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天的生活里,大家都会接触到事迹,对各类事迹都相当熟知,大家怎么拟定事迹材料呢,一份杰出的事迹材料能够发挥弘扬正气,评选先进的效力,以下是网客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社区网格长事迹材料7篇,供大家参考。
社区网格长事迹材料篇1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社区党员干部主动担当,冲在一线,社区居委会副主任、计生站站长挺身而出,放弃休假、不分昼夜投身到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在疫情防控的严峻斗争中坚定信念、知重负重,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疫情防控工作开始后,同志担任社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兼疫情工作情况调度员。她从1月23日开始到辖区商户、超市、网吧、排查近期武汉返辽人员,并登记、上报。有居民问她:你们入户排查很危险,有的居民都不带口罩,你不害怕吗?她却说“我是一名社区工作者,更是一名党员干部,关键时刻我必须扛起责任,做好整个社区的疫情防控是大事,我的身体是小事。”她每天还要负责接收上级的文件和通知;整理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的全部工作资料;把社区警务室、全体社区网格员、社区卡点排查出的湖北和其他外省市返辽人员的情况进行整理,第一时间报到卫健局和卫生服务中心。虽然工作任务繁多,但她做每一项工作都认真负责,因此,她每天都加班到很晚,有时都忘了吃饭,回到家里,因为工作太忙碌,又累到吃不下饭,整个人瘦了很多。有几日她忙到半夜才回家,回到家也在时时关注工作动态,压力和疲劳,扰乱了生物钟,吃不好饭也睡不着觉,家人看在眼里,孩子和丈夫看到她瘦了都很心疼。孩子在成都工作,每年只有春节假期能回家短短几天,但她却没有时间为孩子做上一顿像样的饭菜,陪伴孩子和家人过春节,家人们还要每天为她担心,她也有些内疚。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为了居民安全,为了大家安全,她始终坚持着,从未因个人的事情影响过工作,真正做到了舍小家为大家。
她除了负责社区疫情防控的调度员工作,还负责新村a区409户居民的宣传和排查工作。因为白天她要填报信息,做好记录工作,所以只能在完成调度员工作后,时常都是天黑了以后才能开展楼栋排查工作,为了让居民们能更好的了解到疫情防控知识和相关通知,也为了能让居民主动向社区登记外省市返辽人员情况,她到居民楼栋内挨家挨户张贴通知单600余张。正月十五当天,孩子第二天就要回四川,一家人都在等她回家,孩子和丈夫希望能一家三口一起吃个饭,家人的电话一遍遍的响起,但她为了让居民注意不要在楼道内点蜡烛,使用明火,避免发生火灾,她到辖区内张贴通知,加班到很晚才回家,连一口团圆饭都没有吃到。万家灯火,烟花齐放时,她选择无怨无悔的付出,只为守护居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了做到409户居民外省市返辽情况排查全覆盖,她先是将社区登记信息、警署信息、物业信息整理,挨家挨户打电话,细致的沟通询问,做记录。对电话未联系上的居民,又挨家挨户入户排查,白天没有时间,只能在忙完工作后去排查,几乎每个单元楼都要走到六楼,寒冷的冬天黑夜里,经常走了一身的汗。为了确保排查到位,信息准确,她通过多种方式一户一户的确认,排查出武汉返辽人员2名,其他省市返辽人员14名,并详细询问身体情况、返辽路线,将情况及时上报。并对这16名居民进行随访,日日询问情况。
社区网格长事迹材料篇2
这个世界上没有大家所说的“超级英雄”只有面对困难挺身而出的凡人。一句“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是他们对祖国人民的庄严承诺!
