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我们必须要认真对待,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自己的艺术表达能力,下面是网客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家风故事作文8篇,感谢您的参阅。
家风故事作文篇1
我的家是一个普通而温馨的家庭,也是一个有着良好传承的家庭。
我爷爷和奶奶每天总是很早就起床,准备早餐,打扫卫生,忙里忙外地不闲着。爷爷奶奶平时经常和我说的就是,“手脚勤快着点儿,一天之计在于晨”,“凡事都早收拾好了,利利索索的”,再就是叮嘱我好好吃饭和按时休息,让我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我姥爷和姥娘生活很简朴,爸妈每次给买点东西,他们都会说“现在生活好了,也不能浪费啊”。姥爷姥娘虽然生活节俭,但特别支持“好好念书”,供我妈妈和姨姨们都读了大学。现在姨姨们都已结婚成家了,平常有空时,大家就用视频聊天,凑巧同时在线,就像开会一样;逢年过节时,大家就热热闹闹地聚到一起,我心里感到可高兴啦!
我爸的书桌上摆着一摞又一摞的资料,他说“得不断学新东西,点点滴滴积累”,经常整个周末都不休息。爸爸虽然很忙,但有空就会问问我的一些表现,和我天南海北的什么都聊,或者一起下棋、看电影、游泳、散步。他还带我到北京和西安,参观他读过的大学,拜访他的老师和同学们,欣赏不同的城市风景,让我感到学习真是一件令人快乐、很有成就感的事。
我妈是一名教师,她快要生我妹妹的前几天都在备课、讲课,有时在家里还要给学生批改试卷,一直到夜里很晚。妈妈经常和我说“好好学习,给妹妹做个好榜样”,“老师非常辛苦,一定要尊敬自己的老师们”。
这就是我家传承的几个小故事,没有什么大道理,长辈们用一言一行教育着我,呵护着我,让我快乐地成长!
家风故事作文篇2
每个家庭的家风家教可能都不一样,有的家庭可能比较注重善良,有的可能比较注重诚信,有的可能比较注重……而我们家比较注重孝顺。
一天晚上,路上的行人,路上的汽车都廖廖无几,路灯在呼呼地寒风中默默地照亮了道路。姥爷突然得了急性阑尾炎,妈妈急忙拨打了120,那天晚上我们一直都沉浸在十分紧张的气氛中,直到第二天姥爷才被送到病房休养。那时姥爷脸色苍白,看起来十分虚弱。我便问妈妈:“妈妈,姥爷为什么这么久才出来呀?”妈妈回答道:“因为姥爷刚做完手术,还需要观察一段时间才能送到病房休养。”
手术后姥爷不仅需要休养,还需要排气,而且在排气阶段不可以喝水,也不可以吃饭。妈妈和我一起来医院照顾姥爷,前几天姥爷还坚持的很好,但是到了第四天,姥爷实在是坚持不住了。那天晚上医院的楼道里安静极了,静得似乎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姥爷吵着,非要喝水,妈妈便极力反对,还好言好语地劝说,可是姥爷不听,说话的声音还提高了。妈妈见拗不过姥爷,只好用棉签沾一些水在姥爷的嘴唇上沾一沾,可是姥爷觉得不解渴,便非让妈妈给他倒一杯水,妈妈对姥爷说:“爸,不是我不让你喝水,而是现在不能喝,这也是为了你好呀!想喝水的话等医生说可以喝了,你就可以好好喝,大口喝了。”姥爷见妈妈坚持不让他喝水,便更生气了,他紧皱眉头,满脸愤怒,还拍着病床吵起了妈妈。妈妈转过身偷偷地抹了一把泪水,仍然细心的照顾着姥爷,给姥爷用极小的一个盖子,倒了一点水,这样姥爷才睡了。
那天晚上我感受到了什么是孝顺,并理解了孝顺的真正意义,所以我以后不再惹妈妈生气,让妈妈少操点心,让妈妈多休息休息。
家风故事作文篇3
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而良好的家风帮助我养成良好的习惯,成就人生的目标。
我家的家风有两条:一曰诚,二曰静。
所谓“诚”,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对别人要诚信。另一方面,对自己不姑息。对别人要说到做到,言而有信。对自己要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欺骗自己。我在读一年级的时候写字常常漏笔画,又要偷懒且害羞不肯承认错误,所以有漏笔画的时候,就偷偷补上,而且常常加上去的笔画很不清晰,一段时间后,我的错别字就很多,成绩也下降。后来在爸妈的教育下,我认识到了实事求是的重要性,改掉了这个毛病。成绩好了,字也写得漂亮了。
早在三国时候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就这样说过“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就是告诫后人要从宁静来提高自身修养。这就是所谓的“静”。而阅读是让人静下心来的好方法。从我记事开始,我就看到爸爸妈妈一有空就捧着书津津有味地阅读,在他们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也爱上了阅读,现在我可以静下心来看上半天书。当我心无旁骛地遨游在书的海洋里,小白齐威王动脑筋要一飞冲天了、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已经决定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契诃夫的草原美得让人心醉神迷、老麦哲还在喋喋不休地讲述动物王国的美好明天。宁静早已致远,淡泊正在明志。
好家风是一位好导师,能让我变得更好。
