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有意义的事迹材料是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正能量的,事迹是文体中特别有着发扬正气的意义,以下是网客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尽责奉献少年事迹材料6篇,供大家参考。
尽责奉献少年事迹材料篇1
xx,今年七岁,现为xx小学二年级四班班长。俗话说“七岁八岁狗也嫌”校“红领巾监督员”,处在这样的年龄,xx既有同龄孩子的天真与调皮,又懂事可爱,他身上的优秀品质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突显。
一、热爱生活,懂得感恩。xx从小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了好奇。他会在雨后天真地轻摇小树,任雨滴打湿他的大头。从小喜欢读书的他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的遨游,他是本“十万个为什么”,经常把我和他爸爸问得哑口无言。xx很懂礼貌,会对每个帮助他的人说“谢谢”,我还带他去看望福利院的孩子,他更加懂得了自己所拥有的幸福。今年他过七岁生日时,想起我跟他说过生他的时候特别的疼,他便用自己的压岁钱给我买了礼物。浩森奶奶因为两年前做过大手术,经常腰疼,xx就常给奶奶捶腰,高兴的奶奶直夸孩子没白养。
二、勤奋、执着、有耐力。xx从小不论做任何事都表现出一种努力认真、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课堂上,xx认真听讲,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学习刻苦努力,作业从不拖拉,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幼儿园老师曾在他的成长档案中写道“xx像极了《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很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他的那种自律和耐性有的时候连我们大人都觉得惊奇。假期里学习武术,孩子放弃了回老家跟好朋友玩的打算,每天坚持训练,不论天气好坏,身体状况如何,他一节课都没落下,进步非常快,为此、xx经常获得武术教练的表扬,我们跟他开玩笑,戏称他为“副教练”、“武术大师”。
三、团结同学,热心助人。记得井立霞教授说过,我们需要不断地给孩子爱,孩子的爱满了,他就会把溢出来的爱给别人,才能学会爱别人。哪个同学遇到小困难,xx都会积极帮助同学。xx记作业非常准确,经常会有小同学的家长打电话问他作业情况,每次他都会像小大人一样认真把作业给同学讲清楚。武术课上,他会一遍遍地把自己学会的动作教给不会的同学,从来不会觉得不耐烦。
四、小男子汉也有柔情时刻。在家里,作为女生,我经常会得到小男子汉特有的照顾和呵护,我倍感幸福。有时候,xx正津津有味地看动画片,我故意说我想看电视,他就会毫不犹豫把遥控器递给我,并大方的跟我说不跟我抢。前段时间我腿疼下楼十分困难,xx每次都坚持先把我的包提下楼,打开车门后再上楼扶着我下楼,看着孩子才那么高就楼上楼下来回跑,我感动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有时候我工作上遇到难题,回家就显的情绪不太好,xx总是会千方百计的哄我开心,一会儿剥颗花生放到我嘴里,一会儿又抱抱我,有了小男子汉温暖的陪伴,还有什么事情不能放下呢?
五、小男子汉很“抠门”—节约与环保。xx晚上做完作业,只要一出房间便会马上把灯关掉。早上我洗脸喜欢开着卫生间的灯,让他发现就立马给我关掉,并把我教训一通说我太浪费了。还记得有一次带孩子到多禾馅饼吃饭,他坚持不让我买稀饭,说我们吃饭超标了太浪费。到超市里买东西,孩子从小养成了不乱要东西的好习惯,想买的东西都是事先约好了才买。遇到社区回收废旧电池的活动,他会把家里攒下来的旧电池立刻拿去,并认真地在活动板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支持环保。
尽责奉献少年事迹材料篇2
曾涵之,女,汉族,少先队员,20xx年5月13日生于xx市,现年10周岁,xx市xx学校小学部4(6)班学生,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少年。
曾涵之,在父母眼里,她是个聪明乖巧的孩子;在老师眼里,她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在同学眼里,她是乐于助人的好同学;在邻居眼里,她是个懂事孝顺的少年。她的成长过程,是邻里教育孩子的典范,是周围孩子学习的榜样,她的事迹被编成一个个故事在孩子们中间流传,是老人们茶余饭后说服教育孩子的话题。
一、言传身教是美德积累的基础
曾涵之生活在一个言传身教的家庭环境中,从幼年到童年,在长辈们的感召下,无形中学会了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知恩感恩、敢于担当、爱护环境、团结同学的良好品德。家庭环境是她养成美德的基础,学校教育是她培养美德的根基,自身习惯促成美德贯穿她生活的全部。
幼儿时期,看到路边丢弃的废纸、包装袋,曾涵之会主动捡起来放进垃圾箱内,这一良好的习惯从幼儿园到上小学一直保持着。在xx学校学习期间,以纯洁心灵、志存高远、德才兼备为座佑铭,自己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也监督着身边的同学,时常提醒乱丢垃圾的学生及时把垃圾放入垃圾箱内,提醒住校学生洗净手上的灰迹,主动擦净教室的玻璃窗户,看到乱跑的同学,曾涵之会及时提醒注意安全,别撞伤了同学。虽然有些同学不理解,曾涵之一直坚持,用自己的行动感化身边的同学养成生活学习的好习惯。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她所在的班级经常被评为xx标兵班。
