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歌唱活动的教案7篇

时间:2025-10-03 作者:dopmitopy

大家在制定教案时,应该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实现个性化教学,大家在撰写教案时,应该明确教学目标,以便于后续的评估和反馈,下面是网客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中班歌唱活动的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班歌唱活动的教案7篇

中班歌唱活动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体验和表达歌曲中思念妈妈的情感。

2、学习演唱准附点与弱起旋律。

3、能理解歌词的内容,运用歌声的连贯、舒缓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歌曲《风儿找妈妈》录音。

2、风儿、太阳、月亮、小树、小花图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教师:如果你和妈妈走散了,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2)教师讲述与歌词相关的故事内容,带领幼儿初步熟悉歌词。

教师:太阳回家了,月亮回家了,风儿风儿还在刮,它在找妈妈,问过小树,问过小花,妈妈妈妈你在哪?别把我丢下。(告诉小树,告诉小花,捎给妈妈一句话,风儿好想她,风儿好想她)

2、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并请幼儿说说对歌词的理解与感受。

(2)播放歌曲引导幼儿再次进行聆听,带领幼儿感受歌曲中蕴含的情感。

(3)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的朗诵歌词,并探讨用什么样的速度和心情表现歌曲的情感。

(4)引导幼儿发现并学习歌曲中的附点、弱起。

教师提问:风儿问过谁?(引导幼儿重点学习休止符与弱起拍的唱法)

风儿捎给妈妈什么话?(引导幼儿学习最后一句渐慢结束)

3、幼儿跟着教师一起,可采用多种形式演唱,并进行讨论评价。

4、表演歌曲。

(1)跟随音乐,启发幼儿用肢体动作来表现歌曲。

(2)一部分幼儿唱歌词,一部分幼儿哼唱旋律,表现歌曲的情感。

(3)幼儿扮演:风儿、太阳、月亮、小树、小花,加上动作进行分角色情景表演唱。

活动延伸:

编写第三段歌词。

1、风儿找到它的妈妈了吗?你们愿意帮帮风儿吗?小朋友们想想风儿的妈妈会在哪里?为歌曲编写第三段歌词。

2、请小朋友演唱所编歌曲。

中班歌唱活动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熟悉旋律,理解歌词内容,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通过苹果变红的游戏,在熟悉第一段的基础上,借助图片内容,尝试替换部分歌词。

3.体验游戏的快乐,产生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电教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活动,初步了解歌曲内容。

教师:小小风儿是位音乐家,她最爱唱歌了,甜甜的歌声到处撒,苹果听了红透脸,你们听她又开始唱了。

二、教师范唱歌曲,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教师:小小风儿是位什么家?甜甜的歌声哪里撒?苹果听了怎么样?发出来什么样的声音。

三、导入苹果变红的游戏,熟悉歌曲。

1.教师范唱导入苹果变红的游戏。

教师:有一棵苹果树,它也喜欢听风儿唱歌,听到歌声就会红透脸,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们施了一个什么魔法让它红透脸的?什么时候吹,苹果才能红透脸呢?

2.ppt-----1

3.ppt-----众

四、导入樱桃树,通过替换歌词的方式对歌曲进行反思。

1.出示樱桃树,请幼儿用他们的方法让樱桃变红。

2.苹果替换成樱桃进行游戏。

五、引入驱散雾霾的情镜,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师:我们来到了果园里,还有那么多没有红透脸的水果,那我们这次用欢快的歌声帮帮它们吧!

教师:忽然什么来了?雾霾最怕什么?我们一起来驱散雾霾吧!

中班歌唱活动的教案篇3

设计思路:

新年即将到来,但和幼儿的谈话中发现幼儿对于新年的概念是模糊的,他们平常总是跟在爸爸妈妈后面过年,是一种无意识的状态,通过这次音乐活动让幼儿感受过新年的快乐气氛,从而让幼儿从无意识的状态变为有意识的状态,让幼儿喜欢过年,懂得长大一岁要更加懂事了,进而对新年有深刻的感知,提升幼儿的生活经验。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3/4拍的节奏。

2.感受新年活泼欢快的气氛。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新年树、悬挂的小物件、小狗、磁带

活动过程:

一.律动:听音乐,随意做动作,引导幼儿体验新年欢快的气氛。

二.学习歌曲

1.完整的欣赏歌曲。

2.幼儿跟着音乐一起拍手,熟悉音乐旋律。

3.幼儿和教师一同念歌词。

4.在教师的帮助下幼儿学唱歌曲。

三.歌表演

1.许愿

2.大家一起唱歌、跳舞吧!

