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出色的事迹材料能够起到宣传典型,推动工作的功用,我们在撰写事迹材料的时候肯定要强调语句通顺,以下是网客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3.8红旗手个人事迹7篇,供大家参考。
3.8红旗手个人事迹篇1
在“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全国妇联日前公布了2020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红旗手(集体)名单。
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闻玉梅,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妇产科医院党委书记华克勤获评全国三八红旗手。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胡薇,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治疗中心主任章真获评全国巾帼建功标兵。
全国三八红旗手
闻玉梅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闻玉梅
闻玉梅先进事迹介绍
闻玉梅院士,我国著名微生物学家。
躬身科研,义无反顾,为医学事业忘我奉献。她长期从事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与科研工作,是世界公认的治疗性乙肝疫苗开拓者之一。从创办医学分子病毒学实验室,战乙肝,抗非典,到指导建立p3实验室,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她始终坚持把国家、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竭尽心力培养医学人才。闻玉梅投身教育几十年,一直将教书育人作为第一任务;在全国率先给学生开设《医学与人文》课程,培养医学生的人文情怀。2019年获教育部杰出教学奖。
科普赋能,硬核攻坚,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奋勇助力。新冠疫情期间,作为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技攻关专家委员会主任,闻玉梅指导新冠肺炎的病原、疫苗和抗体等科研工作,为政府决策积极建言献策,带头开展科普工作,荣获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先进个人。
闻玉梅于199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91年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2003年获抗击非典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
华克勤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妇产科医院党委书记
华克勤先进事迹介绍
作为中国妇科微创技术的领跑者,30多年来,华克勤一路探索创新,在妇科肿瘤、生殖道畸形等方面位居国内、外领先水平。从“完成国际首例孕期合并宫颈癌患者保留宫体及胎儿的广泛腹腔镜下宫颈切除术”到“国际首次采用生物网片阴道成型术为先天性无阴道患者解决难言之隐”……华克勤以创新回应临床难题,在保证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将“不可能”变成“可能”,不仅着力于解决病人的病痛,更尽可能地为她们保留生殖器官、保全生育需求、保持生理功能,以维护女性尊严。尤其在保留生育功能的妊娠宫颈癌诊疗中始终走在国际前列,近20年妊娠期宫颈癌患者五年生存率达94%,新生儿存活率达100%。
科研工作中,华克勤善于结合临床进行科学研究,在长链非编码rna、遗传性致病基因探索等方面均实现了零的突破。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cell research(影响因子:17.8)发表论文,提出并证明了“gen1+wnt9b”双基因突变的协同叠加效应是导致女性苗勒管发育不良的重要原因。近年来,获得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23篇,其中sci论文112篇。获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4项。临床科研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相关技术已转化为成果,在北上广等三甲医院推广应用。主编专著《实用妇产科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崛起,她又跨界进行科研合作,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运用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全流程平台管理,设计面向医生的ai工具集,该平台目前已进入验证及推广阶段,成效显著,未来将切实解决基层缺少宫颈疾病专科医生及病理医生,无法进行宫颈癌初筛的现状。同时,她还将触角延伸至肿瘤扩大根治、器官组织替代、微创器械创新,在多学科交叉、产学研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