从新年的钟声敲响的那一刻,就注定了这是一个不平凡的新年,“新型冠状病毒”的到来让我们的祖国不得安宁。但是截止到2020年2月20日,全国累计派出255支医疗队,32572名医护人员支援武汉。他们是“战士”抗疫情就是打仗,他们勇闯第一线。
记得有一个采访是这样的——一线医生的女儿的一番话:“我的妈妈其实是一个抵抗力特别低的人,她给儿童看病的时候自己都能感着冒回来;有意外的得知我外公居然还在一线上班,在我的世界里,我的妈妈和外公是很能行的人,我把他们借给你。他们能顶起我们这个家,他们同样也可以顶起你们患者的一片天……”她含着泪却笑着说起了这样的一番话,可是她还只是一个被家人庇护的小女生啊!没有谁,就应该冲锋陷阵,就应该英勇无畏,就应该抛家舍子,就应该无私奉献的,但在每一位医生的背后也许也会有着自己的精神支柱吧?
因为防护服的“珍贵”,所以医护人员也是特别珍惜的用着,他们甚至一天都穿着防护服,他们不敢吃饭、喝水,连女医生生理期的时候也坚持不脱防护服。男女医生都穿着成人尿不湿连续工作。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物资最紧缺的时候,各个省,各个工作单位也都伸出了救援之手,在紧急时刻,我们中国人团结一致,互帮互助。其实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他们不过是一群普通人披上了战袍,学着前辈的样子和死神抢人罢了……汗水流到眼睛里,口鼻里、手臂被口罩和衣袖勒的青紫,鼻梁上被压的满是痕迹——他们不是“白衣天使”,是“战斗天使”!
社区网格长事迹材料篇3
网格不大,但需要步步丈量;网格虽小,却事关家家户户。何洋洋,沙市区中山街道江汉社区一名普通的网格员,自2016年入职以来,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务实的工作态度为居民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成为居民心中的贴心人。以“第一时间发现居民需求,第一时间解决居民诉求”为目标,切实解决群众遇到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真正实现”零距离”为群众服务
疫情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严防严控当好“侦查员”。何洋洋深入每家每户,宣传解释、登记排查。对网格展开地毯式摸排,建立完善返乡人员清单,落实管控要求,确保排查工作不漏一户、不掉一人。每天回家时,双腿都是又酸又软,“但这不是最令人难受的”,她说,“最让我们难受的是有些住户不理解我们的工作,对我们上门不仅没有好脸色,甚至还抱怨喝斥”。面对这种情况,她总是耐心做好解释工作,最终得到住户的理解和配合。社区是疫情防控工作的主战场,预防是根本,宣传是重点。当好疫情防控宣传员,“你好,这个宣传单给你,近期疫情形势严峻,请做好个人防护”。她积极利用传统的喊喇叭、贴标语、发传单等手段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凝聚起同心协力防控疫情的共识和力量。营造了浓厚的疫情防控工作氛围,增强了社区群众的健康意识、防范意识,提高了疫情防控能力。
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难免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口角,产生矛盾,为了守护网格和谐,让问题在网格解决,何洋洋如春风化解干戈,如丝线系紧邻里,用真诚的态度,长足的耐心,帮助居民群众跨过心里的坎儿,迈过彼此间的隔阂,共建和谐美满网格。
在平时的工作中,何洋洋坚持定期入户走访,关心辖区独居老人的生活和居住情况。每到一处都与老人亲切交谈、嘘寒问暖,了解他们近期的生活状况,并叮嘱老人们要注意保重身体,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安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成为他们亲近信赖的人。家住梅台巷2栋的刘奶奶行动不便,无儿无女,一直由保姆照顾,现无法负担保姆的费用,何洋洋了解情况后帮助刘奶奶联系在外地的哥哥,协助刘奶奶与其哥哥协商,最终用以房养老的方式解决刘奶奶养老问题。何洋洋说,我们做的都微不足道,更希望所有的老人们在晚年生活中都有“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的积极乐观态度。
“网格员的工作多而繁杂,但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心,足够的耐心,博大的爱心,才能尽到网格员的职责。”江汉社区的网格员何洋洋如是说,我们网格员要用耐心换来理解,用暖心获取信任,真诚服务换来群众满意的笑脸,为了这个目标,脚踏实地,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在平凡岗位上来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社区网格长事迹材料篇4
