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实习报告最新5篇

时间:2025-10-22 作者:Youaremine

在写实习报告的过程中,我们一定都真正的提高自己了,只有认真分析了自己的实习情况,我们写出的实习报告才是有意义的,网客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水工实习报告最新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水工实习报告最新5篇

水工实习报告篇1

国家在不断的发展中,我们要建设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的完善中,现实中有很多的事情需要我们来解决。比如像我学习的水工建设,我就需要不断的努力,才能够做的更好,这些都是我一直以来不断的努力的成果,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做好。但是在学校的过程中有很多的现实的困难,因此我一直在努力中,我相信我会做的更好!我想要参加实习来更好的提高自己!

一、实习目的

1.通过对水库、水电站、试验基地以及水文站等的参观和现场报告,增强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感性认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加工程概念,丰富生产知识,对将要从事的工作有初步的了解和亲身感受,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2.熟水利枢纽的组成与总体布置,各种水工建筑物的作用、布置方式及运行管理。

3.了解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基本步骤,加深对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和施工管理知识的理解。

4.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相关联系。

二、实习地点

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广东省水利试验基地(飞来峡)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里水试验基地西南水闸北江大堤佛山市三水水文站

三、实习内容

1.北江大堤

现代北江大堤在广东北江下游左岸,从清远石角镇骑背岭,沿北江支流大燕水入干流南下,入三水大塘、芦苞、黄塘、河口、西南镇,止于南海小塘镇狮山,全长63?34公里,是珠江三角洲众多堤围中最长的一条。它所捍卫范围属北江、西江三角洲地区,地质时期是珠江溺谷湾一部分,海湾中耸立着一系列小岛,晚第四纪(1~2万年)以来,多次海浸海退,形成西北江复合三角洲,但直到近千年时间里,才堆积形成现代三角洲平原。

综观北江大堤地区水利事业是在三角洲网河水文、地形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始于宋代筑堤围垦,经元明以来扩大和发展,到清代达到高潮。然而只到民国时期,水利才作为一项综合性基础设施出现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这个过程和发展规律,又与三角洲开发历史阶段性特点紧紧联在一起的。宋代北江堤围主要在发展粮食生产方面起了保障作用,明中叶以后,则在三角洲经济作物种植,基塘农业兴起,促进广州、佛山等工商业城市繁荣,以及三角洲东部区域发展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作用。北江大堤所具有的直接或间接的航运、防洪、灌溉等功能,虽每因时代而变迁,但它们是作为一个整体互相影响,综合发挥作用的,且与所在地区社会经济状况、生态环境变化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联系。可以说,没有水利事业的发展和兴盛,三角洲的开发和经济繁荣是不可能的,北江大堤在其中起了一个举足轻重作用。即使在今天,水利事业仍是三角洲各项产业发展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它的历史作用并没有因其发展过程完结而泯灭。总结北江大堤修筑、维护、管理等历史经验,寻找其成败得失,对三角洲水利事业、城镇和流域规划、产业布局都有重大意义。

2.飞来峡水利枢纽

飞来峡水利枢纽位于广东省北部,清远市飞来峡境内,距省会广州仅65公里。飞来峡水利枢纽是以防洪为主,兼有航运、发电、供水和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的水利枢纽水库,总库容19亿立方米,最大坝高52.3米,主副坝长2952米,装机容量14万千瓦,船闸可通过500吨级组合船队。

坝址控制流域面积3.4l万km2,占北江流域面积的73%,水库总库容l9.04亿m3,防洪库容l3.36亿m3,多年平均年发电量5.54亿kw.h。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发目标以防洪为主,兼顾航运、发电、养殖、供水、旅游和改善生态环境。

工程为一等工程,挡水建筑物为l级。枢纽建成筑物由主坝、船闸、厂房和副坝等组成,根据地形、地质、施工等条件,从左岸问右岸依次布置为船闸、厂房、溢流坝和土坝。

主坝由两部分组成∶溢流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共设l6个流流孔,采用弧形钢闸门,其中15孔为带胸墙的泄洪孔,另一孔为排漂表孔:土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长度1826m,最大坝高28.8m。副坝共3座。总长539.3m,最大坝高27m。船闸为单线一级船闸,最大过闸船队2x500t,上引航道长约l300m,下引航道约l500m。厂房类型为河床式,安装4台单机容量为3.5万kw的灯泡贯流式机组,该机组的转轮直径和单机容量为全国之首。

这是我们实习的第一站,也是我所见到过的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可以说,这也是我作为一个水工人的重要一站。

