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写作中适当使用排比句式,能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节奏,一篇深刻的读后感能让人重新思考书中的,甚至影响人生选择,网客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树蜗牛的读后感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树蜗牛的读后感篇1
?背着房子的蜗牛》的编者是着名的儿童刊物主编杨红樱,我非常喜欢看她的书。
故事里面讲的是一只蜗牛的遭遇和他有多么喜爱自己的“房子”,并把它称作自己的“小公馆”。后来他遇到了蜗牛姑娘,可蜗牛姑娘说:“我们需要一个共同的家”。蜗牛不愿放弃自己的“小公馆”。他们就这样生气的分开了,后来他遇见了没有房子约束的蚯蚓姑娘,参观了鼹鼠庞大的“地下宫殿”,参加了非常实用而有倾斜度婚房的缝叶莺的婚礼,参观了时刻不停建造自己房子的蚂蚁城堡……里面的故事生动具体,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梦中的乐园中,蜗牛最后体会到:感谢生活,生活给了他这么美好的东西!蜗牛庆幸他抛弃了那座背在他身上、使他自我封闭的房子。没有了它,他却拥有了爱和友情,拥有了蓝天和大地。
通过这本书,我体会到了:平时要学会放弃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减少前进的包袱。只有懂得了放弃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才会有更多的快乐和朋友,才能获取新的知识。比如小时候玩过的玩具,我现在不玩了,可以非常大方的送给弟弟妹妹们,他们一定会觉得我是最关心他们的好哥哥。同时我还要多接触不同的人,向他们学习,不能固步自封,多听听好的建议和做法,改掉坏的习惯,养成好的习惯,让自己快乐的进步,未来的明天也拥有成功的蓝天和大地。
树蜗牛的读后感篇2
在语文课上,老师发美文给我们看,在这无数优美的文章中,那篇《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打动了我。
上帝让“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蜗牛啊!那是走的多么慢的呀!当“我”被它的速度激怒,对它拳打脚踢。可是它的速度不会再快了。“我”心中抱怨上帝有这么多的动物,那么多的昆虫,为何偏要牵着蜗牛去散步呀!可是当我静下心来,慢慢看周围却发现周围的景色是那样细致,那样的美。
就像我每天都要家匆匆赶到学校,又从学校匆匆赶回家一样,一路上,我只能看见外面的叶子长出来,叶子是路色的,叶子落光了,有花开了,花都败了,直到有一天下午,我没带月票,只好自己慢慢走回家去,这一路我才发现,叶子不只有一种绿色,花儿更是姿态各异、五颜六色,它们不再像我往常所看到的那样粗略了,而是更加精细了。
只要慢慢的走多细小、多美丽的景色都能被发现,只要慢慢的思考,再复杂的问题也有解开的时候,如果不慢慢的走,我又何曾知道原来叶子不只是绿色,它是有嫩黄色、翠绿色、深绿色,花儿不只是全部打开的`,有的只是花骨朵,有的是才展开两三瓣,有的是花瓣掉落的只剩下三四片花瓣,不慢慢走这些是看不出来的。如果不慢慢思考,直接放弃的话,那么可能永远不知道它的答案,只有慢慢的想了我才知道答案。
你的生活中是不是也需要一只与你一起散步的蜗牛呢?
树蜗牛的读后感篇3
寒假里,我读了杨红樱的一本科学童话《背着房子的蜗牛》,感触颇深。
这本书讲的是一只蜗牛特别喜欢自己的小房子,并称他的房子是“小公馆”,他整天把“小公馆”背在自己的背上走来走去,日子过得很快乐。有一天,他遇见了一位温柔美丽的蜗牛姑娘,他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蜗牛姑娘的爱,但当蜗牛姑娘提出要放弃他们自己背上的房子,重新建一个温暖舒服、美丽的房子时,蜗牛先生生气地拒绝了。蜗牛姑娘伤心极了,离开了蜗牛先生,他本来想追,却又想到自己的“小公馆”比爱情还重要,就朝相反的方向爬去。日后,大家都劝蜗牛先生把自己的“小公馆”放下,并对他失去一位那么好的姑娘而惋惜。蜗牛先生后悔极了,有一次,他梦到自己终于抛弃了背上的房子,长出一对银白色的翅膀,他与蜗牛姑娘重逢,他们共建了一座小房子,开始了幸福甜美的生活。
看了这本书我想到了我们学过的一篇短文《蜗牛的奖杯》:蜗牛太在意自己的奖杯,最后不会飞行,只能慢慢地爬行。这本书里的蜗牛也一样,他把自己的房子看得太重了,使他失去了很多,只能在梦里追寻新的生活。这让我想到,虽然说我们做事情要坚持到底,但有些时候,适当的.变通也是很有必要的。
树蜗牛的读后感篇4
读了《小蜗牛的壳》这篇文章,使我感触很大。
故事中讲到,在一个森林里,有一只小蜗牛,它和别的动物比赛每次都输,它很生气对妈妈说:“我知道了我为什么每次都输,因为我有一个重重的壳,难怪每次都输。”妈妈说:“壳要保护我们啊!我们不能不要壳。”
