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案,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课程的整体框架与内容,详细的教案能够为教师提供充分的准备,使他们在课堂上应对自如,下面是网客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位置,教案模板7篇,感谢您的参阅。
位置,教案篇1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9-21页的例1、例2及“做一做”和练习五的有关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同学在班级的位置,引出列、行的概念。
2、通过谈话交流,确定第几行、第几列的一般规则,学会用“数对”确定位置。
3、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验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必要性,能根据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的位置。
4、通过运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
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难点:在已有的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将用列、行来表示提升为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班上周的“每周一星”是谁吗?能说出她的位置吗?
出示课题:确定位置
二、探究新知
1、认识第几列第几行。
(1)课件演示列和行。
(2)说说某个同学在第几列第几行。
(3)游戏:请一位同学报第几列第几行的同学起立,答对的接着报下一个同学的位置,一直接力下去。尽量让更多的同学有锻炼的机会。(答错的请说出自己的正确位置。)
2、学习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1)比赛:老师报位置,如:第2列第3行??,你们把老师报的位置记录下来,看谁能把老师报的位置全写下来。(老师报的速度可不慢哦)
比赛结束,将记录比较多的同学展示给大家看,看看他们的记录方法,并加以表扬。
(2)课件演示用数对表示位置。
请同学说说是如何表示的,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继续用课件演示将具体是人物的位置抽象用“格子”或“点”来表示物体位置。
(3)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20页例2。在格子图上用数对表示各个场馆所在的位置以及标出指定场馆的位置。
(4)将错误的展示,请大家讲评。之后将正确的展示给大家看。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20页的“做一做”。
位置,教案篇2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 同学们,今天客人老师来看我们上课你们高兴吗?比一比哪位的小朋友们表现的最出色。表扬(××××)。老师表扬的这些同学你们知道吗?但客人老师不认识,你们有什么办法让客人老师也能认识他们呢?
2、同桌讨论:你想用什么办法向大家介绍?
3、交流:说说你有什么办法?
4、小结:我们用“第几排第几个”的方法把
这些小朋友介绍给客人人老师。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确定位置
b、试一试:
刚才几位同学的位置你会确定了,那么你你自
己的位置会确定吗?
1、向你的同桌介绍一下。
2、交流
3、考考你
( )坐在第3组的第5个;
坐在第5组的第3个是( );
我们的班长坐在第( )组的'第( )个。
4、找朋友(说出你好朋友的位置)
一个学生说我的朋友在第几组的第几个,另
一个学生说出你好朋友的名字。
二、联系实际、巩固新知:
1、出示小动物做操图:(课件)
出示小猴子的话:问小猴子的第一排是指哪一排?
同桌讨论:
交流:
听听小熊是怎样介绍的?
提问:说说它是怎样数的?
现在小猴指的第一排到究竟是哪一排?
小结:在这里排数是从前往后数,个数是从左往右数
打开书对你的同桌说说你喜欢的小动物的位置
交流:
(1) 教师点小动物,学生说它在第几排的第几个。
(2) 教师说第几排的第几个,学生上来点
2、出示小动物住宿图
学生自由说说每个小动物住在第几层第几号。
交流
3、出示书架图
谁能找一找小辣椒向我们介绍的新华词典在什么位置?
说说你是怎样找到的?
小结:在这里的层数是从下往上数,本数从左往右数。
同桌说说《成语词典》、《数学家的故事》分别
放在第几层第几本。
交流:
三、找座位“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两个不同的剧院:说说剧院里有些什么?
座位号有什么特点?单号从哪边走较快?哪双号呢?
出示两张电影票说说怎样才能很快找到座位?