3.广东省水利试验基地

广东省水利试验基地是广东省重点科研基地,基地位于清远市飞来峡水利枢纽管理区内,于xx年开工建设,总占面积123400m2(长200m、宽130m)、简易试验场37000m2(早在1999年建设并已投入使用)、科研办公楼以及各种配套场地设施,配备了基于工业以太网的新型水力物理模型试验测控系统,并装备有目前国际先进水平的三维造波机、二维移动式造波机、风浪水槽等一大批先进科学仪器设备,是具有现代化水平的水利科学试验研究基地和工程研究中心。1#试验大厅可满足同时开展我省东、西、北、韩江防洪减灾及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体系的试验研究、珠江三角洲网河及八大口门综合治理等特大型物理模型试验所需场地要求。利用简易试验场,已完成了思滘水利枢纽、潮州供水枢纽、高陂水利枢纽等多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科研任务,为广东现代化的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提供了科技支撑。

4.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里水试验基地

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里水试验基地于xx年投入使用,xx年又挂牌水利部珠江河口海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基地的珠江河口整体物理模型占地三万多平方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潮汐物理模型之一,该模型主要对上游来水的分流比和水沙的运动规律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珠江三角洲防洪、防咸、防污的解决方案及应对措施。基地面积3825平方米,横跨50米,长76.5米,土建面积5014平方米。大厅主要包括试验区、办公区、控制室、仪器室、会议室、分析室、资料室、仪器值班室、资料室等。多年来,珠委科研所完成的大量大、中、小型水工模型试验项目包括水工整体模型,施工导流模型,泥沙模型,流道模型和泄洪、引水管道等模型试验研究,研究范围覆盖整个珠江流域和三角洲网河地区,为珠委行使流域管理职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试验大厅建成后,拟在内开展的试验研究项目主要有:枢纽整体模型,导流截流整体模型、泄洪闸断面模型、引航道冲沙闸进口模型、输水系统水利学试验整体模型、溢洪道气蚀试验等。实习中,我们主要参观了大藤峡水库、珠江三角洲等试验模型,并且观看了珠江三角洲水系模型和卫星图,听取了有关港珠澳大桥等工程的相关介绍。

在广东省水利试验基地和里水试验基地,我们看到了大量的工程物理模型和卫星照片,深深的感受到了一个个伟大水利工程后面所要做的准备工作是多么的不容易。在听取了工作人员热情的讲解介绍后,更为自己的专业而骄傲。

5.西南水闸

西南水闸位于北江下游左岸三水县西南涌口,与芦苞水闸共同控制北江的过量洪水进入广州及其西北地区,直接为西南涌内14万亩农田排水灌溉创造有利条件,并减轻洪水对大堤的压力。

5.1规划设计

水闸工程的规划设计,是以北江水位4.78米以下时尽可能满足北江下游堤围排水。在此水位时能通过346立方米/秒的过闸流量而定。由水电部广州勘测设计院负责,水闸工程规设原则是按西、北江下游防洪规划,以西江高要站百年一遇洪水机遇北江横石站10年一遇洪水时,西南水闸最大分洪流量1100立方米/秒,推算得闸外特大洪水位为9.88米为校核条件。如遇1915年型洪水时,仍须在清远一带采取临时分洪措施,方能保证西南水位不超过校核洪水位。

闸址是根据水工模型试验来选定,参照苏联专家的建议将闸顶工作桥高度降低,使梁底与胸墙顶衔接,增加闸顶超高。水闸总净宽90米,分设9孔,每孔净宽为10米,孔高4米,孔顶高程5.8米,全闸总宽为106米,总长为127米。当闸外水位为9.88米时闸门关闭,闸内水位3米,最大闸外内水位差为6.88米。闸门孔设钢制弧形闸门,孔顶以上至闸顶为钢筋混凝土胸墙,高5.08米,各孔胸墙外缘墩面上设有挡水横梁为消除门外两侧水流产生立轴漩流之用。胸墙顶设有(精选幼师实习报告)工作桥(桥宽4米),桥上安装9台人力、电动两用卷扬机,作闸门启闭用。工作桥内侧设人行桥(桥宽2.3米),各孔闸墩宽2米,墩长16米,为重力式分离结构,两岸闸台与北江大堤连接。闸前铺盖长36米、厚0.3米混凝土保护层,底下为防渗粘土层(粘土层前端厚0.5米,后端2.5米,左右埋深在翼墙下与闸台后粘土心墙相连接。闸底板长17米(渗径总长73米),渗流从闸后反滤体溢出,闸后消力塘总长26.5米(前段10.5米),塘深为0.74米,中部包括反滤板,宽3.2米,板上设有消力墩,三排墩顶高1.8米,塘下游连接浆砌石海漫10米及干砌石20米,上、下游两边翼墙均为浆砌石扭曲面,各与引水堤或导流堤相连接,其中,右前导流堤长70米,堤前连接岸墙,闸后左岸引堤长100米,右岸长200米,均用干砌石护坡防冲。

