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四年级作文7篇

时间:2024-06-30 作者:Monody

优秀的作文是一种思维的训练,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作文是一种反映个人思想和情感的方式,以下是网客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第六单元四年级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

第六单元四年级作文7篇

第六单元四年级作文篇1

在一个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的假日,我们到乡下的外婆家去玩。

来到这里,感到少了汽车的喧闹,多了宁静的气息;少了汽车的废气,多了新鲜的空气;少了如潮的汽车,多了美丽的田野。非常惬意,一切都那么轻松自在!

一起去乡间小路上走走吧!稻田里,金灿灿的稻子熟了,一颗颗稻粒就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露珠挂在稻粒上,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发出耀眼的亮光,好似无数珍珠。整片稻田就像一大块金子,镶嵌在田野里,好不耀眼!农民们正忙碌地收割稻子。无垠的田野,忙碌的农民,天边飞过的鸟儿,

远处此起彼伏的群山,构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到山上去,一会儿就能摘到满满一篮甜津津的野草莓,大家都很喜欢吃这种又美味又健康的天然水果。一路上,开满了黄澄澄的不知名的小花。走着走着,我看到了一块盛开着色彩鲜艳的芍药的田地,有的含苞欲放,像一个个羞答答的小姑娘;有的绽开了笑脸,好像在比美呢;有的躲在绿叶下面,怎么也不肯露面……

向晚的微风温柔地拂着我的脸颊,舒服极了。天色渐渐地暗了,农民伯伯牵着牛踏上了回家的路……

外婆烧好了晚饭,我们把桌椅饭菜都搬到门前,坐在院子里天高地阔地吃起来,真是太享受了!

夜,静了,整个村庄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第六单元四年级作文篇2

上课了,王老师取出五颜六色的气球。啊,老师带这么多气球,干什么用呢?来玩游戏的?什么时候会吹爆?

他拣一个火红的气球,放进嘴里慢慢地吹,腮帮子鼓起,发出九牛二虎之力,也才吹大了一点儿。咦,脸发青,又有点红,人在发抖中,还发出“呼呼”的声音,怎么也吹不大。一个气球非常难吹吗?老师好菜啊!都没我厉害。

王老师真的吹不出来,就把一个气球送给班中力气最大的同学,他轻轻吹了一下,一会儿变大,又突然变小,原来漏了气。不可能,为什么一开始可以变大呢?王老师也半信半疑,拿起一个紫色的来吹,几分钟过去了,比原先第一个大得多。老师显摆起来,居然用它来吓唬我们。我踩个蚂蚁要咬咬牙,这回提心吊胆。一位同学都被吓得尿也流出来了。

气球越来越大,想让它爆了,可怎么也吹不爆,王老师请一个人来将它捏爆。捏爆它有多么可怕呀?谁会来?这么可怕,赶鸭子上架,王老师这回你嘴抹石灰——白讲,定没有人来捏爆。

半天,一位同学跳将出来,伸出一只像鹰爪的手,碰着气球轻轻一捏,“嘭”,太厉害啦。

王老师找了一位非常非常怕气球的同学,让他给每一个人都发气球,同学们乐得像刚出水的虾,忙着吹气球。高手如林,都比王老师吹得牛。只有最胆小的同学躲到了卫生间,胆子都比我小,真是腊月打雷——罕见。还有奇葩的,一位同学刚接过气球,顺手塞给了别人,偷偷地从后门走出去。不喜欢吹气球,还是害怕气球爆炸呢?

