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提供了一个系统化的框架,使教学过程更加规范化,结合课外活动的教案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全面发展,以下是网客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硬笔的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硬笔的教案篇1
第三课:目字旁
教学目标:
1、正确书写带有目字旁的8个字。
2、培养学生正确的“双姿”(坐姿、执姿)和运笔方法。
3、加强学生的写字兴趣,做到持之以恒,手不离笔。
4、通过教师的示范、指导,增强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并且学会审美。
教学重点:巩固正确“双姿”和运笔方法,激发学生写字的热情。
教学难点:目字旁的.写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总第3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欣赏引趣
导入:播放课件,欣赏硬笔书法作品创作过程,让学生在欣赏美丽的文字中陶冶情操,进一步感知“书法”的概念,激发写字兴趣。
二、复习双姿,做好准备
1、复习坐姿:身正、肩平、臂开、足安。
2、复习执姿:一尺、一拳、一寸(三个一)。
3、齐说《写字歌》。
三、指导写字,掌握技巧
1、揭题:今天我们学习写带有目字旁的8个字。
2、学写“目字旁”。
(1)观察:目字旁在写法上的不同和相同之处?
(2)指导练写“目字旁”。
教师示范书写“目字旁”并作讲解。学生练习(描红一个,仿影一个,然后写两个),老师巡视指导(提醒注意双姿)。
(3)师生互动:教师对学生书写进行适当点评,对好的奖励画星。
(4)小结:同学们,在写目字旁这两个笔画时,要做到日字旁和目字旁内部的短横收笔处与横折的折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3、学写“睛,眼,盯,瞧”。
(1)观察比较:每个字的各起笔的位置在哪里?(读帖是写好字的关键)
(2)教师逐个示范书写并作讲解,分析以及主要的运笔方法,做到轻重,提按,粗细,长短变化。
(3)学生练习(描红一个,仿影一个,然后写两个),老师巡视指导(提醒注意双姿)。
(4)师生互动: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教师适当点评,对好的奖励画星。
教师再次范写学生在书写过程中集中出现问题,加以巩固指导,边提示注意书写要点,然后学生再练习写2个,教师巡视指导。做到初评,再练习,再评。对学生写得好的字和写得有进步的字要及时加圈给予肯定,鼓励学生把字越写越好。
四、创作练习,巩固兴趣
1、学生完成书写作品
(1)老师给学生看自己创作作品,欣赏。
(2)学生根据要求自己完成作品创作。
要求:注意坐的姿势和写的姿势,书写时,要一气呵成,不能看一笔写一笔,写完了在作品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2、教师巡视、指导。
3、欣赏、交流。
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互相欣赏。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要掌握“目“字做左偏旁时,一般都要写得较紧凑,字形要稍小且略偏上,与右部形成大小对比。同时做到每个笔画的运笔都有起笔,行笔,收笔三步骤。起笔要干脆,行笔要快慢,收笔要到位,只有做到以上要点,你的字才会越写越好,更进一步,可要记住哦!
