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的作文8篇

时间:2023-11-16 作者:couple

作文教会了我们如何用文字来影响他人,传递思想和观点,作文是一个表达自己独特声音的机会,让我们更有自信,下面是网客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师德的作文8篇,感谢您的参阅。

师德的作文8篇

师德的作文篇1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了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通过培训,我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经过培训学习,我更坚定了自己“教书育人”的思想,要逐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去做,完善自己。要坚定不移地热爱自己的教学事业。

(一)“做一天灯火,就要发一天光;做一只春蚕,就要吐一寸丝。”

这是我的教育观和思想观。我不会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逍遥懈怠思想,有的就是一种教师的使命感。因为我深深地懂得: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悟、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需要以强烈地使命感为基础的,是要以强烈的责任心做代价的。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辛劳,甘于付出,甘于无怨,这是师德的首要条件。

(二)要热爱自己的学生

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这种热爱,首先应该是温暖的,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作为教师,应该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种爱也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他们给予各方面的关注,从心灵上、思想上、身体上、学习上去关心、热爱、帮助,把教学中存在的师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我们”的关系。爱使教师与学生在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的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分担挫折的烦恼。

通过培训,我懂得了怎样去爱学生。爱”是一门艺术,能爱是一个层面,善爱则是另一个层面、作为教师,今后我要努力做到能爱、善爱,去关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要爱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要爱他们成长过程中孕育出来的一串串的成果。

“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面向所有学生。

(三)要鼓励自己“学无止境”

在新学年里,不断学习他人的新经验,使自己具有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水”。如果不强化“自育”意识,力学苦练,做到“问道在先”“术业有专攻”恐非易事。

以上是训所感。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时时处处以师德规范自己,将爱心洒向学生,把知识传授给他们,让学生真正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骄傲”的九十年代后们。

师德的作文篇2

教师这一职位听起来虽然只用教同学们知识,但是在教课时却会遇上很多麻烦。同学间因一件事打了起来,要老师解决;差生被其他同学歧视,十分失落时,要老师安慰;班级成绩下降时,要老师操心……

上个学期我们班来了一个新语文老师,由于以前的语文老师是班主任,所以这个新来的老师也是我们的班主任。这个老师姓张,脾气很好,说话总是很温柔的,只有在十分生气时,才会很凶的说话。我以前和几个同学一起当值日班长,这次老师还让我们当,而且将以前两个因为一件事而撤职的同学加了回来。她说她看我们就像看一张白纸,没有一点污点一样,对我们没有一点坏的印象。

张老师喜欢让我们五个值日班长有时发一发校讯通,向家长们汇报同学们这天的作业、行为情况。我是星期一的值日班长,因为周末的作业会比星期一到星期五的多一些,所以这天总是有一些同学作业完成的不好,而我也就要发很多校讯通。可是我星期一晚上有家教要来,走回去又要一点时间,发校讯通的速度也不是很快,怕会赶不及,就不怎么想发校讯通。

一次,发完校讯通后,已经很晚了,走在回家的路上,觉得十分气恼,为什么星期一的值日班长要发那么多短信?为什么除了星期一和星期五的值日班长,都几乎不用发短信?我越想越生气,妈妈打了个电话来,问我怎么了,我就跟她说了这件事,说到后来还抽噎了起来。

第二天,张老师把我叫到了办公室,办公室里除了我们两个就没有人了,看来是张老师特地支走的。她先问我有没有事,要不要紧,然后就语重心长地跟我说,让值日班长发校讯通其实是为了锻炼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让我发那些校讯通其实是为了我着想。

回到教室后,我想着张老师对我说的一番话,觉得很有道理,也就不怎么讨厌发校讯通了。

师德其实没有像想象中那么伟大,而是平平淡淡的,十分朴素的,像春雨滋润着每个同学的心。

师德的作文篇3

他,犹如四月的清风,柔柔的,为我们送来凉爽的夏夜;他,犹如指路标,充满智慧的,为我们指引人生的道路;他,犹如明媚的阳光,悄悄的,把美好的心情带入教室,他就是我的数学老师――孙老师。

在我的印象里,孙老师总是一副和蔼可亲的模样。我们上课认真听讲时,老师总是轻轻一笑,眼神里闪过一丝骄傲,一丝自豪,而当我们作业不认真完成时,他只是轻轻皱一皱眉头,继续给我们讲道理。虽然已经40多岁了,但是老师的心态还是很年轻,他留着一头短发,总喜欢穿一身黑,脚下总是喜欢穿着一双黑皮鞋,见到人便笑眯眯的点了点头,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嘴巴变得大了一些。正如潘长江所说:“浓缩的都是精华!”别看我们老师不是很高(其实也不矮),可他脑子里装的都是知识呢!下面就让我给你讲一讲吧!

细心

我们孙老师的心可细了。在同学们的印象中,上数学课时,黑板上一般都是数学老师那潦草的笔记。而我的孙老师却不同,他上课时,不管多忙,老师都会认认真真的写好每一个字。在帮我们改作业时,老师会认认真真的,看清楚每一个数字和小数点,从来不会改错,总是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真让人佩服啊!