爆气球的那个同学还是一个打结王,同学们排着队叫他打结,他的手特别活灵活现。一刹那间,教室里飘满了气球,这可让教师逐渐有了新的颜色。

突然,“碰碰”二声,我吓得魂飞魄散,立刻躲到安全的地方,离开那些调皮捣蛋鬼的乐园。

第六单元四年级作文篇3

看图习作胜似亲人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仔细观察《胜似亲人》的画面,展开想象,把图的内容说清楚、具体,再以范文引路,接着结合范文,写一篇作文,尽量把想到的内容写完整。

二、设计理念

看图习作,主要通过大胆想象、猜测来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从而激发创新思维、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写的兴趣。范文引路的方法是有利于学生的仿写,而这种仿写不仅有利于再造想象的发展,而且为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样,学生就能把说、写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写起作文来,就不怕无米下锅了。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仔细观察画面,了解图意;发挥想象。

2、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想象中激发创新思维。

3、能语言通顺地把想的内容口述清楚。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通过想象,激发对写作的兴趣,并能体会人间真情。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讲评范文。

难点:通过想象、猜测把图意口述清楚过想象。

教学过程:

一、 谈话设境,导入课题

1、师:同学们,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希望别人对你伸出援手吗?……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过、听过或者亲身经历过人与人互相帮助的事情吗?……

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片。(出示幻灯片)图上画了些什么?今天,我们要一起赖看一幅跟亲人有关的图,这幅图的名字有一个亲字,叫做《胜似亲人》。(齐读)

2、学生交流

3 质疑: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这个社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谁来说说你所知道的有哪些关系?

二、明确习作要求

1 自由读习作要求,思考:

a、读了习作要求你知道了什么?

b、有哪些具体要求?

2 指名说,师板书:

看图习作:胜似亲人 生活中的故事

服饰猜关系? 亲身经历的

可能发生什么事? 听到的

自拟题目 见到的

3、指导看图

a、开展想象、补充画面,创新思维

(1)、引导观察:图画着谁和谁?她们在干什么?她们也许是什么关系?

(引导:从人物的衣着、外貌、动作、表情、身份、年龄来猜)

(2)、指名汇报

b、读提示,理解题目的含义。

胜是什么意思?

胜似亲人说明了什么?

师:小姑娘与老奶奶是什么关系呢?你们是怎么知道的?(胜似亲人)

4 理解题目胜似亲人

师:胜的意思是……胜似亲人就是不是亲人,却比亲人还亲。

(胜、似都有超过的意思。不是亲人,却比亲人还亲。)

a、胜似亲人说明什么?

b、她们不是亲人,可能是(指名说)

(1)、想象老奶奶与小姑娘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2)、想象图上她们之间可能发生什么事?(从木盆子、脸盆、衣服、被单展开想象)

5、 指导看图。

(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1)生交流看到内容。

(按从人到物的顺序引导学生说具体)

(2)猜测图中人物关系。

在小组内说说她们可能是什么关系?(可引导学生注意人物的服饰,她们也许是邻居)

6、仔细观察,捕捉细节

引导观察她们的服饰各有什么特点?想想这反映了什么?(苗汉亲如一家)

5、全班交流。

师:仔细观察画面,老奶奶正在干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老奶奶正搂抱、抚摸着小姑娘)

师:老奶奶为什么要搂抱、抚摸着小姑娘?请仔细观察画面,好好想一想?

(学生可能会说,因为小姑娘帮助老奶奶洗衣服,老奶奶感谢她。)

师:事情可能发生在什么时候?(可能,也可能……)

师:小姑娘是怎样帮助老奶奶洗衣服的呢?老奶奶又是怎么感谢她的呢?请你再次看图,仔细想一想,把小姑娘洗衣服的过程想清楚,然后跟小组里的同学讨论一下。

课件出示:想一想,小姑娘是怎样帮老奶奶洗衣服的呢?老奶奶是怎样感谢她的。

三、小组讨论,师巡视、指名反馈

(师相机追问:小姑娘一拿起衣服就洗吗?要不要先打水?你仿佛看见她是怎么打水的?小姑娘正在洗着衣服,我们又仿佛可以听见传来……(声音);我们又仿佛可以看见小姑娘脸上……;老奶奶看见了这样的情景,就……)

四、思路升华

(1)教学引导:合理想象,丰富画面

1、引导进一步思考:小姑娘为什么要给老奶奶洗衣服?

2、老奶奶没有亲人可依靠吗?

3、她们是怎样认识的?

4、小姑娘一直这样照顾老奶奶吗?

?小姑娘平时是怎么做的?

6、老奶奶搂着小姑娘会说些什么?

7、为什么说她们胜似亲人?

