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质量,很多人开始重视教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教案的反复修订与完善,能够帮助教师更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网客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零食的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零食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帮助幼儿正确树立消费观念。
2、通过言传声教使他们懂得花钱要合理、有计划、有节制。
3、通过感受亲情,懂得珍惜零用钱。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准备两则关于幼儿花零用钱的小故事。
2、人民币1张。
教法:
1、提问法: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使幼儿懂得平时我们应注意健康消费。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正反两个故事启发幼儿讨论两个人的做法,谁对谁错。
学法:
交流讨论法:幼儿通过探讨、交流,,既有师生互动,也有幼儿与幼儿的互动,使幼儿获得更多有关消费的知识。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人民币,提问:“这是什么?可以用来干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二)引导幼儿讨论:用零用钱干什么?
教师:“这是老师的妈妈给老师的零用钱,你们有零用钱吗?你们会用你们的零用钱干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
(三)幼儿欣赏故事,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讨论。
(1)讲故事一:豆豆平时很听妈妈的话,妈妈在开心的时候都会给豆豆十元钱零用钱,让豆豆自己分配。可是妈妈发现,她给豆豆的钱,没几天就没有了,家里出现了自己从来都没有见过的卡片、动画片贴纸等。问了豆豆才知道,这些都是豆豆用妈妈给他的零用钱买的。妈妈听了,很生气,狠狠地对他进行了批评。
(2)组织幼儿讨论
1、豆豆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如果是你,你会怎样花这些零用钱?
教师小结:豆豆这样做是不正确的,他只知道只知道这钱是妈妈给的,用光了也不心疼,自己想要什么就买什么,没有考虑到自己买的这些东西有没有用处,最后买了一堆没有用的东西回家。但他没有想到爸爸、妈妈们挣钱是多么不容易,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供我们上幼儿园,我们应从小懂得劳动获得报酬的道理,理解爸爸妈妈的'辛劳。不要再乱花零用钱。
(3)讲故事二:小小很喜欢帮妈妈做事情,喜欢帮妈妈擦桌子、拿拖鞋、洗碗等。每次她帮妈妈做完事,妈妈都会给她一块钱。小小把妈妈给的钱全部都放到了自己的小熊储蓄罐里。一天天下来,小小的小熊里装满了钱。当爸爸和妈妈过生日时,小小都会从自己的小熊里拿一些钱出来,买一朵花送给自己的爸爸和妈妈。一天,小小在家看电视,看到灾区的小朋友没有东西吃,没有衣服穿,觉得他们很可怜,于是她在妈妈的陪同下,把自己的小熊捐给了灾区的小朋友,妈妈笑着对她说:“小小,你真有爱心!”
(4)组织幼儿讨论
1、小小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教师小结:小小这样做,非常棒。它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挣到零用钱。他没有像豆豆那样马上把钱用掉,而是存到自己的储蓄罐里。在家人过生日时,她还能想到用自己的钱给家人买礼物,使爸爸妈妈感到非常的开心。当看到灾区的小朋友遇到困难时,把自己的零用钱都捐给了灾区小朋友,让零花钱花在有意义的地方。
(四)集体讨论
1、豆豆和小小你们喜欢谁?为什么?
2、以后你们会怎样花零用钱呢?
教师总结:爸爸妈妈赚钱都很不容易,我们应该珍惜他们给我们的零用钱,把零用钱用到有意义的地方去。
小百科:零花钱也叫零用钱,是家长或长辈们给小孩子、晚辈们自己可以随便支配的资金,一般情况下不会给很多,小孩子们很喜欢拿到零用钱,这样他们可以买自己想买的东西,比如漫画、糖果、漂亮衣服、杂志、cd。
零食的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要求小朋友知道多吃零食会影响一日三餐的进食量,妨碍身体吸收全面的营养,影响身体健康。
引导孩子乐于接受治疗。鼓励、培养小朋友不怕打针的勇敢精神。
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一定的帮助。
二、活动准备:
1、挂图
2、一些零食的包装袋,果奶瓶等。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分别出示一些零食的包装袋,果奶瓶等,与幼儿谈话,让幼儿说出这些东西都是装零食的,并请幼儿说说自己喜欢吃哪些零食。
2、组织幼儿讨论:多吃零食有什么不好。
3、看图片,回答问题。
(1)明明在家里喜欢吃什么?
