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4专题片心得体会8篇

时间:2022-12-16 作者:tddiction

讲学习心得体会,是最常遇到的一种学习形式,实践后写篇体会范文可以查缺补漏,下面是网客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榜样4专题片心得体会8篇,感谢您的参阅。

榜样4专题片心得体会8篇

榜样4专题片心得体会篇1

有一种力量叫感动,有一种精神叫奉献,有一种英雄叫榜样,10月21号观看《榜样4》专题节目。

节目中介绍了张富清、李连成等7名榜样人物事迹,分别是“特等功臣”张富清、“吃亏书记”李连成、“时代楷模”黄文秀、“大湖鸿雁”唐真亚、“抽粪女工”李萌、“羊书记”隋耀达,“嫦娥四号参研参试人员群体代表”叶培建、孙泽洲、刘适,他们是为地方及国家默默付出的中国共产党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观看后深受感染,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发挥带头模范作用,经得起考验,承受住压力,敢于担责任,有理想作为,坚定理想信念,为中国梦的铸就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为一名基层支部书记,同时作为公司扶贫干部,自己对隋耀达同志的事迹印象最为深刻。隋耀达同志身为海南省妇联组织联络部副部长,能响应国家号召深入基层担任共村第一书记,干满一届又主动申请延期,成立黑山羊养殖合作社,用个人工资和房产证作为抵押担保为共村贫困户和合作社社员贷款,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自己看了后很是感动,表示将深刻汲取榜样力量,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及崇高精神,尽力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做好公司对口帮扶工作。

榜样4专题片心得体会篇2

战场就是考场,疫情就是镜子。干部的态度如何、能力如何、作风如何,心里是不是装着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面对疫情有没有清晰有效的防控思路、化险为夷的本领能力,在这面镜子下,哪个干部有办法有能力,哪个干部没担当没作为,都照得一清二楚,老百姓的心里也明白着。

照清楚干部的能力。之前,看到有网友发表评论“把某某省干部借给我们”,为什么会心生这样的想法呢?就是因为疫情面前,干部有办法有能力、敢担当敢作为,群众才安心。近日,各地都陆续公开曝光了一些因防控不力等被问责的干部,给那些心存侥幸、不担当不作为者以警醒。无论是被火速提名免职的一问三不知的唐主任,还是被火线处分的红十字会干部,都不得不让公众质疑,平时在干些什么,靠什么上去的。疫情这面镜子,能照清楚某些干部究竟有“几斤几两”,有没有“两把刷子”,关键时候是否会“掉链子”。

照清楚干部的作风。大疫当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又成为干部群众热议的话题。有的干部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驻卡点,夜以继日地做宣传、排查、监测等防控工作,有的干部却在一遍又一遍地要报表、邀约稿。政出多门、多头报送、反复填报等不正之风又刮在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线上,耗费着防疫一线干部的精力。因此,一些基层干部无奈抱怨“开口就要、闭口就到,天天报表、到处约稿,简直应付不过来”。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一些可发可不发的文件通知、可报可不报的报表并不是在干事的证明,并不是在阻击疫情,而是在给疫情防控添堵,折射出某些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作风乱象。

疫情是面镜子,而社会处处是镜子,干部只有在岗位上履职尽责,在工作中尽心尽力,不做样子、不掉链子,不给组织“扯后腿”,才能在每面镜子下照出群众的好口碑,照出组织的好干部。

榜样4专题片心得体会篇3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标杆和坐标。近日,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两优一先”“两学一做”特别节目《榜样》正在播出。节目邀请了10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代表来诠释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采,获得点赞无数。

记得革命烈士曾在《可爱的中国》中说,“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如今这个光明的时刻即将到来,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

榜样是旗帜更是导向。有人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的确,在这个时代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然而这个时代也有着不可回避的话题。彭宇案后有多少人见了老人再不敢扶?在优越的物质条件下,又有多少人还坚守着勤俭奉公的传统?这个时候我们再提榜样,不是为了歌功颂德,而是用他们的精神开拓我们前行的`道路,用他们的成功给予我们亮剑的底气。

榜样是镜子更是标准。无论是扎根牛庄乡19年,“一人一山一心”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罗官章,还是以“帮山里孩子走出大山”为终生夙愿的支月英,《榜样》里的榜样,亮如明烛,灿若星斗,照出了党员的本来模样。回首当下,在扶贫攻坚的最紧要关头,有多少党员干部能够身先士卒、不畏困难?在教书育人的讲台,有多少老师还能以树人为最重要的目标?正是这些立得住、叫得响的“身边人”用血肉身躯告诉了我们,怎样做才能被称一个共产党人。那些在时间的年轮里,不曾放弃的决心和不舍昼夜的行动刻画出了生动的模范形象和标准,鞭策我们时时对照,处处看齐。

毛泽东同志说过:“典型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力量。”让我们学榜样,做榜样,带动榜样,让榜样的力量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巨轮朝着中国梦的明天远航。

榜样4专题片心得体会篇4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年轻干部责无旁贷。近日,陈希部长在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组织动员广大党员践行初心使命、强化责任担当,做到哪里有疫情、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组织坚强有力的领导,哪里就有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年轻干部作为党员队伍中的新鲜血液,要积极响应号召,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在抗“疫”一线接受考验、经受锻炼,当好“护航员”“网格员”“服务员”,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青春力量!