身兼全国及上海多项学术领域重要任职的华克勤作为上海妇科质控中心的领头羊,也全面建立起全市妇科质控三级管理网络,牵头制定14个妇科单病种质控标准规范化手册,打造了妇科质控的上海品牌。2019年起,她又联合长三角妇科质控中心制定并发布了《长三角妇科单病种质控标准》,以期在更大区域内施行妇科同质化管理,全面质控,惠及患者。
她不仅在国内积极推广妇科微创技术,还多次应邀带领团队参加美国(aagl)及欧洲(esge)妇科内镜协会组织的国际妇产科会议,团队成员大会发言、手术视频演示占中国投稿发言者的半数以上,在世界妇产科领域发出了“中国声音”,对中国妇科微创技术的国际化推广做出突出贡献。
作为党委书记,华克勤始终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医改大局,充分发挥“国家队”作用,利用医院创建的四级网络(全国省会城市妇幼联盟、长三角妇产科协作网、复旦妇产科医联体、社区全专联合体)的协同作用,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二三线城市、西部贫困地区、亚非经济合作体以及一带一路国家提供技术支持,以提升当地妇产科医疗服务能力,实现造福女性生殖健康的精准技术扶贫。
3.8红旗手个人事迹篇2
“从遇见开始,便已想好守望一生。”这是兰州市红古区鑫源天然气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建敏对陇原的深情与挚爱。
尹建敏是喜欢挑战、敢想敢做的女企业家。2000年,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出生在辽宁丹东的尹建敏和远在西北的甘肃相遇了。
2001年底,兰州市红古区鑫源天然气有限公司注册,公司稳步发展到今天,资产10亿多元,累计上缴税金6000多万元,红古区居民和工业企业用上了安全、清洁、低碳的新能源。
尹建敏是热心公益、把慈善当做事业来做的慈善家。
公司注册成立的同时,鑫源志愿者服务队也成立了。在公司发展壮大的同时,尹建敏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做公益,定时去看望孤寡老人,资助贫困学生……她把空闲时间几乎全都花在助人为乐上。
在甘肃,近20年来,已经很难统计她究竟在这里帮助过多少人、多少家庭,只是流传在老百姓中的口碑,长久地注解着她助人为乐的做事风格、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2017年,她被推选为“甘肃省道德模范”。
2018年10月20日,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表彰大会暨扶贫日论坛上,授予兰州鑫源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全国‘万企帮万村’先进民营企业”荣誉称号。
这些年,她可谓是走到哪里,就把善因种在哪里。但是,在她看来,她不是一个奉献者,而是一个受益者。她说,助人为乐,滋养了她一身正气。
这些年来,她从未违背来甘肃时的初衷,扶贫捐赠也是企业的常态。18年来,尹建敏累计为社会公益捐助资金多达1800多万元。2016年5月,她干脆在兰州市慈善总会设立“尹建敏慈善基金”,分设“爱心助学”、“孝亲敬老”、“大病援助”、“扶贫济困”四个项目,基金良性运转近三年,已向社会捐助500余万元,累计捐赠慈善资金1000万元以上。多年济困扶贫的经历,让她认识到,输血更要造血。2014年开始,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她又将企业的主业转到了产业扶贫的新战场。
助人为乐,是尹建敏多年习惯造就的生活态度。
无论是创业初期,还是深耕兰州多年后,尹建敏空闲时间几乎全部扎在了助人为乐上。近三十年的商界深耕,早已有了颐养天年的资本,但是,生活却被她安排得越来越忙。尹建敏十几年来能够做到雷打不动,坚持每月定时去慰问红古区19户五保户、困难户、残疾人家庭。80多岁的牛国栋夫妇是尹建敏帮扶的空巢户之一。老太太生病住院,她守在床前擦洗、喂药,两天两夜没合眼。抗美援朝伤残军人张俊岳双眼失明,儿子15年前发生交通意外,生活不能自理,多年来,尹建敏是照进这个苦难家庭的一束光亮。在她帮扶两年后,老人的儿子曾经像植物人似的瘫痪在床15年,竟奇迹般好转,每次她去时,都要唱起《东方红》以示感谢。
2019年1月8日,这是7年以来,尹建敏第16次来到甘肃省临洮县太石镇甘坪小学。甘坪村位于太石镇的大山之上,从山下走13公里蜿蜒的山路才能到达,是临洮县一个典型的贫困村。2012年,尹建敏第一次来到这里,送来了60套桌椅,闻讯而来的村民们开着三马子在半路上等待,将桌椅转运到村里。那天赶上了暴雨,因为学校的教室很紧张,有一间土坯房已是危房却还在使用,她当即表示出资30万元对这些旧教室进行重建。
18年来,她资助了大量的学生,每年都会收到不少孩子的来信,感谢她在他们命运最无助的时刻伸出了橄榄枝。2014年以来,尹建敏开始建立机制,每隔两年把甘肃贫困地区的优秀学生带到北京开展夏令营,她告诉孩子们,人生的困境是暂时的,世界很大,任何时候都不可以放弃梦想。
助人为乐,是她善由心生的精神陶冶。
2014年,她将天然气公司的全部利润投入农业,投资1.75亿元注册成立兰州鑫源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和金砂台生态循环农业园两个重点项目,开启了她用产业扶贫攻坚的计划。
她先后投资3500万元,建成占地200亩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引导村民吃上“技术饭”,走上“脱贫路”。她在科技示范园区设立电教室,成立农民田间学校,长期开展肉羊养殖、果蔬及食用菌种植技术培训,助力农户成为技术能手,带动贫困农民脱贫。构建农业产业扶贫大版图,她投资1.8亿元,建成占地1700亩金砂台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其中,囊括了占地440亩、存栏量可达5万余只的金砂台良种肉羊繁育基地,以及占地1260亩的有机果园。2016年,尹建敏到澳大利亚挑选了560只澳洲白、杜泊精品种羊,搭乘美国阿特拉斯航空公司的波音747—400f全货机,经过十多个小时的飞行后,进入了尹建敏的肉羊繁育基地。这是甘肃首次大规模直接从澳大利亚进口纯种肉羊种羊,一时成为新闻热点话题。不到三年,尹建敏的羊已闻名全国。
