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作文8篇

时间:2024-10-01 作者:loser

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写作技巧,提高文章的质量,只有认真审题,写出来的作文才会紧扣主题有深意,网客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节气作文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节气作文8篇

节气作文篇1

昨天是6月6日,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芒种悄然而至。每逢芒种,外婆就会带我去农田里体验农活。可是昨天放学回到家,外婆却出乎意料地对我和姐姐说:“明天就是传统节日端午节,今年的芒种遇见了端午节,今天就不带你们去体验农活儿了。明天,我要把包粽子的绝活儿传授给你们。”我和姐姐听了开心得一蹦三尺高。

今天一大早,厨房里就传出“咔嚓、咔嚓”的声响。好奇的我大步流星地来到厨房。呀,外婆在厨房台面上已摆放了各种包粽子的食材:赤豆、糯米、肉、枣泥……她正在用剪刀剪着用热水泡过的.粽叶。我欢呼起来:“姐姐,外婆已经准备好了,你快过来学包粽子啦!”

姐姐闻讯三步并作两步来到厨房。外婆让我们把手洗一洗,然后她拿起一张洗净的竹叶,边示范动作边讲解步骤:“先把竹叶卷成锥形,然后放入糯米的同时随意选放一些赤豆、肉或枣泥,接着要用手指把放进去的食材压结实,直到与粽叶口边沿平整为止。如果锥形顶角尖儿出现漏的现象就得重新返工,如果没有发现漏的痕迹就用预留的粽叶盖起来,包成三角锥形,最后拿线捆扎起来,注意捆扎松紧要适度。”外婆的话音刚落,一个完美的三角锥形粽出现在外婆手里了。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张粽叶,学着外婆的手法将其卷成锥形,用勺子把糯米往里放,并放了一勺豆沙。接着我用手指稍一使劲压食材,“哗”糯米和豆沙从顶角尖儿处逃出来了。我一下子像泄了气的皮球愣住了。外婆和颜悦色地对我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艾琳,不要气馁,你在卷粽叶时要把漏斗型尖端折得严实些,建议你先放入枣泥,这样可以把漏斗的接缝扣堵住了。注意用手指压食材的同时另一只手更要握紧粽叶,食材不要放得太满。再试一试吧!”呀,外婆包粽子还有绝招啊!

外婆的鼓励和指点使我重新振作起来,我又拿起一张粽叶,小心翼翼地把它卷成漏斗状,并把漏斗的下端卷得不留一丁点儿缝隙。先放入一勺枣泥,接着放入糯米和肉,左手握住锥形下端,伸出右手食指慢慢把食材压实,最后把余下的粽叶盖上折成锥底。眼看胜利在望,可是用线捆扎却把我难住了。因为我两只手都捏着粽子,根本无法腾出来去拿线来捆扎。姐姐看了看束手无措的我,果断地放弃手里未成品的粽子,拿线来帮我捆扎。在姐姐的协助下,我的第一个粽子诞生了。不一会儿,姐姐在我的协助下,也完成了她的第一个粽子。外婆看着我们姐妹俩互帮互助包了一个又一个粽子,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中午,香喷喷的粽子出锅了。“吃粽子啰!”我和姐姐不约而同地欢呼。在芒种遇见端午节的美好日子,我和姐姐学会了包粽子。我们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粽子,不仅觉得今天的粽子特别香糯可口,而且还明白了——遇到困难不要气馁,虚心学习并勇于实践才会有收获!成功更离不开团结协作!

节气作文篇2

今天,是5月20日。每年的这一天都会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小满,此时太阳到达黄经60度,麦粒饱满,蚕结新茧,万物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各朝各代的诗人也在小满这一天留下了不朽的诗篇:欧阳修的《小满》:“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与长卿的《小满》:“昨夜玉盘沉大江,夜来忽梦荠麦香。时人但只餐中饱,莫忘旧时苦菜黄。”等。

小满被分为三候,每候各有5天: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说的是刚开始小满节气中,苦菜已经枝繁叶茂,过5天喜阴的一些枝条细软的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后5天麦子开始成熟。

小满也有许多习俗,其中祭车神是一些农村地区古老的小满习俗。在这一天在水车上蓦上放些赞鱼肉、香烛等物品中祭拜,最有趣的地方是,在祭品中会有一杯白水,祭拜时将白水泼入田中,有祝福水源涌旺的意思。

在小满前后,桑葚成熟,一颗颗桑葚挂在树上娇嫩欲滴,我和妈妈一起来到这片桑树林,手上、衣服上、脚上不知不觉得就被调皮的桑葚涂上了红色,这不就是“殷红莫问何因染,桑果铺成满地诗”吗?吃着自己亲手摘的肥肥的桑葚,顿时好像一股蜜润着我的嘴。

小满给大地换上新装,我们班也焕然一新,好一派欣欣向荣的好气象啊!

