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教案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教案的编写能力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客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电的本领教案参考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电的本领教案篇1
设计意图:
故事《谁的本领大》是一篇久经传承的童话故事,故事内容浅显易懂,但寓意深刻。故事通过:梅花鹿和小猴比本领——遇到困难想办法——相互合作摘到果子的情节为主线,揭示了互相帮助才能摘到果子,本领更大以及合作更快乐的道理。
选此内容目的有两个:
1、中班幼儿是合作意识萌芽的阶段,也是培养合作性的关键期。借此故事教幼儿掌握与同伴合作的方法,增强幼儿在生活中的合作意识,从而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2、中班幼儿语言正处在迅速发展时期以及直觉形象思维的学习特点。借助此故事,采用视听结合的方式,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梅花鹿和猴子各自的本领。
2、引导幼儿大胆猜想,能够将自己的想法用语言表达出来。
3、感受合作的快乐,懂得同伴之间相互帮助本领会更大的道理。
4、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5、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初步了解动物的本领,幼儿有互相帮助合作的经验感受。
2、物质准备:课件、音乐、视频资料(幼儿在幼儿园游戏中各种合作的照片)活动过程一、教师出示小猴、梅花鹿课件。(p1)创设谈话情境引入活动,幼儿初步了解梅花鹿和小猴的本领。
师:森林里住着两只小动物,他们是——梅花鹿和小猴子。有一天他们争吵了起来!都觉得自己的本领大!你认为谁的本领大?梅花鹿和小猴都有什么本领?(幼儿说出自己的认识)
师:我们来听听他俩怎么说(播猴子和梅花鹿说的话,然后让幼儿重复对话内容)他俩争来争去也没有个结果,怎么办呢?怎样才能知道他俩究竟谁的本领大呢?(幼儿想办法)
师:最后他们决定比一比。看!他们请来了谁当裁判?(大象)大象会给他们出什么题让他们比呢?(幼儿猜测)
二、演示课件,理解梅花鹿和猴子摘果子的过程。
出示p2师:看!他们一起来到了哪儿?(引导幼儿认识小河、果树)大象说:(播放大象说的话,幼儿重复)幼儿猜想:你觉得谁能摘到果子?所说你的想法。
出示p3师:比赛开始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预备——开始"(呈现梅花鹿和猴子比赛过程)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幼儿大胆讲述看到的画面)
重点:
1、梅花鹿怎么过的河?它摘到果子了吗?怎么样了?(团团转)?
2、小猴子过不了河,它心情怎样?(抓耳挠腮、无奈)过渡语:有什么办法能让猴子和梅花鹿都能摘到果子呢?(幼儿想办法)
师:小猴子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呢?我们一起来看!
出示p4幼儿观看ppt演示。问:小猴子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幼儿讲述它们摘果子的过程。(合作,互相帮助)
重点:
1、小猴子怎么说?梅花鹿会怎么回答?2、他们一起合作摘到果子心情怎么样?会怎么想?(遇到困难想办法、要合作、团结力量大)
3、现在你们觉得谁的本领大了吗?
出示p5师:猴子和梅花鹿一起把合作摘到的果子送给大象,大象会对他们说什么呢?(出示大象说的话)过渡语:这个故事你们好听吗?让我们来一起讲一讲。
四、师幼一起完整讲故事。理解只有互相帮助本领才会更大的道理。
边演示ppt师幼一起讲故事。
提问:
1、为什么一开始小猴和梅花鹿没有摘到果子?
2、后来是怎样摘到果子的?(合作让本领更大)五、知识迁移。提升幼儿合作的经验,体验合作的快乐。
1、师:生活中你有没有帮助过别人,或者跟别人合作完成一件事情?(幼儿说)过渡:其实生活中小朋友经常也会帮助别人,一起合作完成一些事情,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我们的精彩瞬间吧!
