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一种知识的积累,让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头脑,结合实际写作文,才能让读者感受到真实的情感和生活的气息,以下是网客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生活艺术的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
生活艺术的作文篇1
留白,是指艺术家在书画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
在南宋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中,只有一叶扁舟漂浮水面,一个渔翁坐船上独自垂钓,四周除了寥寥几笔微波,几乎全为空白。而正是这一“空白”,有力地衬托出了江面特有的空旷浩渺、寒意袭人的气氛,这反而更加集中地刻画出了渔翁凝神贯注于一线的神气,也给欣赏者提供了驰骋想象的余地。这就是留白的魅力。
书画艺术讲究留白,人生也需要留白。
有人说,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而如果想生存和生活得更好些,就得凡事都留有余地。
一个人思考越少,话就越多。而言多必失,也易伤人。我们只要略作观察,就会发现,在与人相处时,最受欢迎的人,往往是愿意充当听众角色者。生活的经验是,没有人乐与话多者深交。
不过,有的人却偏爱卖弄小聪明,在与人交谈时无故频抢他人话头,甚至为了撑面子,而喜欢在人前说大话狠话过头话——全是些只为“过把嘴瘾”而不中用的话。
俗话说: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通常,话少之人,他的话都比较有分量。雄鸡一声天下白,而麻雀不停不休地叽叽喳喳却只会惹人厌。是的,人在许多时候,还是少说为贵,沉默是金。
人生总是忙闲交替着的,但遇事时得悠着点,只有从容应对,才能不乱方寸。可有的人对事太过于执着,甚至拼着命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于是就带来了不良后果。还是黄炎培先生说得好:“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法国人甚至认为,慢就是美。正确的态度应是,凡事来时,如无事时镇定、理性,不选择逃避,努力把事做好;事情终究是会过去的,但不要事情过去了,还将其放在心上,而是要清空一下心,了心自了事,还心里一片海阔天空,正所谓“事来心始现,事去心随空”。
心,不要总是被事塞得满满当当的。
一个人在为工作而谋,为前程而谋时,保持几分淡定尤为重要。刻意追求辉煌的人,往往不能如愿,而乐意过平常生活的人,却能获得幸福。面对很实在的生活,虚荣心不要太重,欲望不宜太多,期望值不可太高,以免将来无法兑现而徒发“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感慨。
莫扎特从不考虑永恒,所以能够永恒。人生短暂,人生不易,故要学会释然,舍弃虚伪,舍弃无聊,舍弃浮躁,放下身体和心灵的负累,尤其是在这个飞速发展的年代里,要让脚步停下来等一等灵魂,让心海风恬浪静,让淡然心寄水云间,本色人生一样灿烂。
只有勇于缩小自己,才能放大世界。
流水不争先,止乎当止,行之当行。正如星云大师所言“万法相互缘起,世事不必强求;只要因缘具足,自能水到渠成。”一个人如果能参透荣枯之事,心境半佛半仙,拿得起、放得下、看得开,便是世间自在人了。
在京剧表演艺术中,常用“三两步走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表现手法。人生留白,何尝不是一种以少胜多的智慧!
