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云教案5篇

时间:2025-09-10 作者:Monody

教案的设计需要考虑课堂时间的合理分配,确保各个环节顺利进行,避免时间浪费,通过不断优化教案,教师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进度,网客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火烧云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火烧云教案5篇

火烧云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段。

2、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观察天上的云,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4、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悟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复习生字词。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同学默写的词语,这位同学是个马大哈!写字总是缺胳膊少腿的。

1、出示含有错别字的词语。

师:你们这些小老师们谁来帮帮他?

2、指名到前面来修改。

(设计一个让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在乐趣中记住了词语的写法。)

3、齐读。

二、复习第一段。

1、回忆第一段讲了什么?(板书:上来了)

2、齐读。

三、教学第二段。

过渡:火烧上来了,地面上的一切都变了,真神奇呀!那火烧云又是如何变化的呢?(板书:变化)

1、默读第二段。

思考: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写火烧云的变化?

(板书:颜色形状)

2、教学第二自然段。

(1)听录音。(观察图片)

(2)听了这一自然段,火烧云的变化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板书:多快)

(3)从哪儿看出多,你能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吗?(指名圈出)

出示:照样子,找出其他表示颜色的词语。

红通通__________ __________

茄子紫__________ __________

(讲练结合,拓展延伸,让学生学习课文的同时,能学到课堂以外的知识,掌握运用知识的方法。)

(4)又从哪儿看出颜色变化快呢?(一会儿一会儿)

(5)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中的烧可以用什么词语来换呢?那作者为什么不用?,而用烧呢?(烧写出了动态,表示了颜色,点明了课题。)

(让学生反复推敲文章中的语言文字,体会精确的语言与文章的中心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6)指导朗读(喜悦语气)

3、教学第35自然段。

过渡:火烧云的颜色是如此的色彩斑斓,瞬息万变,那么它的形状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1)指名读

思考:这3年自然段写火烧云形状的变化,那它变成了什么形状呢?(板书:狗、马、狮子)

(2)齐读第3自然段,思考:

a、马出现时是什么样子的'?

b、马是怎样变化,又是如何消失的?

(3)自学第4、5自然段。

(4)检查自学情况,师生共同交流。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本处设计让学生自学,与老师共同交流,体现了这一点。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5)听录音,小结。

谁能用《黄山奇松》中的一个词来概括火烧云的状变化?(板书:千姿百态)

(回忆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

四、指导背诵

师:火烧云真是太美了,读了课文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么美的景观你们愿意背诵下来吗?选择一段你喜欢的景色背诵下来吧!

(此处设计是为了调动学生背诵课文的积极性,选择自己喜欢的背,变教师要求的被动为学生自己选择的主动。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1)学生选择背诵。

(2)指名背。

五、作业

观察天上的云,仿照课文中的写法写一段话。

(作业的设计,为了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写法,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

板书:

上来了

颜色 多 快

火烧云 变化

形状 千姿百态 快

下来了

评:

(板书设计简单易懂,能体现文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一目了然)

(本课的教案设计,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营造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氛围。)

火烧云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快的特点,背诵第三自然段。

(2)学习火烧云开关变化的特点,仿写一段话。

(3)感情朗读,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初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按提纲背诵第三自然段。

[教学难点]

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展开想像,尝试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尝试铺垫

看图回顾火烧云上来时霞光映照在大地上的生动现象,交代这节课的主要任务。

二、尝试学习,学会按提纲背诵第三自然段

(1)激发兴趣,尝试学习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

尝试题(一):①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②尝试背诵这一段。

(2)学生尝试练习。

(3)指名背诵,交流学习方法,揭示色彩词语的特点:

(4)小结学法,抓住特点完整提纲。

(5)第二次尝试:按提纲背诵第三自然段。

指导有感情地背诵(指名背、齐背)

(6)小结学法,并用一个词来说说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

三、尝试学习火烧云形状的变化特点,指导感情朗读

(1)出示投影,观察火烧云变化时不同的形状,再次激发尝试学习的兴趣。

尝试题(二)①自由朗读第4-6自然段;②火烧云形状变化有哪些特点;③说说你最喜欢的一种火烧云的样子是怎样变化的。

(2)学生尝试学习,进行四人组讨论。

(3)交流学习过程:

一会儿 过了两三秒钟 马

变化快 忽然 形状变化多 狗

一转眼(静态-动态) 狮子

(4)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5)小结,再用一个词说说火烧云形状变化又多又快的特点。

四、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快的特点尝试写一段话

(1)千变万化的火烧云接着还会像什么呢?展开想像......你想尝试描绘这美丽的`景象吗?

