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可以培养朋友们的创作技能,在记录作文之前,一定要梳理好大致的写作框架,网客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我体验到的苦与乐作文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我体验到的苦与乐作文篇1
新体验作文
他不仅仅是大学教授,许多中小学的师生都熟悉他,亲热地称他为“大鼻子李教授”。他的“新体验”作文教学法,让无锡一所极普通的小学,在短短三四年的时间里一跃成为无锡市的一流小学、江苏省的实验小学。
李白坚,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近十年来,身体力行倡导“新体验”作文教学。最近,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主编的作文教材《大鼻子李教授新体验作文》。该社认为,这套教材较好地实现了新的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要求。这套书的出版,对于当前语文,特别是作文教学的改革,具有实践意义。
作文课让孩子们“耶!耶!耶!”
上世纪90年代初,李教授的一位朋友、教小学语文的许老师告诉他:“孩子们最怕写作文,老师们最怕教作文。”这让李教授迷惑不解。
他在大学讲新闻写作,就组织学生开模拟“新闻发布会”;教议论文就组织“课堂辩论会”;写散文就带学生到校园里“写生”;教应用文就组织“智力大冲浪”……
真可谓趣味盎然,学生特别爱上写作课。
这样的现象难道不能在小学课堂上再现吗?
在许老师的安排下,他站到了上海控江五村小学四(2)班的讲台上,生平第一次给小学生上了一堂作文课―――发给孩子们几枚外国硬币,要他们记录看到的硬币模样、描写硬币落地的声音,根据硬币落地的声音猜测是哪枚硬币,并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出乎意料,学生们几乎是在“耶!耶!”的欢呼声中度过了两节作文课,课堂上学生平均写了600多字,而且都是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真情流露!
几天后,李教授收到了孩子们送给他的一大包卡片!“希望李教授再来我们班上课”,“每次作文课都这样上就好了”……孩子们真诚的心声给李教授带来很大的震动:“没想到这么点儿的改革就得到孩子们的欢迎,看来,孩子们太需要新鲜气息了!应该让更多的孩子快乐地学作文。”李教授暗暗下了决心。
“新体验作文”从生活出发
为什么曾经让老师、学生、家长都犯愁的作文,只搞了几个游戏,就立刻别有洞天呢?传统的作文教学问题出在哪里?
李教授说,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生活素材”摄取得好,写作就“自有源头活水来,”否则就必然“难为无米之炊”。
由于传统作文教学大多从“命题”教学发轫,教师并没有注重怎样教会学生摄取“源头活水”,收集“下锅之米”。命题作文写作过程的本质也是要求学生把自己从前“摄取”的“水”和“米”重新通过自己的形象记忆和感情记忆拿出来“淘米烧饭”。
但是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注意方式恰恰是以“现在进行时”的方式出现的。孩子们大多对此时此刻发生的事情感兴趣,对过去的事情则没有兴趣。于是以“过去时”为特征的命题作文,对于他们来说就不是很恰当的教学形式了。
用先做游戏后写作的方法,既可以向孩子们提供生活素材、可以在游戏的进行中将生活的片段展示给孩子们看,帮助他们学习用五官进行观察,又可以激起他们的“投入”兴趣和“表达”热情,这就解决了上述的生活素材和写作激情的问题。
从天性出发才能充分调动学习兴趣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事实证明,利用精心设计的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和系统性的“游戏”为手段进行作文教学,小学生的'表现甚至比大学生还要好。
在《大鼻子李教授新体验作文》中,充满了睿智的设计活动。
六年级有一课名为“两分钟有多久”。上课后,教师先让学生用“两分钟”的时间写一写“我们的教室”(记叙),让学生谈谈这个“两分钟”是长还是短。
再做第二个“两分钟”―――每个同学都做一个有创意的动作,并且将这个动作“定格”“两分钟”之久!但是在做这个动作前,先要写一写这个动作:头怎么摆、左右手怎么摆,左右脚怎么摆(说明)……然后全体做这个“定格”的动作。“定格”“两分钟”后,再让学生写写这个“两分钟”和前一个“两分钟”之比,感觉哪个更长些?(感受)
第三个“两分钟”则是教师一声令下,让学生在教室里“疯”上一阵子!
