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陶瓷的作文7篇

时间:2023-02-07 作者:Cold-blooded

为了将各类作文写好,我们一定要多观察多动笔,写作文是我们语文考试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以下是网客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做陶瓷的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

做陶瓷的作文7篇

做陶瓷的作文篇1

今天艳阳高照,阳光温暖着大地母亲,植物正毫无保留的散发着生命力,而我也来到了一家陶瓷博物馆。

到了拉坯的时候,我不紧不慢地坐在转轮前,心想:我可是来过一次的,上次都做成功了,而且这次还有非常专业的老师教导我,我就不信我不能做一个更加漂亮的陶瓷了。我开始了制作陶瓷,学着老师的手法慢慢地向上推。而且老师还在帮助我来完成这个泥杯子,我顿时感到没那么紧张了。推着推着,我发现泥土比较干,我就加了一点水,本来我想一次完成的,看到我的杯子已经快成形了。结果,老师突然用力过头了,把我的“杯子”口偏了出来,我惊讶不已:“怎么回事?我是谁?我在干什么?”一下子从原来的如释负重,变成压力倍增。顿时,我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焦急不已。

平复了一下心情,我又开始了第二次的陶艺。本来陶瓷已经成形了,可是即将要拿下来时,我想:这一次总可以了吧?可下一秒老师对我说:“不行”。我并没有像第一次那么惊讶,于是我又开始了第三次陶艺。

第三次陶艺刚开始,我就专心致志。而且这一次还有专业的教练教导。一次我做的更快。虽然外表什么自信无比,可内心却是小鹿乱撞。一直在想:千万不要失败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我的杯子也一点一点的成形了,可我更加紧张了:可不要发生第一次的场景呀!看到老师已经在开始最后一件事情,拿下来的时候,我全神贯注的盯着,生怕会有一点差错。最后我的杯子成功的从轮盘上拿下来了。

陶瓷的特点是不怕高温,经得起磨练,我要学习陶瓷的品质,做一个不轻易放弃、经得起磨练的人。

做陶瓷的作文篇2

我有一个陶瓷罐,那是去丽水游玩时买回来的。那次当我走过一家店铺时,一眼就喜欢上了它。于是爸爸把它买下了,并送给了我。我爱不释手。

陶瓷罐的样子像一个葫芦,顶上有一个小小的圆孔,多小的孔呢?小得只能容下一枝花,再也无法容下第二枝了。它全身都是青色的。奇怪的是,罐子表面布满了灰黑色的条痕,看上去好像很粗糙,但摸上去却很光滑。我问了爸爸后,才知道,原来是工匠在烧烤瓷器时放入了一点点灰,才会变成这样子的。

陶瓷罐不但样子好看,用处也有很多呢!

陶瓷罐常常被我用来当装饰品,有时把它摆在书桌上,陪我作业;有时把它摆在书架边,陪我看书;有时摆在茶几上,陪我看电视……但妈妈却常常抢走它,把它当做花瓶,插上一株美丽的花,摆在窗台上。

有时候,它也是我和妹妹的玩具。比如有一次我想和妹妹玩抽纸条的游戏,可我把整个书房来了一个大扫荡,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器具,最终我把目光投向了陶瓷罐,小小的口子不正好吗?于是我把纸条揉成一颗颗小球,塞了进去。虽然抽纸条费了好大的劲,但我和妹妹还是玩得不亦乐乎。暑假时,天气炎热,陶瓷罐又成了我的降温法宝。在里面灌点冰水,捏在手里,瞬间就凉飕飕的,感觉凉快极了。

可是有一天我在清理书桌时,意外终于发生了,“啪”的一声,像是什么东西摔碎了。我往地上一看,原来是我心爱的陶瓷罐被摔得粉身碎骨。我悲伤极了,眼泪情不自禁的流了出来。爸爸在旁安慰道:“别哭了,下次再买一个更好的吧。”可我看着七零八落的碎片,还是很伤心。

我边流眼泪边慢慢的把陶瓷罐扫掉,然后轻轻地把它埋在了后院的菜地里。

虽然陶罐已经破碎了,但它在我心中的记忆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它是我最心爱的礼物,最大的宝藏。

做陶瓷的作文篇3

陶瓷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物品。上下五千多年,从原始时代,就产生了初期石器。慢慢地,人们开发出新领域,又创造了美观,实用的陶瓷。为了见识见识古人的智慧,我决定,开启一次陶瓷之旅半日游。好了,废话不多说,向着南宋官窑博物馆出发!