尝试题(三):(任选一题)

①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快的特点,写一种你最喜欢的火烧云样子的变化过程。

②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多又快的特点,用上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仿照第三自然段写一段话。

(2)学生尝试写,教师个别指导。(指名写在投影片上)

(3)投影反馈,订正。

火烧云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学习课文,知道火烧云名字的来历;

3、整体感知全文,知道课文从变化多与快两方面来写出火烧云的特点;

4、学习第1、3两小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以及火烧云出现时地面景物的变化;

5、能有感情朗读1~3节,并能够按提纲背诵第3节。

【教学重点】

1、学习第1、3两小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以及火烧云出现时地面景物的变化;

2、能有感情朗读1~3节,并能够按提纲背诵第3节。

【教学难点】

学习第1、3两小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以及火烧云出现时地面景物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观察过云吗?请说说。

2、揭题。

二、通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正确、流利。

2、读书检查:

请学生选读自己喜欢的小节。

三、学习第2节

1、请找出课文中写火烧云名字来历的句子。

2、学生回答。

3、自由读:

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为什么叫火烧云。

(烧、着了火)

4、火烧云是真的在烧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红彤彤)

5、如果不用“烧”,而用“一直红到”好不好?为什么?

(“烧”字不但写出了颜色,而且写出了火烧云的动态美。)

6、这一句还写出了火烧云的`什么?

(范围广)

7、朗读练习。

四、整体感知

1、那么火烧云有什么特点呢?

请同学们自由读全文,思考。

2、学生回答,讨论交流。

(变化多、快)

五、学习第1、3节

1、学习第3节:

⑴ 读第3节。

⑵ 这一节写了火烧云哪一方面变化?

(颜色)

⑶ 学生再读第3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多与快。

(哪些地方写出变化多,哪些地方写出变化快?)

⑷ 朗读练习。

⑸ 火烧云就只有这些颜色吗?从哪里看出来?

学生想象其他颜色。仿照课文的构词方法来说。

⑹ 按提纲背诵指导与练习。

2、学习第1节:

过渡:

火烧云出现时,天上发生了变化,其实地上也发生了变化。

⑴ 学生自由读第1节。

⑵ 学生说说地上发生了哪些变化?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⑶ 地上的景物为什么发生了这些变化?

⑷ 为什么火烧云会使他们发生这些变化?

(用两种颜料混合会变成其他颜色来说明。如红与绿混合变成黑。)

⑸ 有感情朗读第1节。

六、小结

1、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觉得火烧云怎么样?用一个字。

(美)

2、火烧云还有更美的,我们下节课再来好好体会。

【板书设计】

火烧云

多 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

颜色变化 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快 一会儿……一会儿……

一会儿……一会儿……

火烧云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评赏,教师的点拨,了解火烧云色彩的绚丽和形状的变化多端。激发学生爱美、爱自然的感情。

2、学习作者观察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

1、评点中了解火烧云的特点。

2、了解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整体入手,捕捉重点

1、回顾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那绚丽的霞光把地面照射成了一个多彩奇妙的世界,而天空的火烧云又有什么地方让你觉得神奇、美丽呢?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

颜色、形状

2、指名学生读书,师生评点。

3、过渡。

二、师生互动,精读精评

1、自由朗读第二段:

想想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各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

2、讨论,交流:

生评:颜色多:红通通、金灿灿

师点:屏显相关文字、颜色。帮助学生形象化理解。

生评:颜色多: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

师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出天空可能有的其他颜色。

生评:颜色变化快: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师点:引导学生体会两个句子的`不同含义。

屏显以下文字:

⑴ 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⑵ 有时红通通的,有时金灿灿的,有时半紫半黄,有时半灰半百合色。

生评:形状多:马、狗、狮子。

生评:形状变化快:一会儿、眨眼间、跑着跑??

师点:其实火烧云就像一幅幅抽象画,只要你展开丰富的想象,天空中就什么都有。看,天空里又飘来一朵云。(屏显动画)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展开想象,说出云朵的变化。

3、小结:

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又多又快,同学们可以用哪两个词来概括?