8、、想象画面上的人物会讲些什么,想些什么,让画面上的人物活起来。

9、、引导仔细观察图上老奶奶、小姑娘的动作、神态,想象她们的内心活动。

10、指导写细节抒真情:把老奶奶的表现,小姑娘的表现用一段话表达出来,体现亲字。

(2)、小组交流、讨论

(3)派代表汇报,其他同学补充。

4、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说得不错、观察得很仔细,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写好看图作文? 板书:1)仔细观察 2)展开想象 3)描写具体

五 范文引路,提高习作水平

1、(出示范文)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篇关于这幅图的作文,你们看看认为这篇文章好在哪?还有什么不足之处?(引导:逐句、逐段朗读用词是否恰当、语句是否通顺、内容是否按照图的意图写等等。)

2、自由读。

3、小组合作,派代表汇报。

4、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都把组内同学的看法说出来了。那么现在请同学们把看图所说的内容和根据这篇范文,我们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整理后串起来,就是一篇生动、具体的作文。

六 编写提纲

同学们,你们所说的思路很有创意,赶快拿起笔来,别让灵感稍纵即逝。

1、自己拟订一个题目,编写作文提纲。

2、展示学生提纲,讲述自己是如何构思。

6、提出要求,试写片段

师:同学们都能根据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小姑娘帮助老奶奶洗衣服的过程想得很具体。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不能让每位同学将自己的想法,在这里一一交流,那么赶紧把它写下来吧,下面请拿出笔和作文纸,写一写小姑娘帮老奶奶洗衣服的过程,写的时候要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注意人物的动作,表情,对话描写,赶快动笔吧,看谁写的又快又好!(课件出示要求:把小姑娘洗衣服的经过写清楚,把小姑娘和老奶奶的动作、表情和对话写具体)

七、试写片段讲评

1、试写片段,评议修改

(电脑出示:片段1)小姑娘晾好衣服了,老奶奶走过来,一把把她紧紧地搂在怀里,感激地说:孩子,谢谢你,谢谢你!小姑娘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电脑出示:片段2):小姑娘晾好衣服了,湿漉漉的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这时,老奶奶扶着墙壁颤巍巍地从里屋走了出来,望着架子上的衣服,眼角有些湿润了。她抬起手,用袖口擦了擦眼角,一把将小姑娘搂在怀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像一朵盛开的菊花。她枯瘦的手轻轻地抚摸着姑娘油亮的秀发,又爱抚地拍拍,满是皱纹的脸紧紧地贴着姑娘白嫩、红润的脸蛋。小姑娘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嘴巴抿着,双手不自在地绞着围裙。老奶奶一个劲地说:孩子,总是让你忙着,奶奶真过意不去!谢谢你,谢谢你!小姑娘的两颊飞起了红云,洋溢着快乐的笑意。

这两段话的赏评重在指导学生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写具体

2、 图后想象

师:是的,这么一位美丽、善良的小姑娘,用她的爱心让老奶奶得到了比亲人还好的照顾,

第14 / 18页

?

师:说的真不错,我们可以把它放在习作的后面,作为故事的结尾。

3、 习作题目

师:这么感人的一个故事,我们可以用胜似亲人来做题目,除此之外,你认为还可以取什么题目?

八、布置习作任务。

板书设计:

看图习作:胜似亲人 生活中的故事

服饰猜关系? 亲身经历的

可能发生什么事? 听到的

自拟题目 见到

第六单元四年级作文篇4

星期天,我去阿姨家做客。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我看到了一片丰收的景象。上次看到的绿色海洋——麦田,变成了金色的海洋。风吹过来,随风飘动,像金色的波 浪在翻滚,汹涌澎湃。葡萄园里,每棵葡萄都长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葡萄叶像我们的手掌,花是粉绿粉绿的。有些已经结出了一串串绿色的小葡萄,挂满枝头。 棉花苗长得也已经碧绿碧绿的了……

“轰隆隆,轰隆隆……” 什么声音?我转身一看,哇,原来是一个庞然大物——收割机。只见收割机一边向金色的海洋开去,一边张开“血盆大口”,大口大口地“吃”起了麦穗,经过肚子 的“消化”,从它的后面“吐出”了金灿灿的麦子。麦秆整齐地躺在地上,一排一排,像我们做操时整齐的队伍。现在的科技真神奇呀!

