妞妞周国平读后感8篇

时间:2024-04-27 作者:Trick

写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培养批判性思维,对作品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客观的评价,在写读后感时,我们应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思考,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兴趣,网客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妞妞周国平读后感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妞妞周国平读后感8篇

妞妞周国平读后感篇1

我读过的书有很多,但最令我感动的是一本叫《妞妞》的书。它告诉我们,一个名叫妞妞的女孩,生下来就得了绝症。但她乐观、坚强,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渡过了灿烂却短暂的562天。

读了这本书,我思绪万千。妞妞是一个婴儿,她承受着成年人的痛苦,承受着老年人的死亡。可是,她却用微笑承受一切,用乐观面对一切,使我感动不已。

妞妞的爸爸也值得我们敬佩。他曾经说过:“我爱女儿胜过爱一切哲学。”妞妞在世的时候,他为妞妞找一切能治好她病的办法,为她写日记……,他给妞妞一份无私的爱;妞妞走了,他悲痛不已,心中却依然爱着妞妞。他的爱使我感动。

其实我很佩服他们,在接受现实后,夫妻两把女儿当作一个健康正常的宝宝照顾,日常护理很细致也罢了,补鱼肝油补钙补这补那打预防针,其实这些对他们的女儿来说已经不必要了,可是他们和宝宝都很坚强,陪女儿玩,给女儿买玩具,教女儿说话……没做过父母根本不能体会他们的心情!

父亲对女儿深沉而温柔的爱,让人心碎。从有女儿开始一直到实行安乐死,每一天每一刻,女儿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每一个笑脸,每次发病,都被他记下来。我想这不单单是用笔记,这是印在心里啊,女儿在承受病痛的同时,父母也在承受着身心的剧痛!

书中的珍珍、胡大夫等好多人,都值得我们去学习、感动,在他们身上,我们会学到关爱、无怨无悔的精神。

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是弱小的渺茫的,其实世界上每一个人每件东西,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既不能骄傲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的发挥自己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不要放弃你的幻想,当幻想没有了以后,你还可以生存,但是你虽生犹死。

生活不能没有目标,就像航海不能没有指南针,让自己的目标更远大一些,让我们的眼界再开阔一些,相信我们的人生会更加精彩。

妞妞周国平读后感篇2

在温馨的灯光下,我认真捧读周国平为女儿写的一本书《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这本书记录了作者中年得女妞妞,在出生后不久却被诊断患有绝症,仅在世间存活562天的人生感悟。

一个父亲守着他注定要夭折的孩子,这种场景极少,却令人心碎地发生了。而那个不幸又幸福的妞妞,在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一年半后,带着对这个世界的依恋和渴望,带着父母深深的爱,在父亲一次次绝望的祈祷中,终于逝去。这种发病率仅为一万二千分之一的绝症,偏偏就落在妞妞身上,成为了本书最美丽、最悲惨的故事。

很难想象,作者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把这些刺心的痛从记忆深处掏出来的。

记录是那样的细腻:“你在时,我抱你不够,因而觉得时间太少;你走了,我的怀里空了,突然发现时间毫无用处,我不知道拿那么多时间做什么,也许时间只有一个用处,它会帮助我--是帮助我一天天向你走近。”

有人会说妞妞的离去是一种解脱。其实这是片面的,凭什么别的孩子可以在阳光下追逐,而妞妞却要解脱呢?如果妞妞存活,也可以像别人的女儿那样戴上红领巾上学,也可以像别的女孩那样谈情说爱,也可以像别的女人那样成为一个幸福的母亲……至情至性的周国平却用他的文字,留住了和妞妞相处的562个日夜,妞妞的可爱与不幸,死亡阴影下抚育女儿爱哀交加的心境,亦实亦幻的线描插图,一切让读者感到妞妞的呼吸与命运。