耐心

我们孙老师不光心细,而且人还非常的有耐心。班上有几位同学,回答问题时总是吞吞吐吐,支支吾吾,别的老师总是催促他们,这样反而让这几位同学更加慢。我们孙老师才不这样呢,他总是耐心地听同学说完,事后还不忘夸奖他们几句,好像他们做得比我们下面每一个人都好似的。这还不算什么,有一次,在讲课时,我因为身体不舒服没有听懂,事后,没等我主动去问,孙老师就把我领到办公室耐心地给我讲了起来。但我还是不太懂,孙老师便灵机一动,换来另一种逻辑思路给我讲了起来,我一下子恍然大悟。

智慧

我们孙老师还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每一次考完试讲试卷时,孙老师就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会魔法的仙子。本来一张试卷要讲两堂课,可我们孙老师才不跟其他的老师一样呢!他讲一张试卷只需要一堂课,而且还把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讲懂了,不光讲懂了他还帮助我们拓展,把错误率较高的题目拎出来讲,还出同样类型的题目给我们练习。真是教育有方。

这就是我的数学老师,一个充满细心、耐心和智慧的老师。

师德的作文篇4

如果将人的一生比作一条河流,那么,人生最初的几年就是河的源头。源头上一丁点的扭曲,都有可能改变河流的走向。只要在源头上轻轻引导一下,就能彻底改变一个人一生的方向,这正是德育教育的魅力所在。

德育工作的有效性研究是德育研究永恒的主题,然德育工作者的认识、态度、经验等是影响德育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

幼儿期是孩子品德形成的最佳时期。无论从任何意义上讲,父母都必须承担起幼儿德育工作。父母的素养、价值观都会影响到幼儿。教师作为专职工作者,对幼儿德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在平时父母和教师都只注重幼儿道德认知的培养,而忽视了幼儿道德行为的培养。认知与行为就如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有任何轻重之分。

二十一世纪要求青少年要有广阔的胸怀,知天下事,有较高的道德标准。就幼儿园而言,德育教育已不再是单纯地对幼儿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科学、爱劳动,培养幼儿诚实、勇敢、不怕困难等良好品质,而应该进一步帮助孩子学会共处、学会同情、学会关心、学会竞争、学会分清是非、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形成互相协作、严守纪律,具有集体主义精神的良好行为品德,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发展。

师德的作文篇5

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

参加了通化县教育系统师德师风教育培训大会后,我再次感受到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的分量,也使我充分认识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和重担。

从教至今,通过这几年的工作、学习,我认为师德至少有三个层次,首先有爱,然后是德,最后是师德。

爱究竟要爱什么?我认为作为教师首先要爱岗敬业,爱学生,这也是新《规范》中提到的两条。不爱教师这个职业是很难有教师特有的那种奉献精神的,而爱学生更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这次新《规范》也明确规定“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又要学会宽容,严是一种爱,宽容也是一种爱,宽容是一种信任,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仁慈。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应该无私奉献,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育的爱,作为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其内涵极为丰富,既包括要求教师精心热爱学生,又包括要求教师精心教育学生。

其次是德,也就是品德,换一句说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因为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但是我觉得为人师者光有人格还不够。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所以作为教师就要不断地学习,甚至终身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让自己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专业性的教师。正如我们的先哲孔子所说“学不厌,教不倦。”这也是新《规范》中对教师提出的一个较高标准,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是教师走向终身发展的基本原则,教师要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把学习看作一种乐趣,使自己变得更为睿智。以便真正有所提高,走向终身发展、不断进取的开拓之路。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是取决与此。”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以易经里的两句话自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用德行修业,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为教育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让师德之光永远温暖学生。

她很庆幸自己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能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她很幸福。感触也颇深。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每当把学生从天真无邪的孩童培养成为热情、有活力、进取、有知识、有素质很阳光的男孩、女孩时,她会发现自己在不断走向成熟。爱是这个世界永恒的旋律。因为有爱,所以学生才能够感受到温暖;因为有爱,所以,老师才和学生成为亲人、朋友。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王老师一直把这句话作为她的座右铭,在教学工作中努力践行着自己的信仰。

师德的作文篇6

我是一名新教师,2013年通过招考进入六枝特区第二小学,刚从学生转变为教师,心里即激动又害怕(很高兴能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但害怕自己还不能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很幸运的是遇到了叶老师,通过认识了解到,她虽然是一名老教师,但也只是比我早来这学校一年,她是从其它学校调来的,她给我讲了一些关于她刚开始来这学校时的事及自己当时的想法,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了我们首先不要自己把自己给吓到了,老教师还不是从新教师演变而来的,只要自己尽力而为就不会有什么困难了。听了她的故事,让我打消了害怕的念想,增加了对自己的信心。