5.2北江大堤加固达标工程的重头戏——西南水闸重建工程

西南水闸始建于1957年,是北江大堤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xx年6月召开的西南水闸安全鉴定会,鉴定结论认为:西南水闸存在严重安全问题,无法按原设计正常运用,需报废重建。水闸重建工程于xx年2月25日正式动工。

水闸为分洪闸,同时兼顾引水灌溉与改善水环境功能。闸底板设计高程为一0.5m(旧闸底板高程为1.80m),水闸共设3孔,每孔单宽20m,液压平板钢闸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基础,砼防渗墙截渗。

西南水闸重建工程由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二工程承建,广东科源工程公司监理。工程总投资约为5400万元,xx年5月完成,竣工后的西南水闸不仅担负着分泄北江洪水的重任,而且还将常年引水入闸,改善西南涌的水环境。

我们所参观的现代化设备和管理的西南水闸,正式重建后的西南水闸,所以按设计提出的管理运行技术要求,现在均已经进一步完善。

6.佛山市三水水文站

6.1三水水文

佛山市三水区境内河涌交错,西江、北江、绥江在此汇流,三水资源丰富,拥有水域面积24.85万亩,主要江河每年流经境内的水量2891.9亿立方米。

西江流经青歧、金本、西南街道、白坭镇边境,北江从北至南纵贯大塘、芦苞、西南等镇(街道),并经思贤滘与西江相通。另流经区境内,长度在14.6公里以上的河涌有西南涌、芦苞涌、漫水河、青岐涌、樵北涌、九曲河、左岸涌、大棉涌、刘寨引水涌、乐平涌等10条。xx年有三水(河口)、马口2个水文站,大塘海仔口、大埗塘水闸、刘寨水闸、芦苞水闸、黄塘水闸、西南水闸6个水位站。

6.2三水水文站实习

6月24日,我们最后参观的是一个全国重点水文站――三水水文站。这个水文站看起来简简单单,站上的员工只有屈指可数的9人,但是实际上它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是1899年由海关设立的广东省最早的水文观测点。站长给我们做了精辟的讲解:水文站的取址是很有讲究的,它所观测的水主要由西,北江的水组成,同时受潮汐的影响。接着介绍了我们的母亲河—珠江流域的概况及三水水文站的历史沿革,并针对目前三水水文站近几年先进仪器设备在一些项目的使用情况做了介绍。站长还带我们到该站在江上的一个光侧点参观,让我们了解了水文仪器的设置和观测方法,对水文信息的采集有了初步的认识。值得一提的是,在站址旁边,我们看到了一栋古老的标志西式建筑,据说那可以算是清朝时期的三水水文站呢

水工实习报告篇2

我们作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学习者,在不久的将来将肩负起祖国的历史重任,为祖国的水利事业创作佳绩。我们水利工作者的任务是防止水患,减少和降低洪涝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吞食,和对国民经济损失的加剧。另外,我们要充分利用水能、水资源,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我国国民经济有所改观。为此,我们需要认识水,认识水利建筑。

大二刚刚结束,学校组织我们去水库作了一次水库认识实习。尽管我们的专业课还没有开设,我们没有理论基础,更没有实践和经验,但是这次认识实习对我来说显得很有价值。水库认识实习的目的是让我们对水利工程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了解自己的任务和应该必备的知识,初步使我们对水工建筑物的主要建筑和设备有个感性认识,为我们以后的专业课学习作基础。

我们的水库认识实习定期为一周时间,在暑假里的7月16号正式拉开了帷幕。我们水工专业本科4个班,加上专科6个班,共10个班将近300人在辅导员穆老师和其他几个实习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去“口上水库”、“东武仕水库”、“岳城水库”进行了参观认识实习。通过此次实习使我更加认识了水库,可以说它就是在河流或江河的支流或干流上横跨一座挡水大坝,使上游蓄水,下游断流而形成的。当然对大坝的要求是有一定的技术设计含量的,如坝的类型,是建成土石坝,还是浆砌石重力坝,还是建成混凝土大坝等,这些选择将考虑到众多因素,对大坝的高度和宽度,坝形的设计也有讲究,此外还有与之匹配的出水建筑物(溢洪道、泄洪洞、发电洞)、电站等。

水库建成后,它将有一定的库容量,不同的水库按自己的设计和环境的要求,能容纳水量的多少各不相同。故按库容量的大小可将水库划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水库类型 水库库容量