第一展馆——历代陶瓷:

这里展出了许多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黑陶,直至清明的青花瓷和彩绘瓷。这些瓷器全部按照朝代的先后顺序摆放好,供我们观赏。对了,除了这些,还有一些模块是专门用来展出南宋时期的陶瓷技艺的。(毕竟这是南宋官窑博物馆)

第二展馆——南宋官窑:

欣赏完从古至今的瓷器,就该步入正题,看看南宋时期的瓷器了。这些瓷器的花纹就可以帮我们鉴定它的真假。比如“金丝银线,紫口铁足”。“金丝银线”就是指瓷器檐口和底边的一圈紫红色、紫灰色、银灰色的“小圆环”。像这样的鉴定方法还有很多呢!只可惜我不能一一道来。

第五展馆——龙窑遗址:

这个龙窑遗址,头低尾高,颇似一条俯冲的火龙,分为窑头、窑室、窑尾,从两旁的阶梯走上去,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龙窑。

时间过得飞快,眨眼间,就到了中午,半日游也接近了尾声,这次没有去,三、四展馆,真是有点遗憾。算了,下次再来吧!哦,我该走了,一会儿找地方吃完午饭,还有事情要做呢!再见。

做陶瓷的作文篇4

陶瓷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我们必须得传承下去。

————题记

“呼,呼,呼——”大风使劲地乱刮着,旗子哗哗地随风飘舞着,同学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向我们的目标——青少年活动中心出发。

几天前,我们的美术老师给我们带来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去青少年活动中心做陶瓷,出发前一天,我可是兴奋得一个晚上都没睡好觉!

今天一大早,我们三个班如一条长龙向青少年活动中心前进。刚进大门,我们就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二楼,坐到指定位置。桌子上已摆放了八块布料,布料上使我们要用的陶瓷。按照工作人员的指示,我们先把布清洗了一下,拧干水,再平铺到桌面上。然后把陶泥放到硬纸板上,反反复复地扔、摔、打、捏,一直到形似正方形,而且中途要保证泥块不能变干,接着继续摔打成长方形,再把它一分为二,最后用布将其中一块包起来,还有一块制成饼。

接下来就是自由发挥了。我想了想,制作什么好呢?复杂的我水平有限,还是做个简单实用的吧!这时我想到书桌上的笔筒,我就做个陶瓷的笔筒吧!我先切了一道道泥条,把它搓圆搓细,看似简单,做起来确不容易,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这些泥条搓得比较匀称、美观。接着我把这一道道泥条按放到底座上,上面再用粗的泥条固定一下,一个笔筒就做好了。我瞧瞧其他同学还在埋头认真地制作,再看看面前多余的材料,这些可不能浪费哦。于是又埋头做了一个墓,旁边还捏了一个小人。

一上午的时间很快结束了。同学们都觉得受益匪浅,不仅了解了陶瓷的文化,而且还制作了陶瓷,虽然不是那么漂亮,但却是我们自己动手用心完成得!永久留作纪念,一直传承下去。

做陶瓷的作文篇5

所谓陶瓷,就是陶瓷的总称。它是一种历史悠久、物质和精神文化丰富的民间工艺品。

陶瓷分为日用陶瓷、艺术陶瓷和工业陶瓷。日用陶瓷是指我们常用的器皿,如碗、碟、盘、罐、杯等。艺术陶瓷包括花瓶、雕塑、器皿、陈设品等。-是的,艺术陶瓷是用于装饰或欣赏的陶瓷。工作陶瓷有很多种,如金属陶瓷、石材陶瓷、瓷砖等。意思是各种行业使用的陶瓷制品。

陶瓷的外观既优雅又流行,含义也很广:有些是幸福的隐喻,有些是家庭幸福的表达,有些是永生的表达……艺术家可以随意在陶瓷上画“脸”或充满活力的文字。花、草、虫、鱼、鸟、兽、神、仙、人都被艺术家描绘得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看,一条绿色的龙在云中盘旋!看,八仙横渡大海——每个人都展示了他的魔力!看,关正和张飞打武术,打得不可开交!陶瓷的外观就像一个人的脸,丰富多彩。