2、播放幼儿生活中互相合作的精彩的瞬间。
六、小结。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长处,只有互相帮助、相互合作才能让自己的本领更大。才能得到更多的快乐。
教学反思: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在充分理解教材基本思路的基础上,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设计了这个活动,为幼儿创设了边听边思考的情境,如让幼儿去思考谁的本领大?
2、中班语言公开课谁敢嘲笑狮子教案反思
活动名称:谁敢嘲笑狮子活动目标:
1。观察并理解画面,知道动物最厉害的本领。
2。能正确认识自己及朋友的长处,为自己的优势感到自豪。
3。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能发现各种动物最厉害的本领,正确认识并大胆的表达自己和朋友的长处。
难点:正确认识并大胆的表达自己和朋友的长处。
准备活动:ppt、音乐活动过程:
一:观察与提问今天菲菲老师带来了一本有趣的书,我们先不来看书,先来看个东西,你们能猜出它是谁吗?大狮子有一头威风凌凌的鬃毛,只有狮子爸爸才有的哦。
1、出示封面,引出故事名字
2、点击第一页,发散幼儿思维,让幼儿观察画面并回答问题(1)小动物们在干什么?
(2)大狮子在想什么?
二、欣赏故事,了解各种动物最厉害的本领
1、逐页欣赏故事,到p15页,教师进行小节,如:原来跑步最厉害的是猎豹;爬树最厉害的是猴子。
2、引导幼儿说出狮子还可以和哪些小动物比本领。(点击p16,)大狮子说:我还有更厉害的本领,那就是......
(引导幼儿自由表达)
3、教师小结:狮子究竟是不是百兽之王?它到底厉害在什么地方?
三、游戏:我们来模仿,运用肢体动作体现动物的特点,增强身体的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1、模仿这些小动物和大狮子比一比本领(点击p17,)
2、继续欣赏p18、19,狮子最厉害的本领是吼叫四、谈话:说说自己和朋友最棒的本领1、说自己(面对大家说)
2、说朋友(面对朋友说)
3、老师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有自己最棒的地方,不要为自己不如别人而难过,要在生活中自信的发挥自己的长处,要相信自己,因为(一起喊出:我们是最棒的!
音乐结束)
教学反思:
故事是幼儿最爱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帮助幼儿发展语言的方法。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是以教师讲述故事为重要部分。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教师在讲述故事时,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适当,咬字清楚是为了让幼儿字字听的清楚,节奏要比平时谈话稍慢,使他们一边听一边想;讲述故事时,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势都要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有所变化,这样对小班的的语言表达起辅助的作用。
电的本领教案篇2
【课文】
有一天,风和太阳碰到了一起,都说自己的本领大。正巧,前面来了一个孩子。太阳说:“谁能脱下那孩子的外衣,就算谁的本领大。”
风说:“那还不容易!”说着就“呼呼”地吹起来,谁知孩子将外衣裹得更紧了。
太阳对风说:“看我的吧。”说着便发出强烈的光。那孩子觉得热极了,就把外衣脱了下来。
第二天,风和太阳又碰到了一起。太阳得意地对风说:“风先生,你还敢同我比本领吗?”
风看见河里来了一条船,就说:“谁能让那条船走得快些,就算谁的本领大。”
太阳说:“这有什么难的!”于是,它又发出强烈的光,想催船夫用力摇船。可是,太阳光越强,船夫越是热得难受,他哪儿再有力气摇船呢!
这时,风“呼呼”地吹了起来。船夫高兴地喊:“起风了!快挂帆吧!”只见风推着帆,帆带着船,像箭一样飞快地前进。
太阳惊讶地说:“风先生,你的本领也不小哇!”
【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5个生字,会用“觉得”造句。
2、理解课文,懂得各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本领,一定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看待别人。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理解课文。
课前准备:
1、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
2、生字卡片,重点句子小黑板。
3、图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词语。
本领碰到正巧强烈脱下难受挂帆推??
2、听说训练。
有一天,风和太阳碰到了一起,都说自己的本领大。
(开火车认读词语可以了解学生对本课生字词的认识情况和熟练程度,以便在本堂课的生字教学中引起注意。)
二、学习课文
1、谈话激趣:究竟是谁的本领大呢?风和太阳谁也不肯让谁,决定比试一下。小朋友中有谁愿意做公正的小裁判,来评判一下呢?
