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作文最新7篇

时间:2023-12-29 作者:betray

在写作文的时候,能够培养我们的写作能力,优秀的作文少不了平时的勤加练习,以下是网客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岳阳楼作文最新7篇,供大家参考。

岳阳楼作文最新7篇

岳阳楼作文篇1

这个五一小长假期间,我和快乐学堂的老师同学们一起来到了“天下第一楼”的岳阳楼旅游。

岳阳楼坐落于洞庭湖之滨。它最早建于三国时期,是东吴名将鲁肃的点将台,李白、杜甫等诗人曾经在此吟诗作赋,范仲淹写下的《岳阳楼记》,使岳阳楼更加闻名中外。岳阳楼景区主要景点有主楼、三醉亭、小乔墓等。站在岳阳楼上,俯瞰洞庭湖,可以欣赏到洞庭湖“北通巫峡,南及潇湘”的壮丽景色。

先说主楼吧。它由纯木构成,有上下三层。第一层保留着一些古代的家具,有凳子、桌子等。这里还有《岳阳楼记》屏雕的赝品,虽然不是真迹,但跟真的一模一样。第二层的楼顶上画着花纹,陈列着《岳阳楼记》屏雕的真品。第三层有唐代大诗人李白撰写的一幅对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整个主楼看上去金碧辉煌,气势雄伟,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看。

岳阳楼的主楼旁边就是三醉亭。据说八仙中的吕洞宾曾经三次大醉于这里,三醉亭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这里有吕洞宾的卧像、神龛等。

离开三醉亭,往北前不远处就是小乔墓。小乔墓旁边绘制着小乔和周瑜的塑像,这两尊塑像栩栩如生,把人一下子带到了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我仿佛看到了周瑜指挥着千军万马,“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战争场面。

岳阳楼下就是烟波浩渺的洞庭湖,湖面上各种船只川流不息,站在观景台上,远远地望去,有一座小岛,那就是被人比喻为“白银盘里一青螺”的君山。可惜因为天气不好,我们来不及欣赏君山岛美丽的风光,就匆匆地返回武汉,结束了愉快的旅程。

岳阳楼作文篇2

去年中秋,我们全家去岳阳,我便深深地爱上了那个地方。我爱那里的名山——君山,我爱那里的名水——洞庭湖,也爱那里的名楼——岳阳楼。

当我踏进岳阳楼景区的大门,首先映入我眼帘的便是高耸着的四根柱子,楼顶金碧辉煌,远远相望就像一只凌空欲飞的大鸟,尤其雄伟壮观,直立在四周的柱子,每一根上面都刻有精美的画作。

我们沿着青石路来到了岳阳楼主楼前,我立马被那雄伟的气势震住了。进入主楼内,我一眼就看见向往已久的《岳阳楼记》雕屏,上面刻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也正是这句话使得岳阳楼名扬天下。在楼的四壁,挂着许多木匾,都是古今名人留下的佳作。墙的旁边有一段楼梯,直达二楼,楼梯全为木头所制,扶手头雕有一只兔子,我顺着楼梯爬上二楼,我发现二楼的装饰更华丽,处处刻着墨客文人的名人佳句,倾诉者人们对岳阳楼的赞美之情。楼顶上有漂亮的花纹,陈列着作者范仲淹《岳阳楼记》的真迹。

通过狭窄的楼道,我们终于登上了顶楼,顶楼陈设比较简单,但却是岳阳楼中最精致、最美的一层。墙上挂着一幅李白的对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打开顶楼的木窗,便是绿如翡翠的洞庭湖景色尽收眼底,水天一色。这里是观赏洞庭湖的最佳地点,从窗户放眼望去,湖面波平浪静,一望无垠,几只沙鸥在空中飞翔,时而俯冲下来,横掠水面,给迷人的洞庭湖又增添了几分惬意。湖面上各种船只川流不息,在每一只船驶过的地方,都溅起一道道波纹,远处就是被人比喻为“白银盘里一青螺”的君山。面对如此壮丽的湖光山色,已使我如痴如醉了。

