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科学活动教案6篇

时间:2024-07-01 作者:Iraqis

教师撰写教案是备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可以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完善的教案能够引导学生逐步领会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网客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橘子科学活动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橘子科学活动教案6篇

橘子科学活动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愿意想象“一瓣橘子像什么”,并乐意欣赏歌曲。

2、在吃吃、玩玩中体验开“橘子船的”的乐趣。

3、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4、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二、活动过程

1、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闭上眼睛,我要请你们猜猜一个东西是什么!(拿出橘子,请几个有儿闻一闻,然后说出水果名字。)对,是橘子。你们喜欢吃橘子吗?怎么吃呢?(剥开来吃)剥开后,橘子里面是什么样子的?(一瓣一瓣的)一瓣橘子像什么呢?

2、交流:一瓣橘子像什么?

幼儿先自由交流,然后在集体面前讲述(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地用完整的语句讲述),最后教师引导幼儿想象橘子像船。

3、欣赏歌曲

1)第一次欣赏,交流:橘子船开到了谁的嘴巴里?

2)一边开橘子船来吃橘子,一边再次欣赏歌曲。

3)律动。

4、游戏:橘子船找朋友。

教师与幼儿一起唱歌,并将橘子船开到乖宝宝嘴巴里。吃到橘子的乖宝宝要到集体前表演一个节目。并轮流进行。

三、反思

小朋友很喜欢吃橘子这样的活动。他们的想象力真是很丰富,有的说:“一瓣橘子像玩玩的月牙”;有的说:“一瓣橘子像树叶”;有的说:“橘子像香蕉”;有的说:“橘子像玩具”;有的说:“一瓣橘子像小船”……请幼儿一边欣赏歌曲,一边吃橘子,他们很开、心。把橘子当船一样开到嘴巴里这样的吃法,对于他们来说更是觉得惊喜。所以他们在活动时特别积极,对音乐地欣赏效果比较好。这次活动不足的地方就是整合性不够强。

橘子科学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感官初步感知橘子的主要特征。

2、体验和同伴一起玩橘子、剥橘子、吃橘子的 快乐。

活动准备:

自制ppt、橘子幼儿人数的两倍、湿巾纸若干、筐子五个、用桔子皮做的菊花图片

一、看看、说说(观看ppt)

1、出示图??

师: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看看那里有什么?橘子长在什么上呀?.看看一棵橘子树上长了多少橘子?这些橘子长得怎么样?(大大的、黄黄的)。谁知道橘子宝宝没有成熟之前是什么颜色的?我们一起看看他说得对不对?

2、出示图二、图三让幼儿对比成熟之前、之后颜色的不同。

小结:秋天到了,橘子树妈妈身上结满了又大又黄的橘子宝宝,秋风吹来,橘子宝宝在树妈妈的枝头上荡秋千。

3、出示图四、图五:(幼儿验证猜的 是否 正确)

师:橘子成熟了,许多人都来橘园, 我们这里也有人去了橘园,猜猜是谁?(张老师)

瞧,我摘了这么多的 橘子,今天呀我 把橘子宝宝带来啦。(出示橘子)

二、观察比较

幼儿自选一个橘子

1、和橘子宝宝握握手(感知橘子是软软的、凉凉的)

2、你们拿到的橘子一样吗?鼓励幼儿自由结伴比一比

3、请个别幼儿说说你和谁比了,结果怎么样?

三、和橘子玩一玩:鼓励幼儿动脑与橘子宝宝玩一玩。

四、剥橘子、吃橘子

1、橘子我们都吃过,是什么味道的 ?它是怎么吃的?师示范剥皮(提示:果皮不乱扔)

看看橘子 剥开来,里面是什么呀?(许多瓣橘子),一瓣一瓣的橘子像什么呀 ?

2、幼儿剥橘子、吃橘子

提示幼儿先用湿巾纸擦手、果皮放在筐内。鼓励幼儿同伴间互相尝尝,说说。

小结:橘子很有营养,我们小朋友吃了身体 会棒棒的。但不能多吃。吃的太多会不舒服的。

橘子科学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喜欢念猜谜儿歌并愿意与同伴对答。

2、巩固对某些水果特征的感知。

活动准备:

1、水果图片:香蕉、苹果、桔子、葡萄、西瓜等各种水果。

2、自编儿歌《猜一猜》

活动过程;

一、幼儿说说自己知道的水果

二、猜谜游戏:

1、用儿歌的形式请幼儿猜谜,如:什么弯弯像小船?