节气作文篇3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许您认为自己对中华文化已经非常熟悉,自认为自己知道除夕,春节,中秋节这些传统的节日。但是一年中,还有二十四个小精灵,您曾注意过它们吗?那就是二十四节气。

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业的补充历法,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长期对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小大寒。那么,二十四节气又有怎样的历史由来呢?中国上下五千年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农业活动中心多数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就根据那一带的气候,物候制定出来了,并一直为人流传至今。

在二十四节气中,比较重要的几个节气分别是惊蛰,小满,芒种,白露了。

惊蛰是每年的三月五日或六日,这时候气温上升,春雷滚滚,会惊醒正在冬眠的动物,所以叫做惊蛰,惊蛰时很少下雨,适合播种,所以农民伯伯们一般会在这时候种下水稻和玉米。小满则在五月中旬,这时候小麦与大麦都开始成熟了,马上就到了收获的季节了。六月六日前后,小麦变成熟。这时,农民大多数都应该给水稻插秧了,所以这时又叫做“忙种”。白露在九月上旬,白露之后天气变幻转凉,要注意适当的加减衣服。

不论是惊蛰,小满,还是秋分,小雪;这无不体现出中华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打春雨惊田,春分清谷连。立夏满芒种,夏至二暑还。立秋暑白露,秋分寒露阵。立冬雨场雪,冬至寒又寒……在这二十四个节气里,流淌着中国最古老的文化,正是这源远流长的文化中,二十四节气铸就了文化精神,中华人民的勤劳智慧。

在这二十四节气中,中华文化才更加博大,中国传统节日才得以流传至今,年复一年,二十四节气会伴随我们,永远流传下去。

节气作文篇4

大家好,我叫意外假日制造机,我有这个小名的原因是只要我下的非常大,所有学校就会因为积雪太厚而放假,并且因为我行踪不定,所以我就有了这名字,除此之外,人们还给我取了很多有意思的名字。

有时候,人们叫我小淘气,因为我总喜欢和人们对着干,南方的孩子非常盼望下雪,可是我只在那下小雪,那些雪用来做一百个汤圆大的雪球都不够,大多数时候连雪都看不见,而北方的孩子都不喜欢下雪,我却在那下个不停,积雪积起来厚度都快达到一米了,我却丝毫没有要停的节奏,仍然下个不停。呜……我是冤枉啊,不是我不想在南方那边下,是南方温度太高,雪大部分还没到地上就化了,这能怪我吗?在北方也是一个道理,在高空气温太低旧雪花还没落下来,新雪花又产生了,只有到温度不能在高空产生雪花时才会停,不是我想停就能停的呀!呜………

有时候,我们叫我大地的画家,因为不管别人把大地变的多美,只要我一来,大地瞬间变得雪白雪白的,像披上了一件银白色的大衣。

有时候,人们叫我天然施肥机,这是因为雪水里的'氮的含量是普通水的五倍,古时候,因为没有肥料,农作物吸收的营养大部分都是从我这吸收过来的,所以,我有很大的肥田作用,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

我有一个好朋友,他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他和我同名同性,十分要好,他经常邀我到他家玩,这就是为什么大雪时节下雪的几率比冬天其他时节下雪的几率要大很多。

节气作文篇5

还记得小时候我们学习过的二十四节气吗?现在长大的我们我想应该都已经忘记的差不多了吧。这可不行哦,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的传统,大家一定要记得哦,大家跟我一起来复习一下吧。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文化,它可以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在古代,一年分为十二个月纪,每个月纪有两个节气。在前的为节气,在后的为中气,如立春为正月节,雨水为正月中,后人就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为: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

三月二十日到二十二日是春分,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4月20日或21日视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这时天气温和,雨水明显增多,对谷类作物的生长发育关系很大。雨水适量有利于越冬作物的返青拔节和春播作物的播种出苗。谷雨在黄河中下游,不仅指明了它的农业意义,也说明了“春雨贵如油”。

每年5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45°为“立夏”节气。我国自古习惯以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日子。立夏时节,万物繁茂。“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十月八日到九日是寒露,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的传统。

节气作文篇6

春风的习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竖蛋

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这一被称之为“中国习俗”的玩艺儿,何以成为“世界游戏”,目前尚难考证。不过其玩法确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竖立起来的蛋儿好不风光

吃春菜

昔日四邑(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就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就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春,人们祈求的还就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送春牛

春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春牛图的。其图就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送图者都就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就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春”,说春人便叫“春官”。.

