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党史故事中学忠诚干净担当心得体会5篇

时间:2023-05-25 作者:Animai

一篇优秀的心得体会是可以使我们的思想得到提升的,优秀的心得体会是我们提升个人能力的关键材料,以下是网客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从党史故事中学忠诚干净担当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从党史故事中学忠诚干净担当心得体会5篇

从党史故事中学忠诚干净担当心得体会篇1

从党史故事中学忠诚干净担当心得体会篇2

1、要坚定理想信心,认真踏实学习

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党员干部要不断加强本身的政治理论知识学习,让自己保持着苏醒的头脑,多让自己的头脑充充电,面对扑朔迷离的环境,我们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去武装自己,让自己攻克困难,获得光辉的成绩,要牢记我们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心,理想信心是我们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缺失了它,就会让我们得软骨病,1蹶不振。不论之前、现在还是未来,我们都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心作为我们的气力源泉。

2、要提高道德修养,全意为民服务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1个优秀的党员干部,不但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心,还要有高尚的品德,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在服务大众的进程中,要时刻谨记我们的服务只有出发点,没有终点,只有不足,没有满足,并且在服务大众的进程中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热情解难,尽心服务。在工作的进程中,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注意自己的1言1行,把大众对我们工作做的满不满意、认不认可作为自己工作的准则,积极的办好每件事,遇到事情不推脱、不卸责,把大众的利益抗在肩上、记在心里,要做到想大众之所想,急大众之所急,只要我们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大众排难解纷,大众也会把我们记在心中。

3、要立足本职工作,强化提高业务

敬业务实,求精创新,要求我们党员干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增强本身的实力,让自己成为其他党员干部的标杆,为大众做好事情的同时也要不断的进行创新,创新是第1生产力,让自己把本职工作做精做熟,切实从实际动身,做好每件事情,把好每关,尽全力做到完善,让自己有1个较高的业务水平。也要酷爱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工作作为人生的第1寻求,在工作中不断的超出自我。

从党史故事中学忠诚干净担当心得体会篇3

同志们:

从雷公为啥不劈死毛泽东的故事,看共产党人的自我批评意识和博大为民情?

1941年6月3日下午,陕甘宁边区政府召开县长联席会议,参加会议的延川县代县长-被雷击身亡。就在当天,一位农民赶集时,帮他拉东西的一头毛驴也被雷劈死了,他便当街大骂:这瞎了眼的老天爷,为甚不让雷公劈死毛泽东,偏要打死李县长、打死我的毛驴!

毛泽东知道后没有责备这位农民,骂人又不犯法,骂人也是提意见的一种方式嘛!老乡这样骂我,说明我们工作中存在错误和问题,需要查清改正。他当即指示有关人员将骂他的农民放了。后经调查,原来是当地征粮太重了,这位农民心里有冤气,偏偏毛驴又死了,所以才借骂人。

时隔不久,陕甘宁边区的清涧县农妇-的丈夫在山上犁地时遭雷击身亡。她一边痛哭一边骂共产党,诅咒毛泽东。当地干部很快将她抓起来并报告中央社会部建议判处死刑,呈报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审判和中央审批后打算在清涧县枪毙,以一儆百。毛泽东从社会部送呈的《情况汇报》中看到后陷入深思: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遭雷击?为什么他们都骂我毛泽东和共产党?雷击是因为天不好,而当时在陕甘宁边区共产党就是老百姓头上的天,我毛泽东又是共产党的主席,这说明我们党的有些政策不好,我这个主席也没当好。他当即对社会部负责人说:你们如果不做调查,就这样随便抓人、杀人,共产党跟国民党有什么两样?经过与-交谈后得知:她家70岁的婆婆是个瘫痪病人,3个孩子最大的才10岁,全家6口人仅靠丈夫一人养着。中央红军来陕北后给她家分了5亩地,起初还过了几年好日子。但这几年因公粮任务太重,又逢三年旱灾,百姓交不起,尤其是她家,除了种子已无颗粒存粮。可当地干部只管多要公粮,百姓苦不堪言。她丈夫一死,家里的生活更没指望了,她一时气急就骂天骂地骂共产党骂毛主席。

毛泽东的做法是,赶紧放人,还要派专人护送回家,并带公文向当地政府讲清楚,她没什么罪,是个敢讲真话的老实人。还要当地政府帮助她克服困难。对于当地群众交公粮负担过重的问题,边区政府要认真调查研究,该免的要免,该减的要减,决不能不管老百姓的死活!临行前,毛泽东还让通讯员把自己的口粮送给她,以解她家的燃眉之急。-回村后逢人就讲:毛主席是咱老百姓的大救星,是个不怕雷轰的领袖。

随后,党中央、毛泽东及时作出决定,在陕甘宁边区开展减征公粮、军民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扭转缺衣少食的困难,根据地的老百姓生活也明显好转。

任何人都会犯错误,但是很少有人面对错误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即便是自己知道错误就是犹豫自己的原因,也是找理由借口,总之自己没有错。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真把鱼水情深理解了,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吃拿卡要了,也就不会有著名的耿飚之问了。一些同志经常发牢骚,说现在的群众工作太难做了。我就在想,是群众难服务了,还是你的官架子摆的越来越离谱了?