2、裁判须知:风和太阳一共比了几次,每次比的是什么?结果怎样?
3、自由读课文,争当小裁判。你觉得谁的本领大?为什么?
(争当小裁判,是小朋友非常感兴趣的,怎样才能做公正的裁判呢?这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熟知本课内容,这样就激发了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的兴趣。)
4、组织交流。
⑴、第一次比赛:脱下孩子的外衣
①说说“那还不容易”、“谁知”是什么意思?
②练习用“觉得”说话。
③分角色朗读第一次比赛的经过。说一说:这时的风和太阳会想些什么?
⑵、第二次比赛:让船走得快
①说说“这有什么难的”是什么意思?
②理解“得意”、“惊讶”,注意说话语气。
③借助图片投影,理解“只见风推着帆,帆带着船,像箭一样飞快地前进。”
④分角色朗读第二次比赛的经过。想一想:听了风的话,
太阳会怎样回答呢?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适时地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说话人的语气,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特别是两句反问句的意思,结合当时的情景,学生的体会完全是自主的。)
(3)、公正的小裁判,现在你想对风和太阳说些什么呢?
(能作为公正的裁判,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说句公道话,那是值得骄傲的事,因而文章所要说明的道理也不需要老师去强加给学生了。)
(4)、你能读准下面的“一”字吗?
一天一个一起一样一条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让学生读一读课文中出现的“一”的变调,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一”的读法。)
三、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卡片:强、些、受、挂、推。
2、汇报识记,练习组词。
3、描红临写。
电的本领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涞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擅长的一面,要正确的看待自己和他人。
2、理解课文大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能通过对语言环境的理解来有感情的朗读。并很好的将不同的语气朗读出来。
2、能理解课文中蕴涵的意思。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板书:谁的本领大。
2、你们知道是谁和谁在比本领吗?(风和太阳)
3、那么风和太阳的本领到底是谁大呢?你们有什么问题吗?(怎么比的?结果怎样?……)
二、初步朗读课文,学习字词,朗读课文。
1、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同句子。(学生自读课文)
2、学习生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请小朋友自己去认识自己的新朋友?(学生自读词语)
(2)、指导朗读,指名读词语,齐读词语。
(3)、去掉拼音再读词语,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一眼就能找到自己的新朋友?
(4)、指名回答,齐读。
3、初读课文。
(1)、这篇课文中一共有几个小节呢?(9)请9位小朋友来读课文,其他小朋友做评委。
(2)、学生进行朗读
(3)、学生进行评价。
(4)、听课文的录音。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请小朋友们再读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2)、学生进行朗读,建议学生进行默读,或者是小声的读课文。
(3)、交流:风和太阳进行比赛,看谁的本领大,到后来发现大家都各有各的本领,分不出大小。
四、指导书写。
(1)、出示:各烈敢巧
(2)、认识新的偏旁:夂
(3)、注意上下结构的词语的位置,各上长,下短。烈:上长下小。
(4)左右结构的词语:敢:左右基本等宽,攵。巧:工,最后一笔是提。
(5)、说说怎样进行记忆。
(6)、生随师进行描红、临摹。
第二课时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表演。
2、学习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有一天呀,太阳先生和风先生碰到了一起,于是在他们之间进行了一次比赛,你们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比赛谁的本领的`啊呢?(因为他们都说自己的本领大。)
2、出示:有一天,风和太阳碰到了一起,都说自己的本领大。
3、指导朗读出“都说”这两个字的语气。
二、学习新课1-3
过度:是呀,小朋友真聪明。到底他们谁厉害呢?
1、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课文,看看他们比了几次?都比了些什么?
2、学生自读后进行交流。(2次)
3、请大家找找,哪几小节讲了第一次比赛的事情呢?(1、2、3)
4、请大家再看看1-3小节,想想它们第一次比的是什么?(学生自由读课文后交流:谁能脱下孩子的衣服。)
5、听到太阳这样说,风是怎么说的呢?