作者的随笔,融感情和理性为一体,给人以心灵的净化,人生的启迪,却又是那么的平实感人。

在书中,他用“幸福”“智慧”“生命”“死亡”“选择”“失去”“灾难”等字眼,诗性的情感,叙述着一个父亲从酝酿生命到期待生命的降临,从哺育生命再到与生命告别的整个心路历程。纵观这些文字,妞妞的一生虽然极为短暂,如同昙花一现,但是,却一直紧紧抓着我的心,使我深切领悟到生命无常、血脉相连的那一份挚爱深情。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偶然的,黄泉路上没老少,根本无法选择,妞妞和春天的花朵一起绽开,却伴着秋叶一起凋零。

在大自然的永恒循环中,她的生命是一个美丽又悲惨的偶然。然而,她的灵魂,将伴随父亲的祝福,一同升入天堂:“我相信天堂是一片花的海洋,当你在这花海里嬉戏时,你明亮的眼睛一定满含惊喜。”

合上书本,睡意全无,思绪万千。身为人父,我想起了远在他乡读书的女儿。因为路途迢迢,一年里只有寒暑两个假期才能回来团聚,平时与我交流不多。

遥想女儿幼时,无忧无虑的她整天像小鸟一样唧唧喳喳地跟在身边,总觉得“闹人”,盼望她快快长大;如今真长大了,却一下飞到祖国的大西南昆明。现在想想,孩子小时候的“闹人”,也是一种幸福!

幸福也好,苦难也好,需要用心灵去感受;爱情也好,亲情也好,需要我们的灵魂在场。用心去品味生活的滋味吧,正因为有了挫折,有了失去的悲伤,我们才应该更加懂得去珍惜那份握在手里的幸福。

随着气候转凉,已开始供暖,书房温暖如春。想想劈柴生火的日子,现在真幸福;此时,夜深人静,正待关闭电脑,惊奇地发现女儿也在线,通过qq与她叙唠家常--得知学习、生活情况均好,甚是欣慰。

回到卧室,见妻子已经熟睡,发出了轻微、均匀的鼾声。我突然领悟:这平淡如水却温馨无比的日子,正是握在手里的幸福!

妞妞周国平读后感篇3

前几天,读完了《妞妞》这本书,泪水悄然而落,一下子觉得似乎对人生,又有了更深一部的了解。

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患眼癌的小姑娘有生到死的过程,她这一生,只有一次生日,也只有一次飘零。多么想为这个小姑娘抱怨人生对她的不公,但有或许这就是上帝的安排,无法改变的现实。这是一篇真实的文章,而作者就是妞妞的生父。一个父亲守着他注定夭折的孩子,这个场景异乎寻常,但也极其平凡。作者所具备着多么伟大的爱啊!

然而,读完这篇文章,我的感受也极为强烈。珍惜身边的每一份每一秒时我的感慨,珍惜身边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也是我的感慨。同样,我觉得这验证了一句哲理:什么东西都是当你是去时才会领悟它的价值。生活中也一样如此。

记得小时候,上幼儿园时,姐姐小学5年级,那时的我,特别羡慕姐姐,羡慕她的一举一动,羡慕她与同学玩,交流,羡慕她写特别多的作业……甚至还羡慕她可以熬夜。我就特别的想长大,想像姐姐一样,可以写一大堆作业,和特别多的同学在一起,有好多漂亮的本写字,还可以自己买东西,不受父母的指控,那时就想,长大了真好,可以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一切的一切都在自己手里。那是多么好的事。我可以自己买好多好多糖果,巧克力,可以自己掌握时间睡觉,还有好多好多。长大了以后,就是现在,自己真的也5年级了以后,才发现生活并不是这样。有时作业多的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1点多才睡觉,早上又要早起。而掌控自己的生活,也不是件轻松的事情,小时候,家人都为你规划好时间。只要你去照办,就可以了。可自己规划生活,总想轻松的时间多一些,但学习学习,总是不能丢下。如果给自己规划一个“啃书本”的目的,又未免太无趣,怎么是好,是个难题。现在的我,特别希望回到小时候,以前的我,没有这些问题,每天的生活无忧无虑,快快乐乐。这是不是就是失去,我常常在想啊。