从毛泽东在中央苏区鬼都不上门挨整的故事,看共产党人博大胸襟和如何面对挫折

讲这个故事,是我发现了一些同志确实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工作很辛苦很敬业,但是不要说升职了,连优秀都评不上,对此,有同志开始发牢骚,甚至有人公开撂挑子。在此,我不讲正确的废话,先听听我们尊敬而伟大的毛主席的故事。从这个故事,请大家自己去细细对比思考。

1931年11月7日至20日,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瑞金叶坪召开,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当时,他还同时担任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书记、红军总政委、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等重要领导职务。然而,1932年10月的宁都会议上,毛泽东被撤销了红一方面军总政委,失去了军权。此后,毛泽东不断挨整,处境更加艰难。

1960年12月25日,毛泽东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说:我就受过压,得过三次大的处分,被开除过党籍,撤销过军职,不让我指挥军队,不让我参加党的领导工作。我就在一个房子里,两三年一个鬼也不上门。我也不找任何人,因为说我搞宗派主义,什么邓、毛、谢、古。其实我连邓小平同志的面也没有见过。1965年8月5日,毛泽东又谈起那段鬼都不上门的历史,我这个菩萨,过去还灵,后头就不灵了。他们把我这个木菩萨浸到粪坑里,再拿出来,搞得臭得很。那时候,不但一个人也不上门,连一个鬼也不上门。我的任务是吃饭、睡觉和拉屎,还好,我的脑袋没有被砍掉。

?毛泽东传》写道:从一九三一年赣南会议到一九三四年十月长征开始,整整三年内,毛泽东的处境是十分艰难的。尽管他出任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实际上一直身处逆境,遭受着接连不断的批判和不公正对待。他许多行之有效的正确主张,被严厉地指责为狭隘经验论富农路线保守退却右倾机会主义。在不短的时间内,甚至被剥夺了工作的权利。毛泽东在挨整的这些日子里,一直表现得十分从容沉着。他坚持原则,决不放弃自己正确的符合实际的主张,同时又顾全大局,遵守纪律,尽可能地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继续作出自己的贡献。虽然他被剥夺了对红军的领导权,但还是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主席身份积极努力地为党工作,至少抓了五个方面的工作。1.领导中央苏区的经济建设。2.大力抓中央苏区的政权建设。3.领导开展中央苏区的查田运动。4.领导中央苏区的反贪立法工作。5.时刻关注着第五次反围剿战局的发展,不断提出军事建议。

毛泽东还利用这段时间,认真研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总结革命经验。他在1957年曾感慨地同曾志谈起过:我没有吃过洋面包,没有去过苏联,也没有留学别的国家。我提出建立以井冈山根据地为中心的罗霄山脉中段红色政权,实行红色割据的论断,开展squo;十六字squo;诀的游击战和采取迂回打圈战术,一些吃过洋面包的人不信任,认为山沟子里出不了马克思主义。一九三二年(秋)开始,我没有工作,就从漳州以及其他地方搜集来的书籍中,把有关马恩列斯的书通通找了出来,不全不够的就向一些同志借。我就埋头读马列著作,差不多整天看,读了这本,又看那本,有时还交替着看,扎扎实实下功夫,硬是读了两年书。后来写成的《矛盾论》、《实践论》,就是在这两年读马列著作中形成的。

身处逆境的毛泽东,不悲观,不消极,不懈怠,顾全大局,在等待中学习,扎扎实实下功夫,硬是读了两年书,为天降大任做着积极的准备。

我们都有不顺心的时候。每当失意不顺心了,不妨看看我们最为崇敬的毛泽东,他是怎么对待的!万不可发不完的牢骚,意志消沉,有的甚至丢了初心而开始贪腐,走上不归路,有的甚至背叛了初心而背叛革命,如中共创始人之一的张国焘!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又来自自己的党内,这是严峻的考验。如果没有坚强的信念、宽阔的胸襟、钢铁般的意志,一个人是很难经受得住这种考验的。那么,我还在想,我们的党员干部面对不要说不公正待遇了,就连评先评优中,非要和下属争个高低,正科干了三五年,升不了副县就开始撂挑子,副县干了三五年不给正县,就开始牢骚满腹。同志们,很不应该啊!