活动反思:

通过轻松活泼的律动形式把孩子带到音乐的殿堂,调动孩子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情感,在学习歌曲时教师先范唱让孩子体会歌曲的情绪。让孩子轻声模唱从而感受歌曲的情感,这样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歌曲并能很好的演唱。为了发挥孩子创造力让孩子自编动作,使活动气氛达到高潮。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歌曲,也发挥了孩子的创造能力,真正的达到了教学目的。

中班歌唱活动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新年的意义,学会有表情地朗诵儿歌。

2、感受新年带来的乐趣。

3、感知儿歌的内容,丰富象声词语。

活动准备

1、鞭炮。

2、鼓。

3、新年挂图。

活动过程

1、通过交流,引出新年的含义,引起幼儿的兴趣。

如:亲爱的小朋友,我想问一下,你们喜欢过年吗?(幼儿作答:喜欢)那现在老师给你们表演一个动作,猜一猜是什么意思好吗?

2、出示鞭炮,模仿点燃的动作,让幼儿回忆新年的场景。

3、教师小结:啊,刚才老师做的动作是放鞭炮的动作,那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什么时候才放鞭炮呢?哦,是新年的时候,那新年除了放鞭炮,我们还怎么样做呢?(幼儿讨论)哦,除了鞭炮,我们还做一桌的好菜,还到爷爷奶奶家去走亲戚,然后爷爷奶奶给我们压岁钱,还给我们买新衣裳,那小朋友们是不是很喜欢新年呢?(幼儿回答:喜欢)

4、出示新年挂图,引导幼儿观察新年的过法。

如:小朋友们喜欢过新年,那我们来看一看还有谁喜欢过新年?他们是怎么过的,好不好?我这里有幅图,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过新年的,好不好?

5、一边让幼儿观察画面,一边引导幼儿朗读儿歌。

6、分组让幼儿一边朗读儿歌,一边做动作激发幼儿的积极性。

7、进行接说的游戏,引导幼儿朗诵儿歌。

如:教师说:“大钟撞一撞。”小朋友们说:“当--当---当当当,教师说:“小鼓敲一敲。”小朋友们说:“咚--咚--咚咚咚,教师说:“鞭炮放一放。”小朋友们说:“啪—啪—劈劈啪。”教师说:“新年真热闹。”小朋友们说:“哈—哈—哇哈哈。”教师说:“小手拍一拍。”小朋友们说:“啪—啪—啪啪啪。”教师说:“小脸亲一亲。”小朋友们说:“吧—吧—吧吧吧。”教师说:“小脚跺一跺。”小朋友们说:“咚—咚—咚咚咚。”教师说:“大家新年好。”小朋友们说:“哈—哈—哇哈哈。”

8、请个别幼儿朗诵儿歌。

9、请个别小朋友分别做大钟、小鼓、鞭炮,然后再请个别小朋友演示撞一撞、敲一敲、放一放的动作。

10、引导幼儿集体背诵儿歌。

11、教师总结:学会了新年儿歌,回到家里就可以给自己的爸爸妈妈背儿歌了,我相信你们的爸爸妈妈会非常高兴,亲亲你们的脸蛋,夸你们是好孩子的,小朋友们,最后让我们为新年一起快乐起来吧。

中班歌唱活动的教案篇5

活动设计背景

过新年,真快乐!我们班的小朋友提前过上了新年——圣诞节,于是,我产生一个想法,要让我们的孩子更深的了解新年。

活动目标

1、理解新年的含义,知道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

2、体验新年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它跟春节的差异。

活动准备

1、老师与幼儿一起收集跟新年有关的各种物品(挂历)与材料;

2、准备一首儿歌,绘画故事等。

活动过程

1、从时间入手,让幼儿感受新年。

与幼儿一起看挂历,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幼儿标出新年的日期;

与幼儿一起数再过几天就到新年了;