我们要珍惜一切,否则但你不再拥有它时,后悔莫及。珍惜流水,它使你成长;珍惜大树,它使你快乐,让你在炎热的夏天有一片绿荫为你当去强烈刺眼的阳光;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使你的生活健康、充实;珍惜大自然所给予你的一切,它们使你增添生活的乐趣,让你发现并探索一切没有尝试过的……

从现在起,珍惜身边的每件事,每个人,因为当你失去他时,无法挽回。

妞妞周国平读后感篇4

两个月读完一本书,总觉得要写点什么来表述心里的那份稚爱

我一直认为文章没有懂与不懂,从文字里得到触碰自己灵魂的东西,引得起共鸣那就是一种幸福了。

读这本书确实总让人潸然泪下,当看着亮亮渐渐得黯去,渐渐地消失,当听他讲述那女儿焦急的表情,那一直一直摆动的小手,我无法把自己从那情境里抽出想象,看《妞妞》我的脑海里自始至终都浮现的是外甥女,我总是为周国平感性的笔触悲恸,就如他说自己是一个天性悲观地小男人,而雨儿则天性快乐,这个忧郁的父亲,是那样细腻得描述,女儿的一个动作,一个声音,在他的笔下都那般活灵活现,融积了得多浓多浓的父爱。

很多的情节既有快乐,又更多让他惧怕一切的稍纵即逝。我们永远也只是旁观者,我们知道他很痛苦,也依旧只是旁观者,无法真切体会他的那种无助。他将悲伤转为文字,我们为之哀痛可依旧也是旁观者,我们能体会多少。他看到了一个新生命的到来,那一个花苞,他是那般欣喜,一个不愿结婚而结了婚,不愿要孩子却有了孩子的他,是那般从一种思考转变成另一种,这也是我不懂的,但哥哥姐姐也说孩子的到来。

他体会了迎接新生命的狂喜,又那么迅速地看到了死亡的阴影,他目睹那小小的身体独自呆在那阴冷的地方。生与死,那么短暂的在一个婴幼儿身上上演。

读《妞妞》,读出的不只是感伤,人在自然的灾难面前,明知道它的降临却无计可施,面对自然人的力量还是微薄的,作为一个父亲他只能疼惜,而伤痛依旧只在小妞妞身上漫延,做为父亲他只能悲伤,而死亡依旧只发生在小妞妞身上。

他的语言没有多余,字字句句都那么得让人深思,我无法站到他的高度,我只知道那是一种痛。我也无法和他分享怀抱妞妞时的甜蜜,我只知道那是一种幸福。他是一个哲学家,然而和孩子一起任何的哲理都变得没了意义。他俨然只是沉浸于拥有妞妞的幸福中的父亲。

他也做了种种设想来逃避事情的真实,假如雨儿不曾感冒假如那医生能够负责,然而一切还都只是假如,他也说悲观者总有一套自我安慰的理论,他用着,虽然明白是自欺欺人也依旧,面对无法改变的灾难除了默默忍受还能有什么选择呢?

看着女儿漂亮透明的眼睛,美丽晶莹却不知那正是灾难的掩饰。有谁会想到十万分之一的机率会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他也曾那般犹豫在孩子的治疗上面,全或无的理念应该是每个父母所期待的,他无法接受一个盲孩,而后他发现自己是那般愿意永远守候自己的女儿,没了触不到了,永远的离开了。他后悔自己的犹疑,但这又有什么可指责的呢。

每一对父母都有着单纯的期待,《妞妞》不只有父爱深深,感触更多的还有他们夫妻感情,是如此和美融洽,是互补的吧,我很喜欢雨儿也想不擎哪些,就是特别羡慕他们那种爱。

读这本书感受是数不尽的,生与死的对话中,他写出了他深刻的思考,而那字字句句都意味深长,唯有细读吧。一个父亲的札记,一个先天性视网膜母细胞的女婴,太多处有话要说,但时间有限。

妞妞周国平读后感篇5

深夜零点过半,我扔保持读完《妞妞》清醒的脑子。

更像是目睹她痛苦离去的漫长过程,那种反复的恢复,复发,本来就难熬的癌症痛苦被周国平抻扯的更加冗长!这样的过程,我几度读不下去,即期望快点结束又不愿错过任何一个描写妞妞生命的章节。无论结果如何,就算是心里明知,也希望从父亲口中得知,如同失散已久的孩子终得回家般的解脱和释怀。

无论周国平用如何温柔的语言描写妞妞,我都觉得字里行间的冷峻。如南昌晚报评论所言,都被这冷峻所寒。妞妞那乖的令人心痛的安静,让我心神不宁,既然我是如此无奈,周国平又何以度!