二、自觉行为是美德的真实表现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曾涵之在幼儿时期,就经常看些励志故事书,把好多典型事例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即丰富了她的童年生活,又培养了她的主动作为意识。
早在她三岁左右就成了妈妈的好帮手,知道帮妈妈洗菜、涮碗,一个最小的围裙,系在她身上,看起来整个人都被包裹着,举手抬脚似要绊倒,踉踉锵锵站上櫈子,趴在洗菜池上涮碗、洗菜。近期,曾涵之强烈要求帮妈妈做饭,家长担心烫着她的小手,就只同意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她自己着磨如何用刀削黄瓜皮,如何切成片和丝,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曾涵之做的黄瓜菜是一道最可口的佳肴。这在一定程序上减轻了父母的劳动,最主要的是锻练了她主动作为的意识,也为她美德的积累奠定了基础。
在幼儿园时期,曾涵之就知道与小朋友分享的快乐,别人快乐了,她也从中感受到了快乐。上幼儿园前,她都要提前装些好吃的零食,家长不理解,也不想让她吃,她就坚持自己的想法,并说服家长同意她带到学校,一进教室,她就会给小朋友分享她的“战利品”,这样即能博得小朋友的好感,也与小朋友相处的很融洽,每到课间娱乐时,都会有好多的小朋友与她做游戏,一起玩耍。
一次在公园游玩时,曾涵之摘了一个毛毛草,另一小朋友没有摘到,哭着向家长要,陪同的孩子的母亲伸手打了孩子一把掌,曾涵之看到后,立即跑过去,把毛毛草送给了正在哭泣的小朋友,虽然她自己没有了,能让别的小朋友开心快乐,她认为这样做是非常正确的,她知道自己做了一件好事,帮助了一个小朋友,她感觉很幸福快乐。
三、知恩感恩是美德的最佳境界
曾涵之在家,就是家人的开心果,是家中的一个宝。她看到爸妈生气的时候,就会偷偷的把妈妈拉到一边,劝妈妈“你到外面旅游去,这样就能找到开心的事,也不会再生气了”。去年夏天,妈妈的脚崴着了,行动不便,曾涵之就天天帮妈妈敷药、洗脚、搓背、递衣服,成了妈妈的贴身“保姆”。
奶奶由农村老家来到城里,很多生活习惯不一样,曾涵之就帮助奶奶,教她老人家学会开电视、看电脑等,告诉奶奶,如果她不在家,就没有人陪奶奶看电视了,所以要学会使用摇控器,这些话从一个涉事不深的幼儿口中说出来,博得大家都伸出了大姆指。奶奶手脚不灵便,在去洗手间时,曾涵之提前跑到门口,用拖布擦净门口的水滴,以防滑倒,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小的动作,让奶奶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奶奶不停的夸奖,都说从小看大,三生(生日)到老,长大后,一定会有出息,从奶奶那普实的话语里,能看出对曾涵之美德养成的肯定。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曾涵之说:“我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不断的进步,争做合格的美德少年。”童年学习、生活、成长的路是艰辛而漫长的,她正用自己的诚实和善良、热心和宽容争做美德少年,在xx学校教师的培养下,向着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进发,用爱心、恒心、诚心、信心筑实美德的高地,让童年留下美好的记忆,让美好的心灵更阳光,让美好的明天更灿烂。
尽责奉献少年事迹材料篇3
董宜坤:寻甸县第一中学51班学生。她尽职尽责,做好班级团支书和校电视台台长工作。她利用校园电视台,做过昆明3·01暴力恐怖事件和关爱老年人幸福晚年等专题节目。她多次参加献爱心捐款活动,积极组织关爱流浪狗、为福利院老人献爱心等公益活动。
董宜坤是寻甸第一中学高二年级51班的一名优秀学生,无论在哪,她阳光、上进、诚信的秉性总是让周围的人不自禁地夸赞。 一直以来,父母的悉心熏陶,老师的言传身教,在她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一粒粒勤奋努力、明理向上的种子,再加上自己的良好悟性,使她一天天茁壮成长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在家里,她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独立自强。经常主动帮父母做家务活,在生活中注重节俭,从不挑剔吃、穿,从不和别人攀比物质生活条件。
在学校,她勤奋学习,心系集体,尊敬师长,她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在学校学生社团中,她是学校电视台台长,负责每周学校电视台节目的策划、制作、播放,具有极强的组织能力和活动开展能力。学校各种大型文体活动,她不仅展现个人才艺,还组织班级及学校节目。她总是不辞辛苦、积极策划、精心挑选参赛队员,尽心尽力地训练,并因此获得了很好的比赛成绩,更重要的是:通过组织比赛,给班集体注入了活力,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
除了才干让同学们推崇,她奉献、无私的美德更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尊重,教室里的垃圾总是她悄悄倒掉;上一节课老师留在黑板上的字迹总是她擦掉;班上有几名同学因家庭经济困难,经常不吃早餐,她就将妈妈精心给他买来的,也是自己最爱吃的糕点带到学校分给他们吃。天冷了,她就熟练地在书包里塞进一件衣服,带给班上衣服单薄的同学……
她富有爱心、无私奉献的美德不仅体现在周围人群身上,还体现在动物、陌生人身上。