硬笔的教案篇2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明白学写钢笔字的意义与掌握钢笔的执笔方法。
2、练习点、横、竖、捺、撇、钩、折、提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
练习点、横、竖、捺、撇、钩、折、提的写法。
一、导入新课。
让学生明白学写钢笔字的意义。
二、学习执笔方法。
手握在离笔尖三厘米左右的笔杆上,拇指按在笔杆的左前方,指端稍靠上、靠后;食指近在笔杆的右前方,指端稍靠后些;中指指甲根部在内侧,即食指的一侧,抵在笔杆的右后方;无名指贴在中指旁起垫起中指的作用;小指在无名指旁,起垫起无名指的作用;无名指和小指不接触笔杆。笔杆向里靠在拇指的虎处,自然倾斜,笔尖向左前伸出。
三、练习写法。
1、点的写法
(1)、点的特点:头尖、身体肥、尾部圆。它的背部是拱起的,腹部是平的。它既象分开的一瓣大蒜,又像飞溅出的一滴水珠。
(2)、书写方法
右下点:书写时起笔要轻,向右下侧按。落笔慢而重,适度回锋收笔。
左右点:左点是右点的反方向行笔,右点就是前边的右下点。
相向点:左点起笔轻,向右下侧按;右点起笔重按,转锋向左下轻出笔锋。
三点水:第一、二笔都是右下点,第三笔则是提画。
四点底:第一点是左下点,其余三个点都是右下点,其中第二、第三点都要写小一些,第一、四点要大一些。
2、横的写法
(1)、认识横的特点:在几种基本笔画中,横画应用最多。横在一个字中起横梁作用。所以,横在起笔、行笔、收笔,每一个动作都要交待清楚,不能含糊。
(2)、书写方法。
长横:起笔稍重,然后略提起,由左向右收笔,取势左低右高,与水平线倾斜。最后,回锋收笔。
左尖横:落笔轻,向右上用力移动,趋势稍微上翘,收笔重顿。这个笔画看上去像平撇,但是,运笔则是由左向右。
右尖横:落笔重,逐渐向右上滑去,呈上翘状,收笔时不作顿,顺势轻收,但不出锋。
斜横:起笔稍重,然后轻轻提起向右运笔。横的斜度比长横要大。收笔略顿,重而缓。
3、竖的写法。
(1)、竖的特点:竖在一个字中起着支柱作用,因此,要写得平正,不歪,尽量做到垂直,挺拔有力。有的还把竖画称之为直画。只有这样写,才能做到不失重心,立地稳固。
(2)、书写方法
垂露竖:起笔略重,向右作点画,顿后提笔向下缓缓行笔。行至末端用力下顿后回锋收笔。整个笔画做到直立而不僵,使它有轻重感。
悬针竖:落笔向右重顿,而后转锋向下均匀行笔。中间要略慢一些。待出锋时直下,略快,似悬针一般,锋要尖细。
短竖:落笔要重,顿后提笔下行,直到末端。收笔稍停,不用力作顿。回锋时慢向上收笔。
4、撇的写法。
(1)、撇的特点:“撇”画是向左伸展的一笔。它的形态变化多样。无论怎样变化,都要注意体现姿态舒展的特点。首尾粗细的变化不能太突然,弧度也要适当。力度要贯彻到笔尖。
(2)、书写方法
起笔向右顿,转竖直向下,中间缓慢行笔,积蓄笔势。临近收笔时,用力向左下撇出。撇出时要运力到底,出锋要快。
5、捺的写法。
(1)、捺的特点:捺画是向右下方伸出的一笔。它是汉字里的主要笔画。捺的写法要有起有伏,上边线要平直,不要凹下去。捺脚要力足丰富,不可缺角,不要下拖作狐尾样,也不要翘得术高。
(2)、书写方法
直捺:下笔轻,处械上向右下行笔,渐行渐重。在捺的末端要稍重顿一下笔,而后捺出。捺出的底要取平。
平捺:回锋落笔向左逆入转而向右下平行带弧度运行,最后顿笔按下,向右上快出锋捺出。捺的底刃要向右上翘起。整个笔画首尾在一个平面上。
短捺:顺势落笔,轻用力向右下行笔。行笔中由细到粗,稍停,转笔向右用力捺出。
6、钩的写法。
(1)、“钩”画是承接别的笔画来写的,接竖的是竖钩,接磺的是横钩。钩画根据汉字结构搭配的需要,呈现不同的形态。
(2)、书写方法
竖钩:起笔稍微重一些,顿而向下出笔。到接近收笔时,顿而向左上斜势钩出来,与竖成锐角。
弯钩:弯钩也叫弧弯色。写的时候,用笔尖轻落纸上,由轻而重。从左上向右下,双转左下,呈右弯形。到接近收笔处向左上转,稍停,提笔钩出。
竖弯钩:起笔、行笔同竖画,而后稿右弯出弯后移到钩处,折笔向上钩出。行笔过程中,注意使竖画向左挫进。弯处要圆转而无棱角。
斜钩:落笔稍顿,向右下慢慢行笔。到接近出钩时,蓄势后用力翻笔向上钩出。整个笔画要挺胸收腹,不要过弯。
卧钩:落笔轻轻,由细到粗,朝右下稍斜后向右平移,最后向右上昂起钩出。钩要朝左上。
横钩:东笔略重,均匀用力向右行笔。到转折处向右下略顿,蓄势后快速向左下钩出。
7、折的写法。
(1)、折的特点:“折”画也和钩画一样,是附属在别的笔画上的。它经常在汉字中出现。折的变化多在于它的角度。
(2)、书写方法
竖折:起笔稍重,顿而向处。到转折处向左上回笔再向右横出,咯顿而回锋。转折之处要有圆弧,富于弹性。