粘雀子嘴

春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元,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元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春分期间还就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就是春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市场上有卖风筝的,多比较小,适宜于小孩子们玩耍,而大多数还就是自己糊的,较大,放时还要相互竞争看哪个的放得高。

春祭

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春分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开基祖和远祖墓扫完之后,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大部分客家地区春季祭祖扫墓,都从春分或更早一些时候开始,最迟清明要扫完。各地有一种说法,谓清明后墓门就关闭,祖先英灵就受用不到了。

拜神

春分前后的民俗节日有二月十五日开漳圣王诞辰:开漳圣王又称“陈圣王”,为唐代武进士陈元光,对漳洲有功,死后成为漳洲守护神。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诞辰,每逢诞辰,信徒多茹素齐,前往各观音寺庙祭拜。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国王祭日:三山国王就是指广东省潮州府揭阳县的独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早年由潮州客家移民春为守护神,因此信徒以客籍人士为主。

节气作文篇7

小雪阶段比入冬阶段气温低。到了小雪节气,意味着我国华北地区将有降雪。冷空气使我国北方大部地区气温逐步达到0℃以下。

黄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与小雪节令一致。虽然开始下雪,一般雪量较小,并且夜冻昼化。如果冷空气势力较强,暖湿气流又比较活跃的话,也有可能下大雪;

南方地区北部开始进入冬季。“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已呈初冬景象。

农事活动

在小雪节气初,东北土壤冻结深度已达10厘米,往后差不多一昼夜平均多冻结1厘米,到节气末便冻结了一米多。所以俗话说“小雪地封严”,之后大小江河陆续封冻。农谚道:“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这里有三层意思,一是小雪落雪,来年雨水均匀,无大旱涝;二是下雪可冻死一些病菌和害虫,来年减轻病虫害的发生;三是积雪有保暖作用,利于土壤的有机物分解,增强土壤肥力。因此俗话说“瑞雪兆丰年”,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贮藏蔬菜

北方地区小雪节以后,果农开始为果树修枝,以草秸编箔包扎株杆,以防果树受冻。且冬日蔬菜多采用土法贮存,或用地窖,或用土埋,以利食用。俗话说“小雪铲白菜,大雪铲菠菜”。白菜深沟土埋储藏时,收获前十天左右即停止浇水,做好防冻工作,以利贮藏,尽量择晴天收获。

收获后,将白菜根部向阳晾晒3~4天,待白菜外叶发软后再进行储藏。沟深以白菜高度为准,储藏时白菜根部全部向下,依次并排沟中,天冷时多覆盖白菜叶和玉米杆防冻。而半成熟的白菜储藏时沟内放部分水,边放水边放土,放水土之深度以埋住根部为宜,待到食用时即生长成熟了。

节气作文篇8

清明节又叫寒食节,在每年的四月五日前后到来,是我国最古老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有着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的习俗甚多,最为大家共知的有祭祖、踏青、吃青团。

祭祖是对祖先的一种敬孝。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每逢清明,天气总是细雨绵绵,雨露似泪水般在青山、绿叶、花草间洒落,到处都云雾缭绕,大地显得是那么的安静、忧伤。乡间小路,板桥路上,山间小岗,心怀对已故亲人哀思的人们,行色匆匆地穿行着。每家每户手持镰铲、镰刀、香纸、鞭炮、祭品来到祖先墓前祭扫,来表达对祖先的敬孝和思念之情。

踏青是清明时节人们对大自然的一种热爱。大地春意盎然,百花齐放,所见之处,如诗画一般。人们游玩于河流两侧,徜徉于青山百花之中,或卧睡于绿草之上,尽享着春天的快乐,怡然自得。

清明还有着吃青团的.传统习俗。尤其是我们江南一带。我们客家人把青团叫做艾米果。每逢清明,我们都会在节日到来之际,来做美味的艾米果。它有着像翡翠一样的外表。因为它是由艾草和大米做成的,所以有着它特有的清香味,美味可口。

清明虽然有一份忧伤和思念,但是万物又重新生长于暖春之中,一切又都在岁月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