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底,我有幸参加了省委组织部在铜川召开的陕西省选调生专题培训班。还记得,在培训开班式上,照金干部学院党委副书记张耀东同志是这样形容选调生的,他说:“在座的各位都是从一流985、211的大学选拔出来的人才,你们都是最优秀的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的栋梁之才,是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中流砥柱,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豪不夸张的说,我个人听完张书记的发言后,深感自身责任重大,张书记的话字字珠玑,每一句都充满了对选调生的厚望,确实,作为一名选调生,我们必须从思想上明确自身职责,从认识上找准自身定位。
一是要志存高远。正所谓“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滴水只有放入大海中才不会消失,作为选调生应该把我们的个人理想、价值追求与祖国和人民的需要、时代的追求结合起来,应该将扎根基层、服务人民、建设新农村作为我们的理想与追求,将选调当作人生的事业而非职业来对待,这样我们才会更加珍惜在基层锻炼的机会,才能更加积极地发挥出我们工作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才能提高我们在基层干事创业的热情与信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二是要抵制诱惑。理想的实现是个长期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始终保持铁杵磨针的耐心与锲而不舍的决心。通过选调生这个光荣的平台,我们更应该有“在其位谋其政”的思想觉悟,最大化地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时刻牢记为基层服务的信念、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论面临多大的困难和挑战都要勇于去挑战去克服。不论身处什么境地、面临何种诱惑,都要清醒的认识到我们是人民的公仆,“官”只是为人民服务的一个岗位,“权”只是为人民务的一种工具。正所谓“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权力、利益所迷惑,时刻保持选调生的先进性和战斗力,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不负使命、不负人民。
一跃而起的刹那,惊心动魄的三秒,不可思议的惊天逆转!一群苏联篮球运动员,在慕尼黑奥运会男子篮球决赛的赛场上,用仅剩最后的三秒,绝杀了世界男子篮球霸主——美国队。创造了他们的传奇,用弧线划下了春秋。
暑期档热映的青春励志大片《绝杀慕尼黑》讲述的是苏联男子篮球队,在奥运会赛场上夺得冠军的故事。一个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相继出场,有为了获得更好待遇而转投他队、在最关键的时刻却又回到兄弟身边的立陶宛球员,也有高度近视仍要坚持留下的扎尔,还有膝盖受了重伤后需靠注射止痛药,却只为上场一搏的谢尔盖,甚至有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知道自己仅剩一年时日毅然与女友分手、压榨自己的体力只为实现最后一点点价值的萨沙……一个队员各自为战、内部矛盾重重的团队,要去完成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去战胜世界男子篮球的霸主——美国队,简直是无稽之谈!当教练提出要在一年后的慕尼黑奥运会赛场上,去拿苏联第一块男子篮球的金牌时,连推荐他的官员都觉得这是天方夜谭,各种质疑和嘲笑接踵而至。
从面临即将分崩离析的集体,到齐心协力的团体,是教练的坚持,亦是队员的成长。为了兑现看似荒唐的承诺,为了国家的荣誉,主教练加兰任甚至无法陪伴身患重病的儿子,在队员与孩子之间他选择了前者,他的坚韧和无畏的付出,也带动了队员在退缩与前行之间选择了拼搏。日日夜夜的苦练,一个个细节、一个个战术,不厌其烦地演练,汗水伴随着泪水,让他们忘记一切,又有谁去想过结果呢?在生活与学习中亦是如此,只要过程不负本心,结果怎样,那又如何?事实证明,只要选择正确的方向,努力向前,最终结果也定然不会负了你。
“美国队早晚有一天会被打败,我觉得最好是输给我们。”这是教练在新闻发布会上掷地有声的承诺。是啊,谁也不是永恒的霸主,谁也不是屹立不倒的高峰,若你尚在山脚,别想着抬头仰望,只要脚踏实地,不屈不挠,直面困境,你终究会达到你期望的高度;若你已在云端,就要坚守本心,那高处不胜寒,一不小心就会一脚踩空,摔得粉身碎骨。在其位则谋其政,做自己应该做的,而不是去空想,别的怎样一概不用管,这并不是自私,而是生命魅力的体现,是生命之花的绽放。
在电影的尾声,也是整部影片的高潮,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好:“生命的意义在于,不到最后一秒,都可能有奇迹发生”。而这句话恰恰告诫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坚忍不拔,不抛弃,不放弃。奇迹往往就发生在不可思议的一瞬间。
作为一名党员,我的初心就是坚持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以自身表率作用把握方向,当好“带头人”,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是要把十九大报告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把学习、宣贯会议精神作为日前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把项目管理和项目建设同十九大精神宣贯结合起来,坚定“四个意识”,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促进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加强学习,在增强理想信念、继续解放思想上下工夫。学习是工作的基础,开展学习要有步骤、有目标地进行学习,不断强化自身素质,提高自身能力。通过多种形式,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着力在深钻细研、学懂弄通、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上下功夫,真正使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成为做好实际工作中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