“洞庭天下湖,岳阳天下水”。这如诗如画般的仙境,叫人为之倾心动容,赞叹不已。更让人敬佩的是古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到今天仍值得我们传颂。

岳阳楼作文篇3

寒假时,爸爸妈妈带我去游了岳阳楼。

走进岳阳楼的大门,有一个半米多高,二米宽的喷水池,池里铺着蓝色的方块和石板,池面伸出上百支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喷水装置,还有几盏彩灯,一阵风吹来,把喷泉吹得如烟如雾,仿佛是仙女在散花,漂亮极了!沿着一条铺着鹅卵石的小路,我们来到了岳阳楼的主楼,它总共有三层楼,它位于岳阳楼古城西北角,西向烟如烟海的洞庭湖,距30里水路,与君山相望。听导游姐姐讲:“整座房子是用木头建造的,而且没有用一根铁钉。”真是神奇!

二楼里刻着许多古人的诗句,其中有一个叫范仲淹的诗人,他是古代的大军事家,也是政治家,墙上刻着他生前写的一句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来到了三楼,透过窗户往外看,看到了浩如烟海的洞庭湖,湖面在阳光的照射下,像铺满了金子似的,波光粼粼,又好像一条条白纱巾。一条条渔船穿梭在芦苇中,像小朋友在玩捉迷藏的游戏,远处的君山在洞庭湖里矗立着。看着这景象,不禁想起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一首诗:“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岳阳天下楼,洞庭天下水,让人流连忘返的岳阳楼。

岳阳楼作文篇4

很早就听说过名誉世界的岳阳楼,一直想去看看,今天,我们一家人便来到了岳阳楼。

来到岳阳楼前,那雄伟的气势一下把我给震住了,这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盛誉的岳阳楼可真不是吹的。岳阳楼,楼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结构,全楼高达25。35米,平面呈长方形,宽17。2米,进深15。6米,占地251平方米,全楼由4根柱子承负全楼重量,楼顶檐牙啄,金碧辉煌,远远而瞭,恰似一只凌空欲飞的鲲鹏,尤显雄伟壮丽。岳阳楼踞于岳阳古城的西门之上,其气势之十分壮阔,构制之十分雄伟,堪称江南三大名楼之首。名冠天下的岳阳楼构制独特,风格奇异。

据说岳阳楼真正闻名天下是在北宋藤子京重修、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以后。藤子京无愧为一位具有远见卓才对名臣,他认为“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成著”,于是,他便请当时的大文学家范仲淹写下了名传千古的《岳阳楼记》,文章一出,广为传诵,虽只有寥寥369字,但内容之博大,哲理之精深,气势之磅礴,语言之铿锵,真可谓匠心独远,堪称绝笔。其中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成为千古名句,自此,岳阳楼更是名扬中外。

走进岳阳楼,使我更为惊叹,一种自豪感由上而生,民国二十一年砌的原三面砖头,改用了仿明、清式样的雕花贴金门窗,正中间挂着宋代张照的《岳阳楼记》的仿品。

上了二楼,我才发觉,一楼对二楼来说是多么渺小,二楼的装横更华丽,很巧,正中间还是挂的《岳阳楼记》,不过,这次是由12块紫萱木构成的真传。其实,这个《岳阳楼记》也是有故事的。相传,在张照写完《岳阳楼记》后,有两个强盗得知了这个消息,于是当天晚上,两个强盗用仿品把真传调换了过来,便马上行船离开了这里。哪知,天有不测风云,突然间,雷声滚滚,两个强盗连人带船一起翻了下去。不久后,一个渔夫打渔时捞到了这个真传,可是却有十一个字被损坏了,于是,他请了当地最有名气的学生补好这些字。那学生,结果花了三年时间,才终于把这十一个字补齐。看,简简单单十一个字,却花了三年补。