竖弯折:起笔同竖画,到转折处要呈弯曲状,有弧度。收笔时要略顿而回锋。它像一只浮在水面上的鹅一样,弯处有圆弧,缓慢折过来。
横折:横折是先横后的,折角也成九十度,像人的胳膊弯曲一样。横折的'竖略向左弯。它的写法是下笔同横法,折时作顿。
撇折:起笔重顿,用力向左下行笔。到转折处稍停,转笔快速向右上挑去。
8、提的写法。
(1)、提的特点:“提”画又叫“挑”,是汉字中从左下向右上角挑出的一笔。写提要回想写短撇的用笔方法。这实际是短撇的反方向。
(2)、书写方法
平提:起笔要用力,稍顿后用力快速向右上方挑出。为了蓄势以增加笔力,可逆锋起笔。同时注意不要把挑拉得过长,显得软弱。
竖提:起笔用力,稍顿后快速向上方挑出,注意挑的角度要比平提大一些,接近于竖直。
四、总结,提出希望。
硬笔的教案篇3
教学目的:
通过讲解正楷笔画的名称及写法,让学生掌握正楷笔画的名称及写法。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运笔写好竖。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竖:竖画在汉字中起着支柱的作用,必须写得挺拔坚劲,它要象一个人立正的样子,胸腰挺起,精神抖擞,雄赳赳、气昂昂;切不可左歪右斜,更不能弯腰曲背。
(1)悬针竖:形似一根扎鞋底的钢针,故叫悬针竖。写法是右下落笔,稍用力按一下,随即转笔直下;力量由重到轻,速度由慢到快,最后到3/4处提笔出锋,力到锋端。收笔不能太快,太尖细如同鼠尾。悬针竖大都是字的最后一笔,位置在中间居多,有的在右边。如“中、平、年、都”等字中的悬针竖。
(2)垂露竖:象在一根木棒上悬着一滴露水,故叫垂露竖。写法是右下落笔,稍按,然后转笔直下,
收笔时顺势向下按拉,随即空回锋收笔。垂露竖大都是一个字的左竖或右竖,少数是中竖。如“门、同、术、引”等字中的垂露竖。
(3)短竖:起笔轻作顿,随即转笔直下,顺势按拉回锋收笔。短竖在与短横相逢时,起笔不作顿。如“日、且、贝、具”等字中的短竖。有时短竖稍向右斜,如“口、回、南、而”等字中的短竖。
正楷笔画的名称及写法—撇
教学目标:
通过讲解正楷笔画的名称及写法,让学生掌握正楷笔画的名称及写法。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运笔写好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
撇:撇如同人的手足,可伸可屈,在结构组合中,它主要起到平衡字势的作用。撇的形态舒展,笔意流畅,潇洒时如同兰叶,竖实处恰似大象的长牙,撇画用笔由按到提,由重到轻,速度由慢而快,线条由粗而细,颜色由深到浅。撇时要行笔轻捷均呈撇尖形,撇尖角度要按字中所处的位置而定,力求准确,使字搭配稳当。
(1)短平撇:一般在字的顶部,写得短而平,否则,头重脚轻,不成比例。写法是起笔向右作顿,随即转笔向左下15°迅速提笔出锋。宜平、宜短,“如鸟啄食”。如“千、反、毛、禾”等字中的短平撇。(2)短斜撇:一般在字的左肩部位。写法是起笔作顿,随即转笔向左下45°快速出锋。特点是短小,尖锐,有力。如“牛、升、生、行”等字中的短斜撇。
(3)斜撇:一般如同人的`胳膊或腿,与斜捺相对而出,呈45°角度。写法是起笔作顿,然后转笔向左下,由慢而快撇出,力到锋端。斜撇要有一定弧度,切忌写成直撇或弯曲过度。如“人、文、木、米”等字中的斜撇。
(4)竖撇:写法是起笔作顿,随即转笔直下,约在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撇出的地方常有弧形的意味。呈现多半是竖,很少一部分是撇。如“月、用、师、病”等字中的竖撇。
(5)竖斜撇:写法是起笔作顿,随即调转笔锋向下,写至一半时向左下45°弧形撇出。通常和横画交叉时,竖斜撇和捺呈对称形式。一般横画以上较直,以下则渐成斜撇。如“大、夫、春、火、夹”等字中的竖斜撇。
(6)直撇:写法是起笔作顿,然后转笔向左下呈45°撇出,因笔画较直,故叫直撇。如:“在、老、考、孝”等字中的直撇。
硬笔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掌握示字旁和衣字旁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
2.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
3.写好“示字旁”、“衣字旁”和“祝、福、衬、衫”,写得正确、端正、比例恰当。
4.培养对书法的热爱及简单的审美。
教学重点:
写好“示字旁”、“衣字旁”和“祝、福、衬、衫”,写得正确、端正、比例恰当。