蜗牛妈妈说的真好,不靠天,不靠地,一切靠自己。小蜗牛一心想甩掉外壳,像蝴蝶和蚯蚓一样自由自在,可是它没想到,蝴蝶和蚯蚓要依赖天空和大地的',依赖别人是不好的习惯,因为对别人过分的依赖是一种危险,一旦形成依赖,就难免受制于人或物,失去自我。
古代皇帝驾崩前,如果太子年幼,常常就得将他托付给一位信的过的大臣,这大臣于是集大权于一身。太子虽然登基,名义称为皇帝,实际上所有的朝廷事还是得由大臣来处理。这大臣就成了举足轻重的人物,根基越来越深,势力越来越大,很多事情离了他就没办法了。这时候皇帝就受到了威胁,当初保护他,辅佐他的人就成了敌人。最后结果,不是大臣杀了皇帝,就是皇帝杀了大臣。
瞧,这就是过分依赖的后果。因为小皇帝开始就有自己的壳,要靠大臣做保护伞,当他需要自己壳的时候,就不得不用保护伞争夺生存的权利了。
我们的学习也是这样啊,如果一遇到这些困难,首先想到的不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克服,解决问题,而是求助别人,这样会逐渐依赖别人的习惯,要想学到真正的本领,只有克服依赖的心理,学会依靠自己,勤动手,勤动脑,多向别人请教,才能把知识转成自己的壳,想把壳带去哪里,就去哪里,随心所欲。
树蜗牛的读后感篇5
最近读了一篇文章《牵着蜗牛去散步》,文中这样描述蜗牛:"它已经在尽力的爬了,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我催它、吼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看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我拉它,扯它,甚至想踢他。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最后我松手了,只能放弃,反正上帝都不管了,我还管什么?蜗牛向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咦? 我闻到了花香,感到了柔和的微风,发现了前所未用的风景……"
读后我顿悟:牵着蜗牛去散步,这不正如我们教师的工作吗?文中的蜗牛不正如我们这些成长路上的孩子吗?我们催它、吼它、拉它、扯它,甚至想踢他,有什么用?只会让自己享受不到伴着孩子成长的乐趣。教师自己生气的同时,孩子也会像蜗牛一样流汗、流泪、受伤。那就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允许孩子犯错误的权利,听听孩子心底的声音,观察孩子的个体和群体成长的水平和阶段,采取科学的方法,去引领、陪伴孩子的成长。
此刻,竹笋成长的视频浮现在我的眼前。小竹笋不愿醒来,不愿成长,不愿享受外面的阳光和雨露,竹笋妈妈热情的呼唤小竹笋,妙语连珠的描述外面新奇的世界,耐心地鼓励的竹笋,在妈妈的鼓励下小竹笋终于鼓起勇气拔地而出,迈出了成长的第一步,享受到了阳光和雨露。
我真为竹笋妈妈的睿智而惊叹!在人的成长路上需要学习动机,文中的竹笋妈妈正是很好的激发了小竹笋的成长动机。小竹笋在妈妈的引领下在自己努力后尝到成功的喜悦。这也5不正如教师的职业吗?我们的任务就是去激发、引领孩子体验成功的乐趣,享受知识的雨露,获得生命价值的提升。
树蜗牛的读后感篇6
朱敏:静待花开。孩子需要一定的成长空间,而我们应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伴者,一同感悟鸟语花香、满天星斗。
冯翠:其实只要我们能静下心来,善于分享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所有快乐,分担孩子的担心,忧虑,不安和烦恼,和孩子做好朋友,走进孩子童话般的心灵世界,和他们一起笑,一起哭,倾听他们的心灵之音,让他们感受心与心碰撞产生的温暖,感受到我们的支持、鼓励和帮助带来进步的快乐。
杨娜:孩子就是带着蜗牛去散步,让我们的慢下来,前行路上偶尔退一退,给头脑以思考的空间,让我们可以有时间反思每步是否沿着初心一路前行,让心灵赶上自己的脚步。慢下来,心才能定下来,才能开出智慧之花。
商晓娜:孩子从来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她的当下应该就是她最好的状态。我觉得从此可以不必再急着做任何事,我可以慢慢来,让我和孩子们慢慢地互相了解,互相喜欢,共同成长,多一种体验,多一个亲人,我觉得成为一名老师,陪孩子们慢慢长大,是一种幸运。
张丽娜:曾经看到过一个词语,叫做“慢”。跟这篇文章放在一起,确实搭配。这件事,急不来。生命的成长需要时间。不要急躁。静下来,陪着孩子一点点成长,一点点进步,其实也是一种幸福。在享受这种幸福的同时,也许一个不经意就会发现孩子突然间有了惊人的变化。如果一味急躁,急于求成,反而容易伤害到孩子,结果适得其反。
赵林林:孩子的成长步伐是一定的,拔苗助长的做法不可取。孩子,一定要遵循规律,有耐心,放慢脚步的陪伴孩子成长,不经意间,孩子就会给你不一样的精彩。