生活中,一只只流浪狗都经常是她关注的对象,给他们喂食、敷腿伤。与她亲密的同学还记得一件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情。上学期,有一只流浪狗跑到学校。一些调皮的男生不断的戏耍逗弄它,她看到后总是又生气又伤心的上前阻止。看到小狗饿得嗷嗷叫,她赶快跑去买食物给小狗吃,那条流浪狗在学校的日子里,她总抽课余时间去看望、喂食。直到学校查找狗主人没有音讯,她才放心地把小狗领回了家。妈妈已经记不清这是她领回的第几只流浪狗了。对女儿的爱心和仁慈,母亲总是又欣慰又无奈,因为家里没有条件照顾流浪狗,所以,妈妈总是在亲戚朋友间打听可以托付照顾流浪狗的人家。小狗送出后,隔段时间,她总要缠妈妈带她去看望那些小狗,直到看到她们健康、快乐地生活,她才安心。
与她接触过的老师还清晰的记得,昆明3.01暴力恐怖事件后,她一方面积极策划校园电视台专题节目,强烈谴责暴力恐怖分子,呼吁同学们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自己热情主动积极向老师打听无偿献血的地点。找到献血地点,因为身体状况不允许(医生检查她有轻度贫血)没有献血成功,她还非常遗憾自己没有献出一份爱心。
当她得知寻甸大河桥养老院的老人们渴望得到社会爱心人士的关爱时,她利用校园电视台做了一期关爱老年人幸福晚年的专题节目,并且组织了部分同学到福利院献爱心,在福利院中,她拉着老人们的手耐心的听她们唠叨,安慰她们。回到学校后,又经常给同学们讲孝道的故事。
每逢遇到学校组织倡议捐款,她总是倾尽自己所有的所有,2012年我校组织为贫困大学生吕敏扬捐款,她捐出自己平日节约的零花钱120元,为希望水窖捐款,也是她捐的最多。只要是帮助别人献爱心,诸如此类的情况就经常发生。
菲利普斯·布鲁克斯曾经说过:一个人的品格可能在重大的时刻表现出来,但它却是在无关紧要的时刻形成的。董宜坤就是这样,在做一名普通高中学生的日子里,她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她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讲文明,懂礼貌,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富有爱心,乐于助人;她关心集体,爱护公共环境和身边的一草一木。她对老师交给的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班内发挥了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由于她处处为班级着想,为别人着想,而且持之以恒,日久天长,就在不知不觉中完善了自我,凸显了自己的人格魅力。因而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称赞。
由于董宜坤同学突出的个人才能及高尚的品德修养,让她受到各种各样的表彰:校级优秀团干部,优秀三好学生、中华魂主题演讲一等奖,最佳主持人、舞蹈表演一等奖、最佳学生社团、学校品德模范等各种荣誉是她的杰出表现的最好说明。
众所周知,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是非常艰苦的,繁重的学习任务,很多学生为了顾及自己的高考,对班级、学校的各种活动不积极、不主动,生怕影响自己的学习。但董宜坤却能用自己的奉献精神和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成为学校各种活动的骨干,学习上她也丝毫不马虎,总是利用其它同学的休息时间刻苦勤奋。树高者鸟宿之,德厚者士趋之 董宜坤成了同学们心中的榜样,她用自己的言行向同学们昭示,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才能走出自己卓越的人生轨迹,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最难能可贵的是:董宜坤深知,要走的路还很长,她将把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视为彩笔,进取和奋发视为五彩颜料,描绘出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美丽图景。相信她一定能用爱心、恒心、信心托起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尽责奉献少年事迹材料篇4
付鹏宇,是四疃镇四疃学部第一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老师的言传身教,父母的悉心熏陶,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一粒粒健康向上的种子,使她一天天茁壮成长成一名品学兼优的小学生。在家里,他是个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独立自强的好孩子;在学校,他勤奋学习,心系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在家里,他尊敬长辈,孝顺父母。在每天的日程计划里,他都会列上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常年有病的奶奶行动不便,她会帮着倒水端饭还和奶奶聊天。打扫卫生、收拾房间是他周末的必修课,自己的事情自己独立完成,今天的事今天做好,是他对自己的一惯要求。因为他家庭里充满欢笑、和谐。