四、闯关:(第3题)
第一关:画▲(1)第1排第3个;(2)第1排第5个;(3)第4排第2个
第二关:画○ (1)第3排第1个;(2)第4排第3个
第三关:画★ (1)第2排第4个;(2)第5排第5个
五、全课总结
1、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课外实践:请同学们课后观察我们生活中有关物体的位置,和身边的人说一说。
位置,教案篇3
【知识要点】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链接所围成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
这三条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边;(ab、bc、ca)
相邻两条边的公共端点叫做这个三角形的顶点;(a、b、c)
相邻两条边所夹的角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又叫做这个三角形的角(∠a、∠b、∠c)
三角形的内角的邻补角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外角
2.三角形的表示为△abc
3.三角形的三条重要线段:高、中线、内角平分线(三条高所在的直线都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做三角形的垂心;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
三条内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
4.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相关的结论
(1)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2)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3)三角形的外角和为360°
(4)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5)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5.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条边;任意两边之差都小于第三条边
6.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7.多边形:由在同一平面内,不在同一直线上的若干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围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
这些线段叫做这个多边形的边;
相邻两条边的公共端点叫做这个多边形的顶点;
相邻两条边所夹的角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又叫做这个多边形的角
多边形的内角的邻补角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外角
8.对角线:连结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由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有( n -3)条;( n 表示边数)
多边形共有条对角线( n 表示边数)
9.多边形的内角和及外角和
(1)多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 n 表示边数)
(2)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
阶段练习
一、回答下列各问题
1.什么是三角形?它有哪些元素?通常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及三个角所对的边?
2.为什么屋架、桥梁及电杆的支架多采用三角形的形状?
3.如果△abc的三条边长分别为(12、13、14)及(10、20、30),这样的三角形能成立吗?
为什么?
4.设△abc的边长分别为a、b、c,那么这三条边的边长须具有什么条件,才能将△abc画
出来
5.△abc中有几条角平分线?试画图说明
6.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一个三角形有几条高?三角形的高的位置是否一定在形内?为什么?
试画图说明
7.三角形的一条中线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部分,这两个部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8.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α、β、γ,则α+β+γ的值是多少?
9.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填空题
1.三角形的外角和是内角和的_____________倍
2.四边形的外角和是内角和的____________倍
3.六边形的外角和是内角和的_______________倍
4.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900°,则这个多边形是________边形
三、解答题
已知ac、ad是五边形abcde的对角线,求证:ab+bc+cd+de+ea>ac+cd+da
位置,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明确方位词语“左右”表示的意思,能够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2.通过生活中经验认识自身的“左右”,以自身的左右为标准,描述物体的位置,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目标是明确方位词语“左右“的意思,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述物体的位置,初步体会位置与顺序的相对性,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建立左右的标准,左、右标准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学难点:
能准确地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
课件、水果卡片。
教学过程:
一、认识左右,体会自身存在的左右
(一)谜语引入,激发兴趣出示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能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揭示谜底:双手。
(二)联系左右手,认识左右方位词
1.让学生在小组内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左手可以做什么?右手可以做什么?
2.学生一边汇报想法一边做动作:左手压本,右手写字、右手敬礼、左手扶碗,右手拿筷子吃饭……
?设计意图:注重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出发,利用生活实例让他们初步区分左右。】
二、利用汉字加深对左、右的理解
1.教师板书汉字:“左、右”,学生说一说怎样区分两个字。
2.教师借助ppt介绍“左、右”汉字的演变。左和右,是两个象形字,就像两只伸出来的手形一样。后来,人们在手形下面加一个“工”字,表示左手,意思是说左手可以辅助做工。在手形下面加一个“口”字,表示方位名词,与左相对,凡是在左手的一边就叫“左边”,在右手的一边就叫“右边”。
?设计意图:追根溯源,了解在文字发展史的基础上来理解表示方位的词“左、右”。】
位置,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根据平面图运用所学的确定位置的知识和方法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这一方法的应用价值,增强用数学方法描述现实世界中空间关系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根据方向和实际距离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运用确定位置的知识和方法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是怎么来学校的?如果老师要从学校去你家,你能告诉老师怎么走吗?谁来说一说?
学生说说从学校到家的路线。
谈话:通过同学们的叙述,有些同学的家老师知道怎么走了,因为他表达地很清楚,有些同学的家老师还不知道怎么走,但是没有关系,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你会让老师根据你的叙述找到你家的。(板书课题: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二、互动新授
1.出示第52页例3,尝试描述行走路线。
师:这是李伟家附近部分街道的平面图。请你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你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这样回答
(1)李伟家附近有超市、街心花园、医院、敬老院。
(2)大港小学在敬老院的北面。
(3)医院在超市北偏东60度240米处。
教师让学生尽可能的说全图中的位置关系。
师:同学们从图中找出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那么你能说说李伟从家到大港小学行走的方向和路程吗?