杜樱花:昨天在家判试卷,老妈说慢点判,小孩们做个题不容易,我说:每次判完试卷就要被他们急死,妈妈说,这个急什么,你小时候也不会。这么简短的几句话让我突然自省:孩子成长需要过程,我们不能总是拿自己的标准要求孩子,熟不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期,每一次的进步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非常不容易的,经常换位思考,或许更能帮我们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
曹孟盈:恰如教孩子学步。对待学生的成长,来不得半点儿急躁,放手是必要的,尝试是必要的,等待是必要的。
靳浩然:作为老师,我们陪伴孩子成长,就是一次牵着“蜗牛”散步的“慢养”之旅,急不得也快不得。我们不能只顾着仓促前行,而忘了观赏沿途的景色。也许等待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别样的风景。
傅英:,就如同陪蜗牛散步,应有爱,应有耐心,应是相互陪伴共同成长。接受孩子的所有,不以成人的标准去对待孩子,相信他们的每一次努力都会有收获。
崔叶馨:对待孩子需要的是细心和爱心,认真地去对待每一位孩子,对他们细心地呵护,每天都会受到不一样的礼物的。孩子们就像可爱的小蜗牛一样,是上帝送我们老师的最好的礼物!
于艳红:与孩子相处就是要把自己变成他们的同龄人,去他们的世界看不一样的风景。有时我们要感谢孩子们,让我们又经历了一次成长。
马菁:我想到了家庭生活中,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你伴我长大,我陪你到老。作为父母我们不能缺席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个时期,作为老师我们更不能缺失对每个孩子的爱。因材施教担任起国家给我们的使命。让我们用行动,成就最美的自己。
陈亚男:很多时候作为老师,不要老是以一个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一个孩子,孩子每天都在向前努力,他不是停滞不前的。牵着蜗牛散步的时候,其实蜗牛也在牵着老师,孩子让我们重温成年人世界里少有的那种单纯和率真,我们也要边走边学会欣赏着路上的风景。
李珊珊:登顶固然很好,但是沿途的风景更是美不胜收。让孩子们成龙成凤是所有家长和老师们的心愿,因此家长老师常常催促孩子,想让孩子们学的快一点再快一点,但是殊不知我们正在牵着“小蜗牛”在散步,他们已经努力了,当我们愿意陪伴他们一同散步成长的时候,会发现我们的童年回来了,我们的童心回来了,散步中的风景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崔炳霞:与孩子相处,我们老师或是家长应该做的便是耐心加爱心。心理学中提到,在人的成长路上需要学习动机,恰当的激发孩子的成长动机才是我们引领的方向,希望大家都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多一点耐心,成就孩子,成长自己。
树蜗牛的读后感篇7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让我带着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得太快,因为蜗牛实在爬得太慢。虽然它已经尽力在爬,但还是只挪了一点点我催他,我唬他,我责备他,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在说人家已经尽全力了!我拉他,我扯他,我甚至想踢他,蜗牛受伤了,他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上帝啊!为什么要让我带一只蜗牛散步?经过冥思苦想,我终于懂了,我的手指轻轻地颤抖着。原来,上帝让我带蜗牛散步,其实是蜗牛在带我散步啊!
有时候,我们会催孩子,但是孩子其实就像那只蜗牛,在带你走向美丽的风景。在众多的教学理论中,我更喜欢教学相长这个词,这是课堂最简单而自然的状态。让我们的课堂慢下来,以一种包容的态度,愉悦地接纳学生的个性、差异,甚至是接受学生的错误。
作为一名低年级的语文老师,我曾为如何教好汉语拼音而苦恼。有一次,我在指导朗读一个音节词时,不少学生都读错了声调。束手无策时,我想起了哪位界的大咖说过的一句话让学生错,给学生错的机会。于是我豁然开朗,请学生给这个音节词加上不同的声调再读,同学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把小手举得高高的,一个音节词读出了不同意思,孩子们在错误中尝试,给这堂课带来许多美丽的生成,令人意外而又惊喜。从此,我发现孩子们学习拼音的热情越来越高了,我教拼音也越来越轻松了。
是的,在尝试错误中获取真理,是每一个生命与生俱来的渴求。相信学生,给学生错的机会,给学生尝试的权利,给学生成长的空间。至此,我更加相信自己,让自己变得心平气和,从容舒缓。如果说生命是一场修行,我们的又何尝不是呢?
让我们的课堂慢下来,前行路上偶尔退一退,给头脑以思考的空间,让我们可以有时间反思每一堂课是否沿着初心一路前行,让心灵赶上自己的脚步。
慢下来,心才能定下来,课堂才能开出智慧之花。慢下来,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