家风故事作文篇4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每一个家庭都有淳朴的家风,每一个家长都会以自己体悟出来的处世之道教育自己的孩子。家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空间,在孩子身上处处会烙有家风的印记,可以说,家风就是文化和道德的言传身教,是智慧和处事方略的潜移默化。
记得小时候,每到节日,特别是春节,年三十,一家人在一起看春节晚会,吃年夜饭,我父亲就开始给我们讲他小时候的事:他爸爸(她的爷爷)是一个大家庭20多人,吃饭的时候,我爷爷先给我太爷盛饭,太爷动筷了,他们才敢吃饭,我太爷就把好吃的给我爸吃一口,这就体现了我们“尊老爱幼、孝敬长辈”的家风。每到节日,农闲时节,村里的有些人就聚在一起赌博,父亲就告诫我禁止参与赌博,赌博能造成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不准吸烟:烟有百害,无一利,酒少喝怡情,喝多伤身,我就养成了不吸烟不赌博,少饮酒的习惯。母亲每天都讲: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吃饭时不能说不吃或不想吃什么什么菜,不剩饭,不浪费;尊老爱幼,不能顶撞父母,从小养成懂礼貌的好孩子; 不说谎话、不爱占小便宜,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父母身传言教的教导我们,“和为贵、孝为先、勤为宝、俭为德”“知
足常乐,待人以善”这些至理名言今天正以“家训”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好的家风才能创造出好的家庭,俗话说:家和万事兴,相互体谅、相互宽容、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是家和的前提,在此基础上的家庭,才是幸福美满的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和睦,社会才会稳定。
好的家风需要传承,也需要总结,不光要靠潜移默化还要作为教育理念固化形成家训。关于珍惜时间家风家训的故事350字
寒门家风好,少年早成才。作为平凡而普通的我们,要努力将前辈的优良家风传承下来,让它成为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引领我们健康成长。
家风故事作文篇5
家风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一千人可能有一千种回答,但我以为家风应该就是一个家庭的道德标准。
从古至今,但凡有家庭存在,一般都拥有属于自己独有的家风;有些家庭甚至还将自己优良家风归结成代代相传的家训和家规,当然也有一些家庭虽然没有成文的家训、家规,但同样也有着自己特有的不成文的家风。我家就属于后者。
商贾之家的家风是“诚信经营”,军人之家的家风是“保家卫国”,我家属于知识分子家庭,从父母长辈的言传身教以及我个人成长的经历来看,我觉得“勤奋好学、严格自律”这八个字应该就是我家的家风浓缩与写照了。
说到我家的家风,这还得从我们家的奶奶辈说起——“孩子,来——背首唐诗给奶奶听听……”记得祖奶奶还在的时候,每次和她在一起时,她常常慈祥的抚摸着我的头,笑眯眯的对我说。然后,一脸享受的听着我稚气的背诵。后来爸爸告诉我,其实祖奶奶并没有读过书,但她却能认识很多字。这一方面因为她上过一段时间的识字课,另一方面在爷爷和爸爸小的时候,祖奶奶就要求爷爷、爸爸每天将所学的课文都背给她听,同时她自己还经常翻看课本,让爷爷和爸爸教她识字。记得她在90多岁的高龄时,每天还要戴着老花眼镜端坐在阳台上看书。于是,那些年咱家的阳台上,就经常出现老人独自斜坐在懒懒阳光下的单人沙发上,人已经睡着,书和眼镜也已经散落一地了……
如今祖奶奶虽已不在,回头仔细想想,“勤奋好学,活到老学到老”在我家其实从祖奶奶那一辈乃至更上辈就已经在践行的了。
“勤奋好学、严格自律”这就是我家的家风,它有着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家庭中的每一个人,让我们的家庭和和美美、健康快乐;它又有如一股和煦的春风,拂面而来,催人奋进,去书写咱家更美好的新篇章。
家风故事作文篇6
家风是一家的道德标准,如同粮食一般,是一个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们家,也有家风,它就是如何做人。
做人,肯定要做到善良。有一句话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而父母也从小这样教育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故意向一条小道扔小石头。虽然小道又窄又偏僻,爸爸看见了,急忙上前制止了我,并教育我道:“怎么能这样子呢?”“怎么了……”我感到爸爸在生气,但又委屈地说。“你这样可能会让骑车的人摔倒,这等于是在陷害别人!”爸爸激动地说着,我在一旁默默地听着,慢慢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看到我好像意识到了错误,爸爸的口气缓和下来了,继续说:“女儿,你应该还记得去年摔倒的痛吧?骑车摔倒比那样还痛!”我下意识地捂了捂左手,那道伤,令我难忘。这时,爸爸变得和往日那般慈祥,道:“快把那些小石子捡起来吧。”“好!”
