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在授课前的详细计划和指导文件,帮助组织教学内容,如果希望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知识,教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辅助,下面是网客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粽子节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粽子节教案篇1
一、设计理念:
1、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是与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联系在一起的,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歌深入人心,也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之一。
2、通过开展传统节日教育,弘扬传统美德,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随着西方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冲击,我国的传统节日在国人面前出现了逐步淡化的趋势,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已表现出严重的“营养不良”,为此,非常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引导和教育。
二、主持策划:
三、班会过程:
1、主持人介绍有关端午节由来等知识:
端午节简介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重午、午日,此外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
端午节由来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其实向来都说法不一,主要介绍以下一种。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请同学们展示搜集的人们纪念端午节的诗篇:七律。
端午(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五月五日(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端午日赐衣(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浣溪沙(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渔家傲(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五日·选一(陈子龙)
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
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
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
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午日处州禁竞渡(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3、请社区的杜阿姨教同学们包粽子:
杜阿姨教的用心,同学们学得积极,刚刚开始时,同学们还有点不敢动手,在杜阿姨的鼓励和讲解下,大家纷纷尝试,包出一个又一个长相有点怪的粽子,看到自己的劳动果实,大家开心哦!老师把同学们包好的赤豆粽带回家煮熟,端午节的第二天中午,同学们第一次吃上了自己亲手包的粽子。
这次班会与以往的不同之处是:学校请社区的杜阿姨来教同学们包粽子,有外来的交流活动,孩子们从杜阿姨身上学到了勤俭节约,乐于助人等很多优秀品质。
粽子节教案篇2
一、活动主题:
粽享欢乐、共度端午,互赠祝福
二、活动目的
通过亲自动手包粽子,让我们能更真切得去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了解更多具体的工艺,比如包粽子的方法和馅料的搭配等等,以轻松的方式进一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
三、活动时间:
20xx年5月xx日
四、活动地点
幼儿园内
五、活动规则
团体赛评比规则:视情况而定,把孩子们分为若干人一组,在规定是时间内看哪组包的粽子多。时间结束后,由裁判统一评比,评出前3名。(奖品由园长自行决定)
要求:质量好、外观美、遵守纪律、不浪费材料且场地保持干??
个人赛评比规则:
(1)各参赛组推荐出一名组员参加个人比赛;
(2)每人再包5个粽子,以时间短、粽子大小适中、均匀、四角不露馅(不漏米)、梱扎整齐、不松线评比出前10名。
六、活动流程
(一)前期准备
宣传:家长和小朋友们报名参加包粽子比赛
购买材料:准备好包粽子所需材料
器具准备:盛装食材容器、汤匙(均由食堂提供);棉线、剪刀等。
(二)包粽子
(三)粽子分发
活动评比结束后,各队伍所包的粽子由组长按每人若干个发放并送上节日的祝福。
七、注意事项
1、不要随意放置器具或是材料,以至于现场凌乱。
2、注意个人和食材卫生,不应弄混弄乱。
3、各参赛人员按时到既定地点,应预先了解包粽子的有关方法。
粽子节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体验故事角色,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学习看图创编简单的故事。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粽子,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故事;包有故事纸的粽子(人手一个,上面写有幼儿的名字);空白故事书;背景版一块;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
师:(出示一个粽子)瞧,这是什么?(粽子)前几天我们为什么放假呀?(端午节)你们都吃粽子了吗?粽子好吃吗?你都吃了什么粽子?
师小结:原来,粽子里可以包许多好吃的东西,包的东西不一样,吃出来的味道也不一样。
二、倾听故事
1、故事前大半段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关于粽子的有趣故事,你们想听吗?
幼儿完整欣赏ppt配音故事。
提问,体验角色:
(1)故事里有谁?
(2)(出示老奶奶)老奶奶有一个什么大本领?(会讲许多故事)
(3)老奶奶不能讲故事了,她想了个什么办法?
(4)谁先来吃了老奶奶包的故事粽子?
小松鼠吃了粽子,肚子里有了故事,可它却说不出来,它怎么叫的?小松鼠着急吗?
(幼儿角色体验,引发编故事的愿望)
(5)后来,又来了谁?
小狐狸吃了粽子,肚子里有了故事,可它却说不出来,它怎么叫的?小狐狸着急吗?
(角色体验)
2、完整欣赏故事
师:小动物们吃了奶奶的粽子,却不能讲故事,你们能帮小动物想个好办法吗?
(幼儿自由想象述说)
师:我们来听听,小动物们想的办法是不是跟你们想的一样呢?
(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三、创编故事
师:你们想不想像故事里的小姑娘一样,吃了粽子会讲许多的故事?
1、幼儿分组或个别看图创编故事。
2、幼儿分享故事。
粽子节教案篇4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图片,提问:图片上有谁?
(幼儿自由回答)
2、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出示第2张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吃粽子。”
3、你们什么时候吃过粽子?
4、粽子有个节,你们知道什么节吗?
5、小结:端午节那天就是吃粽子。哎,你们都吃过什么粽子呢?
6、其实粽子还可以包很多很多的好吃的东西。今天这个粽子里包着什么呢?有一个故事名字就叫做“粽子里的故事”
二、讲述故事《粽子里的故事》
1、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提问:小朋友,你们觉得老奶奶回请谁来吃粽子讲故事呢?