学生交流。
汇报预设
生1:先向东走到超市,左拐经过展览馆走到书店,再右拐走到学校。
生2:先向东走到超市,再向北走到书店,再向东走到大港小学。
生3:先向东走到超市,再向东北方向走到医院,再向北走到大港小学。
生4:先向东走到超市,再向北偏东方向走到医院,再向北走到大港小学。
师:你能看图再说说医院在大港小学的什么位置吗?
超市在医院的什么位置?
(1) 自己说一说。
(2) 在小组中说一说,小组中的成员相互更正。
(3) 全班汇报交流。
指名一人汇报后,全班评议:好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需要修改?
注意:汇报交流时,允许有不同的叙说方式。
2.说说李伟放学回家的行走路线。(练一练)
(1)你想怎么说,各自说说看。
(2)在小组中说一说,小组中的成员进行评议。
(3)全班汇报交流。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九第7题。
学生独立计算。
2.练习九第8题。
出示李家桥小学的平面图,让学生尝试描述行走路线。
3. 练习九第9题。
(1)出示第9题的平面图。
指出:这是某地5路公共汽车的行驶路线图。
(2)看图说说,5路公共汽车经过哪几个地方?
(3)你能说出5路公共汽车的行驶线路吗?
各自练习后,在小组中说一说,再引导在全班交流。
四、拓展练习(练习九第10题)
学校在你家的什么方向?从你家上学,途中要经过哪些有明显标志的地方?你能说出你上学的路线吗?
五、全课小结
引导总结:我们在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的时候要说清楚方向,有距离的还要说清距离,途中各点要逐个描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六、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41页
位置,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增强学生方向、平移和确定位置的有关知识,提高技能综合能力。
2、使学生通过游戏活动能放松身心,愉悦心情,并在游戏过程中增长知识,出智慧。
教学重点
增强学生方向、平移和确定位置的有关知识。
教学难点
增强学生方向、平移和确定位置的有关知识,提高技能综合能力。
教具准备
方格纸、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说一说。
出示:
(1)(2)
要求:
(1)分别说一说“向()平移()格;
(2)你是怎样观察的?
2、找一找,画一画。
出示:
(1)观察图示,收集信息。
(2)说一说这幅图的”四面八方“。
通过学生回答,复习”四面八方“知识。即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二、游戏活动
1、猜猜我在哪儿。
(1)出示挂图:
(2)游戏方法。
说一说:我把棋子先向东平移2格,再向南平移3格,最后向西平移5格。
移一移:根据以上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移动棋子。
步骤要求:
1)确定方向;
2)数方格;
3)画标示符号。
(3)游戏活动。
让学生2人一组,开始游戏。
要求做到:说一说-移一移-猜一猜。
2、猫抓老鼠。
“猫抓老鼠”数学游戏涉及的知识虽然不多,但游戏结果的`不确定性,反而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里。游戏能放松身心,愉悦心情,游戏也能增长知识,出智慧。
游戏“猫抓老鼠”活动过程:
(1)分组。一般2人一组或4人一组。
(2)学具准备。一组一个棋盘,2个棋子(猫和鼠),一枚硬币。
(3)游戏规则。
两个轮流投掷硬币,分别移动棋子。如果硬币正面朝上,棋子可以平移一格或二格;如果硬币反面朝上,则原地不动。
(4)学生开始游戏活动,教师巡视指导,或参与活动。
游戏结束,让学生结合游戏结果说一说,猫究竟有没有必胜的策略。
三、选用作业
小黑板上的作业。
四、作业设计
1、“五星级”对应的练习。
2、口算书对应的练习。
五、板书设计
练习课
1、猜猜我在哪儿。
2、猫抓老鼠。
教学后记
位置,教案篇7
课题:
认位置
教学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在具体场景中体会上下,左右,前后的关系,学生能比较正确地确定物体的上下,左右前后的方位。能按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通过各种不同的练习活动,学生初步具有空间观念,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重点与难点:学生能在具体的场景里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能比较正确的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关系,能联系生活运用。
课前准备:挂图或光盘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
二、通过练习强化左右的位置关系
三、课后延伸围绕自己身体上的组成部分辨认左右,通过游戏活动学生获得大量感性材料,为正确确定物体间左右位置关系奠定基础。
通过紧密结合小朋友上课的情景,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理解和掌握左右的位置关系,并充分调动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学生能比较正确地确定物体的上下,左右前后的方位。能按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
通过“想想做做”第2、3题,围绕学生间的座位关系的讨论,学生体会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所以在描述两个物体位置时,应该说清谁在谁的哪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