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作文常常蕴含深刻的哲理,能够启迪读者的智慧与思考,写作文是展示我们思想深度和广度的方式,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我们,以下是网客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数学奥秘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
数学奥秘作文篇1
你相信读心术吗?反正我不信。可是今天老师表演的读心术,却让我大开眼界。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老师可是会读心术的呦!你们随便想五个数字,再把这五个数字打乱,用大数减小数,在得出的那五个数字中,挑四个数字告诉老师,我就可以猜出你藏起来的那个数,你们相信吗?
老师的话瞬间让教室炸开了锅。你觉得这是真的吗?肯定是假的,老师在吹牛!是啊!老师不是超人,又没有超能力,怎么会读心术呢?
老师选了郑茂利的1999来猜。郑茂利把没告诉老师的那个数字写在一张纸条上,然后把纸条交给老师。我生怕老师会偷看纸条,就死死地盯着老师。嗯,我猜这个数字是8!说完,老师便打开纸条,上面真的写着一个8字,大家都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天哪!这也太神奇了吧!莫非老师真的会读心术?
后来,老师才告诉我们,这只是一个数学的奥秘,但到底是什么奥秘?老师就是不告诉我们。看来,我还得自己回去好好研究研究喽!
数学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快来和我一起去探索吧!
数学奥秘作文篇2
最近我迷上了一本《小学奥数举一反三》的书,书中巧算年龄、还原问题、亏盈问题等有趣的知识深深吸引了我。
今天遇到的其中一题让我不得其解,题目是这样的:1、3、6、10、15、( )、( )。我思考了很久,可是怎么算都算不出来,我不放弃,一直在想,终于找到了突破口:1+3+6=10,我心里暗自窃喜,以为终于可以解开这道题了,接着我一鼓作气继续算3+6+10=19,可是算着算着发现这样好像不对,我马上换不同的思路尝试着找找其他的解题方法,不过都是刚第一步就错了。我毫不气馁,又打起精神继续算,不过多次尝试还是都没收获,正当我有点怀疑自己的时候,我想起了老师一直提醒我们的:“数学的思路不是固定的,解决数学题赢在静心和细心!”可能是现在我有点急躁,我闭着眼睛休息了一下,再重新出发,读题目,找关键字,思考,终于让我找到了解题的关键。1和3之间有2;3和6之间有4、5;6和10之间有7、8、9;10和15之间有11、12、13、14;那么接下来就是16、17、18、19、20。下一个数就是21,再下一个数就是28,终于解开了,我真的太开心了,现在写这篇日记依旧很有成就感。
这本书里有趣的知识还有很多,数学里还有好多奥秘等着我们一起去发现,我喜欢这本书,我也喜欢数学。
数学奥秘作文篇3
你知道什么是比吗?比等于的是什么呢?那就赶快跟我一起进入数学天地吧!
先来说一个问题--什么是比。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我们也可以说成是,两个数相除表示两个数的比。通过这两句简单的话,我们就知道了,什么是比这在数学中被称为定义。再来回答第二个问题--比等于什么。我们学了公式a:b=ab=a/b,所以可以得知比等于除法算式,也可以表示分数。如果想搞明白这个题,我们还要继续往下研究。
比的各个部分都是有名字,就像我们的身体那样,有手、有脚、有脑袋、有四肢。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还有一个叫做比值,比值就是前项除以后项的商。有人可能会问,那前项和后项之间的两个点叫什么呢?叫比号。比号是写比专用的,他还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或者是分数中的分数线。前项也就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或者是分数中的分母。而后项就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或者是分数中的分子。还有比值就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商。有了这些知识以后,再回答第二个问题就简单多了!
知道了比的各部分名称以后,我们就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有关比的知识的题了。如3:()=24;():8=0。5等题。我可以教你一些简单的方法哦!听好了!求后项,就用前项除以比值;求前项,就用后项乘以比值;求比值就简单多了,只要用前项除以后项就行了!由此可以得出,第一道题中的答案是1/8,第二到题应该填4。真简便呀!
但是有人要问了:如果比值不简便,用不用约分呢,怎么约分呢?用。听我说:“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是比的基本性质。”依据这个,我们就可以很好的对比进行化简了。如1/6:9/2=(),在这个算式中,我们要先找出分母6和9的最小公倍数来乘。记住得数要是整数,而且前项和后项没有公因数为止(1除外)。
这个就是比的奥妙,它与分数和除法都有都有联系。你都学会了吗?