陶瓷有不同的形状,有圆形、方形、椭圆形、长方形、圆锥形……熟练的艺术家还可以把泥捏成各种动物形状和名人形状!用“登顶”来形容他们再合适不过了。

不同质地的陶瓷价格差别很大。有的卖两三块钱,有的收几千甚至几万。对于价格高的陶瓷,有人觉得离谱,有人觉得物有所值。我告诉你,一个巴掌大小的陶瓷,不是三五天就能上市的,要经过制作、烧陶、加工等几个步骤才能卖出去。贵的往往工艺复杂,做工精良,物质精神文化丰富。

陶瓷是一种历史悠久、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丰富的民间工艺品,是人类所有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金星,它的光辉照耀着每一个有幸看到它的人。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做陶瓷的作文篇6

清晨,万籁俱寂。东边的地平线上泛起一丝丝亮光,仿佛一位艺术家,挥动画笔,给如白瓷般的天幕勾勒轮廓。新的一天从远方悄悄走来,我也很快从梦中醒来,收拾好行李,和小伙伴们一起踏上神秘的德化之行。

不知不觉,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德化月记窑。远处群山环抱,近处绿水环绕,一股清新的空气夹杂着秋的味道扑面而来。400多年柴火不息的月记窑就藏在这深山里,散发着秋色一样的斑斓。

工作人员一边带着我们参观这座瓷窑,一边给我们介绍关于陶瓷烧制的技艺。我们跟着他们的脚步拾级而上。月记窑横卧在一面山坡上,宛如一条巨龙直指苍天。两边的柴火木屑、残瓷碎片仿佛在诉说着柴烧的沧桑历史。从工作人员的口中,我们还得知古人制作陶制的智慧,以及他们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

随后,大家来到陶瓷博物馆。里面摆放着许多陶瓷作品,精美绝伦,让我们由衷地赞叹。更惊喜的是我们还能diy制作陶瓷。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拿出泥块,左敲敲,右敲敲。看着瓷泥在转盘中不断旋转,从长方体变成球体,然后用手指按下去,仿佛有一种梦幻的魔力,瓷泥慢慢变成各自想要的瓷器形状。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把大家的作品一个个收走,像抱着一个个刚出生的婴儿。我们期待着这些作品能够经得住烈火的考验,在开窑时变成洁白如玉的精美陶瓷。

时间在转盘不断地打转中渐渐流逝。在回来的路上,我们做着一个关于陶瓷的梦:大家亲手制作的陶瓷,能够飞越千山万水,来到我们的手中。

做陶瓷的作文篇7

不知怎么的,就来到了西施故里的土逗儿陶艺甜品屋。早听别人说过做陶艺很好玩,可自己却没做过,心里痒痒的。

一走进陶艺屋,只见里面摆满了琳琅满目的陶艺作品,有造型古典优雅的花瓶,有精细别致的画作,也有小巧玲珑的陶瓷。因为是第一次做,我决定做最简单的杯子。开始做了,教我做的是一个叔叔,叔叔用竹刀切了一团泥给我,边指点边说:“首先,将泥巴搓成圆,接着把泥巴放到转盘上固定好。”我拿起泥巴,泥巴软软的,却十分有韧性。

我把泥巴放在手上转来转去,终于将泥巴搓成了圆,我把它放在了转盘上。叔叔讲着我做着,“用大拇指在泥巴中间钻个洞。”只见他用大拇指钻了一个洞,使这块泥有了形。我用大拇指钻了一个洞,可是怎样让他有形呢,只好请教老师。老师细心的教导:“就像包清明果一样,用两只手在洞里揉。”照着叔叔的方法,很快,我做出了瓶子的基本型,下一步,便是用到了铁片,我用铁片在杯子上刮着,使杯子变光滑,一个杯子的形状就呈现在我面前。

现在,杯子可是什么图案都没有,就需要用魔具来做出图案,在这一步上,我可是遇到了不少麻烦。陶泥较粘,用魔具做出来的图案很快就会黏在桌子上,拿下来的时候容易损坏,一连好几次都是这样,还把衣服搞得一塌糊涂,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使我非常懊恼,后来我试着用铁片,终于把做好的图案拿了起来,在后面加点水就能将图案粘在杯子上。

最后一步便是上色,用颜料和笔在杯子上上色,可我只上了一点点颜色。别看现在做出来的杯子和生活中的不同,可将杯子烧过以后,便和我们生活中的一样了。

这次做陶艺,我又结识了一种艺术,感到无比的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