小型水库:小(二)型 10——100万立方米

小(一)型 100——1000万立方米

中型水库 1000万立方米——1亿立方米

大型水库:大(二)型 1亿立方米——10亿立方米

大(一)型 大于10亿立方米

水库的建造有其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防洪 无论是小型水库还是大型水库,都是以防洪为首要作用的。截断水流,防止汛期洪水下泄造成生命与财产的巨大损失,起到了间接创造价值的作用。

2.发电 水库除了间接创造财富外,也可以通过发电直接创造价值。水利发电利用的是水能,是一种自然能源,无污染,通过水能转换成电能,水量没有减少,水能的利用可以作到循环利用,尤其是在江河上开发阶梯式水库更能显现出它的这一特征。水利发电占我国总发电量的20%——30%,虽然没有核能发电占的比重大,但是污染是很小的,几乎没有污染,所以有可观的发展前景。

3.工农业供水与养殖 农田水利灌溉,水库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当天气干旱的时候可以将上游蓄的水通过出水洞导入沟渠里,引导农田灌溉,扶助农业增产增值。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田占有一定的面积,灌溉是个不可缺少的措施,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用水量也在大增,水库将长期的`蓄水按一定的指标提供给各大工业部门,使其正常运转,创造国民收入。鱼、副业也在水库附近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为当地居民增加了一些经济收入,相对减少了政府对农民经济支付的负担。

4.发展旅游业 水库可以根据自身条件与周边环境,在许可的条件下开发一个旅游胜地,吸引各地的游客。水上汽艇、船只的匹配,游泳区的开发,旅游度假村的开发,都可以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

5.航运 在空运、陆运和海运中,水运是最廉价的,在一些地方也是必要的。小型水库的建造没有这项功能,而一些大型水库(如三峡水库)就具备了通航功能。

以上是我在实习过程中的总体认识,我了解到了水利对于国家和人民意味着多大的价值和不可抹去的作用。下面我将针对我们实习的三个水库信息各自作个简单的总结。

一 口上水库

上水库位于武安市境内北洺河上游社川和门道川汇合处,又称作京娘湖,东南距武安市32公里,东距邯郸市60公里,建于1966年至1969年。最大水面2500余亩,库容量3200万立方米,最大水深达50多米。水库大坝为浆砌石重力坝,坝上通有工作桥(便于施工和工作人员进行设计和检修大坝)和交通桥(连通左右岸,方便交通运输)大坝左右侧为实体的浆砌石材料制成,坝的中间部位有泄洪洞,共有五个洞门,以便汛期泄洪,其下游设计成弧线型,减小了水力对坝体的冲击,避免自毁现象发生。在坝上游靠近右岸的地方有个进水口,埋在水面以下使水进入与之对应的下游的电站,进行水力发电。

上水库的电站总装机1120千瓦(1 800 + 1 320),采用卧式水轮发电机。电站室内配有起重荷载为10t的天车,天车上配套有大型的吊钩,天车可以在上、下游屋梁上移动,以便对室内设备进行安装、检修和更换。

上水库也兼顾了此处附近农田以及工业用水,另外由于水质较好,成了游客度假的好去处。

二 东武仕水库

东武仕水库位于邯郸市西南30公里的磁县境内,滏阳河干流上游,始建于1958年元月,竣工于1959年8月,是一座防汛、灌溉、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工程。起初总的库容量只有6400万立方米,后来由于防洪标准低,弃水甚多,不能满足工农业用水需求,发挥不了更大的作用,于是在1970年对它进行了第二次扩建,于1975年完成主体工程。库容量达到了1.52亿立方米,为大(二)型水库,最大泄洪量为825立方米每秒,正常蓄水面积25864亩,灌溉面积可达54.6万亩,年灌溉用量3917万立方米,担负邯郸市供水任务,年供水量14200万立方米。水库下游建有水利发电站,年发电量1900万度。在1993~1999年,对东武仕水库又进行了除险加固,目前为一座以防洪和供水为主,兼顾灌溉发电等多种利用的大(二)型综合水利枢纽工程。总库容量达到1.81亿立方米,设计洪水标准达到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达到20xx年一遇。

水库大坝为均质碾压土坝,上游设有浆砌石防浪墙。大坝上游为干砌石护坡,下游为卵石和草皮护坡。大坝全长2874米,最大坝高34.1米,坝顶宽6.0米,在水库左岸有非常溢洪道,为开敞式明渠。

泄洪洞设在大坝中部主河槽右岸,共3孔,进口采用弧形钢闸门,进水塔为封闭式井筒,塔内设置平板检修闸门一扇,弧形工作闸门三扇,内设有液压起闭系统。发电洞为圆形压力洞,共2孔,进水塔为封闭式井筒,塔内设置平板钢闸门和混凝土检修闸门各两扇。