要立足岗位,当好抗“疫”一线“护航员”。立足本职岗位,履职尽责,奋发作为,建功立业是新时代年轻干部承担的历史使命。广大年轻干部要切实增强全局观念,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恪尽职守,及时成立抗击疫情阻击先锋队、党员志愿服务队,设立党员先锋岗,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绝不擅离职守、绝不临阵退缩、绝不应付了事、绝不自行其是,在本职岗位上履职尽责、在管辖区域内护航群众健康、在疫情防控中担当使命。

要勇担责任,当好抗“疫”一线“网格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广大年轻干部要守好“一亩三分地”,以村(社区)为单位,以网格为基础,采取全覆盖、地毯式、拉网式等方式,逐户逐家走访,全面做好重点疫区返回人员排查和车辆登记工作。对排查出的重点关注人员,尤其是湖北、武汉等地走亲访友、旅游等人员,要逐一建档造册,尽快弄清弄准相关人员数量,确保“村(居)不漏户、户不漏人”“不漏一车、不漏一人、不漏一项”,及时掌握疫情、及时制定措施、及时采取行动,确保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在构筑疫情防线中守好一方阵地、维护一方稳定、确保一方平安。

要铭记初心,当好抗“疫”一线“服务员”。从“学校门”步入“机关门”,从学生跨入公务员行列,作为一名年轻干部首要任务就是当好人民群众的“服务员”。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广大年轻干部要把疫情防控作为检验初心使命的“试金石”,积极发挥抗“疫”一线“服务员”作用,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通过电话了解、微信联系、群众反馈等形式,帮助隔离人员加油鼓劲、解惑释疑、疏导心理、化解情绪,热情周到地为他们解决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缺米、缺面、缺油、缺菜等实际生活困难。及时联系和配合医务人员为其测量体温、询问了解身体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身体不适症状,要第一时间护送其到指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

榜样4专题片心得体会篇5

一个榜样,不管好坏,它都可以影响一个人,影响一个人的命运。——题记

谁都说我是个执拗的孩子。家里有我,的确会鸡犬不宁。——无论是什么事,我都会斤斤计较,甚至是强词夺理。自己想起来,还真是“死的都会被我说活了”。妈也拗不过我,称我是“哑巴都会被你气得会说话”!

他也执拗,但此“拗”非彼“拗”,差别可也不小呀。

高考的感冒,致使他高考失意,只是考上了一所普普通通的大学。父亲不让他复读、复考。当时,当地考上大学的人不算多,且复读在父亲看来是一种耻辱——他是家中唯一一个考上大学的!面对父亲命令似的安排,他选择了接受,接受一个可能很平凡的人生。他不曾后悔过,对父亲还是依旧恭敬,依旧孝顺。我读不懂他,年轻气盛时那“执拗”地顺从而不曾懊悔!

对于他的母亲,也毫无例外。父亲去世了,他的母亲住在老家,老人家过惯了乡下的生活,不习惯城里的生活。为了不使老人家感到孤独,他常利用工作之余看望老人家。若是没空,也会常打电话跟老人叙家常。妻子稍稍说了点母亲的不是,家庭矛盾便大起来了,家中往往是好久的沉默,阴沉沉的一片。我读不懂他,人到中年时那“执拗”的举动,为此付出的代价!

他也不单是个孝子,他既“尊老”,也“爱幼”。

几乎是伴着每个太阳升起的时候,他都会打电话叫醒在睡梦中的女儿。电话那头的女儿总是极不耐烦地听电话这头父亲的关切。但这在女儿看来,尽是些唠叨,并极不愿意说上一句完整的话,总是“嗯”“哦”地回答他的话。因为只要一说句长点儿的话,父亲便又会罗嗦好长一会儿。他也知道女儿不愿在睡梦中被吵醒,可她知道女儿懒,兴许会迟到。而女儿呢,却习以为常,接电话时依然是不满的态度,心中似乎没有一丝愧疚。

其实,他不是别人,他是我爸,是那个孝顺的爸,是那个不厌其烦叫醒不耐烦的女儿的爸!而我,无话可说,我是个不称职女儿。

谁又能说他不是我的榜样,一个“执拗”的最佳榜样呢?

他可以影响我的一生,完全可以!