2、幼儿自己回答,教师引导,知道小朋友讲出请小朋友来吃粽子讲故事。
3、你们的故事从哪里来的?
4、谁想去老奶奶家吃粽子讲故事?那先来吃吃蒙蒙老师的粽子。
三、吃粽子
1、第一个粽子—————听话(奶奶说: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提问:老奶奶刚才用了什么东西包粽子?
再来听一句话:春天来了,百花齐放,漂亮极了。
春天来了,小草绿了,百花齐放,漂亮极了。
2、第二个粽子—————接龙(用什么话打开它?)
3、第三个粽子——————悄悄话:我今天精疲力尽。
你看那个满面春风。
四、小女孩来到老奶奶屋前
1、游戏互动两边之后,小结。我们班今天有许多的小朋友都可以去吃老奶奶的粽子讲故事。当我们出发在路上的时候,小女孩也在采着蘑菇,采着采着到了老奶奶的屋前。老奶奶招招手,好像在说:“来吧来吧,快来吃粽子。吃了粽子讲故事。”
4、小女孩吃了一个粽子,肚子就有一个故事,吃了许多粽子肚子里就有许多的故事。她就把这些故事告诉了小动物,小动物们极了。可是小女孩觉得还不够,她要把故事告诉她幼儿园的`朋友。于是她就告别了小动物们,回到幼儿园讲故事。
5、提问:你们的奶奶会包粽子吗?会讲故事吗?
6、放学后回家去请奶奶包粽子让奶奶在粽子里包个故事。
活动反思与意见
整个活动我觉得环节比较紧扣,教态情切,师幼能很好的互动。在游戏互动中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多次使用成语来让幼儿倾听,显然这个对于大班孩子来说有点难度而导致在互动中显得有点生硬。另外,我觉得在游戏结束之后,由于自己自己的大胆尝试导致与设想的结果不一样,顿时有点慌了,应该用“看来我们没能通过老奶奶的考验,来看看接下来谁可以去老奶奶家吃粽子讲故事你呢?”来过渡结束部分的故事,可能会听起来更自然一点。最后,我以“粽子”为诱饵和他们一起。虽然这三个游戏并没有太大练习,但却能锻炼幼儿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有趣的游戏。使活动的氛围更活跃。最后游戏结束后以“小女孩在森林里采蘑菇走到了老奶奶屋前”将幼儿待会故事中并结束了。
粽子节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种习俗。
2、增强幼儿撕贴和叠小船的技能。
3、参与节日游戏。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阅读区:投放与端午有关的图片、书籍。手工区:投放各色彩纸、小船模型、画纸、手工纸。
数学区:投放画好的船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通过谈话引出主题)
老师:小朋友们好!明天我们就要过节啦,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明天是什么节日吗?
(幼儿回答)
老师:老师告诉你们吧!明天是端午节,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我们大家就要吃咸蛋吃粽子还可以去观看划龙舟的比赛,老师小的时候就会去观看这样的比赛哦。你们看过划龙舟吗?
(幼儿回答)
老师:没有关系,我们现在看看老师给小朋友准备的一些图片,看看是怎么样划龙船。
(播放图片)
老师:好的,看完了图片现在我们回到这节课的主题吧,今天我们的区域活动也是跟船有关系哦,老师在各个区角都准备了一些材料。
在阅读区放了一些图片,小朋友们可以一起看一看,说一说你们吃的.粽子是什么味道,你们乘过哪些船?
手工区的小朋友可以给小船涂上颜色或者来制作小船,制作好了小船老师帮你们写好名字在我们的墙上进行展示,所以请小朋友们要认真的做,好吗?
数学区的小朋友可以通过点卡来买卖小船,或者给小兔子分一分小船,一定要数清楚数量哦!
(常规提醒)
老师:好的,那老师希望小朋友们能够自觉的使用进区卡,不要争抢,在自己的区角要耐心的跟小朋友们一起活动,不要闹哄哄的。
(幼儿自选区角,老师适时指导。)
二、活动结束。
收拾操作材料,展示个别效果比较好的幼儿作品,引导幼儿欣赏。
提出活动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让幼儿学习好的榜样。
课后将幼儿作品展示在墙面上供幼儿和家长继续欣赏。
活动反思:
本次的活动内容"赛龙舟"选材教好。首先考虑到了幼儿的兴趣特点,有利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整个活动是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同时,"赛龙舟"活动具有民族特点,与亚运会也有相关性。
幼儿园活动目标基本上分三个部分,认知方面,技能方面,情感方面。幼儿体育活动更注重技能和情感,所以幼儿体育活动目标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幼儿在活动中学到的技能和产生的情感。对于技能方面,还要注意具体技能方面的问题,如"走,跑,跳等"。这方面容易被忽略,因为我们往往只重视整体技能,如"协调性,灵活性等"。此次活动目标的设计就忽略了具体技能方面的问题。
教师的语言很响亮,也很简洁,这也是幼儿体育活动所需要的。但语言不够自然,这方面的能力需要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加强锻炼。体育活动虽然注重活动的设计,但语言相当重要,并且有它自身的特点,尤其是幼儿体育活动。
口令和队列是体育课的基本要素,幼儿体育活动同样如此。此次体育活动口令和队列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口令不够规范。这方面的问题在以后的体育活动中更要重视,要注意平时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