读《妞妞》的日日夜夜里,我几度失落,后来尽量选择夜晚读,是以便能够让漫漫长夜淡去那份无法自拔的惆怅。

一:读《妞妞》的初衷

对于整篇,我承认从未读过内容介绍,也谈不上因为什么而读。我只是只是对书名存在主观片面的误解,本身我对父亲角色就会很敏感,读此书之前只是好奇。

二:被吸引

读开始时,便抛弃了起初的想法融入到周国平和妞妞的世界中,我以为妞妞就是独一无二的。并理解了一个迎接新生命的惊喜,抚养新生命的愉快。甚至同周国平目睹了生命的终结。那些对生命的意义,在此之前我仍存在着不屑只言的蔑视。而现在不得不重新审视生命。

三:关于生命

但生命又是珍贵的脆弱的,任何人无权终止的,受尊敬的。不满岁的妞妞尚且对生命有这般强烈的求生欲,我又有何如?甚至那些行善救命的医生对妞妞所做的不负责任的诊疗,所谓鬼神迷迷信对生命的亵渎,也令我义愤填膺。在这样的社会里,又有多少个妞妞葬送在这种侩子手的手里!

四:人性

人性的脆弱又不是错误,但又不可避免,却让人承受这一遭接一遭的灾难,失去亲人还不够,还要失去爱人,什么是爱,我又开始不相信爱情了。时隔4年不仅妞妞不见了,这个小家庭也不复存在了。因为就算是周国平这样饱腹哲理的人,在失去妞妞后也经历大多小家庭的命运------离婚!这是周国平意想不到的,也是我万万想不到的。

妞妞周国平读后感篇6

人生是一个过程,结果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因为有死亡的背景,所以生命才应该得到认真的尊重。

但是,不是每一个生命的结束都是悲剧和罪过。死亡本身无所谓可怕和不可怕,折磨人的是眼见至亲至爱的凋零过程和等待,是那样的无可挽回,无可奈何。妞 妞是“这一个”,她还没有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她失去了看见美丽人间的眼睛,她也不知道有什么值得留恋,归去也许是她的幸运。所以,死者不能回头理解的惨痛 就成了生者的全部悲剧体验。

因为有爱,所以有家;因为有孩子,所以家才有实质的形式和内容。回了家,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妞妞。每一个妞妞来到世上,都是爱的奇迹,爱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唯一理由。所以每一个人忙忙碌碌为了谁,才会有一个相同的答案。

可是世界上有无处不在的善良,也到处充满有意和无意的伤害,让觉醒的灵魂无处可藏,让脆弱的生命防不胜防。妞妞,妞妞的爸爸,还有妞妞的妈妈……上苍 无法让所有的善良得到疼爱和珍惜,上苍无法让所有的伤害得到惩罚和谴责,也许只有善待自己和呵护自己,才能让生活不会无奈的了结,才能让快乐长长久久地延 续。

让成功付出代价,让痛苦得到补偿,命运不会到处复制相同的悲剧。父精一母血,几亿分之一的机会,我们能够来到这个世上,已经是多么的不容易。每天早上, 可以和?光撞个满怀;每个夜晚,可以和甜梦共话往事。每一个生命来到世上的第一个声音是啼哭,这也许是一种荒唐。我们没有理由埋怨人世的不公和不平,我们 有更多的理由面对岁月,说声感谢和感恩。

