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音乐《风》教案优秀5篇

时间:2025-07-08 作者:Cold-blooded

我们在写教案时,建议设定明确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具备跨学科内容的教案,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联系与整合,下面是网客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五年级音乐《风》教案优秀5篇,感谢您的参阅。

五年级音乐《风》教案优秀5篇

五年级音乐《风》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歌曲,感受歌曲中表达对国旗的赞美和喜爱之情,能够养成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完整而充分的聆听歌曲,运用模仿、体验的方式,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知识与技能】

感受2/4拍的强弱规律,并能够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用有感情的声音完整地演唱歌曲。

?难点】

感受2/4拍的强弱规律。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指导学生看课本上的插图,请学生找出天安门、国旗和国徽。在天安门广场,我们可爱的解放军叔叔每天早晨都会伴着雄壮的国歌将国旗升起,现在让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国旗升起时的场面吧。

教师播放在天安门升国旗的视频,并请学生谈谈观看视频之后的感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板画示意图并说明各部分分别代表什么,引导学生懂得升国旗时应起立,目视国旗。我们的国旗这么美丽,所以有人给她编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首歌曲中所描绘的国旗吧!

(二)新课教授

1.教师播放歌曲,并设问,听完这首歌曲你能想象出什么样的画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评价并总结,五星红旗飘扬在蓝蓝的天空中,那么美丽,那么雄伟和激动人心。

2.复听歌曲,并设问,歌曲的速度是什么样的?情绪又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评价并总结,歌曲的速度是中速,情绪欢快且激动。

3.教师弹琴范唱歌曲,学生跟琴轻声哼唱,提醒学生注意情绪。

4.教师运用奥尔夫教学法,用强拍拍手,弱拍拍腿的方式让学生感受2/4拍的强弱规律,并说一说2/4拍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前面一拍是强拍,后面一拍是弱拍。

5.跟随教师的示范一起拍出2/4拍的强弱规律。

6.教师弹奏钢琴,学生跟随琴声律动身体,再次体会歌曲的拍子、速度和情绪。

7.教师教唱歌谱,学生用拍手、拍腿的方式挥拍演唱曲谱。

8.学生齐读歌词后填词演唱。

高中音乐

五年级音乐《风》教案篇2

教学内容:

欣赏《大河之舞》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大河之舞》,感受爱尔兰民族的热情奔放。

2、结合相关资料,了解爱尔兰民族特色和踢踏舞。

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

2、讨论: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3、第二次播放歌曲,介绍爱尔兰民族音乐舞蹈传统特色。

4、播放《大河之舞》音像资料,进一步感受爱尔兰音乐、舞蹈的热情奔放。

5、跟着电视学跳踢踏舞。

6、再听音乐,感受乐曲节奏的变化。并让学生用踢踏的形式表现出来。

7、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活动《稍息立正站好》

教学目标:

1、在听赏中感受歌曲的热烈,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兴趣。

2、能根据音乐的节奏,自编韵律操,表现音乐。

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相关内容。

2、听赏范晓萱翻唱的歌曲《稍息立正站好》。初步感受乐曲的热烈和强烈的节感。

3、说一说歌曲的.特点。

4、跟着录音学唱歌曲第二段。

5、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节奏分组自编动作。

6、各组表演。

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编排动作。

8、跟着音乐表演韵律操。

9、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在音乐伴奏下,大部分学生肢体协调、准确、具有准确的节奏感。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大家一起来》

教学目标:

1、在听赏中感受歌曲的热烈,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兴趣。

2、能根据音乐的节奏,自编韵律操,表现音乐。

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相关内容。

2、听赏孙悦演唱的歌曲《大家一起来》。初步感受乐曲的热烈和强烈的节感。

3、说一说歌曲的特点。

4、跟着录音学唱歌曲。

5、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节奏分组自编动作。

6、各组表演。

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编排动作。

8、跟着音乐表演韵律操。

9、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积极参与,大胆表现。

五年级音乐《风》教案篇3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体验歌曲中主人公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和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