教学难点:
1.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
2.写好“示字旁”、“衣字旁”和“祝、福、衬、衫”,写得正确、端正、比例恰当。
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教学法
教具准备:练习纸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示《坐姿要求》。
1、学生自由读;齐读。
2、按《坐姿要求》要求坐端正。
二、新课指导。
出示田字格中的示字旁和衣字旁。
今天,我们一起来一起认识两个新的朋友——示字旁和衣字旁。
1、“写写偏旁”。
仔细观察每一笔书写的位置。
1)示字旁:这个偏旁分四笔写成。书写时首笔为侧点。第二笔为横撇,与点拉开距离。第三笔写垂露竖,与侧点对齐。末点靠近竖画起笔处,并注意与首点的变化。
2)衣字旁:与示字旁同理,撇点和末点的位置稍低,并注意呼应。学习书写示字旁和衣字旁,可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直接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相似之处和细微区别,力寻求教学突破口。
2、讲“穿插”
左右结构的合体字,左右两部分之间的距离要恰当,太紧太松都不行。为了更好地使左右两部分融为一体,“穿插”是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一边空间有余,而另一边又有长笔画不得舒展,就可很自然地“穿插”,让它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咬合,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
如“祝”右边撇的可适当插入示字旁末点的下面。
三例字指导
1、学习示字旁及含有示字旁的字
1)学写“示字旁”:首笔写右点,俯点启下;第二笔写横撇,横宜短,左低右高,夹角莫大;第三笔垂露竖写在点的正下方;最后在撇和竖的交叉点处写右点。横撇可张扬一些,以显神采。
礻
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书空。
学生在田字格中练写两个示字旁,教师巡视,相机知道。
2)学写“祝”“福”两个字
同学们,我们知道许多示字旁的字,你还记得吗?指名回答。
示字旁的字具有祝福、祈祷的意思。出示“祝”“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习如何写好“祝”和“福”这两个字。请你观察观察我们如何才能写好这两个字。指名回答。
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一边强调重点笔画,学生书空。
祝
“祝”,左右结构,左小右略大。右边撇的可适当插入示字旁末点的下面。
“福”,左右结构,左小右大。“福”右部要写得宽一些。
福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4)展示评议
指名回答:这幅作品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鼓励学生多发现同学作品的优点。
5)根据同学们提出的意见及时修改。
2、学习衣字旁及含有衣字旁的字
1)学写“衣字旁”:俯点启下,横撇的夹角莫大,折角对点。在撇和竖的交叉点处写撇点和右点。
衣
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书空。
学生在田字格中练写两个示字旁,教师巡视,相机知道。
2)学写“衬”“衫”两个字
“衬”,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右部“寸”字,横短,竖钩长,点偏上,靠近短横,“寸”的横可穿插衣字旁最后两笔撇点的上面。
衬
“衫”,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右部三撇的最后一笔撇的撇尖可穿插到衣字旁末点得下面,三笔撇由短到长,间距相等。
衫
3)同桌互评,看看谁得的红星多。
四、课堂小结
谈谈你的收获
硬笔的教案篇5
备课
字底类的写法
第一课
教学内容:力字底(旁)、走之底
教学目标:学会力字底(旁)、走之底的书写方法,会写相关的字。
教学过程:
1、力字底(旁):
力字底(旁)主要用在字的右部或下部,如励、势等字。要求写得稳重有力,斜而不倒。