榜样4专题片心得体会篇6

10月21日晚8点,由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榜样4》专题节目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首播。《榜样4》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英雄辈出的新时代,一个榜样辈出的新时代。

在党的领导下,无数新时代英雄楷模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我要向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人民功臣张富清同志致敬;向坚守基层、奉献青春的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同志致敬;向兢兢业业、使命必达,立足平凡岗位展现敬业精神的唐真亚同志致敬……

榜样人物引领时代,指引使命的“航向”。《榜样4》中,讲述了平凡共产党员的不平凡,“本色英雄”张富清、“吃亏“书记李连成、“扶贫之花”黄文秀、“大湖鸿雁”唐真亚、扶贫“硬汉”隋耀达、“环卫天使”李萌、“揽月天团”嫦娥四号参研参试人员群体代表,这来自不同岗位的榜样人物,传递着榜样力量,他们的无私奉献,他们站在初心台上喊出的那句誓言“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都引领着新时代新征程,为作为基层干部的我们指引起为人民服务的“航向”。

榜样事迹催人奋进,扬起希望的“风帆”。“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榜样事迹成为了我在基层道路上的标杆。北京市东城区环卫女子抽粪班长李萌说“工作没有贵贱之分”,她凭着在部队练就的那股韧劲,适应工作,琢磨技巧,只为“宁可一人脏,换得万人净”为人民服务。2016年定向选调生、广西百色市百坭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黄文秀,研究生毕业后,放弃优质岗位,回到农村,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奉献自己,牺牲生命。同样是选调生,同样是女生,她们的事迹让我们每名基层干部肩上的责任和使命更加清晰,他们的力量激励我们奋进,扬起了共产党人忠诚、为民、执着的希望“风帆”。

榜样4专题片心得体会篇7

?榜样4》为我们提供了学习标杆,让我们感受榜样的激励而自我加压奋力向标杆看齐,同时也能学习他们的经验做法,传承和发扬他们精神品质,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当好榜样,做好表率,真心真意为人民服务。

跟随榜样足迹,用实际行动践行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老英雄张富清经历了革命战争年代的战火烽烟,退役转业时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对自己的战斗经历和荣誉称号,他刻意尘封60余年,令人敬佩不已。第一书记黄文秀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党员干部在为他们的先进事迹感动的同时,不妨以榜样为镜,多想想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想一想自己是否能够主动投身到党和国家的事业最需要的地方去,绝对服从组织安排,是否能做到把个人得失和功名抛在身后,跟随榜样的足迹,用实际行动践行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

探寻榜样光亮,带着坚定信念履职尽责。在《榜样4》节目的9位主要人物中,有三名村党组织书记和两名基层干部,他们多年来扎根基层、履职尽责,在基层天地中默默奉献。隋耀达在脱贫攻坚一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加茂镇共村埋头苦干,整村脱贫后成为该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继续坚守在扶贫一线。北京市东城区环卫中心十所“三八”女子抽粪班班长李萌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在抽粪班一干就是近10年。无论是榜样们对事业的坚定信念,还是在岗位上坚守不离,都应成为党员干部行动上的标杆。广大党员干部应以榜样为标尺,主动做到见贤思齐,扎根于本职岗位,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踏踏实实履职尽责。

汲取榜样精神,发扬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攻坚克难、勇攀高峰。《榜样4》主要人物中的叶培建、孙泽洲、刘适三名科学技术工作者在研究设计嫦娥四号探测器中贡献了重要力量。细想可知,今日聚光灯下的瞩目是他们用多少个日夜的辛勤研究换来的,今天的傲人成绩是他们攻破多少个难题才取得的。党员干部应积极学习践行科技工作者追求真理、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不屈精神,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勇于突破工作中的难题,对待失败百折不挠,精益求精地做好本职工作。

?榜样4》专题节目的主要人物既平凡也不平凡,既普通也不普通,他们就在我们身边,他们离我们很近。我相信无论从事哪行哪业的具体工作,通过收看节目都能从中获得心灵的震动和前进的力量。

榜样4专题片心得体会篇8

10月21日晚上,“榜样”第四期让我看到了“特等功臣”张富清;“吃亏书记”李连城;“时代楷模”黄文秀;“抽粪女工”李萌;“羊书记”隋耀达; “大湖鸿雁”唐真亚;嫦娥四号群体代表叶培建、孙泽洲、刘适等优秀共产党员,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私奉献,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勇于担当、练就了“吃亏”的本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为了自己那份初心,不放弃,为了中国航天事业奋斗不息。

我俩通过学习榜样更坚定了我们永远跟党走的初心。在榜样身上看到他们为革命流血牺生献出宝贵的生命,为建设发展壮大祖国,在各条战线上不为私欲,一心朴在各自的岗位上,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老英雄张富清隐藏身份为党增光添彩时时处处用党员的最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农村书记李连成牺牲个人利益改变农村面貌.让全村人都富起来。青年党员李萌,黄文秀在物欲横流的当今.她们为初心,为人民付出了美好的青春年华,和生命。几代科学工作者为了祖国强起来他们忘我的工作着。使我国的科技才有了腾飞的发展。今后我们要学习他们:时刻牢记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做合格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