:

从党史故事中学忠诚干净担当心得体会篇4

我们学习中国历史上的吏治,目的是了解我国历史上吏治的得失,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一些借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历史记述了前人的成功和失败,重视、研究、借鉴历史,了解历史上治乱兴衰规律,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启示。重视吸取历史经验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毛泽东同志说: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延安时期,环境那么严酷,任务那么繁重,毛泽东同志仍然十分重视研究和借鉴历史。今天,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更需要重视、研究、借鉴历史。这对我们丰富头脑、开阔眼界、提高修养、增强本领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历朝历代都重视官吏选拔和管理,中国历史上凡是有作为的政治家都懂得,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育材造士,为国之本的道理,在吏治方面留下了很多思想和做法,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比如,《墨子》中说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韩非子说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诸葛亮说为人择官者乱,为官择人者治,司马光提出凡用人之道,采之欲博,辨之欲精,使之欲适,任之欲专,龚自珍写道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等等。当然,我国古代吏治思想和做法既积累了丰富的治吏经验,也带有明显的历史和阶级局限,其中有不少封建糟粕,这是我们必须注意的。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不断培养出优秀领导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成为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团结带领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高度重视培养造就能够担当重任的干部队伍。新时代,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第一,严把德才标准。德才兼备,方堪重任。古人讲: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选人用人重德才,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通则,区别只是德才的内涵不同而已。我们党历来强调德才兼备,并强调以德为先。德包括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干部在这些方面都要过硬,最重要的是政治品德要过得硬。《论语》中说要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修己最重要是修政治道德。我们党对干部的要求,首先是政治上的要求。选拔任用干部,首先要看干部政治上清醒不清醒、坚定不坚定。选人用人必须把好政治关,把是否忠诚于党和人民,是否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是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是否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否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作为衡量干部的第一标准。司马光说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政治上有问题的人,能力越强、职位越高危害就越大。政治品德不过关,就要一票否决。把好政治关并不容易,古人说识人识面不识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查处了那么多违纪违规的领导干部,现在依然有不少领导干部受到查处。这些人大多是政治上的两面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口头一套、行动一套。一些政治上的两面人,装得很正,藏得很深,有很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但并非无迹可寻。只要我们多用心多留心,多角度多方位探察,总能把他们识别出来。要高度警惕那些人前会上信誓旦旦讲四个意识、高调表态,而私下里却妄议中央、不贯彻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的人;口口声声坚定四个自信、信仰马克思主义,而背后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态度暧昧、立场不稳的人;高谈阔论国家前途命运,而背地里却一遇到个人名誉地位就牢骚满腹、怨恨组织的人;领导面前卑躬屈膝、阿谀奉承、溜须拍马,而在下属和群众面前却趾高气扬、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的人。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既听其言、更观其行,既察其表、更析其里,看政治忠诚,看政治定力,看政治担当,看政治能力,看政治自律。正所谓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审举,审举在核真。以德为先,不是说只看德就够了,还得有过硬本领。当前,干部队伍能力不足、本领恐慌问题是比较突出的。比如,在纷繁复杂的形势变化面前,耳不聪、目不明,看不清发展趋势,察不出蕴藏其中的机遇和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找不到有效管用的好思路好办法;面对信息化不断发展,不懂网络规律、走不好网上群众路线、管不好网络阵地,被网络舆论牵着鼻子走,等等。解决这些问题,既要加快干部知识更新、能力培训、实践锻炼,更要把那些能力突出、业绩突出,有专业能力、专业素养、专业精神的优秀干部及时用起来。第二,坚持公正用人。用人以公,方得贤才。历史上那些盛世治世,都同注重立公道、举贤良相关。公正用人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组织路线上的体现,应该成为我们选人用人的根本要求。公正用人,公在公心。公心,归根到底是对党、对人民、对干部的责任心。有了公心,才能有识人之明、举贤之胆、容才之量,才能做到唯才是举、任人唯贤。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如果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长期被冷落、受排挤,一些投机钻营的人却屡屡得势、顺风顺水,那就肯定出了问题。正所谓公道自在人心。组织部门和领导干部在选人用人上要出以公心,坚持原则、实事求是、敢于负责、公正无私,公平对待和使用干部,不拿原则做交易,使干部有全身谋事之心而无侧身谋人之虞。公正用人,公在事业。我们是为事业而用人的,不能凭领导者个人亲疏、个人好恶来取舍,也不能一味平衡照顾、论资排辈、降格以求,更不能把职务作为私相授受的个人资源。用错一个人特别是用错关键岗位的领导人,对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要从党和人民事业出发选干部、用干部,坚持事业为上、依事择人、人岗相适,做到事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就用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最合适就选什么样的人。