根据回答出示:那还不容易!是的谁来说说这句话(指名读)
是的,就这么一件小事情,那还不容易。想想到底该怎样读这句话,谁再来试试。(再指名读)感觉出来了吗?这时候风的态度怎样?(自信,骄傲等)是的,那么我们一起来读读好吗?(齐读)
6、说完这句话后,风就“呼呼“的吹了起来。可是那孩子却
(把衣服裹得更紧了。老师来当那个骄傲的风,小朋友来当书上的那个小孩子好吗?(师生共同表演、生生表演))
7、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自由回答,是因为风太大,孩子感到很冷所以他要将衣服裹得紧紧的)
8、齐读第二小节。
看到这一切,太阳是怎么办的呢?请小朋友自己将第三小节读一读。
交流:出示:太阳对风说:“看我的吧。”说着便发出强烈的光。这时候太阳的心里是怎样想的呢?(学生自由发挥:骄傲、自信,目中无人等)
结果呢?(那孩子觉得热极了,就把外衣脱了下来。)、
9、齐读第三小节
10、从这里看,是谁的本领大呢?(太阳。)但是是不是真的呢?我们继续看下面的。
三、学习新课4-9
1、第二天他们又碰到了一起。这时候太阳感到怎样呀?(他非常的得意,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呢?)根据回答出示:第二天,风和太阳又碰大了一起,太阳得意地说:“风先生,你还敢同我比赛吗?”谁来读读好这句话。指导朗读。
2、正巧,风看见河里过来一条船,于是他提出什么建议呢?(看谁能让船走得快些。)
3、听到这个提议,太阳的表现是怎样的呢?(学生自学第六小节)
太阳很骄傲,很有自信,他讲:“这有
什么难的!”
出示:“这有什么难的!”
“那还不容易!”
比较这两句话的意思。(他们的意思是一样的,但是表达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指导朗读这两句话。
4、于是太阳(又发出强烈的光,想催船夫用力划船。)可是他的愿望有没有实现呢?(没有)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太阳光越强,船夫越是热得没了力气,船也就走得越慢。是啊,这么热的天气,船夫哪来的力气划船呀!
5、齐读第六小节。
6、这时候,风却“呼呼”吹起了风,没想到的是,船夫突然变得很高兴,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学生自由回答)只见“风推着帆,帆带着船,像箭一样飞快地前进。”说说应该怎样读这句话(速度快一点)指导朗读这句话。
7、看到这一切,太阳感到怎样?(很惊讶)为什么?(因为他总觉得自己比风厉害)他有没有想到这样的结果?(没有)谁来读好这句话,出示:风先生,你的本领也不小哇!
指导朗读这句话,读出惊讶的语气。
8、风这是也说:“看来,我们各有各的的本领。”看了这句话,你们有什么想法呢?(学生自由发挥)齐读句子。
9、小结:是的,我们不能太小看别人的能力,因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要正确的对待其他人,不能太自以为是了。
四、分角朗读课文
多种形式。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复述课文内容。
学习部分生字
完成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述课文内容
1、利用板书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的复述。
这篇课文讲了谁同谁比赛呢?(太阳和风)
他们一共比了几次呢?(2次)
他们各有什么本领呢?(风能呼呼的吹,太阳能发出强烈的光。)
第一次比什么?(比谁能脱下孩子的衣服。)
第一次比赛谁的本领大?(太阳)
这是什么道理?(因为风呼呼的吹,孩子觉得太冷,就将衣服裹的更紧了。而太阳强烈的光使的孩子觉得很热,所以就将衣服脱掉了。)
他们第二次比了什么?(比谁让船走的快)
结果呢?(风赢了。)这又是什么道理?(因为太阳发出强烈的光使的船夫越来越热所以讲究没哟力气划船了。而风可以推动船帆,使船走的快一些。)
两次比赛结果怎样呢?(各有各的本领)
2、自由复述课文内容
二、学习生字
1、出示部分生字
2、说说该怎样进行记忆?
