老常客了,有的时候爸爸妈妈没空起来去给我买包子吃,我就只好自己去包子店里面买包子吃。
我最喜欢吃的就是这一家的肉包了,我觉得他们家的包子非常的美味,比他们家店铺做的菜包和芝麻包都要好吃很多,所以每一次我都会买上一个肉包,有的时候我还会多买一个菜包或者芝麻包,不过这些都不一定,但是肉包对于我来说每一天的早晨都是必不可少的,一口咬下去就可以感受到包子皮里面的汁都流了出来,之后我再大口的咬着肉馅,真是让我感到流连忘返啊。现在吃包子已经成为了我的一个习惯,我非常的喜欢它们。
做包子的作文篇6
今天风儿和雨点吵架了,一会儿风获胜了,变得格外猛烈,一会儿雨点获胜了,开始倾泻下来,又一会儿,雨小了风停了,可能他们是累了,可没过一会儿又开始了,唉,台风天可真无聊。
这时妈妈灵机一动说:“好久没有吃包子了,咱们下午包包子吧。”我高兴地一跳三尺高。
我们先从菜场买来胡萝卜、包菜、粉丝等材料,然后我像妈妈一样,围上围裙放好砧板,右手紧紧握住刀,左手按着胡萝卜,一刀一刀仔细地切起来。哦,对了,妈妈说过做包子的馅要切小一点才能蒸透、才好吃。都切好后我们再把粉丝放入锅中,加入豆瓣酱、生抽、老抽、十三香和水,等水半干后,粉丝也就可以出锅了,提醒一下:别忘了放盐哦!最后把胡萝卜丁、包菜丝、粉丝段等混合均匀,馅就大功告成了。
做好包子馅之后就要和面了。先称500克面粉,再称250克的水,接着一点点地在面粉中加入水,开始和面,面揉到“三光”(手光、团光、盆光)后就可以醒面了,等面团发到两倍大时拿出来适当地排排气。排好气之后再把面团分成小块,然后开始包包子。
我拿起一个小面团,把擀面杖贴在上面,然后上下左右擀一会儿,一张圆圆的面皮就做好了。接着把面皮放在手心,放入适量的馅,太多会爆开太少会塌下去。最后用手捏着面皮的边,用像包饺子那样的方法收口。全部做好后放到蒸锅上醒发,40~50分钟后就可以蒸了。
“叮”的一声,包子出锅了,粉色的'肉,橘色的胡萝卜丁,绿色的包菜丝和透明的粉丝,咬下一口,嗯!自己做的包子就是香啊!
做包子的作文篇7
中华民族的五千年历史文化像繁星点点的银河,而春节文化就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春节文化,春节习俗在中国的东西南北中真的太多太多而且各有特色,各具魅力。就连最普通的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蒸包子就让人魂牵梦绕、津津乐道、难以割舍。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节,又到了南方人蒸包子的时候,奶奶又将大显身手。因为爸爸、妈妈还在上班,我在旁边给奶奶当小帮手,我想别样的体验,一定会有别样的滋味,别样的情趣。
南方人蒸包子喜欢用雪里红、肉做馅,奶奶坐在那里,面前放着一块砧板,两把菜刀,当我将第一把腌好的雪里红递过去,奶奶麻利地手持双刀,上下飞舞。“咚,咚,咚……”那跺菜的声音很有节奏感,奶奶的银发随着这节奏在颤动,奶奶的眉头随着这节奏在舒张。奶奶右手边盆里的一把把雪里红在矮下去,左手边盆里剁好的菜泥像小山一样渐渐高起来。我在一旁不时地将茶水递过去给奶奶喝。剁完了雪里红还要将一块块肉剁成肉泥,我问奶奶为什么不用绞肉机绞,奶奶说绞出来的肉不香。哇!这里面也有学问。
奶奶人不离凳,手不离刀,剁了三个小时,分别将菜泥、肉泥、葱泥、姜泥剁好了,奶奶真辛苦,在一旁的我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当奶奶将剁好的菜泥、肉泥在锅里烩炒时,顿时,满屋生香,让人垂涎欲滴。这么好的馅做出来的'包子能不好吃吗?何况里面还倾注着奶奶的辛劳和关爱。也有我亲身的体验和感受。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随时可以从冰箱里拿出速冻饺子和袋装包子。虽然方便了,快捷了,但始终没有奶奶亲手做的好吃,没有那样的体验,怎有那样的滋味,那样的情趣,奶奶做的包子真好,中国的春节习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