作为项目经理,我的初心就是严守工程质量、安全、廉政三条红线不可逾越,要做到四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必须到位,真正把落实主体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体现和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二是责任分解必须到位,通过提高约谈质量、强化结果运用、严格责任追究,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链条,保证责任真正落地、靠实;三是制度保障必须到位,从暴露出来的问题入手,查找制度保障方面的漏洞,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有效管用的管理制度,扎牢扎紧扎密制度的笼子;四是任务落实必须到位,工作中要力求过得硬做得到、全方位落实好,不能满足于过得去、差不多,要切实抓实抓好。
“干一项工程,铸一个精品,树一座丰碑”,要始终牢记,我们一直走在初心的路上。
红军长征时期,3名女红军借宿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村民徐解秀家中,见徐家贫寒到连床御寒的被子都没有,便在临走时,用剪刀把她们仅有的一床被子剪开,将半条被子留给了徐解秀。
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我还通过网络搜索,追根寻源,进一步了解到了这个故事的背景出处。
1984年11月7日,年过八旬的徐解秀,在村口遇到了重走长征路的《经济日报》记者罗开富,她把自己50年前经历的事,说给了罗开富听。
故事发生在1934年11月6日傍晚,天气已转严寒,红军长征经过湖南汝城文明乡时,卫生部、后勤部都驻沙洲村。老百姓起初对红军有误解,纷纷躲到山里去,徐解秀家却勇敢的留下来。看到红军纪律严明,徐解秀夫妇慢慢地对红军有了新的认识。
夜晚,善良的徐解秀邀请3个年青的红军女战士与自己同睡一张床,而她丈夫则伏着外面桌子上睡。徐解秀家很穷,女战士们拿出自己仅有的一条被子四人合盖。
离别那天,3个红军女战士看着徐解秀家连一条像样的被子都没有,就决定把她们的被子给徐解秀留下,可徐解秀死活不答应。无奈,3个红军女战士拿来剪刀,把被子剪成了两半,一半递给了徐解秀。
后来,当红军离开时,徐解秀家还让她丈夫送了她们一程又一程,直到追上红军大部队,第三天后才回来。
据罗开富回忆,徐解秀当时说:
“3个姑娘长得很漂亮,有一个还不到20岁,心也好。你们说,一条被子能剪下半条给穷人,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人!
她们出发时,还一步三回头地对我说:大嫂,天快黑了,你先回家吧,等胜利了,我们会给你送一条被子来。现在我已有盖的了,只盼她们能来看看我就好。”
回到北京后,罗开富写的《三位红军姑娘在哪里》报道在《经济日报》发表后,感动了许多人。蔡畅、邓颖超、康克清等15位当年的女红军都发表谈话:悠悠五十载,沧海变桑田,我们也想念那些大爷、大娘、大哥、大嫂们,请罗开富同志在长征沿途向诸位问个好,我们一定想办法找到徐解秀要找的3位红军姑娘。
在邓颖超亲自主持下,一场寻找3位红军姑娘的行动,迅速在全国展开,遗憾的是3位女红军没有找到。为此,邓颖超还特意买了一床新棉被委托罗开富送给徐解秀聊以慰藉。徐解秀家到现在还珍藏着邓颖超送的棉被。
徐解秀在1991年1月去世前,她生前跟家里人说:“一定要跟共产党走,因为共产党是只有一条被子也要分给你一半的好人。”
从80多年前的“半条被子”故事中,得到这样的启示:
1、“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
2、党要始终坚持民主决策,维护好人民的利益;
3、与人民休戚与共,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的根本保证;
4、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依靠了人民。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支持,也正是因为造福了人民。
这次主题活动,既是一次追根溯源之行,也是一次党性锤炼之行,更是一次宣示决心之行。深切缅怀革命先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让大家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坚守初心、勇担使命。
一是加强学习、补短板
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日趋加速、技术迭代日新月异,新时代年轻干部,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成为挺立在时代潮头中流击水的佼佼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传承者。“千锤百炼始成钢、精雕细琢终成器”,学习就像是一把“铁锤”、一把“刻刀”,不断锤炼着我们,雕刻着我们。要把坚持学习、善于学习、不断学习作为一种本领、一种爱好、一种习惯,“勤学善思,多问笃行”,在不断的学习中汲取养分,增加知识涵养、提升专业能力,使自己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
二是永葆初心、铸忠诚
永葆初心,是新时代年轻干部干好事、干实事的指路明灯,“对党忠诚、永不叛党”,这是每个党员入党时的铮铮誓言。新时代年轻干部要始终践行群众路线,树立群众观点,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以牢固的公仆意识践行初心。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把忠诚、干净作为一种操守,始终保持思想上的绝对纯洁、信念上的绝对坚定、政治上的绝对清醒,不断增强党性意识、忠诚意识,坚决防止思想蜕化、行为堕落,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做对党忠诚的践行者。
三是担当使命、勇作为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新时代年轻干部,必须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理想信念,时刻把人民放在心头,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境界和志向,要迎面困难、直面矛盾,在失误面前不推脱,敢于担当、敢下深水、敢啃硬骨头,以钉钉子精神干好本职工作,用过硬本领把每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心向下沉、脚向下走、力向下使,在基层实践中磨炼意志、提高能力、积累经验,增长才干,用实实在在的业绩赢得群众信任、组织认可,不负党恩、不辱使命。
作为一名新时代年轻干部,要时刻牢记初心和使命,不断学习求知进取,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