组合方式:由横折钩和斜撇组成,共两笔。横折钩为主笔。
结构形态:整体形状为斜长方形。a、横折钩要稍向里收,不能垂直。b、撇画不宜太长,交接点在横的中间。
例字练习
2、走之底
要求写得流畅,曲折有致,能托住字的上部。
组合方式:由右斜点、横折折撇和平捺组成,共三笔。平捺为主笔。
结构形态:整体形状为半包围形。a、点和横折折撇应处在同一直线上整体上不宜太大;b、平捺要托住上部,连接紧密,舒密大方。
连边例字练习,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例字,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
教学内容:建字底和四点水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建字底和四点水的书写要领,能正确书写建字底和四点水的字。
教学过程
1、建字底
要求写的平稳自然,活泼流畅,能托住的上部。
组合方式:由横折折撇和斜捺组成,共两笔。捺为主笔。
结构形态:整体形态为左高右低的半包围形。a、横折折撇要上紧下松,上折下弯;b、交接点应在中撇的中间,捺的起笔不能作顿,应舒展稳重。
建廷例字练习,学生练习试写建、廷两字,教师提醒学生要注意建字底的写法。
2、四点水
要求写的活泼多姿,左右呼应。
组合方式:由左斜点和三个右斜点组成,共四笔,右点为主笔。
结构形态:整体形状为左中开张的扁形。a、左斜点要略大稍直;b、中间两点稍小,右点最大,角度依次渐斜。
热、黑例字练习,学生练习,教师当场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四点水的写法。
第三课
教学内容:心字底和皿字底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心字底和皿字底的书写要领,会正确书写带心字底和皿字的'字。
教学过程
1、心字底
要求写得左右顾盼之态,重心平稳。
组合方式:由左斜点、卧钩、挑点和右斜点组成,共四笔。卧钩为主笔
结构形态:整体形状为左右开张的扁形。a、左斜点稍直稍靠下;b、卧钩要平稳不宜太大;c、挑点的出锋处要对着右斜点的起笔处。d、右斜点稍平,偏上。
想、思例字练习:
2、皿字底
要求写得平稳对称,坚实有力,能托住字的上部。
组合方式:由短竖、横折、两竖和长横组成,共五笔。长横为主笔。
结构形态:整体形状左右对称的扁形。a、四个竖要短期,平行等距,稍向内收;b、长横左右伸展,能托住上部。
教师示范书写勃、索等字
孟、盘例字练习,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选几幅写得好的进行评讲。
硬笔的教案篇6
教学目标:
通过讲解运笔方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笔方法。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笔方法。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运笔方法,是指书写点画时书写工具移动运行的具体方法,又称“行笔法”。
钢笔的运笔方法借鉴毛笔的运笔方法。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每一种点画的书写都要按照这个方
法,缺了任何一个环节,其点画就不完美。起笔、行笔、收笔等动作各有要领。
1.起笔。有露锋和藏锋两种。钢笔写字大都为露锋。只有个别笔画(如平捺或单独出现的捺)例外。起笔有作顿、轻作顿、不作顿三种。一般起笔有提、有按、有轻、有重。
2.行笔。是运笔第二步。通常提笔运行。但行笔时不能简单地平拖而过,要讲究轻重快慢,提按顿挫,如人在行走时,两脚必须一起一落,随时结合着才能行走,提按动作也是如此,才按便提,才提便按。
3.收笔。回锋收笔是完成整个点画书写的最后一步,有起必有收。收笔方式有两种:一是回锋收笔。笔锋行到点画尾处,不能直接提起收笔,而应放慢速度,稍作停顿,如垂露竖画应将笔锋向上回收;横画则将笔锋向左回收。使起笔与收笔相互照应。点画含蓄,浑厚有力。二是出锋收笔。即笔锋直接顺势出锋,在空中收笔。如撇、捺、悬针竖等,锋芒外露,挺劲犀利。
由于用笔有提按、轻重、徐疾的节奏,所以线条才表现出刚柔粗细的变化,字的结构就有了如同音乐、舞蹈等美的造型及韵律,字才耐看,有品味。
正楷笔画的名称及写法—点
教学目标:
