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谱观后感6篇

时间:2025-05-20 作者:Trick

通过写观后感,我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影片的艺术手法和创意,通过写观后感,我们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语言,提升表达能力,下面是网客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英雄谱观后感6篇,感谢您的参阅。

英雄谱观后感6篇

英雄谱观后感篇1

走出大会议室,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电影《英雄儿女》里的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画面不断地在我脑海里闪过。这部影片主要讲的是我国志愿军帮助朝鲜人民抵抗美国人发起的侵略战争中发生的感人故事,其中有一个片段直到现在还让我记忆犹新。

有一个叫王成的志愿军,为了在第一时间给王政委报告前线的情况,背着又大又重的通讯机,在前线的炮火中穿梭。美国军队从山脚下登了上来,而援军却还没有赶到。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他拾起手榴弹向美国兵扔去,虽然王成叔叔仍在和美国人做着殊死搏斗,可是他一个人又怎么能抵挡得了美国人的“千军万马”呢?孤胆英雄王成在战友全部阵亡的情况下,怒视着向高地蜂拥而至的敌人。这时王成叔叔突然发现了炮灰里的一支爆破筒,他登上山峰,手持爆破筒,高呼“打倒美国侵略者,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为祖国,向我开炮!”便抱着爆破筒和敌人同归于尽了。

看到这儿,我的双眼上多了一层白雾。看到王成叔叔的英雄形象,再想想我自己,我真的有点无地自容。记得一次遇到一道数学难题,我想了一会儿做不出来就放弃了,如果是王成叔叔,一定会坚持不懈一直思考下去。他连死亡都不惧怕,难道还会害怕一道数学题吗?而我却害怕思考,轻易就向困难低头,真是太不应该了!

我们现在这样好的学习条件,是革命先烈们用青春、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学习王成叔叔的革命精神,好好学习,更要像周恩来爷爷一样,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英雄谱观后感篇2

建党一百年来,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千千万万的先烈们,他们有的面对敌人的威胁,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有的为了夺取战斗的胜利,不怕牺牲,勇于献身;有的为了革命的成功,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党。他们是中华儿女的优秀代表,他们是中国人民学习的楷模。我有幸参与编辑和领导编辑了《革命烈士传》《志愿军烈士传》,收录了各个时期无数的英烈,也编著写作过广西党的早期领导人朱锡昂、战争年代四川省委领导人罗世文、车耀先,以及赵一曼、江竹筠、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还有狼牙山五壮士、刘老庄82烈士、大胡庄82烈士。

40年前我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人物故事、烈士传的编辑工作。几十年来从未间断过对抗美援朝战争的研究和写作。当时军委决定编著《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传》,为确保该书的质量,领导决定由我写出《黄继光英雄传》的样稿,并送专家审定通过。

写作这篇传记时,我参考了英雄黄继光生前所在连连长万福来回忆的《黄继光献身的一刻》、石峰和王玉章编著的《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黄继光》,李璼的特写《黄妈妈会见毛主席》、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组织部的“黄继光的请功材料”、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文化部编写的“黄继光的英雄传略”、中国人民志愿军十五军政治部的“特级英雄黄继光”,以及新华社、人民日报社、解放军报社、光明日报社、中国青年报社、四川日报社的曾伟光、菡子、韦林、谷声崇、挺军、李朝、治安、任楚材和许多不知名的前线记者采访的事迹材料。

当时,社里还召开了一个有当年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十五军和十二军的志愿军老战士,有黄继光的战友们参加的座谈会。征求了他们对《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传》《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传》《黄继光英雄传》的写作意见。

去年,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解放军报》和全国政协《纵横》杂志分别发表了我写作的专题回顾抗美援朝战争的文章。同时我又重新编著了《英雄黄继光》。

这篇文章是对抗美援朝战争亲历者的采访,是对黄继光烈士历史资料最真实的参照。现将本文发表于2021年清明节之际,是以对英雄黄继光表示深切的怀念!

英雄谱观后感篇3

前几天我和小白阿姨一起去看电影,电影名字叫《烈火英雄》。内容主要是火锅店爆炸消防员们去救火,结果里面有煤气罐引发了巨大爆炸,还有一位消防员剧烈牺牲了。第二场巨型的爆炸比第一场更大是石油厂的.大爆炸,旁边有化学物质,如果化学物爆炸城市和旁边的城市都无法呼吸会致人死亡,全市人民都在逃窜中…消防员挽救了这个石油厂的巨型爆炸城市又恢复了正常,看完这个电影,我明白了,不要轻易玩火,火是我们的朋友,但有时候也会伤害到自己。这个电影还让我明白了,消防员叔叔的伟大和无私,消防员们为了我们的安全,永远奋斗在第一线,我们应该尊敬消防员叔叔。