3、指导进行书写。
三、练习
1、用“觉得”说一句话。
2、组词:
各()敢()列()
个()取()烈()
电的本领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喜爱鸟,了解"爱鸟周"的意义。
2.感知鸟的多种多样,认识鸟与人类、自然环境的关系,有爱护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录音机、鸟叫的磁带。
2.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有关鸟类的图片并布置在活动室内。
3.教学挂图:《各种各样的鸟》。
活动过程:
一、欣赏鸟鸣,激发幼儿观察、了解鸟的兴趣。
1.出示小鸟。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种小动物,它来和我们做好朋友的,你们猜猜它是谁? 、
2.播放录音,让幼儿聆听清脆悦耳的鸟鸣声。
教师:你听到小鸟在唱些什么吗?
二、观察小鸟,感知鸟类的多种多样。
1. 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讲述。
教师:你喜欢鸟吗?为什么?你认识哪些鸟?
2. 幼儿自由观察室内鸟及其相应活动的教学挂图,认认自己熟悉或喜爱的鸟。
教师:你喜欢什么鸟?为什么?
三、了解"爱鸟周"的意义。
1.观察教学挂图,引导幼儿了解鸟对人类的用处。
教师:鸟能为人类做许多事,你知道哪些鸟能为我们做什么事呢?
2.介绍 "爱鸟周"鸟类中大部分都对人类是有益的。他们有的可以捕杀害虫,有的可以捕杀鼠类。他们对农业、对森林和果园都有益处,所以鸟类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国家在每年的4月底5月初的一周在全国开展"爱鸟周"活动,号召全国人民都来保护、爱护鸟类。
3.小结。
教师:鸟类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有爱护鸟、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意识。
电的本领教案篇5
一、活动内容:语言活动《谁的本领大》(听说游戏)
二、活动目标:
1.运用“……比……更………”的句式清楚地表达比较结果;
2.能够专心倾听,提高语言的记忆能力和思维的灵敏性;
3.体验竞赛性游戏的兴奋和快乐,拓宽知识面;
三、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初步会比较不同事物的性能。
2.材料配套:数字资源《谁的本领大?》。
四、活动过程:
(一)比较身高,进入游戏情境。
1.请两名幼儿比身高。
引导语:谁比谁高?还有人比xx高吗?
2.请幼儿不断地找出身高更高的人,并用“……比……更……”的句式,清楚地表达比较的结果,直到找出全班身高最高者。
3.小结:除了身高,今天我们还玩“谁的本领大?”的游戏,比一比哪种东西性能更强,还要比比谁是班上的最强大脑。
(二)播放数字资源《谁的本领大?》,引导幼儿熟悉游戏的玩法。
1.播放数字资源《谁的本领大?》,如摩托车,帮助幼儿找出摩托车的特性。
提问:摩托车有什么本领?(速度快。)比摩托车速度更快的是什么?还有速度更快的交通工具吗?
2.鼓励幼儿积极思考,说出答案,如汽车、火车、飞机等。引导幼儿用“……比更……”的句式清楚地表达,如:汽车的速度比摩托车更快;火车的速度比汽车更快;飞机的速度比火车更快。
3.师生讨论,小结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引导语:你们知道“谁的本领大”这个游戏怎么玩吗?它的规则是什么?(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玩法:老师看数字资源上的事物,说出事物的性能。幼儿分成两大组,轮流说出性能更强的事物,并用“……比……更……”的句式清楚地表达。
规则:后一种事物一定要比前一种事物的性能更强;要记住并准确复述前面已经接龙的句子。
(三)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教师给予指导。
1.逐一播放数字资源的图片,教师说出事物的性能(如“木头硬”),鼓励两组幼儿轮流发言用“……比……更……”的句式接龙;鼓励幼儿接得越快越好,接得越长越好,接得越准确越好。
2.提醒幼儿要专心倾听,先举手再发言。
3.鼓励幼儿尝试用符号记录的方式记住别人说过的句子,帮助自己准确记忆。
引导语: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准确地记住别人前面说过的句子?