我还看到,有些农民伯伯弯着腰,挥动着手中的镰刀,在收割油菜。我好奇地去问:“农民伯伯,你们为什么不用收割机呢?”农民伯伯说:“这菜籽娃娃可调 皮了,太阳一晒,轻轻一碰,它就会跳出来,所以它受不了收割机的折腾。”看着农民伯伯满脸的汗水,我不禁想起了一首诗,那就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 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田园风光真美啊!

第六单元四年级作文篇5

落日像醉酒的红脸,跌倒在乡村的小河里,把水和天映得一半通红,一半金灿灿。

黄昏的乡村是秀丽、恬静的。

路边的花呀,草呀,都在徐徐晚风的抚摸下安静地睡了。半枝莲们却精神十足地梳妆打扮,准备迎接“黄昏音乐会”,她们用绚丽的晚霞做胭脂,擦红了娇媚的脸蛋;用金黄的斜阳做长裙,套上柔软的腰肢;向小河要一朵浪花,做一支小小的双股发叉,插在自己柔软的秀发上……河边的垂柳撒开高高的发髻,低下身去,让长发垂进潺潺的流水中,静静地梳洗着。顽皮的河流不再跳跃,安分地淌着;河里的睡莲闭起了眼睑,弯弯的长睫毛上还挂着水珠呢!

黄昏的乡村又是忙碌、热闹的。

“日落西山鸟归林”,形形色色的鸟儿急急忙忙地往窝里赶,鸟爸爸要把找到的食物带回家,鸟妈妈急着让鸟宝宝安静点,可是鸟宝宝还是回着头和别的小鸟叽叽喳喳地讨论着什么,翅膀扑腾个不停。

河边的洗衣妇提着水桶三三两两回来了,边走边谈论着村里的新鲜事;放牛的牧童横坐在牛背上归来了,口袋里塞满了酸甜可口的野果;到地里耕作的男人们也都回来了,个个扛着农具,汗流浃背。不一会儿,各家各户的烟囱里都冒出了缕缕炊烟,厨房响起了锅碗瓢盆的交响曲。瞧,一个白胡子老爷爷蹲在门槛上,给孩子们讲起了《三国演义》:“话说关云长将董卓斩于马下……”

黄昏的乡村真美啊!

第六单元四年级作文篇6

乡下人家的春、夏、秋季很美,不过冬天更美。

秋姑娘带着工作的困倦走了,冬爷爷迈着慢慢的脚步向我们起来。整个乡下好像穿上了一件雪白雪白的棉衣,虽然天气很冷,不过小孩子们还是在玩着,他们分成两队,攒雪球的、打雪仗的、堆雪人的,简直是一个纷繁热闹的场面,还有些童心未泯的大人们,也想大展身手加入其中。在院子里时不时的会看见有人堆的雪人,像极了,烟囱里冒着一缕缕青烟,那是乡下人家在做饭呢?还有此人种的腊梅也在这个季节,应时开花了,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空气中也掺杂着腊梅花那淡淡的香气。在晚上,有些小孩躲在暖暖的'被窝里听妈妈讲故事,就在这温馨的气氛下,进入甜甜的梦乡。连鸡棚里的小鸡们也都在他们妈妈的羽翼下,也睡着了,乡下又安静了,连马棚里的马也不踢挡板了……

乡下人家很好,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迷人的风景!篇七:乡下人家?

