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角活动教案中班教案推荐7篇

时间:2025-08-24 作者:Iraqis

教案中融入的多样化评估方式,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与问题,在一份教案中各个知识点的衔接顺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以下是网客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区角活动教案中班教案推荐7篇,供大家参考。

区角活动教案中班教案推荐7篇

区角活动教案中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2、巩固已认识的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3、初步感知半圆形和圆形的转换关系。

4、能运用一 一对应的方法进行铺路。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ppt,音乐,图形卡片,为铺完路的小房子。

经验准备:对各种常见图形有初步的认识。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由小鸭子的新房子,巩固已学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二、铺路

1、情景展现:小鸭子在回家的路上摔跤引出路不平。

师:请小朋友们帮助它把路铺好。

2、铺小路

(1)先引导幼儿观察小路中土坑的形状。

师:土坑有哪些形状?请你把与土坑形状相同的石头填进去,然后检查是否填平,要大小正好。

(2)指导幼儿操作,用图形一一对应地填好。

(3)还有坑没填好,但是没有与它形状相同的图形怎么办?

引导幼儿观察旁边的半圆形石头:鼓励幼儿尝试拼一拼,教师用大小不一的拼一拼,让幼儿观察比较。

归纳并小结:两个大小一样的'半圆形可以拼成一个圆形。

(4)喊小鸭子回家引出铺路任务。

交代用一一对应的方法铺路幼儿人手一张要铺路的图,强调在铺路的时候应边对边、角对角铺平。

幼儿完成后点评、展示。

三、活动结束

将我们铺好的小路图送到教室的科学活动区展示,大家一起去欣赏吧!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找找有哪些东西的形状是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区角活动教案中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童话故事"神奇的树"理解故事内容,尝试复述并表演故事。

2、通过学习童话故事,了解季节顺序及相应特征。

3、在听听、讲讲的过程中体会故事所表达的含义,体验关心人、会动脑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土豆、牙签、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课件,导入。

(1)这是什么季节?(引导幼儿认读相应的文字)

(2)请孩子将季节的变化按照顺序排队。

(3)教师小结:季节的`变化真奇妙!可是刺猬婆婆年纪大了,她整天坐在屋子里,于是,她的屋子发生了奇妙的事情。

2、教师讲述故事,帮助孩子理解内容。

(1) 教师借助图片帮助孩子掌握故事内容。在故事结尾前插问:

刺猬婆婆家发生了什么奇妙的事?猜猜这棵树是哪里来的?

(2)幼儿完整欣赏故事,教师设疑提问:

小刺猬为什么要装扮成各种树呢?刺猬婆婆知道这个秘密,她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3、教师与幼儿一起表演故事,体验快乐。

教师扮演刺猬婆婆,幼儿扮演各种树,表演故事,体验表演的快乐。

4、教师启发孩子想象,引导孩子迁移作品经验。

提问:刺猬婆婆还想看什么?小刺猬会怎么做呢?

区角活动教案中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数高楼》,念准数高楼时的节奏型。

2.在掌握歌曲的.基础上,学玩音乐游戏“数高楼”。

3.体验与同伴合作玩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特制高楼图、图片白云、图片弟弟妹妹

活动过程:

谈话导入课题。

在我们周围有很多高楼大厦。你有没有去数一数哪幢楼房有几层?谁来做一做数高楼的动作?(抬头)你数过最高几层楼?很高很高的楼房好象在哪儿?

幼儿回答。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一做高楼,请小朋友们来数数这里的高楼有多高?

二、出示高楼图

1、请小朋友上来数一数。(边数边加动作)

2、提问:你有没有发现老师带来的高楼有什么特别地方?(提示颜色)

3、要求:把颜色一样的楼层连起来数。

4、想想做做,数高楼可以用那些动作来表示。

三、学唱歌曲

1、教师清唱《数高楼》第一段。

提问:听到了什么?幼儿回答

2、听着琴声,跟着老师轻轻唱。

3、倾听第二段,提问高楼数清楚了没有?