(2)到了吃饭的.时候,明明想不想吃饭?为什么?
(3)睡觉的时间到了,明明觉得怎样了?
(4)明明长得高不高?结不结实?
(5)医生给明明体检时,对明明说了些什么?
4、教师总结:
让幼儿知道多吃零食也是挑食、偏食的表现,这会影响我们身体生长和健康。
教学反思:从这个活动中,我认识到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以孩子为主体,同时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在引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变换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准确地掌握知识。带领幼儿游戏时,要顾及到绝大多数的孩子,将个别示范与分组游戏、集体游戏相结合,可以根据幼儿的课堂情况不断地变换游戏形式,从而提高每个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零食的教案篇3
活动设计背景
我们班级的孩子年龄小,并且是刚来到幼儿园,有一次我发现,有的孩子喜欢捡地上的东西,然后放在嘴里,多次都被我制止,还有的时候我带孩子们出去玩,孩子就捡了放在兜里,然后回到班级的时候,我赶紧检查孩子们的手,衣服兜,裤兜,还有的孩子看见吃的东西就要往嘴里放,这样的情况太危险,所以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幼儿懂得随便乱吃东西的危害性。
2、引导幼儿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3、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及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全体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
2、理解并运用到以后的日常生活中
活动准备
真实案例《卡在喉咙里的圆豆豆》;课件《进餐时》、《肚子为什么疼》;情景表演《好吃的鱼》;图片:
1、老鼠、苍蝇叮咬过的食物。
2、过期的食物。
3、腐烂变质的食物。
4、假冒、劣质的.食物。
5、没洗的水果。
活动过程
一、真实案例《卡在气管里的圆豆豆》(用讲故事的形式即可!可以告诉幼儿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讲述完后提问:
1、这个故事的名称叫什么?
2、明明的身体好受么?
3、医生对明明说了什么?
4、还知道哪些东西特别危险,不能放入口中?
二、观看课件引导幼儿讨论
1、课件《进餐时》
内容:在平时进餐时拍下幼儿进餐的状态,幼儿在吃饭时,有的在说笑,有的在扔饭,有的嘴里含着饭在玩玩具,跑闹。
观看后讨论:小朋友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小结:人在吃饭时,饭宝宝都要经过气管,再到胃,如果吃饭时说话,疯闹,饭宝宝就会走错路,也就容易呛伤,严重者饭卡在气管里,会因为喘不上气来而死亡。所以小朋友吃饭喝水时,一定要安静,不能说笑,打闹。
2、课件《肚子为什么疼》
观看后讨论:小朋友,冬冬的肚子为什么会疼?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观看图片:
(1)老鼠、苍蝇叮咬过的食物。
(2)过期的食物。
(3)腐烂变质的食物。
(4)假冒、劣质的食物。
(5)没洗干净的食物。
提问:这些东西你吃过吗?说一说,这些东西为什么不能吃?
小结:大街上的烧烤的东西特别不卫生,而且吃了容易致癌。吃水果之前一定要洗干净。买食物一定要有质量安全标志,保制期内的食物。一些腐烂变质,老鼠、苍蝇叮咬过的假冒、劣质的食物不能吃,否则会食物中毒的。
3、情景表演《好吃的鱼》
提问:(1)明明应怎样吃鱼?
(2)鱼刺卡在喉咙里该怎么办?