英雄谱观后感篇4

原型:20xx年的辽宁大连新港油罐区火灾。中队长江立伟是一个细腻的角色,影片从他的视角切入,整体清节都与他的成长密不可分,他无畏牺牲,可自己手下新兵意外离世让他愧疚,是他内心过不去的一道坎,他是不怕,可他怕他身边人牺牲。所以在救灾过程中,他觉得情势不好,让大家撤退,可他忘了,消防队员从选择这个职业的那一天起,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既然他不怕,又有什么理由质疑别人的勇气?他懂了,他成了敢死队的一员,手动关闸,每一个需要转8000下,(我了解到真实事件中是80000下。)大火无情,当郑志倒在火海中,烈火一步步吞噬他的身体,那眼中的绝望深深刺痛了我,当队员们说“我想回家,我会死吗?”那种真实,让我意识到他们也是活生生的人,是有家有爱他的人的'年轻人,我又一次落泪。马卫国吃鸡腿时落的泪是平静之后的难以抚平的创伤。还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

1、总负责人为什么不肯一次性说出实情?因为他怕面对实情的残酷,没有人愿意去救火。长官说“你太不懂我们消防员了。”瞬间泪目。

2、海洋垃圾多的让远程供水人员难以操作,一个破渔网最终导致人员牺牲,这简直令人心痛之至。

3、灾难面前,人们逃灾可以理解,竟然可以无耻到去超市抢东西,冷漠到面对孕妇无动于衷,还好留了一对老夫妻体现还算温暖的人性。或许这部影片有一些情节不通,但是我们可以很浸入式地体会到消防员的不易。他们不怕牺牲,是怕被遗忘,火灾面前,人流中逆行的,是最美的背影—向消防员致敬!

英雄谱观后感篇5

和平年代只有消防战士时时刻刻面临战斗和敌情,这部电影涵盖的很全面,当然也有些夸张部分。

最开始的火锅店着火,清理火场更是触目惊心,一屋子的煤气罐,这老板也是够疯狂的,尤其是在火灾上就是怕啥来啥,当事人不如实汇报实情,导致产生不必要的损失。有了人员伤亡,自然也要有人对此负责,这是工作的一部分。

片中有几位消防战士,靠自己的经验能够提前判断爆炸,片中更是给火焰配上了咆哮声。那些说撤退的老兵,不是怕死,也不是逃兵,而是他们不想死的没有价值,毕竟火是可以扑灭的,而爆炸是没办法处理的,只能等爆炸结束再处理,在爆炸的时候上太盲目了。而指挥人员的压力是重大的,一个决策的失误,那就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在不了解具体情况时,按照以往经验虽然能取得一定效果,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找到问题根源,才能解决问题。

剧中港口体现了人类的伟大工程,但这伟大工程引起的灾难也是巨大的,往往在一些灾害发生时,一方面要控制这些灾难,另一方面做好应急预案,万一失控,要使损失最小。消防无小事,在于日常的检查,不能有任何的马虎,往往是一个小细节引发了蝴蝶效应。同时也理解了一些工业产品的严苛要求,在设计上的余量,油库、管道的耐压能力,以及自动减压,工业设备自身可靠,也能减少很多隐患。所以伟大工程,是极其复杂的,有的是一劳永逸,有的要警钟长鸣。

这个和平年代,消防员是风险最高的,也是每时每刻都有牺牲的,如剧中说的那样,别人过节,我们过关。而实际可能更严峻,不像剧中,或者一些军旅电视剧中的那样,我们的战士不是超人,他们也是普通人。

看到了这里也是深深的惭愧,当我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我想着找个安稳的工作,平平安安的过日子,虽然去了企业,想靠自己的所学谋生,但是来到企业后真为自己的冲动后悔了。生活中的大部分消防员他们就是服兵役的,他们没有工资,只有在退伍的时候才有补贴,而且他们都很年轻,而我们所知道的那些牺牲的消防战士只有一部分吧。

这个时代,可能我们的价值观有些变化,大家都不愿付出,都不愿奋斗,只想去享受,只想去安逸。可是我们的这些幸福生活,离不开那些一线奋斗的人呀,安全是那些战士保卫的,日常的用电是那些电力建设,电力维保人员的付出换回来的,网络的方便更离不开那些通信人,还有那些桥梁。大楼大厦的建设者,人们只关注了这些宏伟,感叹生活的美好,而这些背后奉献的人呢,比起他们的付出,他们的收获是九牛一毛吧?