4、带着幼儿轻轻唱。

5、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来演唱。

四、学玩游戏“数高楼”。

1、老师请部分幼儿配合老师讲解游戏玩法。全体幼儿站成圆圈,面向圆心,请2名幼儿做弟弟和妹妹站在圈外。

2、游戏可反复进行。弟弟妹妹的人数可增加到4—6人。

3、活动结束。

区角活动教案中班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讲讲说说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并学习诗歌,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2、引导幼儿仿编诗歌,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尝试精神。

二、教学准备:

1、画有蓝天、树林、草地、河水、花儿、大幅背景图。

2、制作好的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贴绒学具。

三、重难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初步学习仿编诗歌。

四、教学过程:

(一)看看说说,初步感知

1、出示背景图,尝试讨论:

图上有哪些景物?想想它们都会是谁的家?

2、看看说说,感知理解

(1)这些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它们找到自己的家了吗?

(2)它们的家又在哪里?它们的家漂亮吗?美在哪里?

3、欣赏儿歌,理解内容

(1)儿歌中都讲了有哪些家?分别是谁的家?

(2)你最喜欢哪个家?为什么?

(二)理解创作,分享快乐

1、再次欣赏,诗歌里说:“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密密的树林是小鸟的家”,蓝蓝的天空除了是白云的家,还可以是谁的家?密密的树林又可以是谁的家?

2、幼儿自由讨论,教师指导。

3、幼儿自由发言,教师提升组合。

4、教师小结:我们小朋友可真能干,自己也能编出了好听的儿歌,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编编,还有什么也是谁的家,明天拿来告诉大家,好吗?

五、各环境渗透:

在教室环境布置中,幼儿在区角教学中(美术区)制作的一些关于春天的景象添加到墙面上,增加了幼儿之间交流。

区角教学中(语言区)的,让小朋友自制春天各种景色变化的图书,让小朋友边看边交流

区角活动教案中班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与要求

1、让幼儿能正确叫出芹菜和菠菜的名称,了解其外形特征,并能从它们的根、茎、叶子加以区分比较了解不同点。

2、知道芹菜和菠菜它们都是蔬菜。都有根、茎、叶子,有营养能做菜。幼儿养成爱吃菜不挑食的好习惯。

3、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

1、洗净带根的芹菜、菠菜若干棵(数量与幼儿人数相同)。

2、做好的炒芹菜和炒菠菜各一盘,消毒好的盘子每人一个,筷子每人一双。

3、售货员服装四套。

二、活动过程

1、 老师:“小朋友,前几天我们认识过什么蔬菜?你们平时还见过什么蔬菜?吃过什么蔬菜?请你们说出它的名称来 ”

2、出示芹菜,老师:“谁认识这种蔬菜吗?它叫什么名称?”

老师说出芹菜的名称后,分给幼儿一人一棵芹菜,请幼儿仔细观察芹菜的外形特征。“芹菜都有那些部分?是什么形状、颜色?”引导幼儿认识芹菜的根、茎、叶子。

3、幼儿通过看、摸、闻、了解芹菜的外形特征。

教师小结:“芹菜有根、茎、叶子,茎很粗,叶子长在叶柄上,叶子是绿色的、一片一片的、边缘不光滑,有一种很浓的味道,芹菜的茎是从根部长出来的。”

1、 让幼儿了解芹菜的用途:芹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即能做菜又能作配料用。

2、 出示菠菜,用同样的方法,让幼儿认识菠菜的外形特征。

5、教幼儿学会比较芹菜和菠菜的不同点。分给幼儿每人一根芹菜和菠菜,让幼儿自己先比较,再和身边的小朋友小声交流意见。先请几个幼儿说出芹菜和菠菜的不同点。

老师作总结:“现在我们一起来比较芹菜和菠菜在根、茎、叶子上的不同点:芹菜棵高,菠菜棵矮:菠菜根是红色,有甜味,芹菜根是白色,菜味道浓:芹菜茎粗大,菠菜茎细小:芹菜有叶柄,菠菜没有;芹菜叶是园的`,菠菜叶是尖的。”且营养价值很高,是人体必需的营养。