引导学生说出:

五光十色、瞬息万变。

三、总结学法,赏读课文

1、火烧云实在是太奇妙了,可还没等人们欣赏够,它就下去了。齐读最后一段,体会人们当时的心情。

(余兴未尽)

2、是啊,美好事物的存在总是那么短暂,但作家却能将这瞬间的美丽化作永恒,想想作家为什么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来?

引导学生概括出写作方法:

仔细观察,发挥想象,注意积累。

3、让我们再来回味一下火烧云的神奇与美丽,选择你最喜爱的一段,用最饱满的感情读一读。

4、齐读。

(屏显动画,音乐伴奏。)

四、迁移运用,内化情感

1、同学们,学完《火烧云》,你最想干什么?

(看火烧云)

老师这里有一段火烧云的录像,我们一起来欣赏。

(屏显动画)

2、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多变的云》,可以运用学过的词句,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要求说真话,吐真情。

火烧云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激发他们观察自然、认识自然的兴趣。并学习观察的方法。

2、学习动静结合的方法,学写事物的动态和静态。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教学难点:

区分事物的动态和静态描写。

教学准备:

cai课件(火烧云的录像、重点段句的文字)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 揭示课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火烧云》。大家把书打开翻到课文。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 明确什么是火烧云

1 什么是火烧云?请同学们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

(提醒学生不能一概搬抄,添加适当的词语,使回答完整)

2 全班齐读句子。(课件出示句子“天空。。。。。。着了火似的”)

(1) 把句子中的“烧”换成“红”通不通?

学生小声读一读,比较比较。

(2) 既然通,作者为什么不用“红”,而用“烧”?

(a避免重复·b点题·c与后文照应·d写出火烧云动感)

(3) 指导感情朗读。(突出“烧”字)

3 课文写的是什么时候的火烧云?

(提醒学生从文中找出依据,完整而准确地说)

(二) 了解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绘火烧云的.

1 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2 全班交流。

(1颜色·2形状)

过渡: 课文第几自然段描写了 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火烧云的形状?

三 抓住特点,重点深究

(一) 学习第三自然段

1 点生朗读,其他同学思考问题:

(1) 火烧云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

(2) 用“——”和“ ”标出作者具体描写特点的句子和词。

(3) 你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

2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 小组派代表发言的形式全班交流。(课件出示句子“。。。。。。一会儿。。。。。。一会儿。。。。。。”)

(a 五颜六色 b 变幻无常。在“一会儿”和颜色词下面标注)

4 从火烧云颜色一多一快的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么美?

:火烧云美,大家说得也美。正因为作者运用了具体而形象的表示色彩的词,在读者面前构成了一幅美妙奇异的晚霞图。

5 观看录像,感受作者的观察仔细,用词丰富。(课件出示“火烧云颜色变化”录像。)

6 感情朗读。突出变化多、变化快。(自由练读——点生读——全班齐读)

7 仿说练习

(1)仿说词练习

(课件依次出示“红通通”、“半紫半黄”、“葡萄灰”等形式的颜色词说其他颜色词。)

(2)仿说段的练习

用上你们刚说的词,运用作者的写法说说我们这里的火烧云颜色的变化。

(自由练说——点生上台说)

(二) 引导学生学法。(课件依次出现“1、读段,整体感知·2、讨论,理解特点·3、精 读, 体会写法,·4品读,感受美景)

(三) 自学第四、五、六自然段

1 课件出示自学提纲:1、火烧云形状的变化有何特点?2、用“——”和“”标出具体描写特点的句子或词。3、你喜欢哪种形状的火烧云?为什么?

2 自由组合学习小组交流学习。教师巡视辅导。

3 全班交流。

(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引导学生从写法上来说。)

(学生说一个形状时,课件相应出示相关句子,并指导感情朗读。)

: 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以动静结合的写法,生动逼真、形象化地写出了火烧云的形状变化。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 写法。

(1) 进行四、五、六自然段的引读练习

(2) 质疑:是否发现这三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按天空出现了什么——火烧云的样子——火烧云的变化来组段。

(课件出示“天空出现了什么——火烧云的样子——火烧云的变化”)

过渡:火烧云还有可能会变成什么?(动物、静物、植物、人类等)

5 仿说段的练习

(1) 学生边想像边自由练说火烧云的形状。

(2) 点生上台说。

四、 感情朗读,课文

1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三——六自然段。

2 学会观察,注重写法,积累词汇,把语文学好,把文章写好。

板书设计

颜色 变化多

火烧云

形状 变化快

作者:江西省南昌市育新学校 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