一个教训,让我知道,我应该小心地做每一个细节,我生怕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伤害到他人。
当人,做人还要守时,虽然妈妈没有给我讲这个道理,但却总是用行动告诉我这个道理。每次,和别人约定出行时间时,妈妈总是要提早几分钟到达。她说,这样,才不会让别人等我们。有一次,我还戏谑道“宁教我等天下人,休教天下人等我”。但是,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学着妈妈,养成了守时的好习惯!
父母的一些举动,总能影响孩子。优秀的品质,就是从中培养起来的。 这就是我家的家风,它让我从中养成了许多好品质,这样的家风,值得传扬!
家风故事作文篇7
我的家风家训
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良好的家风能够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家长永远是孩子的老师,每一个家长都会以自己体悟出来的处世之道教育自己的孩子。可以说,家风就是文化和道德的言传身教,是智慧和处事方略的潜移默化
在我印象中,父母提到过最多的是勤俭节约,小时候每一次吃饭,我把饭粒掉在餐桌上都会被父母训斥,每一次吃完饭碗里剩下饭粒,妈妈就会说:“吃饭要吃干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说完我既知道了吃饭不能剩下饭粒,还学会了一首诗词。饭桌上的礼仪是一定要遵循,妈妈常常对我警告的有这几点:1、吃饭不要狼吞虎咽,嘴巴不能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2、吃饭时严禁边吃饭边大声说话。3、不能翘腿……每次洗手,我都喜欢玩水,水龙头开着我在玩香皂,妈妈总会说我,要节约用水。喝完饮料的瓶子我总是习惯性的扔掉,爸爸教育我,饮料瓶属于可回收能源,攒起来作为废品卖掉,这样不仅能够保护环境,还能使我们得到回报。
作为平凡而普通的我们,要将优良的家风传承下去,让它成为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引领我们和下一辈们健康成长。
最喜欢的一句话:和为贵、孝为先、勤为宝、俭为德
我的家风小故事
家风故事作文篇8
一个星期六的晚上,我高高兴兴地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吃晚饭。光头强的电视快要开始了,我把还剩半碗的饭放一边,说剩下的饭我不吃了。爷爷很不高兴,说不能浪费粮食,这些饭我是可以吃完的,不能因为要看电视就剩饭。
爸爸这时候和我讲起他小时候的故事。爸爸小时候在部队长大,爷爷上班要按时出门。爸爸就把碗里剩下的米饭倒到水沟。后来被爷爷发现了,爸爸被爷爷狠狠地惩罚。
原来,爷爷小时候,国家比较穷,粮食经常不够吃,常常吃不饱饭,却要做很多事情。那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吃饱饭,所以爷爷特别珍惜粮食。爷爷说,米饭来之不易,那天看到爸爸浪费粮食就特别生气。爸爸挨罚后,就记住了不能浪费粮食。
爸爸说,现在国家富强了,家里不再担心吃饱饭的问题,但是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的传统不能丢。养成良好的习惯,将来对我会很有帮助。
这时候,奶奶说起以前的事,买东西要凭票,买米用粮票,买肉用肉票……逢年过节,更要起个大早,天不亮就要赶到镇上去排队,起码要等四五个小时才能买到定量的菜。特别时有一段时间,大家都很不爱惜粮食,结果粮食被浪费完后,没有吃的,大家只能饿肚子,去山上挖树叶吃。现在想来,真是艰苦啊!
听着听着,我感到很不好意思。我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平时吃饭还总是挑三拣四。现在想想,爷爷奶奶的童年生活真是令我匪夷所思啊!想到这儿,我看着桌上的饭菜,惭愧地笑了笑,然后慢慢地吃了起来,恍然间发现原本不爱吃的食物原来也是那么的可口。
在特别的日子里忆苦思甜,虽然那个时代的灰暗早已远去,但我们的光明生活确是要需要我们的“成长”才能一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