发电站位于大坝上游,电站分为主、副两厂房,共有装机2台,装机6400千瓦(2 3200)。电站内系统设置复杂,操作规程严格。该水库电站年发电量1900万度,供邯郸居民和工业生产所用。

三 岳城水库

岳城水库位于河北省磁县与河南省安阳县交界处,是漳河上的一座以防洪为主的大型水利工程。水库于1958年动工兴建,1960年拦洪,1961年蓄水,1970年全部建成。控制流域面积18100平方公里,库容量10.9亿立方米。1987~1991年又进行了大坝加高加固工程,现在水库总容量达到13亿立方米,设计防洪标准达到1000年一遇,水库可灌溉农田面积220万余亩。

水库大坝为均质碾压土坝。一座主坝和四座副坝构成了全长6294.5米的土坝,最大坝高55.5米,大坝一大特点是坝下泄洪洞(涵洞)。

泄洪洞为坝下埋管式,位于主坝左岸,由进水塔、洞身、出水消能段三部分组成,共9孔,洞径8 10米,除了右边孔用作电站输水外,其他8孔均用来泄洪,最大泄洪量3530立方米每秒。

溢洪道位于主副坝之间,为为开敞式陡槽型溢洪道,进口闸共9孔,采用三级底流消能,最大泄流量12820立方米每秒。

水电站位于泄洪洞消力池右侧,在泄洪洞右边孔内装有直径5米,长280米的压力钢管引水发电,总装机17000千瓦。

岳城水库属于大(一)型水库,大的库容量和发电量给邯郸和安阳两市人民生活提供了水电能源,为创造国民经济收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水库认识实习于7月19号圆满结束。这是一次对我们学生来说很有价值的实习,通过参观三座水库的建造和使用,通过认真听取水库管理人员的耐心负责讲解,我对水库有了总的认识,这将影响到我以后对这门专业课的学习,我将会更深刻的理解理论知识,有更加明确的学习方向作导航。

水工实习报告篇3

一、实习方式:

1、产芝水库实地参观实习

2、观看相关录像资料

3、校园参观实习

二、实习目的

通过对产芝水库和灌区等农田水利枢纽工程的实地参观和现场报告,加深学生对水库以及灌溉系统的感性认识;通过观看录像资料和校园参观,进一步认识和掌握灌水方法和节水灌溉技术。通过实习有利于学生对理论与实践的进行结合,丰富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三、实习任务

通过实习,对农田灌溉排水工程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和认识。

1、了解产芝水库的概况;

2、初步了解水库和大坝的基本构成;

3、对灌溉系统有一个初步的整体的认识,包括水源工程、输配水工程、排水工程、田间工程等;

4、了解认识节水灌溉技术体系;

5、了解各种灌水方法和灌水技术;

6、对渠道防渗技术有一定了解。

四、实习成果

1、产芝水库概况

产芝水库位于大沽河中上游,为大(2)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于1958年11月开工建设,1959年9年建成。水库建成后,经1982年三查三定核定,控制流域面积879平方公里,总库容4.02亿立方米,兴利库容2.23亿立方米,水库主要任务为防洪、城市供水和灌溉。

2、水库和大坝的基本构成

1)水库的基本构成:

拦河大坝:主坝、副坝、防渗结构、防洪堤、冲沙闸、拦水闸;

泄洪系统:泄洪闸、泄洪洞、水情监控室;

灌溉系统:放水洞、干渠、支渠、斗渠、排水干沟、排水支沟;

管道系统:输水闸、输水管道、水利监测系统;

2)大坝的基本构成:主坝、副坝、流水通道;

3、灌溉系统:包括水源工程、输配水工程、排水工程、田间工程等

1)水源工程:包括引水工程和蓄水工程的供水基础设施工程;

2)输配水工程:包括渠道和渠系建筑物,其任务是把渠首引入的水量安全地输送、合理地分配到灌区的各个部分;

3)排水工程:通过修建排水系统将田间多余的水分排入容泄区,使田间处于适宜的水分状况的工程。一般包括排水区内的排水沟系和蓄水设施,排水区外的容泄区和排水枢纽;

4)田间工程:通常指最末一级固定渠道和固定沟道之间条田范围内的临时渠道、排水小沟、田间道路、稻田的规格和田埂、旱地的灌水畦和灌水沟、小型建筑物以及土地平整等农田建设工程。

4、节水灌溉技术体系

以最低限度的用水量获得最大的产量或收益,也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灌溉水量的农作物产量和产值的灌溉措施。