能力目标:在学唱歌曲中,使学生对台湾校园歌曲有初步的了解,并感受其清新、轻松、亲切的特点。

知识目标:了解歌曲的不同演唱形式,初步感受和声的美妙。

教学重点

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感受和声的美妙。

歌曲分析

本课是由台湾著名的民谣创始人叶佳修创作的一首民谣歌曲。歌曲以充满激情的抒怀笔调,表达了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了对美好童年时光的怀想。歌曲为4/4拍,宫调式,两段体结构。歌曲的第一部分从低音区缓缓进入,曲调平稳,节奏跳跃富有动感,即刻使人联想到,漫步在童年时熟悉的沙滩上,留下一步一个脚印的生动情景,心潮起伏,浮想联翩,抒发了对美丽家园的赞美之情。

歌曲的第二部分,节奏顿时拉宽,旋律舒展,情绪亲切热情,切分音的运用,较强的表达了对家乡充满着激情的抒发,在“阳光”和“沙滩”的句中出现一拍休止符,更近一步的表达了对童年时美好时光的怀想,句末的旋律在变拍子中有高音,下行结束,表现了那时的童年回忆还是那么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教学方法

听唱法,练习法,启发引导式,对比法,分组合作式

教学准备

手风琴,课件

养成训练点

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要养成认真倾听,勇于发言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台湾校园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师生一起唱。

(目的:为后面引出民谣这种歌曲的形势做铺垫,同时也是为了活跃气氛。)

2.师:你对台湾有哪些了解?

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

师:台湾省是由台湾岛及其周围的绿岛、澎湖列岛等几十座岛屿组成,是我国第一大岛。还有很多自然景观象日月潭,北投温泉风景区,台北故宫博物馆,号称世界第二大断崖的清水断崖。主要民族有汉族、高山族。(米仓,水果之乡,蝴蝶王国,珊瑚王国,鱼仓)使用的语言有普通话、闽南方言和客家方言。

台湾所特有的地理环境,塑造了一批正直、朴实、真挚、爽朗的台湾人,正是台湾人的这种性格特点,孕育了具有台湾风格的艺术形式。如台湾的民歌、台湾的校园歌曲等。

师:今天我们将继续学唱一首台湾校园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播放歌曲,谈感受

歌曲背景

?外婆的澎湖湾》是由台湾着园歌谣的创始人叶佳修写的。他说,其实这首歌是为着名音乐人潘安邦写的,而且是真的完全为他写的,里头的外婆就是潘安邦的外婆,澎湖是他外婆住的地方,他告诉叶佳修自己小时候的风景,当叶佳修写《外婆的澎湖湾》的时候还没去过澎湖,但因为他们的生活背景比较接近,都是乡下的孩子,所以叶佳修把潘安邦的外婆想成自己的外婆。很快创作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歌谣。

潘安邦在唱完这首歌曲之后,一曲成名。澎湖湾也跟着闻名起来,而且更有趣的是,潘安邦的外婆也如澎湖的景点一样,成了游客们拍摄的对象,慈祥的外婆从来不会拒绝游客们的要求,因为她知道,是孙子的歌把他们带到了澎湖。老师下载了一些澎湖美景的图片,想不想欣赏一下?

(课件:播放澎湖flash由潘安邦演唱)

二、学唱歌曲:

师:看了这么动人的澎湖美景,是不是也激起了你们对澎湖的向往?现在咱们到台湾旅游也很方便,合适的.机会时和爸妈一起到澎湖湾游玩了。

1、初听:这首歌曲的情绪、速度……

2、复听:

思考:歌曲分为几个乐段。

3、诵读歌词(放伴奏音乐)

4、师弹琴

捕捉学生演唱不准的地方,进行纠正,解决难点,并对学生的演唱进行鼓励性的评价。

5、难点突破:切分节奏,用对比的方法练习

6、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式练习歌曲

7、有感情地演唱:

歌曲表达了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演唱时要强调声音和情感,不能喊唱。

8、抽查练习

9、欣赏名家演唱

欣赏着名歌唱家谢莉斯王洁实演唱的二重唱《外婆的澎湖湾》让我们仔细的听一听他们是如何为歌曲进行合唱处理的。(课件)