在东乡县,她打的是产业扶贫组合拳。2018年7月,她在东乡县注册了东乡县伊东羊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第一,给当地群众发羊,建档立卡户每户4只羊,三只公羊一只母羊,养成后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第二,青储饲料收购为当地百姓带来一笔收入;第三,土地流转是一份收入;第四,村集体经济每年分红10%;第五,为了不返贫,设立东乡贡羊基金。
尹建敏说,虽然到了耳顺之年,但她仍有奢求。她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更多的贫困农民真正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3.8红旗手个人事迹篇3
_月_日下午,_在兰州市第十_届人大_次会议红古团分团讨论现场,见到了正在认真研读报告的市人大代表尹建敏。作为农业产业化建设先行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许多内容与尹建敏的想法不谋而合。
“上午听了张市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感触很深。报告中‘人才引进’‘绿色崛起’‘改善民生’‘城乡互补’这些关键词更加坚定了我的一些想法。”尹建敏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后五年,兰州市将积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化城乡公共资源配置,推动形成工农互补、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我认为,实现数字乡村和乡村振兴战略,始终离不开村民数字素养的提升。农村数字经济普及和居村民数字素养提升将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就如何提升乡村数字素养,尹建敏在议案中说,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数字技术的发展,农村数字技术的普及与农村居民数字素养的提升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我市乡村“数字鸿沟”问题已亟待解决,这也是制约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她建议,政府可启动实施“全市乡村数字素养提升五年行动计划”,加大经费投入,将数字素养提升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予以保障。鼓励党政机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业等参与全市乡村数字素养提升五年行动计划,逐步加大激励力度,对全市乡村数字科普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同步开展全市数字经济“进乡村、进学校、进家庭”活动,编制系列科普读物、新媒体科普作品,开设数字技能课程。
3.8红旗手个人事迹篇4
2月8日,牺牲在武汉抗疫前线的广西援鄂护士梁小霞,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评定为烈士。梁小霞牺牲后,全国妇联第一时间作出决定,追授梁小霞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梁小霞生前系广西南宁市第六人民医院内一科护士,于2020年2月21日作为广西第七批援鄂医疗队员抵达武汉,进入武汉协和医院西院重症病区,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奋不顾身奔赴抗疫最前线,毫无畏惧投入防控救治工作,顽强拼搏、无私奉献,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突出贡献。2月28日上午,梁小霞在隔离病区工作时突然晕倒,经全力抢救无效,于5月26日不幸逝世,年仅28岁。
主动请缨援助湖北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梁小霞同志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主动请缨奔赴湖北抗疫前线,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广西医务工作者的精神风貌和时代风采,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突出贡献。
抗疫一线突然晕倒
2020年2月28日上午,梁小霞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隔离病区工作时突然晕倒在抗疫一线,中央指导组立即组织国家医疗救治专家和武汉协和医院医疗团队进行救治。
经全力抢救和充分评估后,2020年3月30日,国家派医疗专机由国家医疗专家和广西医护团队护送回南宁继续治疗。广西组织区内外专家和多学科医疗救治专家组进行全力救治。
2020年5月25日凌晨,梁小霞同志病情恶化。5月26日,虽经全力救治,梁小霞同志永远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岗位、亲人和战友!