公正用人,公在风气。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是格格不入的。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断整治,选人用人风气有了明显好转,但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并没有销声匿迹,有的依然相信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那一套,变着法子拉关系、走门子;有的领导干部虽然调走了,却仍然干预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和单位的人事安排;有的人还在搞个人说了算,征求意见、集体讨论有名无实,组织程序只是走走过场,等等。对此,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遏制住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做到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把政治生态搞清明。第三,拓宽用人视野。把方方面面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需要打开视野、不拘一格,充分盘活干部资源,把干部队伍和各方面人才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人才难得,轻视不得,耽误不得。我国古代既有文王渭水访贤、周公吐哺礼贤、刘备三顾茅庐求贤、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美谈,也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悲叹。冯梦龙在《新列国志》中说:历览往迹,总之得贤者胜,失贤者败;自强者兴,自怠者亡。胜败兴亡之分,不得不归咎于人事也。我们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出发,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配置人才。陆游有一句诗写道: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现在,我们一些干部最缺的是实践经验,特别是缺少在重大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的经历。不少干部工作很勤奋,对自己要求也严格,但一到大风大浪来了就没主见了,总希望一切都太太平平的,工作思路也就是这个思路,求稳心态有余,斗争精神不足。要多选一些在重大斗争中经过磨砺的干部,这对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和政策执行力大有好处。要加大遴选有这种经历干部的力度,同时要让没有实践经历的干部到重大斗争中去经受锻炼,在克难攻坚中增长胆识和才干。要注重从各个方面选拔专业化人才,优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专业结构。第四,激励干部积极性。全面从严治党的目的是更好促进事业发展。严管不是把干部管死,不是把干部队伍搞成一潭死水、暮气沉沉,而是要激励干部增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把严管和干事创业分割开来、对立起来,把一些干部不担当不作为归咎于从严管理,这是不对的。从严管理干部是对干部真正负责,干部要领悟到党组织的良苦用心,习惯于在严格管理中工作生活,切不可把严格管理当成逃避责任、消极怠工的借口。干部敢于担当作为,这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党的干部要以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要在选人用人上体现讲担当、重担当的鲜明导向,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把干部干了什么事、干了多少事、干的事组织和群众认不认可作为选拔干部的根本依据,选拔任用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严管就是厚爱,是对干部真正负责。要坚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把从严管理干部贯彻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同时,要用科学办法进行管理,切实管到位、管到点子上。干部管理是一门科学,要敢抓善管、精准施策,体现组织的力度;也是一门艺术,要撑腰鼓劲、关爱宽容,体现组织的温度。组织敢于担当,干部才会有底气。要在强化责任约束的同时鼓励创新、宽容失误。探索就有可能失误,做事就有可能出错,洗碗越多摔碗的几率就会越大。我们要正确把握失误的性质和影响,坚持我讲的三个区分开来,切实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还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要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现在,痕迹管理比较普遍,但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检查考核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文山会海有所反弹。这些问题既占用干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又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过去常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现在基层干部说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上面千把刀、下面一颗头。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党中央已经对纠正这些问题提出了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要抓好落实。要加强信息资源共享,不能简单以留痕多少、上报材料多少来评判工作好坏。能利用现有数据材料的就不要基层反复提供,不要为了图自己方便,同样的材料反复要、次次要、年年要,不要每个部门都去要同样的材料,不要什么人都去要材料。这方面要有个章法,把基层从提供材料的忙乱中解放出来。要控制各级开展监督检查的总量和频次,同类事项可以合并的要合并进行,减轻基层负担,让基层把更多时间用在抓工作落实上来。今天,我们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吏治,是要借鉴我国历史上在吏治问题上形成的正确思想和有益做法,同时也是要认清我国封建社会在吏治问题上存在的种种弊端,如任人唯亲,结党营私,用人不公,买官卖官,人身依附,党争不绝,贪婪奢靡,鱼肉百姓,官本位严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吏治腐败更是我国历代王朝走向衰亡覆灭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我们必须吸取的历史教训!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我们党的各级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的勤务员,同历史上的官吏有本质的区别,我们的干部管理同历史上的吏治也有重大区别。我们总结分析我国历史上吏治的得失,是要加强和改进干部管理工作,为跳出历史周期率、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借鉴。

从党史故事中学忠诚干净担当心得体会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