数学奥秘作文篇4
今天是星期天,阳光明媚,正是一个洗晒的好日子。看到妈妈正忙着洗洗晒晒,我也想帮着干活,争做妈妈的贴心“小棉袄”。妈妈清洗一些大件的衣服和裤子,我来清洗一些小件的袜子和手帕。没过多久,我们就清洗完毕了,大功告成后的喜悦让我和妈妈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清点后发现:妈妈一共清洗了5件衣服和4条裤子,我清洗了8双袜子和5块手帕。“我去准备衣架、裤架还有夹子吧。”我高兴的说。听妈妈说:衣服是用衣架晾晒的,裤子和袜子是用裤架上的“固定夹子”夹住晾晒的,而那些手帕是统一在一条绳子上用“单一夹子”夹住晾晒的。可到底需要准备多少个衣架,多少个裤架和多少个“单一夹子”呢?我静静的思考,并和妈妈讨论起来。
衣服一共有5件,每件衣服一个衣架,共用5个衣架;裤子有4条,每条裤子用裤架上的两个“固定夹子”夹住就可以了,一个裤架上共有4个“固定夹子”,空出来的两个“固定夹子”正好晾晒一双袜子。哈哈,我明白了,用4个裤架,正好可以晾晒所有的裤子和4双袜子,剩下来的4双袜子,共有8只,正好用两个裤架,这样,共用6个裤架。最后只剩下晾晒手帕的“单一夹子”的个数了,这个怎么算呢?“5块手帕,每块用2个夹子,2、4、6、8、10共要十个夹子!”我高兴的说。
妈妈又给我出了一个难题,只给你6个夹子,你会晒这同样的5块手帕吗?这下把我给难倒了,给我一个小提示吧。妈妈说:“两块手帕可以紧挨在一起,用一个夹子夹住试一试。”
按照妈妈的提示,我想到了数学课中的《间隔问题》,我明白了,6个夹子正好有5个“间隔”,正好可以晾晒5块手帕。这下真的完成了,亲爱的小朋友们,你明白我这种晾晒手帕的方法了吗?让我画图给你看一看吧。
数学奥秘作文篇5
有一天,在去奥数课的路上,我对妈妈说:“原来奥数题很难,但是大多数人都能理解,但是现在我觉得只要我知道方法,奥数其实很简单。”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对奥数充满了兴趣,每次去上课都很兴奋。就像一本语文书,奥数书分几个模块,我也喜欢,也不喜欢。我最喜欢的模块是数字风扇。我以前觉得每个数字粉丝看起来都很难。现在我们知道了,只要掌握了特点,知道了方法,就会神奇地觉得有些题目是小菜一碟。比如可以找到四个突破口,比如:第一名,最后一名,进位,退位。掌握了这些,我们就不怕难的题目了。
一天,当我上完数学课回到家,我坐在沙发上测试我父亲的一个数字难题。爸爸想了很久才想出来。我告诉他两个数加起来最多只能输入一个,三个数加起来最多只能输入两个。就这样等等,如果你在第一或者最后一个地方找到了突破口,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爸爸大喊:“奥运数字真伟大!”现在我又是爸爸的小老师了!数学多有趣啊!只要找到它的突破口,掌握它的要点,有些题目就会变得神奇有趣,轻松自如!
数学奥秘作文篇6
“国庆期间,放假 天,哇噻!这假期时间也太长了吧!”我惊讶道。 天时间做什么呢?唉管它去呢,先把作业写好再说。于是我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把作业全写好了,接下来干什么呢?还是看书吧!我便翻箱倒柜的找课外书。
忽然掉下来一本资料,我捡起来一看,哦,原来是老爸五年级的时候给我买的一本数学试卷,一直没时间做。反正现在有的是时间,不如现在把五年级学的再来复习一下,想着,想着,我就拿起了笔“唰唰”的'写起来。
突然有一道题把我给难住了,题目是这样的:早晨小明背着书包去上学,走后不久,爸爸发现小明的铅笔盒忘在家中。爸爸立刻去追赶小明,将铅笔盒交给小明后立刻返回。小明接到铅笔盒后经过 分钟到校,同时爸爸也正好返回家中。已知爸爸的速度是小明速度的 倍。那么小明从家出来后多少分钟爸爸才出发去追赶小明的?我仔细推敲,后来在草稿本上画了这样一个线段图:我把小明的家看作 ,小明从 点出发,后来爸爸发现小明忘了带铅笔盒追到b点将铅笔盒给小明,然后小明从b走到学校 ,也就是这 分钟爸爸从b回到家 。因为爸爸走的速度是小明速度的 倍,所以路程 b的长度是b 的 倍,也就是说 b的长度是小明走 分钟的路程。
如果假定是小明先走到d点,爸爸才从家里出发拿了铅笔盒去追小明,在b点追上小明。由于爸爸的速度是小明的四倍,所以小明走db的长度时,爸爸刚好走了 b长度。通过上面的分析知道, b是小明走 分钟的路程,所以db是小明走 分钟的路程,也就是说 d是小明走 分钟的路程。也就是说,在小明从家出来 分钟后,爸爸才出发追赶小明的。
哇噻!经过 分钟后,我终于把题目给解了出来,我欣喜若狂地翻出答案,哇,答案与我完全一致。经过这件事,以前不喜欢数学的我,感到数学有许多奥秘,顿时对数学产生了浓浓的兴趣,只要你认真思考,认真推敲,这样在数学上,你就不会遇到拦路虎!噢y s!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