我的老家住在乡下,我很了解乡下人家,那里的风景美如画,在那里,不会有人孤单,也不会有人觉得自己无聊。

春天来临,乡下人家门前种满了美丽的鲜花,它们争奇斗艳,好像正在比美呢!你瞧!这儿的桃花红着小脸蛋儿,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那儿月季花五颜六色,好像跟花城里的花不分上下,使人陶醉。

夏天来了,池塘里的荷花正向我们打招呼呢!青蛙神气十足地蹲在荷花叶上,“呱呱呱”地叫着。乡下人家拿起扇子,坐在屋后的竹林里乘凉,母鸡“咯咯咯”地叫着,小狗把舌头伸出来,它们好像也在闲热似的。“哈哈哈”从河边,传来一阵阵欢笑声,那是一些顽皮的孩子们正在河里嬉戏、玩耍呢!傍晚,乡下人家把桌椅饭菜都搬到门前的场地上天高地阔地吃起来,他们说说笑笑,非常快乐。

秋天慢慢向我们走来,这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农民伯伯们种下的果实都成熟了,他们看着这些露出了得意的笑容。桔子像一盏盏小灯笼一样一个个挂在树上,把树点缀得格外美丽;稻谷笑弯了腰,好像在说:“农民伯伯,快把我收割回去吧,我已经累得快站不住了!”桃子……

冬爷爷捋着白花花的胡子走来了,雪花都一片片地飘落下来,大地穿上了一件雪白的棉袄,冬天,是我们过年的时刻,也是乡下人家过年的时刻,乡下人家提着自己要带的礼品,去自己的亲朋好友家拜访。

啊!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光。真是让人留连忘返!

第六单元四年级作文篇7

“我抢上了,抢上了,哈哈……”这是哪里传来的笑声?原来是小伙伴们在操场上玩“抢椅子”的游戏。

抢椅子的规则很简单:游戏开始之前,需要准备一首欢快的音乐和播放器,还有几把椅子。椅子数量要根据游戏人数来定,参与游戏的总人数减去2。为什么要减去2呢?因为这个游戏需要一名“音响师”,还要淘汰一个没有抢到椅子的人呀。游戏开始的时候,“音响师”打开音乐,参赛者则围绕着中间的椅子转;当“音响师”暂停音乐的时候,参与者就得很快坐在椅子上。如果参与者没有“抢”到椅子坐,则淘汰出局,成为旁观者。如此循环,直到游戏结束。

终于等来了课间十分钟,我、小红、小聪、小兰和小芳拿了3把椅子来到教室外面的空地上。我们通过“黑白配”的方式选出“抢椅子”的音响师,最终小红当选为音响师。

紧张的比赛马上要开始了,我的心儿紧张得砰砰砰乱跳,我又瘦又小,其他三个同伴都比我高,哎,我不会第一局就被淘汰吧,刚才我要是出“手心”就好了,当“音响师”多自由呀。

啊,音乐响了,我紧紧地围着那四把椅子转,只想选择就近的一把坐上去,可惜音乐没有停止。

当我看见大家都紧张地围着椅子转的时候,我又变得自信起来了:虽然我个子小,但是她们三个没我灵活呀。于是,我紧盯着靠近自己的一把椅子,放慢了转圈的速度,可惜音乐还没停,我只好又开始转圈,紧盯着下一把椅子,音乐继续,我刚转到两个椅子中间,忽然,音乐戛然而止。我还没来得及反应,周围人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坐在了椅子上,我差点被挤得栽倒在地上。天哪,我只差一步就能坐到椅子上了。哎,为什么音乐不早一秒停,晚一秒停也好呀。哎!

第一局游戏结束了,只有我没有抢到椅子,还被挤得晕头转向,太狼狈了,我只好搬起一把椅子坐在旁边当观众。

剩下的两局就更有趣了:小兰每次都把手偷偷放在椅子背上,准备伺机而动,却在和小聪抢椅子时,摔了个“狗啃泥”;小芳总是在别人抢到椅子后,坐在人家身上不起来,还说是一起抢到的。这些“犯规”的事情,惹得我们几个哈哈大笑。原来,我是最老实的一个,所以第一个被淘汰。不过没关系,我们再玩的时候,一定得提前说好规则,不能耍赖“犯规”。

我们正准备重新开始第二轮游戏时,“叮铃铃……”上课铃了,我们只好搬着椅子回到了教室。这个游戏多有趣呀,一会儿下课我们还继续玩,哼,这次我得想个妙招,一定要抢到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