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设计不仅关注知识传授,还考虑到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教案的有效性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成果上,能够直接反映教学的质量,网客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橡皮泥船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橡皮泥船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橡皮泥带来的乐趣,培养爱动脑,爱动手的好习惯。
2、用橡皮泥的捏各种小动物并大胆尝试,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培养交往能力,体验合作的快乐。
4、进一步提高幼儿对橡皮泥的兴趣及动手操作能力.
5、让幼儿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用橡皮泥的捏各种小动物并大胆尝试。
能与伙伴探索用橡皮泥捏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活动准备
捏好的橡皮泥模型
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 、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观看有关动物的影片。
师:你们看了这些动物,最喜欢哪一种动物,它有什么特征?
学生分别描述一下自己喜欢的动物有哪些特征。
2、教师出示用橡皮泥做的动物:小兔子。
二、师生互动,深入体验
1 、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出示视频资料《用橡皮泥捏小兔子》。
生自由说说捏的过程。
2 、小组合作探讨制作的过程:
①构思你要作什么动物
②用捏、揉方法做动物的身体与头部
③上动物的细部特征,加上装饰,使动物更生动
师:大家能动脑总结做动物的步骤,以前我们学过什么方法来做食品?
3 、复习旧知识:搓、捏、压、粘、卷、揉等技能
教师用较快的速度示范动物的制作过程与方法
三、创作体验:展示作业要求:用橡皮泥捏一只你喜欢的动物,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小小动物园。教师巡视指导鼓励。
四、作品展示,角色表演
小组交叉参观交流,互相评价小小动物园。请小组代表手拿着作品上台表演。
五、回味体验,课外延伸。师生总结全课,谈谈自己的收获或感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大家都要关心自然,爱护动物,共同保护环境。
课后反思:
这节课,我让幼儿自己在视频资料中发现小动物的特征,并让幼儿自己动手捏不同的小动物,也可以合作捏小动物,做到了让幼儿成为活动主体,启发引导比较到位,活动很成功。但不足之处也很明显,活动中,我对幼儿鼓励性的话语说的较少而且比较单一。其实在幼儿表述自己捏小动物的时候,我可以说“你真爱动脑筋”,“ 你捏的和别人不一样,很棒!”“赶快动动小脑筋还能捏什么,除了动物以外?”但是我却没有这样做,要充分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除了动物也可以让孩子捏其他的,如捏人等。
橡皮泥船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利用橡皮泥的变化特性印出不同的花。
2、巩固幼儿画短直线的技能。
3、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橡皮泥人手一块,每组调好的各色颜料、绘画纸、棉花棒、擦手毛巾若干。
2、幼儿已有运用橡皮泥制作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用橡皮泥印花,引起幼儿兴趣。
1、春天来了,草地上开满了各种各样的花。
(教师边讲边把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蘸了颜料在白纸上印花,如圆形花、椭圆形花,
每印一次,就变一下形状)
2、这些花还有茎的叶子呢。
(边讲边用棉花棒蘸颜料画出茎和叶)
3、你们觉得这些花漂亮吗?刚才老师是请谁帮忙变出这些花的?
(幼儿说出橡皮泥的名称)
4、你们觉得这些花一样吗?
(引导幼儿说出花的颜色、形状)
5、为什么一块橡皮泥印出了这么多大小、形状不一样的花呢?
(引导幼儿找出原因:因为老师印完一朵花就重新捏橡皮泥,变化它的大小、形状)
二、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体验印花的快乐。
1、你们想不想也来把橡皮泥变一变,印出漂亮的花呀?
2、提出要求:
(1)选喜欢的`各种各样的颜料,不要蘸太多,要让多的颜料滴掉些再轻轻印出。(示范一次)
(2)用棉花棒添画茎和叶。
(3)注意卫生,如手上脏了用毛巾擦。
3、指导幼儿印花,提醒幼儿掌握橡皮泥的变化,印的时候轻轻的按下。
鼓励能力弱的幼儿大胆尝试,启发能力强的幼儿把画打扮得过且过更漂亮。
三、讲评,让幼儿感受成功的快乐。
小朋友的橡皮泥变的真好,你们的小手也越变越能干了。看到这么多漂亮的花,你们心里怎么样?