感谢周国平 ,感谢妞妞,感谢成为历史的痛苦和眼泪,也感谢属于自己的坎坷和得失,让我们知道,让我们理解——活着,没有理由不好好地生活着。

妞妞周国平读后感篇7

近日,看了周国平先生的博客,读了周先生关于《妞妞》的介绍,立刻网购,书一到手,就开始读。《妞妞》细腻的笔触,哲人的智慧,平凡而无以复制的爱,深深打动自己,几乎就是眼含热泪在读,作为父亲所有的、共同的爱产生强烈的共鸣,共振,那一份唯有父亲不能感受的五脏撕裂,六腑挫裂的难以言表的痛,深深折磨着自己,甚至有些忧郁,时而内心会告诉自己,将书撕碎,把它抛之九霄云外。周先生可爱的女儿在经历短短的一年零八个月生活后,在短的不能再短的时间离开了无比深爱她的父母,踏上天堂的旅程。

在家,一买回书,女儿就会抢着看,鉴于自己读书的内心感受,鉴于自己了解女儿在读这样悲情的书也会抽泣,悲伤,我在回家的路上就对女儿说:宝贝《妞妞》这本书太煽情了,你读了会伤心的,他(周国平先生)写的非常好,宝贝,爸爸不想让你如此早的体会人世的痛楚,无奈,悲伤,你会伤心,伤着自己,还是不读的好,或者你大些后再读。

女儿露出淡的不能再淡的笑,“爸爸我已经偷偷的读了一些了,我和你没说,我和你感觉不一样,妞妞,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她的人生虽然短暂,但她有世界上最好的爸爸,她的爸爸,智慧,拥有博大而细腻的爱,全身心投入在妞妞身上,妞妞是幸福的,世间又会有几个孩子象妞妞那样幸福。又会有几个孩子能拥有这样的爸爸”。

本人立时无语,以掩盖自己眼中的泪,我也真正为周国平先生的创作能力折服,他让一个十二岁的女儿真正读懂了“父亲”。

女儿又一次用她的阳光的心灵给了我刻骨铭心的读后感,我由衷的想喊:生个女儿真好!

妞妞周国平读后感篇8

?妞妞》看完了,我健康,所以真的难以想象得了癌症身心都会产生多大的影响,我会畏惧吗?癌症很可怕,但比这更可怕的不是身体上的痛苦,是心灵的摧残。一个被宣判了死刑的人死亡已经不是恐惧的来源,他所焦虑的是等待死亡的过程。自己的死,只会给关心自己的亲人朋友带去痛苦和悲伤甚至是心灵产生的空虚感,而对于已死的我们,又怎么能为自己流泪伤心呢?但,等待死亡的过程,这个比死更痛苦的经历,是旁人无法用身心共同去承担的,他们所承担的无非都只是同情。

阅读《妞妞》的开始,脑海里不自觉的刻画了一个模糊的、可爱的妞妞形象,随着书中“妞妞”的病如膏肓,脑海中的小生命也开始一点点地逝去,最后不复存在,省下的只是脑海中那小生命留下的啼哭和嬉笑。书本身并不感人,并没有什么声情并茂感人肺腑的言语,也不是小生命英勇抗癌的事迹,它带给我的,是种无言的震撼,脑海中的妞妞随着周国平的一笔一划渐渐清晰的时候,又刹那被病魔一点一点地吞噬,直到这个生命又在脑海中模糊、消失,只留下了虚无的影子。此时此刻,生命的脆弱被这些文字这些幻影暴露无疑,我无法想象如果有一天,身边的亲人好友突然离开,心中一阵莫名的恐慌。

周国平说,“幸福”是个很难定义的词,我突然在想,也许对我来说,此时此刻,没有经历过朋友亲人的生死离别,正是一种幸福。再大的苦难,有亲人在身旁,有朋友在勉励,都无法击溃我;再小的快乐,有亲人的见证,有朋友在分享,都是最美的回忆;真的害怕有一天他们离去。我无法去眺望命运,因为我已经置身其中,我无法用双手去改变命运,因为我无法预知未来,也无法去选择过去,我唯一能做的只有珍惜现在,珍惜和每一位关心我的朋友、每一位的爱我的亲人一起分享在一起的时光,把后悔抛给过去,把痛苦留到明天,今天,我只要和你们在一起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