4.记录下每一轮接龙竞赛的分数。幼儿熟悉玩法后,可让幼儿看图说出事物的特性,再接龙。
(四)小结游戏情况。
师幼一起统计分数,公布竞赛结果,祝贺获奖者,表扬在小组竞赛中表现突出及有进步的幼儿。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探究比较各种事物的性能。
电的本领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了解人的舌头、动物舌头的特征及作用。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学会分辨熟悉的几种动物舌头。
3、激发幼儿观察动物的兴趣,培养幼儿关爱动物的情感。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初步了解其特性。
活动准备:
两杯水、青蛙图片、ppt
活动过程:
一、了解人体舌头的功能。
1、品一品,尝一尝。
桌上放两杯水,分别是盐水和糖水,让幼儿观察。
(1)桌子上有两杯水,你能看出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吗?
(2)其实一杯是糖水一杯是盐水,你能看出哪杯是盐水哪杯是糖水吗?
(3)用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呢?我们的舌头还能分辨什么味道?
(4)我们的舌头长什么样?请小朋友相互观察一下。(扁扁的.、宽宽的、淡红色、均匀小颗粒)
2、想一想、说一说。
(1)我们的舌头除了能分辨出各种味道,还有什么作用?
教师小结:人体的舌头作用真大,不仅能尝出各种味道,还能帮助我们说话、唱歌,舌头还是搅拌机呢,能帮助牙齿把食物嚼碎。
(2)如果舌头生病了或受伤了,我们一定觉得很痛苦,我们应该怎么样保护自己的舌头呢?
教师小结:我们吃东西不要吃太辣、太烫或太冷的东西,也不要吃得太快,以免咬着舌头,保持口腔卫生。
二、探讨青蛙舌头的特点及作用。
小动物们有舌头吗?人的舌头有很多作用,小动物们的舌头也有很多作用。
1、议一议。今天我们教室还来了一位小动物(青蛙),你们知道它的舌头有什么作用吗?(捉虫子)小朋友们,它是怎么用舌头捉害虫的呢?
2、看一看。演示青蛙捉虫的情景。
问:青蛙的舌头有什么特点?
青蛙的舌头长在口腔的前端,而舌尖位于咽部,舌上布满了粘液,能很快粘住害虫,将其直接送入咽部而吞入腹中。
3、学一学。启发幼儿用手部动作边学习青蛙捉虫。
三、观察并谈谈其它有趣的舌头。
1、猜一猜。看图片,启发幼儿讨论。
问:这些舌头有什么特征?猜猜他们分别是谁的舌头?
2、操作游戏"找舌头",让幼儿给动物和相应的舌头连线。
3、谈一谈。观看ppt。
(1)啄木鸟的舌头上带钩,能伸进树皮里勾出害虫。
(2)蛇的舌头是裂开的,可以用来捕捉外面的气味。
(3)老虎的舌头上有很多肉刺,能帮助老虎把骨头上的肉舔干净。
(4)炎热的夏天,小狗的舌头能流出汗水,帮助它散热,可以凉快些。
(5)食蚁兽的舌头又长又圆,能伸进蚁窝,吃掉白蚁。
问: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舌头也很有趣?
四、活动结束。
人和动物的舌头这么有趣、能干,以后要保护自己的舌头,保护动物,还要多留心,观察其它动物,去发现一些更有趣的舌头。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我先让幼儿了解人类舌头的味觉功能,再提问"我们的舌头除了能分辨出各种味道,还有什么作用?"引导幼儿积极讨论,使整个活动气氛都活跃起来,再引导观察动物的舌头。在幼儿猜测这是谁的舌头时,我先让幼儿小组讨论操作"给动物找舌头"提高幼儿的兴趣,然后再讲述每个动物的舌头特点和作用。活动中我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让幼儿学会了分辨熟悉的几种动物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