6、幼儿菜农种菜不容易,炊事员做菜也不容易,小朋友要尊重他们的劳动,吃饭是不能挑食的,多吃蔬菜才有营养,身体才能长得好。请幼儿品尝炒好的菠菜和芹菜。

7、游戏:《买菜》 老师说出游戏规则:请四名幼儿扮演菜档的售货员,其他幼儿来买菜,只要说对波菜和芹菜的外形特征和名字,才能把菜卖给他。

8、幼儿都买到菜后,教师和幼儿一起把菜送给厨房的阿姨。

区角活动教案中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城市的车、农村的车的名称、主要特征和功能。

2、体验与同伴合作阅读、分享交流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城里的车、农村的车》、幼儿用书c《城里的车、农村的车》。

2、投影仪,师生共同收集的与车辆有关的.画报、书籍、图画等资料。

活动重点:知道城里的车和农村的车的名称。

活动难点:知道城市的车和农村的车的主要特征和功能。

活动过程:

1、引起幼儿的阅读兴趣:

组织幼儿交流经验:

“最近,我们都在讨论关于车的问题,今天,大家就来说说我们知道的城市里的车(农村里的车)。”

交代任务:

“这里有许多关于车的资料,大家一起来说说这些车的名称和用途。”

2、组织幼儿以小组形式进行阅读:

请幼儿自主结伴阅读幼儿用书c《城里的车、农村的车》,教师参与并指导。

请幼儿分享交流:

“你们认识了哪些车?它们有什么用途?”

可以用投影放大车辆图片,便于幼儿观察讨论。

3、请幼儿猜谜语,加深对车的认识:

“一辆车像面包,四个轮子跑得欢。请你们猜猜它是谁?”

请幼儿在书中找出答案,然后讨论。

4、组织幼儿开展智力竞赛:

教师出题:

“在农田里开的是什么车?”(拖拉机)

“在地下开的是什么车?”(地铁)

“谁还能说出其他车辆的名称?它们在什么地方行驶?”

组织幼儿开展同伴游戏“你说我找”:

“一个小朋友说出某种车辆的用途或者名称,另外一个小朋友迅速找出相对应的车辆图片。”

区角活动教案中班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狮子的了解,激发喜欢狮子的感情。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师幼共同收集狮子的趣事,小红旗若干面。

活动过程:

一、老师以神秘的`口吻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这里有许多狮子的趣事,我们来进行抢答比赛,看哪些小朋友知道。

二、师组织幼儿以小组比赛的方式抢答。

(一)规则:

1.教师做裁判员,出示问题。

2.每组有10秒钟讨论时间。

3.每组幼儿讨论后可请一位小朋友回答。

4.每回答对一题,小组获一面小红旗。

5.小红旗多的小组获胜。

(二)问题:

1.狮子的尾巴又粗又长,尾端还有一团球状的褐色毛。那么,狮子的尾马有什么作用呢?

①沾河里的水喝。②赶虫子。③奔跑时,保持平衡。④散热。 (3)

2.雄狮常常为争地盘而打架,它们以怎样的方式打架呢?①相互怒视。②大声吼叫。③用利爪攻击对方的脸。④用头撞击对方。 (3)

3.狮子最喜欢什么气味呢?

①花香味。②猎物腐烂的气味。③大象粪便味。④鱼腥味。 (3)

4.狮子为了不被高山兀鹫抢走剩下的食物,它会使用什么办法呢?

①用树叶掩盖。②始终守候,不会离开。③用沙土掩盖。④在食物上撒尿。 (3)

5.狮子怎样喝水呢?

①用舌头表面舔食。②用舌头向后卷着舔食。③用舌头弹着水面喝水。④直接把嘴伸进水里喝水。 (2)

6.有一头饥肠辘辘的狮子遇到刺猬时,会怎么做呢?

①用利爪剥皮吃掉。②吞下整只。③先拔出其身上的刺后再吃掉。④没办法,最后只能放弃。 (3)

7.如果狮子和老虎搏斗,谁会赢呢?

①老虎的胜算机率会多一些。②狮子的胜算机率要多一些。③相互躲避。④打成平手。

三、鼓励幼儿回家继续查找资料,发现关于狮子的一些趣事。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是科学启蒙,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