再评评看,谁的橡皮泥印出的花最漂亮?花蝴蝶也被吸引过来了,我们一起去和花蝴蝶到花园里玩吧!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而后教师总结)
活动延伸
将橡皮泥放在活动区,鼓励幼儿捏捏、团团、变变。
橡皮泥船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我国泥塑的历史,了解泥塑作品的工具材料及制作工序,熟悉捏泥人的简单技法并制作一件泥塑作品。
2.学习泥塑作品艺术及成型方法,培养对泥塑作品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
3.感受泥塑之美,培养对我国泥塑文化的喜爱和兴趣。
二、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泥塑的发展历史知识,了解捏泥人的简单技法,培养学生立动手能力。
难点:在了解泥塑作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制作泥塑主要工具材料一套。(橡皮泥代替)
教师:泥塑制作主要工具材料一套,课件(包括泥塑欣赏、泥塑历史、材料工具、制作工序、成型技法),泥塑实物。
一、激发兴趣、认识泥塑
欣赏我国的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的神佛塑像、惠山泥人“阿福”形象作品,感受中国泥塑历史和泥塑作品之美,激发学生学习捏泥人的兴趣。
二、了解泥塑,掌握人物特点。
你们以前做过泥塑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看看怎么来完成一个完整的泥塑人物作品?
(1)多媒体展示泥塑作品的制作过程,指导学生认真观察。
说一说,既然是捏泥人,咱们就要首先知道完整的人物造型都包括哪些关键性的要素?看看自己,看看同学(头,手脚,身子)
(2)制作泥塑的基本手法和制作过程。(捏、卷、贴、刻、接等的制作手法)
过渡:学完了这些技术,你想不想尝试制作一件作品?
三,深入探究,感受泥塑。
探究学习捏泥人的制作方法。
(1)让学生通过玩玩泥,感受:团、挖、捏,搓,压的制作手法。
(2)欣赏感受不同手法制作的泥塑作品,让学生分组探究制作方法。出示课件图示录像,教师演示几种制作方法。
小结:出示课件图示录像,教师演示几种制作方法。提示:在必要的时候我们还学要用支架固定。
四,综合点评,感受成功
1、展示学生作品
2、学生自评,小组之间互评,老师点评
小结:同学们真是心灵手巧,创作的作品生动形象、栩栩如生。
五、扩展延伸
课下,同学们可以尝试着用泥巴去捏一捏,找来你的家长让他们一起与你来捏一捏。感受泥塑给咱们带来的乐趣。
橡皮泥船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动物的基本形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立体造型的动手能力。
2、掌握捏造动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通过开放式的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同时又有竞争意识。
教学重点:
用橡皮泥做自己喜欢的动物。
教学难点:
动物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认知体验
1、几位头戴动物头饰的学生出来进行角色表演。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好朋友,看!是谁呀,它们有什么特征?
2、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观看有关动物的影片。教师板书课题:动物
二、师生互动,深入体验
师:你们看了这些动物,最喜欢哪一种动物,它有什么特征?
1、学生分别描述一下自己喜欢的动物有哪些特征。
2、教师出示用橡皮泥做的动物,板书课题:捏泥动物
三、表现
1、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2、小组合作探讨制作的过程:
①构思你要作什么动物
②用捏、揉方法做动物的'身体与头部
③上动物的细部特征,加上装饰,使动物更生动
师:大家能动脑总结做动物的步骤,一年级我们学过什么方法来做食品?
3、复习旧知识:搓、捏、压、粘、卷、揉等技能
教师用较快的速度示范动物的制作过程与方法
四、创作体验:
展示作业要求:用橡皮泥捏一只你喜欢的动物,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小小动物园。教师巡视指导鼓励。
五、作品展示,角色表演
小组交叉参观交流,互相评价小小动物园。请小组代表手拿着作品上台表演。
六、回味体验,课外延伸
师生总结全课,谈谈自己的收获或感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大家都要关心自然,爱护动物,共同保护环境
橡皮泥船教案篇5
活动目标:
学习用橡皮泥做出不一样的东西。
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注意在玩耍时的安全。
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1、教育幼儿知道橡皮泥不能吃,只能玩
2、 用橡皮泥捏出很多不同样的物体
活动准备
各色 橡皮泥每个孩子一份
活动过程:
(一)、用橡皮泥做出不同的东西,引起幼儿兴趣。
1.小朋友们看,李老师今天请来了很多小动物,来陪小朋友玩耍,小朋友愿意和它们玩吗?(教师边讲边把橡皮泥捏成小动物的形状,如:小猪,蛇,毛毛虫等)
2.小朋友们知道小动物们是怎么变来的吗?(引导幼儿说出橡皮泥的名称)
(二)、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体验其中的`快乐。
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也来玩一玩神奇的橡皮泥,变一变魔术呢?