通过讲解正楷笔画的名称及写法,让学生掌握正楷笔画的名称及写法。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运笔写好点。教学时间:教学过程:
点:楷书中的点丰富多彩,有侧点、垂点、挑点、撇点、长点等。点的形态虽然不同,但都如人的眼睛,顾盼生情,最为传神。因此,点要写得圆满精致,或象高山上滚下来的石头,势猛力足;或象苹果中的内核,浑厚圆润。
点是笔画和笔法的基础。所有笔画都是从点开始延伸的'。它在书写结构组合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所谓“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1)右侧点:因点取侧势,故叫侧点。写法是落笔要轻,向右下45°按笔,再顺势斜下顿笔,然后笔尖向左内迅速提起回锋。表现为线条由细到粗,颜色由浅到深。如:“泛、掠、滨”等。
(2)左垂点:因形似垂露,故叫垂点。写法是由轻到重,从右至左下呈15~20°,再顺势向直下,由快到慢按笔,然后笔尖向右内迅速提起回锋。表现为由细到粗,由浅到深。如“小、滨、东、京”等字中的垂点。
(3)挑点:形似挑画,但比挑画短小有力。写法是落笔由按到提,由重到轻,由慢到快,从右下45°顿笔,转笔向右上呈45°,迅速用力挑出。如:掠、匀、羊等字中的挑点。
(4)撇点:形似短斜撇,但更短小些。写法是向右下45°落笔,然后转笔向左下45°迅速撇出。如六、只、总、普等字中的撇点。
(5)长点:是侧点的延长,故名。写法是落笔要轻,随着向右下方45°行笔逐渐用力,最后斜下按拉,顿笔回锋收笔。长点的形态,上细下粗,颜色从浅到深。楷书中有不少字的捺画是用长点来代替,故又称“反捺”。如“女、以、李、英”等字中的长点。
硬笔的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包含长横、长竖、撇、捺的汉字的书写规律,写好例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在例字中归纳书写要领,根据要领书写与例字类似的字。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书法艺术的传承意识和责任感,发展个性,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掌握包含长横、长竖、撇、捺的汉字的书写规律,写好例字。
教学难点:
学生在例字中归纳和总结书写的要领。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古老的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作为初中生要写好硬笔行楷字,从书法技法上讲,关键有两条。一是笔画,即要掌握好自然连带这一最基本的笔画组合规律;二是结构,即要掌握笔画之间的`搭配、布白。总的来说,写好笔画是为结构服务的。因此,归根到底是要写好结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
习汉字中的独体字的写法。
二、复习旧知:
1.检查上节课的作业情况。
2.检查学生握笔姿势及坐姿。
三、出示例字,分析结构,授之写法。
1.出示例字,分析“十” “千” “上”的书写规律。
教师提问:“十” “千” “上”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学生回答)教师提问:书写这类例字时,在结构和笔画上我们要注意什么?(讨论)
教师总结:一般这样的字在书写时要让它横平竖直,这样结构比较稳重———稳定原则。
拓展例字:“丁”、“干”、“王”、“士”等。
2.尝试练习,巩固写法。
练习:“十”、“千”、“上”、“丁”、“干”、“王”、“士”的写法。
(1)学生练习
(2)交流探讨
(3)展示和评价
3.出示例字,分析“人” “火” “央”的书写规律。
教师提问:“人” “火” “央”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学生回答)教师提问:书写这类例字时,在结构和笔画上我们要注意什么?(讨论)
教师总结:有撇有捺的字,撇捺的长度可能不同,但是撇捺的角度一般是对称的,而且撇捺的末端右边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对称原则。
拓展例字:“八”、“九”、“冬”、“大”等。
4.尝试练习,巩固写法。
练习:“人” “火” “央”、“八”、“九”、“冬”、“今”、“大”的写法。
(1)学生练习
(2)交流探讨
(3)展示和评价