主要措施有:渠道防渗、低压管灌、喷灌、微灌和灌溉管理制度。

1)渠道防渗:为防止或减少渠道水量渗漏损失的工程措施。渠道防渗不仅能节约灌溉用水,而且能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防止渠道的冲淤和坍塌,加快流速提高输水能力,减小渠道断面和建筑物尺寸;节省占地,减少工程费用和维修管理费用等;

2)管道输水:管道输水是利用管道将水直接送到田间灌溉,以减少水在明渠输送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损失。常用的管材有混凝土管、塑料硬(软)管及金属管等。管道输水与渠道输水相比,具有输水迅速、节水、省地、增产等优点,其效益为:水的利用系数可提高到0.95;节电20%—30%;省地2%—3%;增产幅度10%。

3)喷灌:利用管道将有压水送到灌溉地段,并通过喷头分散成细小水滴,均匀地喷洒到田间,对作物进行灌溉,是一种先进的机械化、半机械化灌水方式。

4)低压灌溉

5)控制灌溉

7)平整土地,改造沟渠

8)坐水种

9)作物灌溉制度:指农作物播种前(或水稻栽秧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日期和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灌水定额是指一次灌水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水量,各次灌水定额之和,称为灌溉定额。

10)科学灌溉,节水管理:节水灌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采取措施减少灌溉渠系的水量损失,即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按照作物灌溉制度,适时适量把水送入农田;二是改进灌溉制度,调整作物布局,充分而合理地利用雨水、地下水,进行补充性灌溉,使一定的灌溉水源灌溉更多的农田。

11)农业节水措施

5、灌水方法和灌水技术

所谓灌水方法是指灌溉水进入田间并湿润根区土壤内转化为土壤水分要素的方式与方法。

1)畦灌:用土埂将耕地分隔成长条形的畦田,水流在畦田上形成薄水层,借重力作用沿畦长方向流动并浸润土壤的灌溉方法。

2)沟灌:在作物行间开挖灌水沟,水在沟中流动,借毛细管作用浸润沟两侧土壤的灌溉方法。

3)喷灌:利用管道将有压水送到灌溉地段,并通过喷头分散成细小水滴,均匀地喷洒到田间,对作物进行灌溉,是一种先进的机械化、半机械化灌水方式。

4)滴灌: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它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其水的利用率可达95%。滴灌较喷灌具有更高的节水增产效果,同时可以结合施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可适用于果树、蔬菜、经济作物以及温室大棚灌溉,在干旱缺水的地方也可用于大田作物灌溉。其不足之处是滴头易结垢和堵塞,因此应对水源进行严格的过滤处理。

按管道的固定程度,滴灌可分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三种类型。

5)微喷灌:介于喷灌与滴灌之间的一种灌水方式,特别适合农业温室大棚内投入使用,它比一般喷灌更省水、更均匀。与喷灌的不同是微喷灌是局部灌溉,不考虑湿润面积的重叠;另外,微喷灌是通过微喷头喷洒进行的。

主要灌水质量指标有:喷灌强度、喷灌均匀度和水滴直径。

6)膜上灌、膜下灌:用地膜覆盖田间的垄沟底部,引入的灌溉水从地膜上面流过,并通过膜上小孔渗入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进行灌溉,这种方法称作膜上灌。采用膜上灌,深层渗漏和蒸发损失少,节水显著,并能起到对土壤增温和保墒作用。

在干旱地区可将滴灌管放在膜下,或利用毛管通过膜上小孔进行灌溉,这称作膜下灌。这种灌溉方式既具有滴灌的优点,又具有地膜覆盖的优点,节水增产效果更好。

7)渗灌:又称地下灌溉,通过工程设施浸润地面以下作物根部土壤的灌水方法。

6、渠道防渗技术

渠道输水是目前我国农田灌溉的主要输水方式,一般的渠系,水利用系数仅为0.3—0.5,因此渠道渗漏是农田灌溉用水损失的主要方面。采用渠道防渗技术后,一般可使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0.85,比原来的土渠提高50%—70%。渠道防渗还具有输水快、利于农业生产抢季节、节省土地等优点,是当前我国节水灌溉的主要措施之一。

渠道防渗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

1)减少渠道渗漏损失,节省灌溉用水量,更有效地利用水资源;

2)提高渠床的抗冲能力,防止渠坡坍塌,增加渠床稳定性;

3)减小渠床糙率系数,增大渠道流速,提高渠道输水能力;

4)减少渠道渗漏对地下水的补给,有利于控制地下水位和防治土壤盐碱化;

5)防止渠道长草,减少泥沙淤积,节省工程维修费;

6)降低灌溉成本,提高灌溉效益。

渠道防渗措施主要有:

1) 土料防渗,包括土料夯实、灰土护面、三合土护面等;