走上三楼,三楼陈列着一代伟人毛泽东手书杜甫的《登岳阳楼》诗,旁边悬挂着一副对联,仅仅八个字“水天一色;风月无边”落款为“长庚李白”。

我们站在三楼,遥对君山,俯视着洞庭湖,洞庭湖上行驶着一辆辆大货船。从远处看,就像一块大明镜上雕出了一朵朵小花。看着这景象,我仿佛是“人在楼上走,犹如画中游”啊!一切的一切都抛掷脑后,顿时觉得全身充满了活力。看着洞庭湖,我不由得想起了唐代刘禹锡的“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描写的准确形象,令人叹服。

岳阳楼屹立在西城门之上,位置极好,从上往下眺,一望无际,白帆点点,让人有如一种置身于仙境中的美好幻觉。

岳阳楼虽不如长城那样恢弘,也没有故宫那样气派,但是它有一种独特的美,让人不由自主地喜欢上那儿,让人沉浸在其中而不能自拔!

岳阳楼作文篇5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到了那连绵小雨繁密而又不绝时,数月天气都不会放晴。雨丝如同银针从天上掉落,狠狠地刺入大地,扎入旅人彷徨的心灵。这时的风如同灰色的猛兽,在天空、大地、湖面上奔腾怒号,鼓动着黑暗的巨浪,从远处看去,海水如同连接着天空,以破竹之势吞噬着河岸。原本迸发着热浪的太阳不知躲到哪里去了,难道是被那浊浪排空之景给吓着了?夜晚,如同绝美缎带般的灿烂星河也不知流向了何处,难道是被这阴风怒号之声给阵住了?那踊跃着的兽脊似的山岳,也因充斥着天空的阴暗隐没了形体,整个世界不论白天黑夜都处于一种压抑、沉闷、恐怖的气氛之中。商人和游客也没法前行,船上的桅杆站不住身板而倒下,船桨划不动铁水而断折。登上岳阳楼,看到这样的景色,人们恐怕会感到被贬离国都,凭栏而望,思乡之情化作泪水混含着惆怅。人们担心他人议论自己,惧怕他人批评指责,这种心情就如同阴云之上有把巨大的铁锤,悬悬欲坠。怀着这份心境,望向四周,满目凄凉。听风,观潮,感慨万千,不禁长叹而涕下!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而到了春天,春风和暖,如同温润的丝绸溜过树梢,日光明媚,如同希望的种子洒向大地。湖面没有一点波纹,安静地如同一面明镜,倒映着天,倒映着岳阳楼,使人不禁生疑:水中,可是有另一座亭台楼阁?万里无云,碧空如洗,湖水与天色相接,一股翠绿浩浩汤汤地奔腾而来!沙洲上的鸟时而振翅高飞,时而停息于树,发出的啼鸣有如佩环,清脆地敲击着游人的心房。美丽的鱼在水中自由畅游,给这一碧万顷之景添上了几处斑斓的妙笔。岸边与小洲上的花草,青葱、翠绿,幽幽地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钻入肺腑,洗涤着不安与污浊。是夜,有时湖上烟雾完全消散,天幕是一片深沉的蓝,皓月当空,清辉泻千里,举头仰望,仿佛可以在那轮明月中瞥见亲人的笑颜,自己脸上也浮上欣慰的笑容。湖面上倒映着细如碎金的月光,水波缓缓流动,带动着那抹金色舞动起腰肢。而无风时,水中静默的月影像是沉入水中的玉璧,又如一只璀璨的眸子,与星河之上的月亮遥遥相望。晚归的渔家收着渔网,唱起了丰收的欢歌,而不远处的渔父也不由自主跟着附和,自然与人融于一起,这样的快乐哪里有尽头?!登上岳阳楼,游人们自会感到心旷神怡,忘掉了荣辱,在清风的微拂中把酒对月,欢饮达旦,一片祥和喜悦之景。

岳阳楼作文篇6

暑假的一天,我们来到了湖南省岳阳市,参观了中国三大名楼之一——岳阳楼。

名冠天下的岳阳楼屹立岳阳的洞庭湖畔,是中国古建筑中的瑰宝,在大门上有一幅醒目的对联: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我们都知道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闻名天下,能与洞庭湖相提并论,可见是对岳阳楼多高的赞赏啊!