四、欣赏和评价。
每组选一到两名写得最好的学生作品,展示,其他同学共同参与评价。
五、课堂总结,培养信心。
汉字是当今世界上最为独特的一种文字。它的背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汉人的思维方式具有经验综合性特征,它倾向于对事物作经验的整体把握。倾向于让步,中和,这些思维特点都在汉字中有所体现。俗话说,“字如其人”,字写得好,更要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实践,真正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六、布置作业:完成两幅楷书作品。
硬笔的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对本学期学的钢笔书写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复习巩固,形成初步的书写技能。
2.通过欣赏钢笔书法作品,培养学生对钢笔书法的赏析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
书法欣赏使用的作品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指名讲书法家的小故事,使学生对书法产生兴趣。
二、练一练:
1.要求学生临摹诗句,注意:书写时要注意字的结构。
2.抄写古诗,提示:一、要求学生先观察每个字的特点,做到心中有数再写;二、要把每个字写的正确、匀称、端正;三、每句诗,字的结构不同,笔画有简有繁,要注意写得大小一致性,使诗句从整体上看协调、美观。四、注意标点符号在句中的写法,做到行款整齐,讲究整体的协调美。三、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四、欣赏作品。
1.欣赏名家作品。2.欣赏自己的作品3.师生进行相互评议。
硬笔书法教案2
一、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写字训练,大部分学生已基本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掌握了执笔、运笔方法,在识字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了汉字笔画、偏旁、结构的特点,但个别孩子还没有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写字方法。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要书写250个生字,每一课的生字都融合了偏旁和结构,共出现常用偏旁40个,每出现一种偏旁,都同时配合出现由这一片旁与别的构字单位组成的例字。本册教材是学生已经练写了一个学期的铅笔字,并掌握了一定的写字技巧的基础上,设计使用本教材的。
三、教学目标
1、教学中应继续严格要求,除要求握笔方法、写字姿势要正确、知道按比例和笔顺规则书写外,还应要求学生养成写前认真观察、分析、比较的好习惯,逐步把握写字规律。
2、注意把写字课上的.练写与在课外以及各科作业中的运用结合起来。
3、教学中应注意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鼓励学生好好写字,调动学生练习写字的积极性,培养写字能力。
4、做到边学边练,把识字与写字结合起来。
四、重、难点
1、要求正确的写字姿势、握笔方法。
2、养成写前认真观察、分析、比较的好习惯。
五、教学措施
1、让学生平时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执笔、运笔方法。
2 、在指导学生写字基础上了解汉字的笔画、偏旁、结构的特点。
3、要求学生要做到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学会保管使用写字工具。
4、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和审美能力。
5、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6、练写前要会观察、分析、掌握字的间架结构。
六、课时安排
本课教材共20课时,教学时间随课文学习的进度来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