2) 沥青材料防渗,常用有沥青混凝土、埋藏式沥青薄膜、沥青席等;

3) 砌石防渗,石料有卵石、块石、条石、石板等,砌筑方法有干砌和浆砌两种;

4) 混凝土衬砌防渗;

5) 塑料薄膜防渗;

6) 砖砌防渗。

五、实习小结

通过这次产芝水库和校内实习,我对水库以及灌溉系统有了较感性的认识;通过观看录像资料和校园参观,我进一步认识和掌握了灌水方法和节水灌溉技术。通过实习,我们可以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的进行结合,综合运用,丰富了我们的生产实践能力,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次实习中,我收获诸多,既进一步巩固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又通过实地了解,增强了实践能力。

水工实习报告篇4

水,乃万物之原,所有的水工建筑物都是围绕民生大计而建造的,那些老一辈的水利专家在他们兢兢业业的辛勤工作下建造了一座座举世闻名的水利枢纽,使我们的民族免受一次次的洪水侵害。短暂的水工认识实习很快结束了,在这次实习过程中,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收益匪浅,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现将实习报告总结如下:

一、实习地点:

xx镇排灌站,安徽六安佛子岭水利枢纽,横排头水利枢纽,淠河干渠,龙河口水利枢纽。

二、实习内容:

1、初步了解了水利水电工程枢纽配套建筑物的总体布置,组成及运行管理情况。

2、了解了不同类型水工建筑物的结构型式,作用。

3、了解了水工建筑物、水利工地施工、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水源工程、节水灌溉工程。

三、实习时间安排:

5月24上午去撮镇排灌站,下午参观水利模型室。

5月25上午去霍山路上,下午参观佛子岭水利枢纽。

5月26上午参观横排头水利枢纽下午参观淠河干渠。

5月27上午参观龙河口水利枢纽下午返校。

四、枢纽工程简介

1、佛子岭水利枢纽

佛子岭水库为新中国第一坝,位于淮河支流东淠河上游,始建于1952年元月,竣工于1954年9月,是我国第一座钢筋混凝土连拱坝水库,佛子岭水库由拦河坝、溢洪道、输水钢管、发电厂四部分组成。

拦河坝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全长510米,顶宽1.8米。拦河坝分为东坝、连拱坝、西坝三段,东坝是重力坝,长52米;西坝下部是重力坝,上部是平板坝,长45米;中部连拱坝段长413.5米,由20个垛,21拱组成。坝顶高程128.46米,1983年加高为129.96米(不包括防浪墙1.1米),最大坝高75.9米。坝内安装输水钢管9道,设在13、14、15号垛内的3道用于泄洪、灌溉,设计最大洪流量225立方米每秒。其余6道是发电引水管道。

溢洪道在东岸山凹,露顶式,堰顶高程112.56米,顶宽63.6米,6孔,单孔宽10.6米,每孔安装双扉滚轮平板钢闸门,最大泄洪量7500立方米每秒,百年一遇溢洪流量5000立方米每秒。

2、横排头水利枢纽

被誉为“横排仙境”的横排头水利枢纽位于大别山区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苏家埠镇以南4公里处,是举世闻名的淠史杭灌区的源头,工程始建于1958年8月,于1965年6月全面竣工,这项工程由溢流坝(长500米,高7.75米)、土坝(长610米,高7米)、总干渠进水闸(5孔,每孔净宽5米,高6.6米,设计流量300立方米/秒)、分流岛和船闸(闸室长120米,宽6米,高6米)六大部分构成。它们犹如结成了一把锋利的长剑,将古老的淠河拦腰截断。在溢流坝和土坝上面,抬高佛子岭、磨子潭和响洪甸三大水库发电后的尾水和区间来水,形成一个面积达125公顷的浩浩渺渺的湖泊。

3、淠史杭

淠史杭灌区是淠河、史河、杭埠河3个毗邻灌区的总称。位于安徽省中西部和河南省中南部,地处大别山余脉的丘陵地带,横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总面积1.31万平方千米。灌区水源来自佛子岭水库、响洪甸水库、磨子潭水库和梅山水库。总库容66亿立方米。该灌区于1958年开工,1959年开始灌溉农田,以后逐年续建配套,1987年干渠以上工程完工,支渠以下工程还在进行。工程以灌溉为主,兼有发电、航运、水产养殖、城市用水的综合利用工程,包括:淠河、史河、杭埠河三大渠首枢纽工程,7级渠道的2条总干渠,11条干渠,19条分干渠,总长1384千米;1.3万条支渠、斗渠、农渠,总长2.26万千米;大小渠系建筑物2万多座;中小型调节水库1066座和21万口塘坝,有效库容12.3亿立方米;抽水站、补水站总装机容量14.1万千瓦。该工程实现了40万公顷农田的自流灌溉,实灌面积达58万公顷,并解除了淠、史河下游的洪灾,减轻了淮河干流的洪灾。