教师先示范(棒棒糖):小朋友们拿出自己喜欢的颜色,搓成圆形,然后放在桌上轻轻的压一下,再拿一种颜色出来,搓成长条行,也放在桌上轻轻的压一下,最后把长条放在圆形的下面,我们的棒棒糖就出来了。现在,我们小朋友也来玩一玩,看谁搓的最好。
给幼儿讲解在玩橡皮泥的时候,应注意的事项:
(1)教育幼儿别把橡皮泥放进鼻子、耳朵、嘴巴里面去,及严重后果。
(2)教育幼儿自己玩自己的,不能去抢别人的。
(3)注意卫生:橡皮泥上有很多细菌,所以小朋友们在玩耍完以后,一定要洗手。
3.给小朋友分发橡皮泥,每人一份。
4.教师指引幼儿捏出不一样的东西,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三)、作品欣赏,让幼儿感受成功的快乐。
(四)、教师总结,并结束本次活动。
教学反思
1、进入课堂的时候应该用实物展示,激发让孩子想用橡皮泥自己做
2、要尽量让每个孩子都做一样作品展示出来
小百科:最开始的橡皮泥只有灰白一种颜色,但随后的几年里橡皮泥就有了各种各样的颜色和香味。包括夜光的、金色、银色、香波味、刮胡水味等等。
橡皮泥船教案篇6
制作目的:
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制作对象:
圣诞老人
制作准备:
各种颜色的橡皮泥、火柴棒。
制作过程:
1.取出红色的橡皮泥,然后将其搓成一个红色的大圆球,这是圣诞老人的身体;
2.根据图片的提示,给圣诞老人装上双臂吧,然后,用火柴棒给圣诞老人安装上双腿;
3.用剪刀剪出圣诞老人的双腿,然后,在插好的橡皮泥上,给老人穿上双靴;
4.取黄色的橡皮泥,搓成一个大圆球,然后,将其捏成一个一头尖细,一头滚圆的`大袋子吧;
5.再给圣诞老人捏一个慈祥的头;
结束语:
孩子们根据上面的图文提示,自己也试着做一个可爱的圣诞老人吧,相信你的作品也将会是栩栩如生。
小百科:传说每到12月24日晚上,有个神秘人会乘驾由9只驯鹿拉的雪橇在天上飞翔,挨家挨户地从烟囱进入屋里,然后偷偷把礼物放在好孩子床头的袜子里,或者堆在壁炉旁的圣诞树下。他在一年中的其他时间里,都是忙于制作礼物和监督孩子们的行为。
橡皮泥船教案篇7
活动过程
1、出示背景图片,引出小蝌蚪,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看,青蛙妈妈正在池塘里游来游去,他在找他的小宝宝呢!
它的小宝宝是谁呀?
(让幼儿知道小蝌蚪是青蛙的宝宝,小蝌蚪长大了就会变成小青蛙)
2、出示图片小蝌蚪,请幼儿观察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1)小蝌蚪是什么颜色的?长得什么样子?
(2)小蝌蚪的脑袋是什么样子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
(3)小蝌蚪是怎样游泳的`?(幼儿用语言描述或用动作进行模仿)
(引导幼儿说出小蝌蚪有的向上游,有的向下游,有的向左游,有的向右游,是往不同方向游的)
3、教师示范画法。
(1)先画出圆圆的头,在画上细细的尾巴。
(让幼儿知道尾巴的变化可以让蝌蚪向不同的方向游动)
(2)用此方法,画出许多小蝌蚪。
(3)最后,在空白处添画上水波纹。
4、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画出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添画水波纹等。
5、将幼儿作品布置到背景图上,请幼儿参观欣赏。
活动准备
图片小蝌蚪
背景图青蛙和小蝌蚪
幼儿用图画的纸和笔。
活动目标
培养观察力和大胆绘画的能力。
通过绘画活动,激发对小蝌蚪的喜爱之情。
在观察蝌蚪的基础上,简单画出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橡皮泥船教案篇8
教学目标:
在学生活动中,探究各种泥器物的制作方法,体验泥的特性,感受捏泥给我们带来的乐趣。通过捏泥,体会陶艺的捏制成形方法,尝试制作各种泥器皿。通过捏泥巴、玩泥巴,了解祖国古今的陶艺作品,激发创作欲望。通过对玩泥巴过程知识及技巧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及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体会中国陶艺的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以生活为源泉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
小器皿的捏制方法及造型设计。
教学准备:
陶泥、简单的工具、课件、百宝箱、收集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出示百宝箱,找学生探索百宝箱里的秘密。
三、讲授新课:
1、提问:这些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这些可爱的造型是受了生活中哪些东西的启发?
2、教师示范捏泥巴的方法:压、揉、搓、捏
学生分组试一试这些方法能做出什么样的形状出来。还可以用哪些方法?
3、出示各种泥塑图片学生欣赏古今各种更有创意的作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或见解。
4、找学生说说自己想做一个什么泥塑作品,都采用哪些方法制作?
鼓励学生大胆创意,在自己初步的作品上进行雕饰,制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运用自己学到的方法,结合自己的想象,捏一件自己喜欢的小泥塑。
1、要有创新。
2、注意方法。
3、注意作品的功能。(用途)
五、小结:找同学说说你的作品的设计思路和功能,并说出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
捏泥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