和声效果

三、拓展延伸: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校园歌曲“点歌台”,一起去欣赏、品味台湾校园歌曲。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吟唱了优美的台湾校园歌曲,还了解台湾其他方面的知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一部分,台湾和大陆人民有着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的关系。他们也深深地思念着祖国,思念着亲人,盼望着相聚。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台湾同胞都在第一时间里捐款捐物,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在大灾面前福祸同当的血浓于水的亲情。让我们深深地期望他们早日回到母亲的怀抱吧。

五年级音乐《风》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在听赏中感受歌曲的热烈,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兴趣。

2、能根据音乐的节奏,自编韵律操,表现音乐。

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相关内容。

2、听赏孙悦演唱的歌曲《大家一起来》。初步感受乐曲的.热烈和强烈的节感。

3、说一说歌曲的特点。

4、跟着录音学唱歌曲。

5、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节奏分组自编动作。

6、各组表演。

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编排动作。

8、跟着音乐表演韵律操。

9、小结。

五年级音乐《风》教案篇5

一.教学要求

(一)单元总要求

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我国西部地区有代表性的音乐特点及相关文化,如西藏的拉萨、长江三峡及三峡工程,西南地区苗族、彝族的音乐特点等,通过音乐抒发对家乡的热爱。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视谱演唱歌曲、分辨音乐结构和音乐情绪的能力,能为歌曲设计领唱与齐唱。

(二)具体要求

1.能用热爱家乡那样的情感演唱《拉萨谣》。

2.能积极地参与“走进西藏”音乐会。

3.能分辨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的音乐结构,感受不同乐段的情绪,背唱其中的一段旋律。

4.能用自豪的心情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5.能了解一些有关西藏、三峡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准备

(一)教具

布达拉宫的图片或录像;《阿姐鼓》《洗衣歌》《川江号子》等录音带。

(二)资料

有关西藏、三峡及三峡工程的资料和图片。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单元重点:

1.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拉萨谣》。

2.感受《北京喜讯到边寨》中苗、彝民族音乐的特点。

本单元难点:

1.启发学生用热爱自己家乡那样的情感演唱《拉萨谣》。

2.分辨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的音乐结构。

3.感受《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川江号子的风格。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 、学唱歌曲:《拉萨谣》。

2 、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

教学目标

1 、能用热爱家乡一样的情感演唱歌曲:《拉萨谣》。

3 、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教学重难点

1 、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歌曲。

2 、能随教师琴声视唱曲谱。

教学准备

风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欣赏《走进西藏》

教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非常动听的歌曲,它会带领同学们来到一个神秘的地方,会给同学们带来美的享受,我们一起来听。(录音播放《走进西藏》学生静听)

提问:听到这首优美的歌曲,你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你仿佛看到什么美丽的景色?(生回答)

教师出示布达拉宫的图片,请同学们边观看边总结:西藏位于我国西南部,那里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有最美丽的雪域风情,有勤劳勇敢的藏族同胞,也有那气势宏伟的布达拉宫,更有那风格独特优美、粗犷的音乐。让我们一起听一听。

二、学习歌曲《拉萨谣》

(一)学唱曲谱

1 、播放歌曲《拉萨谣》学生静听,并谈一谈听后的感觉,及歌曲的特点。

2 、教师总结:《拉萨谣》这首歌曲是我国当代作曲家何训田所作的曲子,乐曲优美独特,粗犷朴实,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演唱歌曲,《拉萨谣》吧!

(教师出示曲谱,并播放乐曲旋律,请学生边听边找出组成旋律的各音:)

(1 2 3 6)

3 、教师引导学生随琴演唱以上各音。

4 、随教师琴声轻声演唱歌谱(用啦的演唱方式进行练习、哼鸣演唱等)。

(二)学唱歌词

1 、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2 、教师介绍歌词内容,使学生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

3 、教师范唱(伴奏)。

4 、在理解了歌词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如何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分句指导、师领唱,生跟唱、师生合作演唱、男女生合作演唱、个人展示)

5 、在歌曲基本掌握的基础上,再次欣赏《拉萨谣》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情绪

6 、让学生结合拉萨谣的歌词谈论一下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抒发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