作为毕业研究生,我也比普通人多占用了很多的国家资源,社会资源,而当国家和社会建设需要我时,退却了,怕加班,怕累,挑肥拣瘦。一方面羡慕一些伟岸,另一方面却不敢付出,就像剧中的那些战士,他们能退后吗?我们羡慕的那些职业岗位,可我们真正的了解吗?只看到了美好部分,没看到人家背后的辛劳。

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导致我们从事不同的工作,就像周总理说的那样,工作没有高低贵贱,只是分工不同。任何时候都需要努力奋斗,不奋斗,只想着轻松和享受,只会被抛弃。国家今日的富强,社会的高速发展,国防、科技、民生的进步,正是无数奋斗在社会主义建设一线的公民努力的结果。

也有很多人反对现在加班和私企的剥削,这是有些过分,但是,那些数百万的人民战士呢?他们的工作时间呢,他们的节假日呢,我们付出劳动和时间,收获薪水来维持生活,另外一方面就是创造社会价值。我们的幸福生活也是父辈、爷爷辈他们奋斗换回来的。可能有人说资本主义国家多么人性化,可能吗?只是阶段不同了,他们告诉发展的时候,那时候的情况不比我们现在轻松多少。

在找工作阶段,受到了一个行业大牛的影响,他在体制的研究所工作了十年,然后辞职去了行业内的知名公司,他的离职也引起了圈子里的讨论,他在公司的待遇也是能够实现财务自由的,然后剧情出现了反转,大牛在这个公司工作了一年就走了,两次的变化他第二次沉默了,显然这个世界不是他想象的那样,他可能不喜欢体制的一些东西,去了公司,然而体制和公司差别更大,这样看,虽然他是技术牛人,但是确实职场的失败者。而后他又去国外了,在国外又开始宣传国外的生活方式和国外的教育方式,但是他忘了一个词: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没有什么好不好,只有符不符合自己的实际,唯一的收获就是不要这山看着那山高。

本片感悟:奋斗光荣,我们需要付出,不要当逃兵,社会需要我们时,我们就要贡献自己的力量,虽然社会分工,我们不是栋梁之才,但是做好螺丝钉,永不生锈。

英雄谱观后感篇6

第一次听逆行者,是今年4月份听爸爸说四川凉山火灾时听到的,为此我还上网查了一下解释:愿意克服重重困难,逆流而上。爸爸说:他们的身影总是出现在人民最需要、最危险的地方;他们不仅与火魔搏斗,还与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他们面对困难与危险,无所畏惧、勇往直前;他们匆忙而坚定的背影,留给人们的是心灵最深处的震撼与感动。直到听到令人难过的消息:四川凉山山火导致30名消防员牺牲。我默默地哭了。

今年8月和爸爸一同看了《烈火英雄》这部电影,我才真正明白消防员叔叔每天面对的是怎样的危险场景。

电影的开头讲的是一家火锅店着火,当消防员赶到时,店长焦急地说:队长,快救救我们家财财,她在三楼!队长听后,连忙带了一个助手,去上楼寻找财财。他们好不容易找到了财财,可谁知火势突然猛变。队长急忙把窗口凿开,趁火势转变了方向,他们便急忙从屋子里面出来。过了几分钟,他又让副队长带一名新兵去搜索现场。可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由于店长的信息隐瞒,导致大量煤气罐爆炸,牺牲了一名消防新兵孙岩。中队长江立伟被免职,而且承受着许多人的曲解和不友好,就连儿子也不例外。

电影的重点是港口的油罐区卸油,因违章操作所引起的.油罐爆炸。当时,正在学校里和儿子一起玩游戏的队长江立伟听到消息后,立刻赶往火场。连正在拍婚纱照的消防员徐小斌和王璐也不拍婚纱照了,他们急忙上车赶往火场。

一切就绪后,消防员们便开始对ao1号罐发起攻击。眼看着ao1号罐又要爆炸了,队长江立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知道如果不及时撤离意味着什么?然而多次劝阻也没人理会,反而还找到战友的误解,甚至骂他是狗熊,因为他的软弱让整个东山中队都变成了狗熊中队。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有许多消防战士都英勇牺牲了。比如:为了队友们能辛存下来,宁愿牺牲自己的郑志;为了保证远程供水的质量,下水清理垃圾,被垃圾缠住而被淹死的徐小斌;看着王璐给徐小斌清洗身体让他起来,我终于忍不住哭出声来,而电影院里也哭声一片。然而救火还在继续,中队长看着战友无法支撑了,故意骗战友离开,而自己坚持关上阀门并最终被大火吞噬,他们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书写出了自己的精彩人生。

消防员听起来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名字,可是你可知道看似普通的名字后面却隐藏了多少英雄的名字?

消防员是在发生火灾时第一个赶到火灾现场的人,他们宁愿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群众的人身安全。啊!消防员,你们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我要向你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