生活艺术的作文篇2
艺术可遇不可求——它不会因为你是平民而对你视若无睹,也不会因为你是王公而对你青睐有加。天时未至,即使是最睿智的人也不能使艺术品诞生。
我学过很多门艺术,吹、弹、唱、书法、绘画……与此同时,我也热爱艺术,因为它能带给我精神上的振奋与鼓励,以及无穷的乐趣。
像素描,它也是一门艺术,用一支铅笔,绘出不同深浅、不同层次的事物,使平面的东西变得立体起来。
素描,首先需要观察你所要画的物体,并从各个方面去对比。然后构图,也就是打稿,需要调整布局和比例。接下来是铺“大关系”,如明暗、空间,还有黑白灰的一个分布情况。第四步,搞清形体结构、色彩关系,深入刻画。最后对整幅画作细致入微的细节上的修改,使整幅画看起来更舒服。
当然,在学习过程中,我也并非一帆风顺。刚开始的时候,我的画常被老师否认,甚至被作为反面例子展示给其他学员,总是需要老师帮忙打稿。但是现在不同了,我常常因为布线的细腻而受到老师的表扬,我的作品也成了正面的教材,我笑了,为自己的进步感到快乐。
我常在生活中发现艺术的存在,即使是再不起眼的小工艺品,在我的心中都闪着耀眼的光芒。
如果你爱艺术,艺术也会爱你,它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生活艺术的作文篇3
每天睡在软软的席梦思床上,难忘老家二楼西厢房的那张大开门的木雕老床。似藤萝盘绕,精美的雕花,雪白的轻纱蚊帐里,仿佛还有妈妈轻吟的催眠曲。
这张床是深红色的,它长2、1米,宽1、4米,高1、9米,雕刻十分精致,花卉栩栩如生。月季怒放,芙蓉、梅花交相辉映。包边的龙纹,花纹,竹纹等神韵十足,整个床面喜气中充满祥福。
这是一张百年老床,它非常坚固。它是妈妈的太爷爷,太奶奶留下的,睡过了好几代人。小时候我经常在床上蹦跳,踩着雕花板镂空的位置攀爬,它都没有一丁点晃动。工匠将每一寸木头都打磨得很精致,滑溜溜的,手感很好,也不硌脚。我也总是那么乐此不疲地爬上爬下。现在想来,对它还有几分歉意。
听妈妈说,这张床年代久远,它是清朝末年,太太爷爷专为太爷爷和太奶奶结婚定做的。用的是上好的红木,请了当地最有名的雕匠和木匠,花费三个多月时间精制而成。我留意到了一个细节,那就是整张床看不见一根铁钉。原来,它全部采用了精巧的榫和卯将各部件牢牢地连接在一起。真是巧夺天工啊!
这就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它彰显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高超工艺和他们对艺术的感悟以及对结构造型的丰富想象力。
只要我们有一双慧眼,艺术就无处不在。
生活艺术的作文篇4
“艺术”这个词,乍一听起来好象离我们很远。总以为它是属于艺术家们的,是高雅者的研究对象,很难与我们这些寻常百姓套上近乎。可是,如果你真的留意一下生活,那些艺术,其实无处不在地存在于我们周围。
如果你是位爱美的女士,每天出门前总要对着镜子修饰一番:脸部的化妆,发型的变化,再到衣服款式和色彩的搭配,这些都是艺术。不是有句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吗,这美,便是我们眼中的艺术。
如果你是喜欢泡咖啡店或吃餐馆的人,那么你一定会对某家或某几家的店面和室内装饰情有独钟,成为那里的老客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已不仅仅满足于到饭馆填饱肚子,而更注重于进餐时的精神享受:新颖独特的室内设计,一首美的曲子或一幅别致的图画可能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此时的你也身兼“两职“——消费者和艺术欣赏者。
如果你是注重细节的人,会把手机套上精致的手机套,挂上叮咚作响的手机挂链;把电脑外表加上一个可爱的小熊保护罩;把房间布置的格外温暖;在书包上贴上一个卡哇伊的贴画……
往往一些小细节不被我们重视,其实说白了,这些都是艺术。不过不是知名画家手中的艺术,不是着名歌唱家唱出来的艺术,也不是设计师脑袋中的艺术。这种艺术是专属于生活的,是普通人的艺术。正是这样的艺术,才让我们的生活缤纷多彩,充满快乐和平实。
艺术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你我身边。它可以是一首歌,一幅画,也可以是一件不起眼的小工艺品。
我的书桌上摆着一个水晶球,它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海底景观。