4、龙河口水利枢纽

龙河口水库,1958年动工兴建,1960年建成受益,1969年最后竣工,历时十一个春秋。水库大坝为“粘土心墙沙壳坝”,全长1000多米,底宽190.8米,坝高34米,海拔高度75.4米,总计完成土方160万立方米,容水量8.2亿立方米,如此巨大的工程是在我国三年最困难时期舒城人民用肩挑手推而筑成的,是举世闻名的淠史杭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十大水库之一,巍然耸立在龙河寨和栲栳山之间。

五、实习感言:

1.此次实习使我了解到课本上学习的知识都是水利水电工程中最基础的内容,所运用的模型和原理也是最简单最理想的类型。熟悉了解了水利枢纽的组成与总体布置,各种水工建筑物的组成和作用,水电站的典型布置方式。

2.了解和掌握了水库各部分的组成、形式及其功能,各建筑物的形式选择的特点。了解典型水利枢纽的功能及各项水利工程的作用。了解水利工程枢纽总体与布置图,了解水利工程建设的一般过程和工程设计。

3.学会了只有在实践中学习,才会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多向从事水利工程的前辈学习,同时要转换学习方法和态度,改变以往过于依赖老师的被动吸收学习方式,应主动积极向他人学习和请教,同时加强自学能力和驾驭解决难题的本领。

4.通过这次实习,我切实感受到以前所学的知识运用欠灵活。主要是因为对所学的知识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这些零散的知识点运用起来很困难,因此,今后在学习中应该重视积累和运用,使所学的知识由量变到质变,发挥更大的指导作用。

水工认识实习告一段落了,但通过这次短暂的实习,从中学到了许多以前在课本上难以学到的知识,这些新的收获,将对我以后的学习有着指导性的意义。

水工实习报告篇5

一、实习时间 :xxxx年7月16日—xxxx年7月19日

二、实习目的及意义:

通过实习让我们在大脑中建立起水利水电工程模型,对水工建筑物的外观,规模,作用及特点有了很大的了解,了解水利规划,设计,建设及管理利用。同时对电站的工作模式有一个感性的直观认识,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三、实习单位简介 :

1、aaa水库

位于武安市西北部,距邯郸约60公里。建于1966至1969年,最大水面2500亩,库容量3200万立方米。坝横阻于门道川与常社川入口处。为浆砌石重力坝,高81米,长185米坝顶宽10.5米,水库容量3200万立方米,在溢流段上建有交通桥。一坝雄踞,宛如银壁,雄伟壮观。湖面呈倒“人”字型,分东西两支。东支为常社川的前段,西支为门道川的前段,各有3公里长。

2、ccc水库

ccc水库位于磁县境内滏阳河干流上,距京广铁路和磁县城约7公里,控制流域面积340平方公里,总库容1.52亿立方米。是拦蓄滏阳河上游来水,引蓄漳河客水,保证下游防洪安全和城市供水、农业灌溉,兼有发电、养鱼等多种效益的重要水利枢纽工程。ccc水库是邯郸市直接管理的唯一一座大型水库,1958年初动工兴建,1959年9月初步建成为总库容6400万立方米的中型水库。

3.bbb水库bbb水库位于磁县境内漳河干流出山口处,是一座大型防洪控制性工程,控制流域面积(晋、冀、豫三省)18100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的99.4%,水库总库容13亿立方米,是担负有防洪、灌溉、供水、发电等重要作用的水利枢纽。30多年来在保障水库下游河北、河南、山东三省的39个县(市)的1416万人,2732万亩耕地和京广铁路的防洪安全,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bbb水库于1959年10月动工兴建,1960年开始拦洪,1970年建成。为提高防洪标准,1987年9月至1991年底对大坝进行加高的同时,加固了溢洪道,改建了泄洪洞,防洪标准由三百年一遇提高到接近二千年一遇。加固后的主坝坝顶长3603.3米,最大坝高55.5米,坝顶宽7.1米,副坝坝顶长2693.4米,大副坝最大坝高32.5米。主坝坝顶高程159.5米,防浪墙顶高程为161.3米。溢洪道位于主坝左侧与副坝的连接处,进口闸共9孔,净宽108米,设计最大泄量12820立方米每秒。泄洪洞为坝下埋管式,共9孔,断面为圆拱直墙式,孔径6×6.7(宽×高),设计最大泄量为3370立方米每秒。主要泄洪方式岸边溢洪道,大坝特点是坝下泄洪洞(涵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