小结:小朋友吃鱼时,一定要仔细把鱼刺弄干净再吃,一旦鱼刺卡住了,小朋友也不要哭,因为越哭,鱼刺就陷得越深,应赶快告诉妈妈或老师,带你到医院去治疗。
4、结束:小朋友,今天我们知道了不要随便吃东西,以后一定要记住!这样我们的身体才能非常棒!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是根据我班幼儿具体存在的问题所设计的,在活动中让每位幼儿通过观看课件来感受这种行为的危害性和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孩子的反应很好,在活动后,孩子在用餐时也能尽量注意吃饭时要注意的问题,同时,也不再捡地上脏的东西吃,不足在于,我没有加入有趣的游戏,让孩子们能够巩固所学的内容,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记录一下幼儿在家中的进餐片段,以免幼儿在幼儿园时能够注意,但是在家中又会出现不好的习惯,同时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比如说“谁是我的好朋友?”让孩子能分辨哪些东西可以吃,哪些东西不能吃。这样效果就会更加明显,同时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提醒孩子们的饮食行为!
零食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内容,感受优美意境。
2、能用“树真好”句式进行简单创编。
3、萌发爱护树木和保护大自然的愿望。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初步了解树木作用。
2、树真好ppt、四幅散文诗大图片、小树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梳理树木作用。
(1)观看ppt树木,提问|:“你喜欢树吗?说说你的理由?”
(2)倾听《美丽的树朋友》,观看ppt。
(3)整理提升幼儿的.已有经验,再次提问:“树木有什么作用?”
2、观看小路,初步凝练散文诗。
(1)观看无树的小路,引导幼儿思考:走在这样的小路上有什么感觉?想什么办法弥补呢?
(2)感受植树后的小路变化,引导语言描述:小路旁种满了树,秋天来了,树叶变黄,风儿一吹,树叶一片一片飘落下来,树下铺满树叶地毯,我们用好听的话说出来。
(3)用优美语言朗诵:树真好,树叶飘呀飘,树下铺着树叶地毯,我们可以在上面休息,玩耍。
(4)引导幼儿变成小树,继续感受树木本领大。
教师:“树的本领真大呀,它可以帮我们做很多的事情,叮当,叮当,变变变,变成一棵树,你是什么树?”
3、分组操作,语言描述画面内容。
(1)观看四幅图,了解画面内容。
(2)引导幼儿想办法帮忙。
(3)分组操作,将小树贴在大图上,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说出画面内容。
(4)分别请四个组幼儿上来描述,教师分别用散文诗语言重复幼儿的描述。
4、欣赏散文诗,感受语言意境美。
(1)播放ppt,引导观察倾听散文诗。
(2)辨别有几句,每句有相同地方是什么?
5、拓展经验,创编提炼散文诗。
(1)树还有哪些作用呢?谁能用“树真好”做开头说出来?
(2)引导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和小朋友一起绘画制作成好看的画册。
零食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吃不完的食品不封口会还潮、变质。
2、通过尝试操作,学习几种简单的封口办法,在实验中比较发现最好的封口方法,并用标记作记录。
3、感知科技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只已开封的食品包装袋(如:暑片的包装袋)保鲜袋,毛线、双面胶、塑料夹、封口夹、五角星若干。
2、一袋已开袋的饼干,大记录表一张。
活动过程:
1、师幼谈话导入。
出示已开袋的食品,提问:
(1)食品吃不完,就这样放着,过几天吃感觉会怎样呢?
(2)为什么吃上去不香了?
2、幼儿讨论交流。
请大家讨论一下,可以怎么办让食品吃上去还是香香的'?
3、幼儿实践交流。
师:刚才你们想了很多办法,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请你们去试一试。
师:你的袋口封住了吗?,你是怎样封住袋口的?
4、实验比较记录。
(1)师:小朋友刚才都试了用不同的方法封住袋口,你觉得用什么办法最方便,封口封得最牢?我们来做个实验。
(2)幼儿实验,将保鲜袋装满空气后封口,看哪种方法不漏气。
(3)进行记录,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下贴一个五角星。
(4)师小结:随着科技的进步,科学家们发明的产品越来越先进,就象这个食品封口夹,夹起来很方便,而且很密封。
5、拓展生活经验
师:生活中我们除了没吃完的食品要封口,还有什么时候塑料袋也要封口?可以怎样封口?下次,我们小朋友可以帮助爸爸妈妈将塑料袋封口。
四、活动延伸
继续探索其它为塑料袋封口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