这个水晶球大约有一个拳头那么大,里面有许多大小不一的气泡,它们像刚从海底蹿出来,在这片小天地中游荡,不停地发出“嘟噜噜”的声音。
在水晶球的正上方,有一大一小两只海豚,它们有着晶蓝色的身体,海蓝色的鳍和尾巴,还有墨绿色的,细长的眼睛。他们高高跃起,试图冲出水晶球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也好像在告诉我:要勇往直前,冲破成功路上的一切阻碍,冲向终点线。有了这两条海豚,这小小的水晶球也充满深意与生机。
在水晶球底部,生长着许多千姿百态的珊瑚,礁石,他们有的长成了螺旋状,有的长成了大山的样子,还有的婷婷玉立,相对相依,宛如久别重逢的老朋友。在这些珊瑚,礁石身上,嵌着亮丽的色彩,有血一般的红色,玉一样的绿色,如雪的白色。这些颜色组成了不同的画面,有“北国飞雪”图,有“雪上红梅”图,有“初春新绿”图……它们给这个水晶球画上了点睛之笔。
美妙的音乐,令人回味无穷;杰出的画作,让人百看不厌;一件小小的艺术品经你细致的观察,也会有撼动人心的力量。让我们在生活中发现美,体验美,享受美,让我们在艺术的百花园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生活艺术的作文篇5
水头的11月6日交流会到了,我和父母来到了停车场,乘车到了水头。
车在大转盘前便停了。那一堆又一堆的人群,就像一片海洋。我们下了车,很快成了海洋中的波浪。向前走着,我不断地在出售书本出售仓鼠金鱼等动物的摊子面前停下脚步,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些出售的物品。走着走着,前方有一个聚集着一堆人的小摊,我立刻拉着父母走了过去。
这是一个给人画像的摊子。中间坐着一个不过40来岁的中年人,他戴着牛仔帽,身穿一件有些凌乱的土黄大衣,他有一双明亮清澈的眼睛,可是他脸上的皮肤却不是黄色,而是一种红色,一种被火烧出来的深红色,那深红色覆盖着他的一整张脸,只有戴着牛仔帽,帽沿才能遮住那红色的脸。中年人正给一个青年画像,他一会儿轻笔细描,一会儿工笔速写,青年的轮廓很快浮现出来,接着,他一把青年人的表情回了下来,那微微弯曲的浓眉,轻轻咧开来的嘴角,带着些许细渣般的胡子。啊,这真是太像了。周围也出现许多赞叹声,画得真好啊!一个小女孩说。太妙了,妙级了!一个中年难人大声赞扬道。一个老人竖起大拇指,用不流利的普通话说:太传神啦!画得栩栩如生!在赞扬声中,中年人将青年的眼睛也画好了,接着,将画嵌入画筐,递给青年,青年看着画,掏出一张100元的钞票给中年人,中年人双手接过钞票,从老土的钱包中掏出一张10元纸币,5元纸币中年人清点了一下,一共70元。他双手紧握皱巴巴的钞票,递给青年青年 这才满面笑荣地离去。
紧接着,一个老人立刻就走到中年人前,中年人拿了一把椅子恭敬地请他坐下,又开始了画像,又陷入了忙碌。
画像,不仅是为了艺术,也为了生活。中年人虽然是一个残疾人,但它毕竟是人,他对生活也充满了希望,也许他的梦想不是十分远大,只为了吃饱穿暖;也许他的生活艰难无比,但他努力了,他尝试了,他超过了许多健全人,那些健全人面对困难,是否还能像他这样依旧乐观呢?
对人生有希望,对生命有希望。当上帝关掉一扇门时,他还会再打开一扇门,不要绝望,也不能绝望。人生路上遇到的困难,只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前进。
生活艺术的作文篇6
爱默生说:“一个人应学会更多地发现和观察自己的内心深处那一闪而过的火花。”
是啊,没有人可以一生都过得红红火火,也没有人注定一辈子冷冷清清,或许生活的艺术就是在平淡中不断擦出一丝丝的火花,有时候被你不小心发现了,绽放出你生命中铭心刻骨的感动;而更多的时候,它只是一闪而过,似乎是为了奔赴那不可捉摸无法猜测的生之幻灭。
毕业了。三年的时间,整整三年就那么一闪而过。我想,总不该让它就那么奔向幻灭吧。
每次翻看曾经的毕业照,心中总激起一阵阵道不明的情绪,我难以捕捉得清楚,韩少功的《面容》中有一段话:
面容当然不会比指纹更能精确记录差异,但面容比指纹多了一份情感的流露,多了一份隐约可辨的文化和历史,于是总在我们的记忆中占据焦点位置。
忧郁的目光,欢乐的眉梢,傲慢的鼻尖,清苦的面颊,智慧的前额,仁厚的下巴,守住了千言万语的嘴……总是不知何时突然袭上心头,让我们生出片刻的恍惚。在谁也没有注意到的时候,一个宁静的侧面,一个惊讶的蓦然回首,一个藏在合彩集体角落里的默默凝视,都可能让我们久久魂牵梦绕:如今你在何处?