3.8红旗手个人事迹篇5
尹建敏,18年来,坚持每月慰问红古区19户五保户、困难户和残疾人家庭,定期去红古区养老院看望老人,累计为社会公益捐助资金达1800多万元,并带领企业积极助力脱贫攻坚,以大爱善行谱写奉献之歌。
2001年,尹建敏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号召来到西部发展,成立兰州市红古区鑫源天然气有限公司。项目在建期间,在村子里,遇到病人、贫困者和上不起学的孩子,她都给予援助。在给用户安装天然气的过程中,只要遇到老弱病残等低收入家庭,尹建敏都会免去安装费用并赠送燃气具。
2014年,尹建敏开启了产业扶贫攻坚计划,将天然气公司的全部利润投入农业发展项目,她先后投资3500万元,建成占地200亩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引导村民吃上“技术饭”,走上脱贫路。她还在科技示范园区设立电教室,成立农民田间学校,长期开展肉羊养殖、果蔬及食用菌种植技术培训,助力农户成为技术能手。
2018年初,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尹建敏又将扶贫新战场放到了深度贫困地区临夏州东乡县。她成立了东乡县伊东羊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给当地3000余个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发4只种羊,带动12个行政村、6个养殖专业合作社规模化养殖,养成后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尹建敏在走访中发现,当地妇女们主要是在家照顾老人、孩子,鲜有就业机会。她又成立东乡县伊淼食用菌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打造生产基地,发展村域经济,村里的妇女们每天去采摘木耳、浇水,获得稳定收入来源。
3.8红旗手个人事迹篇6
尹建敏是2001年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号召来到西北的。为什么会来到西北,奋斗和回报社会是她的答案。“我喜欢每天都在奋斗都在努力。如果有财富以后去过奢侈生活,最后人生就会被催眠到不可想象的地步。”同时她认为,一个民营企业家创造的财富,最后要回报社会而并不是归己所有。“如果把创造的财富回归于社会,每天又继续努力奋斗,这样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我觉得是完全不一样的。”
2001年来到兰州后,在调研产业项目的过程中,尹建敏发现兰州的自然环境状况不是很好,其次贫困人口也很多。“这两个事反过来让我有决心在西北创业”,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动工后,尹建敏开始从事天然气行业,“天然气本身就是环保项目,可以为兰州的环境条件改善做出一些贡献。”
2014年至今,尹建敏的扶贫脚步从兰州市的红古和永登地区到了临夏州和定西市。扶贫要扶,天然气公司的经营同样不能落下,尹建敏告诉记者:“我不能因为扶贫,把企业经营落下,有六七百名员工还要吃饭。那我的意识一定要保证企业在良性循环的前提下,流动资金必须有保障”如何保证公司良性循环运转?尹建敏认为,“做企业也好,扶贫也好,我觉得就像咱们持家过日子,要会算账,把账算好,资金分配要让原有企业和现在创业的企业都稳定发展,还要让老百姓有稳定的收入,每笔账都要给它算好,算清楚了,这样就是在有规划的这种前提下推进。”
尹建敏为许多人做了许多事,谈到自己的家庭她表示同样要负好责,“能承担社会责任,首先要承担好家庭责任,能为社会做事,不为家里做事这样也不称职也不合适。把家里的事情做好以后才能去承担社会责任,我们家里人也全力以赴支持我。”
2018年全国三八红旗手、2019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20年全国慈善会爱心企业家、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这些都是尹建敏获得的荣誉,对此她告诉记者,“荣誉永远都是过去,每一个荣誉对我来说都是新起点,在荣誉面前我要求我自己戒骄戒躁,同时每天的心态要归零再去奋斗,这样才能不愧于给我的这些荣誉。”
未来的路怎么走?尹建敏表示产业要稳扎稳打,让当地顺利步入乡村振兴,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全力打造绿色农业产品,“对当地扶贫也好,对全国人民饮食生活保障也好,要联系到一起来发展产业,对这个我还是非常有信心。”。
3.8红旗手个人事迹篇7
日前,全国妇联决定,授予陈芳等300人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授予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疾病科等199个单位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其中,山东绿鑫春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臧永芝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臧永芝,山东绿鑫春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2013年返乡创立山东绿鑫春生态农业公司,先后流转土地5800余亩、总投资5.2亿元,与周边菜农结成联合体进行育苗、栽培、加工、销售等产业化运作。作为公司负责人,臧永芝提出用“以大帮小,以强带弱”的形式帮扶农户就业脱贫,尤其借助妇联平台和巾帼示范基地的引领和带动,通过提高村民科技文化素质、优化产业组合,实现了当地产业效益大幅提升。目前,共吸纳和培养周边村庄劳动力350余人,每年助力百姓增收500多万元,2017年上新智慧农业互联网系统及农产品深加工和电商新营销,带动了当地包装、运输、乡村旅游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作出重大贡献。她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先后出资为父老乡亲修路、铺设自来水管道,帮扶贫困家庭1000余户,资助贫困学生300多人,累计捐资超过280万元。帮扶、带动大学生创业就业近200人。面对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她多次组织发起爱心助农活动,帮助农民足不出户把农产品销售出去,并多方协调购买抗疫防控物资,积极向武汉、邹城捐款捐物50余万元,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