在学校,她勤奋学习,努力学好每一门功课。在知识的海洋里,他是一个快乐的畅游者,不断的学习和总结,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他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从老师的辛勤耕耘中,一点一滴积累着收获;从老师的谆谆教诲中,不断塑造日益丰满的自我;与同学们在互学互比中取长补短、一起进取;与同学们在交流探求中学习借鉴、共同提高。对于班集体这个团队的荣誉她倍加爱护,只要是集体活动都会有他快乐的身影,只要是班集体的事情都会有他主动承担任务,同学之间的友谊她会特别珍惜。在老师心目中他是好帮手,在同学心目中他是知心伙伴和学习榜样。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学习、生活、成长的路是艰辛而漫长的,但他懂得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她正用自己的正直和善良为歌,热心和宽容为曲,弹奏暖人心扉的歌;他正用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为笔,进取和奋发为墨,书写充满希望的画;她正用爱心、恒心、信心、诚心托起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尽责奉献少年事迹材料篇5
他是一名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优秀小学生。父母的言传身教,老师们良好的感染和熏陶,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一颗颗健康向上的种子,使他一天天茁壮成长起来。他多次获得证书和奖状:“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少先队员”、“文明学生”等。
在知识的海洋中,他是个贪婪的索求者。他不但努力学习教科书上的知识,课余时间还广泛涉猎,不断丰富、充实自己。在此基础上,他读书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爱思考、爱发问,甚至有时把老师问得哑口无言。正是因为这种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善思好问的精神,使他不但具备了广博的知识基础,还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在学校的历次考试中,他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被评为班级“好学生”、“文明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
作为一名小学生,他具有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不服输精神。在语文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他养成了坚持写日记的习惯,日记字数不断增加,由每学期的一本增为三本,在日记中,他还坚持不断的总结学习和生活经验,他的这种不服输精神、这种坚韧不拔的毅力,对不少同学起到了感染熏陶作用,对班级的学风也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
尽责奉献少年事迹材料篇6
姜xx,女,20xx年9月出生,后新秋九年制学校六年二班学生,班长。
在家里,她是尊敬长辈,懂得感恩,独立自强,热爱劳动的好孩子。小姜生长在一个特别的家庭。她从小就由年迈的爷爷、奶奶抚养长大。爷爷奶奶非常疼爱她,在姜5岁的时候,爷爷为了摘杏给她吃,不小心从树上掉了下来,把腿摔得不能走路了,懂事的小姜用小手轻轻抚摸着爷爷的脸,嘴里还连连说到:“爷爷,没事,小姜会照顾您。”看着懂事的小姜,爷爷和奶奶的眼泪止不住的往下落。
奶奶出去干活时,小姜主动承担起照顾爷爷的重担。那时,才五岁的小姜在医院主动给爷爷端水、倒尿,陪爷爷说话,给爷爷讲小故事。帮爷爷打扫房间,发现爷爷发烧了,就拿湿毛巾给爷爷擦手和脸。爷爷说渴了,她给爷爷打水。有一次打水时看见水只剩底了,她打不到,看见爷爷憔悴的脸,她急得哭了,借来凳子站在上面才打到水。爷爷心疼的哭了,小姜也哭了。奶奶不忍心孙女饿着,有时会给她多买个面包什么的,可小姜总会说:“奶奶,我不饿。把钱节省下来给爷爷治病吧。”看见家里的牛呀、猪呀的,小姜会说:“奶奶,我们把它们卖了给爷爷治病吧!不论付出多大的代价,全家人一定要尽全力治好爷爷的病,给小姜一个完整的家!”一个月后,爷爷终于康复了,小姜的脸上又露出了开心灿烂的笑容。
在学校,她是位勤奋学习,心系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班干部;在社会,她是位诚实守信,遵守社会公德,热心公益活动的好少年。她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兴趣深厚,精益求精,学习刻苦,全面发展。作为班级干部,她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工作踏实,认真负责,严于律己,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们的好伙伴。小姜的座右铭是:“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这也体现出她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做事的决心。如今,她正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凭着自己不懈地追求和努力,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畅游。在理想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道德的高峰上越攀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