她是临汾市大宁县昕水镇昕荣社区网格员xx,作为社区网格员的她坚持为社区居民办实事、解难题,在任职期间,不断穿梭于社区的大街小巷中,出入于有困难居民家中,踏踏实实解决了居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小小网格员维系大安全”。
走访入户,做好信息采集员
她坚信,要解决居民问题,就得先了解他们的问题,就得摸清居民基本情况。昕荣社区相对具有人口流动性大、出租房多、安全隐患多、各类民生问题、邻里纠纷较多等特点,给网格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做为网格员她深感责任重大。为了使居民情况更加明了,她利用午休时间、周末时间,不断穿梭于网格内的巷道,了解居民基本情况并进行登记。
积极宣传,做实疫苗接种助力员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作为小小网格员,她尽心尽责在社区内进行疫苗接种登记、宣传,对于未接种疫苗人群进行解说,向他们说明疫苗接种的重要性,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疫苗种类、接种相关事宜等,对于不能接种的人群,也会进行详细标注。对于不配合的住户,她竭力避免冲突,通过与其家属联系、劝说,使其接受疫苗并接种疫苗。
乐于奉献,做好居民服务员
在网格员的工作中,她始终坚持“无论生活给予了我们什么,我们都要做骄傲的花朵”,纵然“零落成泥碾作尘,也要香如故”。一直以来,她把居民当成自己的亲人,把居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用心做。她为网格内的孤寡、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人群,建立了网格志愿者联系帮扶机制。西滩居住的李奶奶常年一人居住,行动又不方便,且儿女长年在外打工,生病时也无人照顾,她在入户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为老人服务,帮助代购生活必需品。该交医保时,马上为老人代办,有一次为老人送药时,发现老人家里下水管道堵塞了,她立马拿起工具,不怕苦、不怕脏帮忙疏通;天气变冷了,帮着老人张罗棉衣被褥,老人感动地对左邻右舍说:“网格员热心真诚的服务,让我感受到女儿就像在身边一样,她就是我的家人。”而类似的好事,对她来说只是工作中的小事。办了多少好事、得到了多少老人的赞扬,她自己也记不清了。网格内有谁需要到社区办事没时间,她全权代办,如残疾人证、养老保险交纳、80岁高龄补贴等。不仅如此,她还带领志愿者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并积极带头向居民倡导绿色环保理念,号召大家“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在网格员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她以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勇于超越自我的工作精神,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基层工作琐碎而平凡,但正是平凡的工作成就不凡的业绩和不凡的人。在今后的服务过程中她还将一如既往,积极主动履行社区网格员的工作职责,尽自己的能力为社区居民办实事解难题,成为居民的贴心人。
社区网格长事迹材料篇5
xx,男,1976年1月生,中共党员,定山镇东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同时也是定山镇东光村一网格管理员。于20xx年6月获得“全县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20xx年7月获得“全县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xx年11月获得“最美退伍军人”荣誉称号。该同志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奔走在大街小巷,每天巡查辖区不安全隐患,开展平安创建,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获得了上级和群众的充分认可。