三个“两分钟”很快过去了,最后请学生写一写,这三个“两分钟”哪个最长?哪个最短?还要谈谈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思考)
在作文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观察了教室和同学们五花八门的动作,让他们注意了自己在“定格”时丰富的心理活动,也让他们从理性的角度分析了三个“两分钟”为什么会有不同长度的原因。
由于这个游戏既向学生提供了生活素材,又使学生在快活的甚至是“发疯”的氛围下进行思考和写作,所以生活源泉和感情激发两条要素同时存在,孩子们几乎忘记了自己是在作文课上,轻松愉快地完成了自己的作文。
“我们不可能带领孩子们到课外去体验生活,但是可以通过游戏将生活的缩微呈献给学生。而长期的对游戏生活的观察,将会养成孩子们关注身边一草一木的习惯”。李教授说,“一旦这样的习惯养成,平时积累足够的生活素材,考试时的‘命题作文’也就不可怕了!”
我体验到的苦与乐作文篇2
今天天气晴,风一会东,一会西,一会南,一会北,风向不定,风力时大时小,我发现门口的小菜地里有许多杂草,就叫妈妈一起拔,妈妈说:“我还以为有什么稀奇的呢,大惊小怪的,来吧我看着你拔。”于是,我刚要拿锄头去除草,妈妈说:“我们家的地松,用手拔就可以了。”
我开始拔了,我还不知到哪些是杂草呢。妈妈说:“像这种头是尖的,身子比较细的就是杂草。”妈妈还说:“这草老爱跟油菜争养分。”在这里面我还险些拔到一棵椰枣树苗,因为它跟杂草无论形状、颜色上来看都差不多,这次真长见识了,看来我以后要多读书。我继续拔,背驼着,一会就腰酸背疼,我想农民伯伯种地一定更累,以后可不能浪费粮食了,我还捉到了蚂蚱,它正在偷吃我们家的油菜,妈妈也捉到了一只五星瓢虫,哈哈,我们终于捉到了这些专吃油菜的罪魁祸首。
这次劳动不但让我体验了劳动的快乐,还学习了一些知识。
我体验到的苦与乐作文篇3
今天,我们来到湖里万达参加西贝莜面体验营这个活动。
这次我们是以学习小分队的形式来参加的,大家都很给力,小分队的人员全部到齐。当我们来到湖里万达5号门星巴克门口时,负责接待的叔叔已经在那里等我们了。这时我们小分队的人员也络绎不绝,纷纷到来。叔叔带领着我们走秘密通道来到三楼的西贝门店。叔叔先让我们排好队伍有序的洗手去,然后到达指定的区域等待。这是负责这次活动的主持人已经笑眯眯的向我们走来了,先是向我们自我介绍,接着是介绍这次活动流程。这个流程分为四个部分,1、欢乐的舞蹈互动,2、体验传统的搓莜面技艺,3、莜面创意diy,4、颁发荣誉小证书。当主持人介绍完毕后,走来一位英俊潇洒的小哥哥来给我们表演魔术,先是拿着一节棍子变成两张布,再把两张布放进袋子让一位可爱的小弟弟吹一口气,当他再次拿出来是就变成了一块红白条纹的了。魔术表演结束,主持人给我们看了一段视频,介绍着莜面的由来,以及它来自哪里。然后主持人就开始提问我们了,答对有奖品呦,第一个问题是莜面生长在哪里?我的回答是,内蒙古,山西,河北。得到第一份奖品真的很开心。接着就教我们搓面了,每人分发一个面团,教我们先捏一小块,接着夹在中指跟无名指中间轻轻在滚面板上来回滚一下下,一天细细的莜面就完成了,我搓了心形,细细的线段,圆形,还有立体圆柱的。各位同学的形状也很漂亮,琳琅满目,花样繁多。最后把这些各式各样的小面条放在蒸笼里蒸熟,每人一小份香菇肉末汤,我们把面一个个的加到汤里试吃了一下,发现味道比刚才干吃的好吃多了,我们连忙大口大口,狼吞虎咽的趁热吃完,之后就各自回家了。
今天的这个活动我们都玩的很开心,不由的开始期待着下一次。
我体验到的苦与乐作文篇4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一切靠劳动,生活才美好。”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爷爷对劳动的生活解说。是呀,我们应该学会用这两件宝,才能“开天辟地”。