如今我们同在一间教室,只是不久就不知在何处了。
时光永恒地流动,纯粹地流动,于无言中轻松地击溃了所有的眼泪、梦幻,如此嘲弄般地让我们由离而聚,聚了又散……上苍一声不响地给我们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作家邢晔曾在与朋友分散多年之后,于众多朋友所送的精致富丽的`礼物中,发现了一只沙漏。一个显得不合时宜,甚至让人感到有些寒酸的小东西。
可是他惊奇地发现,那么多年过去了,连日记都已变得恍惚不定,记忆早就仓皇了,而沙漏,它内心的沙子竟然仍在不停地滑落,仍旧悄悄地滴下那些细小的情节。
就如同那位朋友默默的祝福,不会浪涛翻滚、汪洋恣肆,却点点滴滴,长流出一脉清泉,润一路青春的风景。
离别是命运的嘲弄,祝福却是上天的恩赐。或许我的察察为明没有珍珠的亮丽,没有宝石的光彩,却如沙子一样随着时光细细地流淌,永恒地流淌,在一粒沙子与另一粒沙子的摩肩接踵中,发出对生命的苦干顾盼。所以即使那种感觉只是一闪而过,也请你不要忘记。
生活艺术的作文篇7
——记德州市奇石文化博物馆馆长扈建国
在现实的忙碌与奔波中,磨掉我很多美好的记忆,唯独王尔德的名言“生活模仿艺术胜于艺术模仿生活”,因经常回味而不能忘记。是啊,自从生活中有了艺术,生活才高雅而脱俗;艺术中有了生活,艺术才有了生命而隽永。然而,现实中能达到这一境界的人很少,而又懂得把生活中的艺术无偿地献给社会、献给人民的人少之又少。德州华元集团董事长、奇石文化博物馆馆长扈建国就是这“少之又少”的人之一。
走进华元集团,一尊雄狮首先映入人们的眼帘。这尊曾经压爆七条轮胎的巨狮雄壮威武鬃毛倒竖,清晨的微曦照亮巨狮,犹如非洲草原上的王者目空一切。此时此刻,假如火车一声长鸣,立刻让人意会为雄狮的怒吼。“借景”是苏州园林造景的常用手法,扈总也深喑其中的三昧,把这头雄狮安放在铁路旁边雄踞东方。在华元的大院里,道路两旁的奇石、亭榭、树木与花卉相映成趣,把古典风韵的园林元素镶嵌在企业高大的厂房之间,现代城市生活中很难见到,公园绿地也很难看到如此精致的景色。
走进博物馆看奇石,两千多平方米的展厅里琳琅满目,一块块奇石独一无二又自然天成,形态逼真又像在诉说着一个个故事。
这些奇石既有灵璧的奇珍,也有蒙阴的异宝。最让人过目难忘的是那块金奖作品“蘑菇云”,这块蘑菇云形体仅仅有半米左右,远观那土黄颜色就像戈壁滩上升起的那最美的云朵。细看这片云仿佛自下而上不停地翻腾着,从左边看去隐隐的是亭阁,从右边看去攘攘的是集市;再往细处看还有细细的红色,是斑斓的秋林那一片红枫叶吗?层层叠叠又层出不穷,让人久久不舍离去而流连忘返,或许这正是丝绸之路的精灵凝结而成的景观,在向我们诉说当年的繁华。
眼前的这些灵石天造地化,钟灵毓秀。有的像古堡,有的像劲牛,有的像观音。那一组十二生肖让人难忘:那灵蛇酷似翘起头来的一只眼镜蛇,嘴边的纹饰,就是开叉的信子;那鼠的狡黠、虎的凶猛,我真的不知道自然是怎么赋予顽石的这样的魂灵;我也不知扈建国是怎样在行行色色的大自然之中发现奇石的美,妆点了我们的生活。其实大家都知道,“美”无处不在,美的心灵让你用美的目光发现美;你心灵一片荒芜,再美的景色在你眼里是一片荒凉,我赞叹扈建国拥有一个多么美好的心灵啊!