一是勤学苦练钻业务。为了更好地适应岗位的需要,更好地履行网格员职责,该同志始终注意把学习放在重要的位置。在工作中或在工作之余,有针对性地学习了有关文件、法律法规。针对东光村征地拆迁矛盾纠纷多的问题,他自学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征收拆迁补偿条例》。随着《民法典》等最新的民生领域法律法规出台,又与时俱进,充实自己的理论基础。自20xx年东光村启动征地拆迁以来,矛盾纠纷时常发生,该同志细心、耐心地面对老百姓的问题,精准施策,化解了一批征地拆迁矛盾纠纷,参与调解大大小小的矛盾纠纷已超过68起,调解成功率超过98%,及时化解纠纷,有效地避免了矛盾纠纷上交,保证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二是积极开展平安创建。积极联合定山派出所上户宣传扫黑除恶暨“双提升”、反诈骗工作,指导帮助老百姓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200余次,通过发放宣传册、解说宣讲等方式加大扫黑除恶暨平安创建宣传力度,对“双提升”测评方式、内容做出了详细解释,使平安创建、扫黑除恶常态化斗争深入人心,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开展重点水域防溺水巡查30余次,通过增强巡防密度和力度,完善相关硬件设施,逐步形成长效机制,从源头防范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
社区网格长事迹材料篇6
社区网格员,一个看似普通而平凡的工作岗位,却浓缩了整个社会百态。有这样一位网格员,个头不高,小巧玲珑,却有着"拼命三郎″精神的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起“晴姐”,网格内的居民都竖起了大拇指,无论是烈日当头,还是寒冬腊月,总能见到她在自己的格子内走家串户,为居民们忙这忙那,解决居民那些令人“头疼”的烦心事。她就是沙市区朝阳街道肉联路社区的网格员——王晴。
初到社区的她,对社区工作也是一名“门外汉”,不知道如何与居民打交道。张大妈家的下水道堵了,喊她;刘大爷家的天然气用不了了,喊她;马阿姨两口子吵架了,喊她……面对居民们的这些“无理要求”,她是一头雾水,为什么这些事都要自己去解决,弄得焦头烂额,一度不敢在自己的格子里面转悠。可是当她找人把张大妈家的下水道疏通了,刘大爷家的天然气通了,马阿姨家传来了笑声……渐渐地,她也明白了,这不就是网格员的事儿吗,走在自己格子里,面对的是居民们一张张开心的笑脸,在平凡的工作中,她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渐入佳境的她,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2020年大年初一得到抗疫通知,迅速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开始了人员的摸排工作。因为平时工作扎实,很快就把自己网格内的人员信息登记完毕。为居民买菜送药,与封闭在家的居民隔窗谈心,空荡的街道上,形单影只的她却有着用不完的干劲。可是回到社区,疲倦的她有时候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经过2个多月的努力,终于迎来了解封的日子,生活又回到了正轨。
连日的暴雨,社区出现了严重的涝情,望着齐腰深的水涝,居民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王晴立即组织社区内的退役军人成立了突击队,为受灾的居民家中堆砌沙包,形成隔水带。对受灾严重的居民进行转移,将涝情的影响降到最低。涝情未完,汛情又至。王晴主动请缨,到荆堤上进行值守,炎炎烈日当头,一顶草帽,一根木棍就是全身的装备。她认真地在大堤上探查着,全身早已湿透了……
在网格内用微笑去面对每位居民,始终如一地用自己的热心与热情去面对每位居民,让他们能够在家就感受到贴心的服务。对此,她也有自己的规划,网格内的儿童多,她想着发挥社区金色童年基地的作用,多多开展户外活动。老年人缺少交流,她想着开展端午包粽子送亲情,重阳节趣味运动会,让老年朋友们聚在一起开开心心交流交流。疫情过后,工作难找,她想着引进招聘会,为社区居民解决就业问题。
将居民的冷热挂在心头,把居民的忧愁记在本上,怀着一颗为民服务的热忱之心。她那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态度正在滋润着网格内的千家万户。
社区网格长事迹材料篇7
20**年末,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其势汹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危急时刻,大同市委政法委及时响应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全面抗击疫情、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号召,紧急动员全市4900余名网格员投身疫情防控战斗,织细、织密、织牢防控网,对疫情展开全面围剿。他们在各自的网格中辛勤奔走,用执着和坚守书写着新时期网格员的不凡篇章。一令发,千军动。网格员们时刻牢记职责,严防严控当好侦查员,热心服当好跑腿员,传递知识当好宣传员,关爱心理的疏导员,构筑起了阻击疫情的坚固堡垒。
