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若能与实际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事先准备的教案使得教师能够更好地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网客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打灯笼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打灯笼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尝试用剪、贴、穿的方法来制作红灯笼,体验做做、玩玩的快乐。
2、注意安全,知道用完后要将剪刀、笔等放回原处。
二、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的小灯笼、自制灯笼的步骤图。
2、红色蜡光纸、剪刀、笔、彩线、胶水、抹布等。
三、活动过程:
1、欣赏教师自制的小花灯。
指导语:元宵节到了,我们看到了许多美丽的花灯。;今天,老师自己也做了一盏花灯,它是什么样子的?是用什么来做的呢?
2、观察操作材料和步骤图,了解制作灯笼的`方法。
(1)观察材料,了解其用途。
(2)观察步骤图,了解制作灯笼的方法。
(3)讨论活动规则。
3、尝试用剪、贴、穿的方法来制作红灯笼。
4、手提灯笼,相互欣赏。
四、延伸活动:
开展《听鼓点玩灯》的游戏,体验做做、玩玩的快乐。
五、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打灯笼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认识元宵节及花灯,并初步感受民俗曲风。
2、通过肢体造型、乐器感应重音。
3、让幼儿了解元宵节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4、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二、活动准备
音乐cd,cd播放机
花灯图片,鼓、打棒
三、活动重难点
通过肢体造型、乐器感应重音
四、活动过程
1、暖身活动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逛灯会,让我们听着鼓声踏着有序的节奏出发吧!(老师敲鼓,幼儿随节奏的快慢迈着前进的步伐,每到结束部分,幼儿听到重音的就做各种各样的造型原地不动。)
2、认识元宵节和花灯
(1)谈话(出示花灯图片)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花灯?我们来学一学花灯的样子吧?
在哪里可以看到花灯呢?什么时候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花灯?
(2)小结: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夜晚小朋友提着灯笼外出,街道上张灯结彩,庙会上人山人海,非常热闹。
3、肢体造型感应重音
(1)有一首曲子讲的是元宵灯会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听了这说曲子,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
拍子:拍腿感应拍子
重音:拍地板感应重音
(2)引导幼儿引用不同的肢体动作感应重音。
(3)引导幼儿发现重音的不同:“小朋友都用了不同的形式感应了重音,重音部分由什么不一样吗?
(4)幼儿再次欣赏音乐,感应重音。
(5)肢体造型
师:让我们也变成一盏盏美丽的花灯吧!幼儿随音乐的节拍快步走,在重音处,幼儿做各种花灯造型,老师拍照。
4、乐器感应重音
(1)出示乐器并介绍名称及用法
(2)乐器感应重音
拍子:打棒互敲
重音:铃鼓
(3)幼儿轮换敲奏
5、结束
小朋友都表现得很棒!能准确找到重音。也能用乐器把它敲奏出来。请小朋友把乐器按顺序收好吧!
打灯笼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元宵节的欢乐氛围;
2、引导幼儿自然欢快的歌唱,引导幼儿练习“闹”字的下滑音,准确把握空拍的节奏。
活动准备:
幼儿已有的关于赏灯的感性经验。
活动过程:
一、教师激发幼儿学唱歌曲的兴趣
师:我们在前面已经谈论了关于灯的内容,我们用唱歌的形势来迎接元宵节好不好?
幼:好
二、教师播放音乐
1、师:你们听到歌曲中唱的是什么?
