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在优秀的作文中是明确的,能够贯穿整篇文章,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抓住核心思想,作文是一种情感的记录,通过它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情感和感受永久地留存在文字中,下面是网客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关于做粽子的作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关于做粽子的作文篇1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
端午节最重要的习俗当然是包粽子啦!早上起床,外婆已经早早地站在冰箱前准备食材了。我连忙跑上去说:“外婆,我也要包!”“好,那你要认真一点哦。”“嗯嗯!”外婆把棕叶、红枣、咸蛋黄、糯米、细蝇准备好后,就可以开始咯!首先,将粽叶卷成漏斗形。然后,往“漏斗”里放入一层糯米和咸蛋黄,再放一层糯米。放完之后,把“漏斗”包起来。最后用细绳把它捆起来,一个粽子便完成了。我也学着外婆的方法做。可是,包起来的时候,“淘气”的粽叶却怎么也包不住糯米。我犯了愁,这时,外婆笑着对我说:哈哈!你应该用手包紧它,这样它就不会淘气啦”我根据外婆说的方法做,终于包好了!随后,我们又包了很多人咸蛋馅的粽子。看满脸皱纹的红枣爷爷时,我似乎想到了什么,赶紧包了三四个红枣馅的粽子。一盘挨挨挤挤的粽子一份份温暖的爱。
粽子煮好咯!一盘香味四溢的粽子上桌了,爸爸拿起一个粽子就准备打开,我想:吃粽子就像拆盲盒一样,不知道爸爸会抽到什么馅的呢?我看着爸爸,没想到,他竟然抽到了红枣馅的!红枣馅的那么少,我爸爸可真是一个幸运儿啊!端午节真好,我爱端午节!
关于做粽子的作文篇2
今天,妈妈叫我们包粽子,一听到包粽子这件事,我想包粽子这么简单,谁都会做。
开始包了,妈妈先拿出两片粽子叶,先交叉
,然后对折,把口弄大一点,然后拿起酒杯往里面倒米,米像雪花一样飘了进去,然后再往里面倒米,不一会儿,就把肉给埋了,妈妈再用手把米弄得更深一点,然后对折一下,妈妈提醒我:“一定不能有小洞洞,不然的话米会从洞中露出来的,那样的话就失败了,就重新包了。”然后,妈妈拿出了两根绳子,即在粽子上,然后,妈妈用剪刀把多余的绳子剪掉。一个粽子就完成了。
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先拿出两片粽子叶,交叉,对折,把口给撑大一点,我再往里面倒米,再放一块肉在米上面,然后再往里面倒米。然后我再对折,正当我得意洋洋的时候,突然,一粒米掉了出来,我定睛一看,呀!原来有一个小洞洞,我不得不重做。真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啊!
我下次一定要比这次包的好。
关于做粽子的作文篇3
今天是端午节,我们准备着要包粽子!
一大早我就和妈妈来到菜市场买要包粽子的材料。买完来包了,我学着妈妈先将两张棕叶相叠,折成漏斗装,再放入调好的馅料放好后用棕叶裹紧再用绳子绑紧。这样就包好了,我按照妈妈做的一步一步做,慢慢的我也会包了。
我们把包好的粽子拿去煮,过一会儿,新鲜美味的粽子就出炉了,尝试了粽子真好吃!
关于做粽子的作文篇4
端午节的重要活动就是划龙舟、吃粽子、悬艾草,。只要到了端午节,街上就更加热闹了,卖各种各样东西的商贩们恨不得喊破喉咙。每家每户也都在忙着打扫院子,采艾草,包粽子。走到哪家都能闻到粽子的香味。我家当然也不例外,到了端午节,奶奶就会把早买来做粽子的材料拿出来,于是,一家人就围坐在一起开始包粽子。刚开始,我不会包粽子。奶奶就手把手的教给我。先拿两片包粽子的粽叶,弄成像勺子一样,把糯米用勺子舀进去,但糯米不能太满,一些肉或者豆沙之类的材料放在糯米中,然后把糯米包起来,再用绳子系好。这样一个粽子就做好了,最后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锅里蒸。我按照奶奶说的方法做了起来。第一次,做的不是很好,可到了第二次,我就做出了一个漂亮的粽子。然后把粽子放到锅里蒸,熟了之后,只要你一揭开锅盖,浓浓的粽子香味就会飘出来,让你垂涎欲滴。一家人边看电视边吃粽子,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晚上,我们一家人去江边看风景。看着看着,又想起当年屈原投江时的情景。我就问奶奶:“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呢?”奶奶笑着说:“是为了不要让鱼吃屈原的尸体,人们就把粽子抛入江中给鱼吃。”“哦,那为什么要赛龙舟呢?”我的问题仿佛总也问不完似的。“因为人们要去寻找屈原的尸体。”奶奶讲完后轻轻地抚摩着我的头。我突然觉得我现在的生活好幸福。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才对。
是啊,其实共建一个和谐的家园,并不是那么难的事。只要我们远离硝烟,远离战争,全世界人们携起手来,留下那茂密繁盛的丛林,珍惜那蔚蓝无际的大海,保护每一寸空间,使明天的山更青,水更清,天更蓝,那我们一定会建造出一个美丽、和谐、温馨的家园!
关于做粽子的作文篇5
又到了端午节。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想起端午节粽子。
端午节前几天,母亲就从市场上买来包粽子粽叶、糯米、绿豆等,到端午节那天,就把它们拿出来,用水浸湿,洗干净,然后开始包粽子。她拿起一些粽叶,叠成开列一排,随后一层糯米、一层绿豆、一粒猪肉,最后加上一层糯米把绿豆和猪肉包在中间,再把叠好粽叶,压紧,按平,折叠,最后用线捆住,就这样一个粽子在她们手上包好了。
粽子包完后,她就把粽子放进锅里,加上合适水,让它蒸煮。大约煮到两个小时吧,厨房里飘散出一股粽子清香,深深地闻一口,沁透心脾。这时,馋嘴我就迫不及待地让母亲从锅里抓起一条粽子,不管它炙热烫手,就解开线团,送进嘴里,用牙齿咬一口,滚烫粽子,有时弄得我牙齿根,舌头嘴上顿时起满了大大小小泡泡,尽管这样我还是不肯吐出来,味道好极啦。
听大人们说,端午节这天有一个古老故事。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大诗人屈原因仗义直言遭革职放逐。眼见国破家亡,子民流离失所,屈原是有心报国而无力回天,愤然之下,于五月初五,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传说屈原死后,子民纷纷拥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真身。有还拿出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身体。因此,在以后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等风俗,以此来纪念屈原。时过境迁,人事物非,可端午节一直流传至今,成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