一、严密侦查,守牢防线。
千门万户勤奔走,细致排查不放过。全市网格员对所辖社区、街道等展开地毯式摸排,建立完善xxx返乡人员清单和其他返乡人员清单,认真开展测体温、报行踪等工作,确保排查工作不漏一户、不遗一人。大同市左云县小京庄乡小京庄村网格长郑金凤从正月一直忙到现在,她和丈夫、儿子一家三口人都投入到了这场战斗中。从入户排查工作开始到现在家里人就没凑齐过。她挨门挨户地登记、排查,一天下来,微信运动步数20000+,当问起工作感受时,她说累是真的,但村民们都很理解,支持,值了!,简单的一句话写满了担当和真诚。她的丈夫是乡卫生院的医生,同样在县乡路口站岗值勤,排查信息、测温、消毒,数九寒天一站就是一整天,但寒冷并没有改变他的坚守。他们的儿子同样是一名村医,也是正月就开始离家工作了,还承担着外乡返村人员14天隔离防控工作。一家三口用他们的坚守诠释了新时期网格员的奉献与担当。
二、志愿跑腿,温暖人心。
疫情防控对居家隔离的群众产生了不利影响,如何确保做饭食材和快递收取成了他们最关心的问题。网格员们主动充当起群众的跑腿员,让社区居民安心宅家,吃下定心丸。您好,您需要的生活用品我们已经买回来放在您家门口啦,麻烦您出来取一下。这句话成了大同市平城区新建南路街道网格员们重复最多的话。他们每天晚上八点在新组建的小区微信群里登记居民的购物和快递收取信息,第二天早上八点就开始奔赴超市和快递网点。每天这样来回走,队员们也确实感到很吃力。因为疫情的原因,大家都想尽量多买几天的菜,少跑几趟,有时候队员们一只手就得拎十来斤的东西回来。疫情就快过去了,大家先在屋里多待几天,我们年轻,多跑几趟,没事儿。一名网格员笑着说,但我们分明看到他额头和鬓角都是细密的汗珠。细微之处见真章,网格员的工作是平凡的,但总要有人甘于这种平凡,并写就不凡。
三、土味宣传,凝聚共识。
社区(农村)是疫情防疫工作的主战场,预防是根本,宣传是重点。网格员们积极利用传统的喊喇叭、贴标语、发传单等手段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凝聚起同心协力防控疫情的共识和力量。张越是大同市云冈区建西街社区主任。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如何有效宣传成了她日夜琢磨的事儿。靠人力去喊,见人就讲防疫知识不现实,也不安全。她喜欢用手机听书,喜马拉雅app确实有好多疫情防控知识,但是内容又太多,即便连上蓝牙音箱,人们听到的是片段,宣传效果也不理想。后来她想到利用网络热门顺口溜只要还有一根葱,不往菜市场里冲,只要还有一滴油,躲在屋里不露头,我在家,我骄傲,我为祖国省口罩……。她将这些话用大同方言重新改编,这样更接地气,群众也更易记易懂。小区居民们在听到宣传语会心一笑的同时,也了解了防疫要求。平凡的工作需要的就是热爱,缺少这种热爱,就不会有土味宣传的创举,就无法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磅礴伟力。
四、疏导压力,助力战疫。
疫情不只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带来的心理冲击也是巨大的。为帮助社会大众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心理防护,大同市网格员们主动请缨,组成心理疏导志愿服务队,用爱暖人心,用情慰心灵。奋战在灵丘县疫情防控一线的网格员们通过县综治中心心理咨询服务队联合县心理健康志愿者协会共同组成疫情线上心理援助咨询服务队,由多多老师、碧空老师、明月老师等三位具有丰富疏导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全程守护,向一线抗疫人员和人民群众提供应对疫情在线心理咨询和疏导服务,用至诚的关xxx解他们的压力,守护好他们的健康,筑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心理防线。三位老师牺牲了饭后与家人的团聚和欢乐,全程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确保将外界影响降到最低。有的求助者一开始并不太放心这种交流方式,只是语音聊几句,后来交流的多了也就敞
开了心扉,也愿意连麦了,愿意视频了。其实,每一个进步都是信任的升级,很珍贵,网格员小张说,他觉得这种被需要的感觉特别好。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的人在帮你负重前行罢了,这句话也道尽了网格员们的默默奉献和无私付出,他们用一个个细微到极致的举动让群众明白,有爱的地方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