幼:闹花灯、龙灯、凤灯、狮子灯、孙猴闹天宫、敲鼓声。
2、师:你们听得都很认真,现在老师弹琴,小朋友仔细听一下赵老师唱的是什么?(教师弹奏,便于幼儿清楚地感知歌词的内容,加深对歌曲旋律的理解。)
教师引导幼儿完整的说歌词;
3、教师范唱,幼儿跟唱;教师重点突出“闹”字的下滑音唱法;教师与幼儿设计手势语,让幼儿准确的把握空拍的节奏。
4、幼儿跟随音乐完整的唱歌曲。
5、采取男女对唱的`形势,并加上动作,激发幼儿歌唱的兴趣;
三、幼儿仿编歌曲
教师引导幼儿将歌曲中的灯名替换成孩子们在文化广场上自己看到的灯名,使音乐活动达到高潮。
反思:用歌唱的形势表达自己对节日的喜爱,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我们过元宵节除了唱,还可以猜灯谜,接下来设计了活动《猜灯谜》。
打灯笼教案篇4
设计意图:
我们现在开展的主题是《我是中国人》,就在前几天我们也过了一个节日——国庆节。节日上来,孩子们纷纷来告诉我们节日里看到了什么去了哪里玩很开心,而在之前的环境布置上,孩子们也常常好奇的问我,为什么要在教室里挂灯笼……等等。发现孩子们对此兴趣十分的浓厚,而区角活动中也有挂灯笼这个活动,但是孩子们的操作情况一般,很多幼儿对5以内的加法还是比较陌生。因此结合《我是中国人》中“欢腾的国庆节”这一站点,利用孩子们的兴趣点,渗透5的加法,设计了这一活动——挂灯笼。
活动目标:
1、通过挂灯笼庆国庆的活动,比较灯笼的不同特征,探索5的分合,了解5的加法,发展幼儿思维的正确性。
2、乐意参与活动,感受中国的传统风俗,体验庆祝国庆节的欢乐情绪。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4以内数的组成经验
2、活动墙、ppt、分合图4副、试题卡、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体验国庆节的愉快
1、我们过了一个快乐的国庆节,大家是怎样庆祝国庆?——挂彩旗、彩灯、气球、灯笼等
小结:国庆节是我们祖国妈妈的节日,大家一起张灯结彩,快乐的给祖国妈妈过生日。
二、比一比——探索5的分合并与题目配对
1、今天我们也一起来挂灯笼好吗!出示ppt
1)一共有几盏灯笼?用数字几表示?——一共5盏,用数字5表示
2)这些灯笼有什么不一样?——颜色、大小、形状等
3)现在要请你们帮帮忙,听清楚要求:
a、请你们分成三组,每组5个人
b、使用1号材料,互相商量一下尝试把这些灯笼分家家,能有几种分法,并记录。
4)幼儿交流,教师总结,出示ppt
a、你们是怎么分的?(追问如:1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或那你把5分成了几和几?……)——边讲边出示
b、看看5可以分成几和几?
c、那现在看看5一共有几种分法?——四种
这四种分法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如:原来2和3、3和2数字一样,位置交换了一下,看到2和3
你就马上想到——3和2。
小结:5有4种分法,我们只要记住2种就把4种分法都记住了。
2、出示试题卡,请个别幼儿将题目与5的分成找朋友。
追问:为什么?——如:因为2和3合起来就是5,所以2+3=5。
小结:原来这些加法题目就是这样变出来的!
三、点一点——了解5的加法
1、看!屋檐上的灯笼要亮起来了,请你们一起来帮忙点灯,好吗?
2、交代任务
点的'时候请你们仔细观察上面的加法题目找到相应答案的蜡烛,点错了,灯可就不亮啦!
3、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将完成的幼儿作品摆放到活动墙。
讨论:看看灯笼都点亮了吗?
小结:我们的灯笼都点亮啦!让我们把这份喜庆带回到教室给其他的伙伴吧!
打灯笼教案篇5
活动名称:
美工活动《灯笼》——小班
活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顺着一个方向进行涂染,初步掌握正确涂染的方法。
2.巩固撕贴的技能,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3.培养幼儿对美工活动的兴趣及手部肌肉动作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蜡笔、皱纸、剪好的铅画纸灯笼、固体胶若干,灯笼范例一只。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起兴趣。
放音乐,拉动灯笼。
教师:“看,谁在跳舞?”(幼儿回答)
教师:“灯笼宝宝要去参加联欢会,瞧,老师把它们打扮得怎样?你们喜欢吗?”
二。引导幼儿观察灯笼,示范装饰方法。
(1)把灯笼上方拉的线比喻成灯笼的辫子,将穗子比喻成灯笼的裙子。
(2)把用蜡笔涂色的部分比作灯笼的衣服。
(3)请幼儿探索辫子、裙子的装饰方法。
(4)教师重点示范讲解涂染的方法,要顺着一个方向进行涂染,形象地告诉幼儿灯笼宝宝的衣服要穿得整齐,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即颜色要涂得满满的)。
三。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教师:“ 灯笼宝宝还有许多好朋友,也要去参加联欢会呢!可它们还没有打扮,怎么办呢?”(幼儿回答)
教师:“我们小朋友真爱帮助别人,来,我们一起把它们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2.提出要求:
(1)先做辫子、裙子。
(2)在给灯笼宝宝穿件漂亮的衣服。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幼儿。
四。展示交流,结束活动。
1.看看哪个灯笼宝宝最漂亮,幼儿互相评价。
2. 师生带灯笼宝宝去参加联欢会,音乐响起,一起翩翩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