扈总是懂奇石的人,就像南宋的米芾。他的乐趣不在于奇石名贵,而在于是否与自己心息相通。在他的办公室里有块龙凤呈祥的奇石,工作累了他细细的欣赏这块灵石,每一次欣赏他都会发现与上一次有好多不同。他尊敬每一块奇石,他认为奇石都有灵魂,是自己的良师益友。他只要看到这些石头,任何烦恼都会被驱除干净,使人心静如水。奇石之美、之奇、之韵,引导人的心境达到一个纯洁无暇的境界,净化人的心灵,这就是奇石艺术的魅力。
心境艺术的核心是仁慈、善良。扈建国不把收藏看成自己的财富,而把奇石艺术当做陶冶心灵的园地,让奇石的真善美潜移默化的影响前来欣赏的每一个人,每个周日都是博物馆对外免费的开放日。胡建国的仁心、善良也通过奇石艺术,传达给每一个前来欣赏奇石的人,引导人们在生活中融入艺术,用艺术的生活体现人类的真诚、善良和美好。“引人向善”就是高尚的生活的艺术家,这就是扈建国的人生写照。
生活艺术的作文篇8
世人总是回味无忧无虑、充满欢声笑语的童年,抱怨生活的冷酷无情和平淡乏味,其实,生活的艺术无处不在,艺术的情思无时不源于生活,艺术的生活,需要我们用侍意的眼光,悠闲的平静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你会发现,快乐无处不在。
苏轼看出了月的寂寞,他对酒当歌;深山秋雨,勾起纳兰性德的情深许许;青山妩媚,陶潜情愿种豆南山……这是古人从对生活的艺术的感知,他们诗意的看待世间万物,并赋予他们有血有肉的躯体,鲜活的生命,在这样一个生趣盎然的世界,世间一花一草,一树一鸟,一山一水,无不给予你生命的启示,艺术的情思。今天,孤独怎么会流行起来呢?我想,是他们不懂得用诗意的眼光来看待这可爱的世界吧。
现代诗人,哲学家,更多的是用艺术的心态来艺术的生活,发掘生活的艺术。林语堂认为,生活应有悠闲的情绪,热情并智勇。。生活的艺术,应是一门快乐的哲学,人们应用平和的心态,真挚的情感来享受我们一天平凡也不平凡的日子。是啊,夕阳下,小河边,长庭里,一盘象棋,几声弦动,已够人们去享受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
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诗人,艺术家,但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已够我们去品味不尽了,快乐也无时不与你同在。
日本有项国家级大奖叫“终生成就奖”,无数的社会精英为夺这个奖,奋斗一辈子仍得不到,近的一届则颁发给了一名叫清水龟之助的小人们,他能得此奖,是因为在他25年的邮差工作中,他从未出过差错,从未早退,迟到,这持之以恒的毅力使他得了这个大奖,他说:“是快乐,从我所从事的工作中,我获得了无限的乐趣。”
我想,清水先生一定真正品得了生活的艺术,才能从这几十年如一日的平凡普通的工作中体会到无限的乐趣。
生活的艺术,亦是一门快乐的哲学,只需我们用诗意的眼光,闲适的心态去体会,这样,就不因为玫瑰的刺而干扰我们欣赏生活的乐趣,体味艺术的情思。我们终会发现,平凡如洋葱亦属于百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