2、老师说一首儿歌,让幼儿更深的感知与了解新年;绘画故事让幼儿直观感知节日的氛围。

老师教幼儿唱歌曲《新年好》,让幼儿边唱边体会新年的快乐。

把收集的材料与幼儿做一下整理,让幼儿知道世界上有许多国家也与我们一样都过新年,及都是用什么方式庆祝新年的。

3、指导与引导幼儿思考怎样欢迎新年的到来;

讨论:你会用什么方式来欢迎新年

4、让幼儿用画笔描绘新年。

最后,幼儿唱起《新年好》,并把所画的画贴在活动室里,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

延伸

1、每天早晨在上律动之前与幼儿一起数数,数新年还有几天;

2、幼儿能说出新年是几月几日,关注新年的到来。

中班歌唱活动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3/4拍的节奏。

2、感受新年活泼欢快的气氛。

3、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4、运用物品特征与谐音学说祝福语,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新年树、悬挂的小物件、小狗、磁带

设计思路:

新年即将到来,但和幼儿的谈话中发现幼儿对于新年的概念是模糊的,大,考吧、幼,师,网他们平常总是跟在爸爸妈妈后面过年,是一种无意识的状态,通过这次音乐活动让幼儿感受过新年的快乐气氛,从而让幼儿从无意识的状态变为有意识的状态,让幼儿喜欢过年,懂得长大一岁要更加懂事了,进而对新年有深刻的感知,提升幼儿的生活经验。

活动过程:

一、律动:听音乐,随意做动作,引导幼儿体验新年欢快的气氛。

二、学习歌曲

1、完整的欣赏歌曲。

2、幼儿跟着音乐一起拍手,熟悉音乐旋律。

3、幼儿和教师一同念歌词。

4、在教师的帮助下幼儿学唱歌曲。

三、歌表演

1、许愿

2、大家一起唱歌、跳舞吧!

教学反思:

在整个说课的过程中,从一开始准备我觉得自己还是挺认真的,我没有按照一般的要求的去设计这节课,我以为这会是好的,没想到这却成了偏题,说实话有一点儿伤心,不过这是第一次嘛,而且我觉得应该是我在设计的课中并不能体现我的想法,所以老师们就更不能理解了,只是会觉得我设计的课偏题了,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经验教训:在还没有把课说好的情况下就不要去一昧的讲究新颖,这样反而会弄巧成拙,不但不能表达自己的本意可能还会很乱。

中班歌唱活动的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参与学习活动,帮助他们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意境美。

2、引发幼儿仿编散文诗,激发幼儿想象力,创造力。

3、体验情景表演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与散文诗内容一致的图片(如:云彩、太阳、胖娃娃、狮子、小白船等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师:你们知道天上都有什么吗?

2、师:今天苏老师把天上的一样东西带到我们大三班,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

3、出示云彩图片师:你们平时看到的云会动吗?

4、讨论:是谁让云彩变了呢?(让幼儿知道天空中有风,风一吹白云就会移动)

二、帮助幼儿欣赏、理解散文诗。

(一)欣赏散文诗第一遍

导语:今天苏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散文诗,我们来听听云彩都变成了什么。

师:风儿让谁变了样?风儿是怎样让云彩变样的?(大家一起学做吹的动作)

(二)分段欣赏散文诗第二遍,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散文诗的内容

师结合教具提问:

1、吹呀吹,云彩变成了什么呀?小白船是怎样往前行驶的呢?谁来学学小白船漂在海里的动作?(竖起桅杆、扬起风帆)

2、云彩还变成了什么呀?是不是大狮子呢,大家一起来看看。(变出狮子)这只狮子是怎么样的呀?(幼儿模仿狮子躬起身子、张开大嘴的样子。)

3、最后,风儿还把云彩变成了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胖娃娃呀?她在干什么呢?

(三)完整欣赏散文诗第三遍,引导幼儿仿编

1、师:有趣的云彩除了可以变小白船、大狮子、胖娃娃以外,还可以变成什么呢?开动小脑筋赶紧来想一想。

2、师:×××小朋友说的可真好,我们一起把它编到诗歌里吧。

3、师:这么有趣的云彩,这么好听的诗歌,可是还没有题目呢,我们一起来取个好听的名字吧。

三、情景表演

一边朗诵、一边用肢体语言来分组表演:男孩子来当云彩,女孩子来当风儿进行表演。(第二次角色互换)

结束语:诗歌里的云彩这么有趣,我们一起到外面看看天上的云彩都变成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