谁说不劳动就能创造人类世界?不劳动就能创造辉煌的历史文明?看,中国的长城、约旦佩特拉古城、埃及金字塔等这些世界文化遗产,不都彰显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吗?这些成就、辉煌都源于劳动和创造。
我们的城市都有许许多多的劳动者,如环卫工人、警察叔叔、志愿者、快递小哥……他们每天都在勤劳的工作。
记得有一次,我看见一位环卫工人在小区的垃圾箱旁清理垃圾,地上都是一袋袋的垃圾,那些扔垃圾的人可真懒。我从垃圾箱旁经过,闻到一股刺鼻的臭味。她为了小区的干净卫生,忍受着那些臭气熏天的味道,只是努力地清扫着垃圾,把垃圾一袋一袋地扔到她的垃圾车上。过了一会儿,垃圾箱周围也没有任何垃圾了,而且那种刺鼻的臭味也散了。环卫工人就是我们城市的美容师,不受风雨阻挡,只为我们的城市生活更加美好。
警察叔叔的爱岗敬业也让我赞叹不已。前两天,妈妈送我去上学,暴雨天气,学校路段非常拥堵,满街都是送小孩上学的家长的车辆。几辆车横七竖八的挤在了一起,一眨眼的工夫,岔道口就挤了个水泄不通,谁都想挤过去,可又谁都不让谁。眼看这“队伍”越来越“壮大”,一位交警叔叔风驰电掣地赶来。在大雨中他翻身下车,雨水“哗哗哗”地下着,他全然不顾,伸出双手,有力的指挥着车辆,密不透风的道路很快就疏通了。交警虽是一个平凡的岗位,但却能使城市的交通畅通无阻,能使千千万万家庭过上幸福的生活。
环卫工人、交警叔叔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工作,这种不辞辛苦,默默无闻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劳动带来了整洁的环境,劳动给人民带来幸福。总之,劳动让生活更美好。
我体验到的苦与乐作文篇5
“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你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换醒的。”是的,那天,我在经过多次的失败和磨炼之后,也得到了成功的体验。那天,我让妈妈带我去学溜冰。我们来到溜冰场,只见场上十分热闹,好多小朋友就像一只只小鸟在欢快的飞翔。看着他们,我真是羡慕极了。
于是,我让妈妈陪我进入溜冰场,赶紧穿上了溜冰鞋。谁知我刚穿好鞋,就“咚”的一下,摔倒在了地上。我连忙用手撑着爬起来,可脚刚一站着,就滑了出去,又摔倒了一次。我又爬起来,脚又滑了出去……这时的脚下,就像涂了一层油,怎么也用不上劲。我那样宭样,惹得周围的人哈哈大笑,妈妈见状,赶紧上前把我抱着扶起来,让我坐在场外的凳子上,我摸着摔痛的手臂,再也不敢随便站起来。妈妈见我那样,笑着说:“怎样?怕了?还学不学?”我看看妈妈,再看看场上小朋友自由自在的身影,一种不服油然而生,我就不信我学不会。
于是,我甩开妈妈的手,再次走进场地,紧紧地抓住场边的护栏,小心地控制着自己的脚,努力不让他滑出去……就这样,慢慢的,我终于找到一点感觉,渐渐的学会了站立。虽然还不稳,但也总算可以站住了。接下来开始学滑行,我让妈妈抓住我的手,慢慢的向前移。谁知脚刚一移动,既有控制不住,重重的摔了下去,但我不放弃,爬起来再学……就这样,边学边摔,屡败屡战,别人的笑声、摔跟斗的痛,都没有阻挡我学溜冰的决心。经过不断地练习,我终于可以一个人慢慢的向前滑动了。历经风雨,终能见彩虹。从学溜冰这件事我深深地体会到: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挑战自我,顽强拼搏,成功就一定会和你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