叶老师是一个爱笑的人,你每天都会看见她的嘴角扬着微笑,看着她的微笑,你的心情也会变得愉悦起来。她常说:“对待学生就得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她的班级里有一个特殊的学生,由于自身先天的原因,他不爱学习,也不完成作业,但叶老师从来不觉得他有多么的让人讨厌,她说:“这样的孩子真的很可怜,我们更应该多加照顾,对他的要求也得降低点。”他有时会完成作业,一旦完成了作业他就跟着叶老师来到办公室让她马上给他批改出来,每次叶老师不管自己有多忙,她都会放下手里的的工作给他认真批改作业,无论他做的怎样,叶老师都会表扬、鼓励他,看着那个学生开心的走了出去,但叶老师比他还高兴。

和叶老师在一个办公室快一年半了,好像从没有见过她对学生发过一次火,总是看见她脸上挂着满满的微笑,她对自己的学生很关心、爱护,对我们年轻老师就像对自己的儿女一样,对办公室的教师子女也很关心。她无私的关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的热情让我们融为了一体,她是我们身边的好老师,值得我们向她学习!

师德的作文篇7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著名教育家启功先生为北京师范大学提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证明了立德首先需立师德。一份高尚的教师道德素养是学生的指路明灯,尤其是中学生在青少年期树立人生价值观的标杆。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师德需要打造良好的教师形象,需要关心爱护学生,需要在教育事业中不断前行,做学生的引导者,做“点亮星星”的人。

高尚的师德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塑造良好形象。爱因斯坦说,“是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就是教师的德与才。正如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先生一样,他创办了南开大学并且十分注重对学生文明礼貌的教育,他在教育中也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他的学生因为抽烟和他叫板说,“我们吸烟有害,难道你吸烟无害吗?”张伯苓先生听后,歉意的笑了笑。之后他销毁了他所有的烟并且折断了最心爱的烟杆。对学生们说,“自此以后,我与同学们共同戒烟”。果然,他再也没有吸过烟。教师的言行无形中影响着学生,身教大于言传。他用自己的行为为学生上了一堂人生教育课。德才兼备,立德树人才是一位真正的好教师。

高尚的师德需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谭千秋是一位在汶川工作的平凡教师,他的双手不仅能在黑板上谱写知识,也能为四位孩子插上生命的翅膀。在汶川地震中,他不惜放弃生命,因为爱,用他的臂膀护住学生。砖块、水泥重重的砸在他的身上,但是他依然没有放手。人们用文章来赞美这位大爱无声铸师魂的教师。与之相对的就是臭名昭著的“范跑跑”,地震来临时,不管不顾学生,第一个冲向安全地方。卢梭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的发挥”。关爱学生,发挥品格才是一位真正的好教师。

高尚的师德需要老师做学生的活水源泉。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教师应该吸入整个光的海洋。以前学生需要一碗水,教师应该要有一桶水,而现在一桶水远远不能满足了,教师应该做学生的活水源泉。陶行知先生说,“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这就要求教师应当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始终处于学习状态,为学生蓄力。在信息时代,要做一位好老师,就要懂得的范围远远大于要教授的范围。终身学习,加强品德才是一位真正的好教师。

“师者,人之模范也”。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一个好教师是学生学习、行事的镜子。什么样的老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好老师应该是立德树人的楷模。我们作为新时代的老师,应该取法乎上,将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给学生,用自己的行为引导学生。践行为人师表,爱护学生,终生学习的目标,成为一位合格的教师。

师德的作文篇8

师德,是爱。爱一切学生,爱学生的一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师德,是奉献。如春蚕,似红烛。吐尽心丝织锦裳,燃亮烛花照世界。

师德,是安贫乐教,矢志求真。一只粉笔,是一生的伴侣;三尺讲台,是人生的舞台。师德,是博采众长,严谨治学。“善师者必善学。”“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不能解,则非师也。”

师德,是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似一团火。它能照亮心宇,点燃希望。师德,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是一枚果。品洁不染尘,心纯自芳菲。

师德,是大力神。它为思想倾注灵魂,它为雏鹰拔开云雾,它能托起一颗又一颗明天的太阳。师德,是二月风。它用真善美启迪心灵,用花朵的开放,自豪地唱响自己的名字,用叶子的茂盛,骄傲地传扬自己的宣言!它能让一叶叶扁舟,乘风远航。

师德,是孔圣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伟大修养;师德,是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生信仰;师德,是徐特立“忠贞为教,严谨治学“的高尚品格。

师德,不是长篇大论的大道理,它是教师生涯中的一点一滴,折射出每个教师人性的光辉。师德,不是虚无缥缈的高远追求,它是教师的一种实实在在的生命价值,它托起的千秋风范似一记路标,一杆旗,动人以魅力,招人以真纯。

师德,是泱泱云水的博大胸怀。它视教书为事业,当事业如生命。呕心沥血,废寝忘食,即使银丝爬上了双鬓,也一如既往地热血沸腾,一往情深地风雨兼程,默默地拉着教育铧犁,坚定顽强地向前、向前。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心中自然内化成的一种“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