幼儿猜出后出示香蕉图片,请幼儿说说为什么会猜到是香蕉,引导幼儿从水果的特征上回答。

2、用同样的方法猜谜,引导幼儿用儿歌的形式回答。

如:什么个儿大又圆?西瓜个儿大又圆。

什么脸庞红同同、红彤彤?苹果脸庞红彤彤。……

三、仿编猜谜儿歌

1、示水果图片,引导幼儿尝试仿编。

2、集体念念仿编的儿歌。

活动反思:

大多数的孩子基本已熟悉了常见水果的特征,所以,当老师随便念谜面时,他们都能很快应答,只是在回答过程很简单,老师及时引导孩子以完整的话回答,在仿编过程中,孩子们还是需要老师帮助才会仿编,仿编后我们又以儿歌形式回答,孩子们念起来朗朗上口。

活动中如果提供更多的水果,那么,可以引导孩子先认识水果特征,然后进行简单的仿编。

橘子科学活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苹果开花结果的过程。

2、尝试学说简短的语句。

活动准备:

flash

活动过程:

一、完整欣赏flash

出示小乌龟:猜猜小乌龟去哪里?

二、理解故事

提问:

1、小乌龟给谁送苹果树?

2、小乌龟用什么方法把苹果树送给爷爷的?

3、讨论:苹果树有什么变化?

三、说说学学

鼓励幼儿边做动作边大胆表达——“走啊、走啊……”。

活动反思:

这个故事很简单,在完整欣赏flash后,很多孩子都已理解了故事内容,了解了苹果树先开花后结果的过程。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还会用动作表现,学说了简单的语句。最后环节如加以情感方面的讨论,那么活动就更丰富了。

橘子科学活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按水果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

2、在游戏中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苹果树和梨树若干棵,已涂色的红、黄苹果及黄梨若干个,托盘。

2、音乐、泡沫板、切好的苹果梨若干盆、餐巾纸等。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乐乐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果园里的叔叔阿姨打来了电话,请你们去帮忙我们摘果子,我们一起开小汽车去吧。开车出发。

二、摘果子

1、到果园引导幼儿观察:

你看到了什么?苹果和梨长在哪儿?苹果多不多?梨多不多?

2、第一次摘果子

请每位幼儿摘1个水果宝宝。说说自己摘了怎样的水果宝宝?出示两个篮子,幼儿商量手中的水果该怎么分?

3、第二次摘果子

(1)树上还有许多许多果子,你会怎么分?

(2)幼儿尝试分果子,分在自己的两个盆里,教师指导。

(3)请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分的方法。

4、送果子

三、延伸:尝水果

吃水果前我们应该干什么呢?幼洗手后尝水果。

活动反思:

活动中将数学分类的知识融入到开汽车去果园摘果子、尝水果的游戏情景中,非常吸引幼儿,抓住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活动中也丰富了其他知识点,如:果子的数量的多少、吃东西前的准备等。活动后还可以进行延伸活动,如:将分类的东西放在区角中进行;将分类的难度逐步提高等等。

橘子科学活动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自然界的色彩,从自然物中寻找黄色系色彩元素。

2、大胆画出各种不同大小的橘子和缠绕的藤蔓。

3、初步尝试合作绘画。

活动准备

1、认识橘子,有关于橘子的经验。

2、白卡纸,水溶性炫彩棒,排笔,调色盘,水粉颜料(红色、橘黄色、黄色)。

3、马蒂斯《静物橘子》。

4、音乐《丰收之歌》。

活动过程

1.创设丰收的场景,导入活动。

(1)幼儿回忆自己记忆中的橘子,包括形状、颜色等。 (重点是颜色)回想自然物中黄色的东西,为之后的色彩明暗感知做铺垫。

(2)教师播放《丰收之歌》,提问:这首音乐表达什么?丰收季节农民伯伯会丰收哪些水果?哪些水果是黄色的`呢?它们的颜色又有什么不同?

2.欣赏作品,感知色彩明暗。

(1)教师出示作品《静物橘子》,引导幼儿自由观察。

(2)引导幼儿将视线集中到橘子身上:观察橘子的颜色,分析不同之处,充分感受黄色系的明暗。如亮的、看不清楚的地方让幼儿联想到阳光下的感觉……

3.音乐中创作丰收场景。

(1)教师:我们今天用红色、橘黄色和黄色三种颜色来变魔术,变出不同的橘子宝宝。

画完橘子后,通过摘橘子律动等,让幼儿休息一会,等颜料晾干。

(2)教师:橘子宝宝一个一个的,很孤单。我们来给他找朋友吧!

在音乐中幼儿用彩棒或绿色颜料给橘子画上手拉手的绿藤,还可以给橘子宝宝戴上漂亮的帽子……

评析

黄色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浅黄色雅致、清爽,给人明朗、愉快、希望、发展的心理感受;中黄色给人崇高、尊贵、辉煌、注意、扩张的心理感受;深黄色给人高贵、内敛、稳重的心理感受。

橘子红了是灿烂的,孩子笑了是最迷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