走进大门,一个巨大的喷泉出现在眼前,大喷泉旁边,有几个小的低矮的喷泉,从同一个地下水管喷出后,就奔向了四面八方,形成了一朵盛开的玫瑰花,而旁边的那一朵,真想五彩缤纷的菊花,太漂亮了!成群结队的的小鱼儿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着,许多游客在喷泉前拍照留念。

沿着路边走,我们来到了名人字画展厅,这儿的字画太多,有的画的是一位修长的妇女,似乎是在赞美女性的柔美;有的画的是我国的大好河山,似乎是在歌颂我国雄伟的历史;有的画的就是华丽的岳阳楼,似乎在歌赞岳阳楼的美丽、大气。x这些画儿让我眼花缭乱,我惊叹不已!

走进岳阳楼,第一层的楼壁上刻着《岳阳楼记》,深沉的墙壁上字体飘逸,气势磅礴,使人顿时产生一种敬畏之情。走到第二层时,我有种“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感觉,我快速登上顶层,扶着栏杆,抬头遥望蓝天,远处的洞庭湖,泛起波纹,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体会到了水天融合、一望无际的境界。我看着这美丽的风景,久久不愿离开。

夕阳西下,余辉映衬着美丽而悠久的岳阳楼,格外绚丽,我们沉浸在这金碧辉煌、历史悠久的古楼中,久久不愿离开......

岳阳楼作文篇7

目睹了这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国,经历了不断考验,留下了许多哦历史文物和文化习俗。中国的三大名楼——岳阳的岳阳楼、武汉的黄鹤楼和南昌的滕王阁都是有着不少名篇描写的楼宇。这一次的秋游,我就来到了我的家乡岳阳,再一次欣赏三大名楼之一—岳阳楼。

岳阳楼坐西朝东,构造古朴独特,岳阳楼的台基是用花岗岩围砌而成,台基宽度17.24米,进14.54米,高度为0.65米,岳阳楼高度为19米。前人将其归纳为木制、三层、四柱、飞檐、斗拱、盔顶。岳阳楼是纯木结构,整座建筑没用一钉一铆,仅靠木制构件的彼此匀连。

踏进岳阳楼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高耸着的四根柱子,楼顶檐牙啄,金碧辉煌,远远相望就像一只凌空欲飞的大鸟,尤其雄伟壮观,直立在四周的柱子,每一根上都刻着精美的画作。在第一层的墙上,就是著名文学家范仲淹所作的《岳阳楼记》,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这句话使岳阳楼名扬天下,这句话也成为了岳阳的精神。

登上第二层楼处,结构与第一层基本相同。岳阳楼的建筑艺术,真可谓是巧夺天工,处处刻着墨客文人的名人佳句,倾诉者人们对岳阳楼的赞美。

岳阳楼中最精致、最美的一层要属第三层顶层了。打开顶楼的三个木窗,便是绿如翡翠的洞庭湖,水天一色,只看见稍微泛着鱼鳞状的波纹,在每一只船驶过的地方,都溅起一道道微纹。远处的小岛就是君山岛。好一个“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岳阳楼不仅因为它那巧夺天工的建筑艺术而出名,更是因为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代表的岳阳精神。岳阳楼留下的不仅是一座文化古迹,更留下了一种应该被我们传承下去的文化精神。我们不仅要保护这一座文化古迹,更要保护的是那一份“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