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让我们勇敢面对内心的恐惧,探索未知的自我,通过合理的结构安排,作文的各个部分才能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以下是网客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家乡的海作文800字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
家乡的海作文800字篇1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过年风俗。而我的老家湖南岳阳,也有它的独特之处,下面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初入腊月,大人们就开始忙着准备年货了,吃、喝、用、穿,样样俱备,一样不落。最具年味的非“熏腊味”莫属了。大人要选几块不肥不瘦的猪肉与鲜肥的活鱼,用食盐和酒腌三四天,让鱼肉入盐味。接下来风干后,挂于火灶房中,用炭火和柴火熏烤,火候要刚好,慢慢熏烤,待鱼肉沥油呈金黄色后,贮存在干燥处,腊菜便制作完成啦!这一定会成为年夜饭的两道美味佳肴。但小孩子们要控制食欲,这是因为这两道菜是要过年才能开动的。除此之外,还要打糍粑。就是几家人把当年自家收获的糯米蒸煮好,倒入一个器皿中,大人们每人都拿着一根一米多长的木杵,围着器皿中的糯米使劲搅拌使其成为粘粘的糊团,然后放到案板上,由资历最老的长者做成又大又圆的饼状,意为团团圆圆。
而除夕,照例是最欢乐的一天了。每家每户的大人们都赶着做年夜饭,菜必然是非常丰盛的。贴对联,也是年三十必不可少的项目。大人们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如意对联,搭把椅子,抹上浆糊,再将对联贴上去,就大功告成了。当对联贴起后,显示出隆重、喜气、焕然一新的景象。大人忙碌了一天,小孩淘气了一天。到了傍晚,年夜饭开动了。大人们互相敬酒、敬菜,小孩也向长辈拜年,讨得一大叠压岁钱。大家一起团团围坐庆祝新一年的到来。一桌丰盛的菜,充分刺激着我们每个人的味蕾,让每个人都觉得现在的生活有多幸福。吃完饭,大家坐在一起看春晚。在笑语中、团圆中,送走劳累、忙碌的旧年,迎接幸福、快乐、美好的新年。
正月初一,大人们带着自家小孩互相串串门,打打小牌、搓搓麻将,或是嗑嗑瓜子、聊聊家常,增进一下睦邻感情,畅想一下新年的美好生活。
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春节也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不知不觉结束了。大家又回到平时工作、学习的生活状态。这个独特而又热闹的春节真让人回味无穷。
家乡的海作文800字篇2
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都大扫除。对于我来说,可是最苦的了!因为我是家里的长孙,清扫整间屋子可谓是我的重任了。搬搬抬抬的不用我做。可是洗碗、擦窗子、扫地、拖地、擦桌子和椅子……无一不是我干的,妹妹她们还小,不用干我可苦了!不过,看着自己清扫得一干二净的屋子,我也稍带一丝自豪了!那可是为迎接新年做准备啊!
除夕那天,我们这里都要贴对联、贴“红钱”。北方的还剪红纸贴在窗子和门上,我们这里很少是这样的。我们先把上一年贴上的对联和“红钱”撕下来,再用浆糊把信的对联和“红钱”粘上。而且撕下来的对联和“红钱”不得乱丢,得将它放在“聚宝盆”里烧尽才算吉利。做完这些,会发现手指头是红红的。晚上吃团圆饭,一家大小其乐融融,开心极了!
等到年初一(也就是新年的第一天),奶奶、婶婶、妈妈和我得在早上5点起床。因为我们得为拜神供佛的食材做准备。早上6点多,我们开始拜神供佛。点神灯、上香、烧元宝……做完这些,我最喜欢的“糖果盒”就登场了。里面装着各式各样的糖果,诱人食欲啊!不过,得把它放在神台上先供奉一下神佛。我总是把收偷偷放进“糖果盒”里,掏出几颗。如果妈妈没发现,我就把糖果都吞下肚子啦!如果被发现了,我就立即把糖果藏在舌头底下,得意地说道:“没有!没有!”这时,妈妈总是点一下我的鼻子,说:“你呀!嘴馋了吧!”我就好更得意了。
拜神供佛后,得烧爆仗了。一串长长的、红红的鞭炮挂在高处,由家中的长子点燃。
点完鞭炮。算是吃早饭吧!不过特别的是,食物不是油条、粥之类的,而全都是斋菜。奶奶说:“这是这儿的风俗,家家户户都是这样的。”还有,我们每个人的杯子里都有红茶,茶里放一颗枣子。我们小孩子,都学爷爷品酒那样:端起杯子,闻一闻——香!有时我们把手指头伸进杯子里,沾一沾水,闭上眼睛,舔一舔——嘿!甜的!
从年初二开始,每家每户摆酒席,邀请亲戚朋友来欢聚一堂。那时,数我们小孩最开心了。不但有大人们送我们新年礼物,而且我们只要说一声:“恭喜发财!新年快乐!”源源不断的利是钱就向我们送来,别提多高兴了!还有一些喝醉酒的,口里尽说:“再来!再来!”我们也不忘给他们倒一杯酒,口里说一句:“新年快乐!”他们又迷迷糊糊地送来一封利是,我们接下后,心中暗喜,得意地说:“谢谢!”哈哈!又多了一封利是了!还有烧烟花的。在那闪烁着些许星光的夜空中,不时传来一阵阵烟花绽开的声音。烟花绽开了,色彩斑斓,红的、黄的、绿的……如此,美丽的烟花,为这么热闹的气氛又添加了一丝生机……
直到年初八,上班的人陆陆续续上班,人民开始工作。新年的喜悦景象开始告一段落。
不过,对我来说:家乡的春节,热闹极了!好玩透了!
家乡的海作文800字篇3
在一个平凡、宁静的小城里,人们和谐相处,那儿就是我可爱的家乡——兖州。
半个多世纪以来,兖州市多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科技实力百强市、平原绿化先进市、社会文化先进市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人曾驻足兖州指导工作。兖州百业兴旺、生气勃勃,发展前途正未可限量。兖州,正以强劲的发展势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向世人展示着迷人的风采。
兖州交通便利。地处鲁西南平原,东仰“三孔”,北瞻泰山,南望微山湖,西观水泊梁山,素有“东文、西武、北岱、南湖”之称,是山东省鲁西南大都市的经济中心。有“九省通衢,齐鲁咽喉”之称,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商家云集之埠”,京沪铁路纵贯南北,新石铁路横跨东西,是鲁西南最大的物资集散地和客运中转站;公路四通八达,有327国道、日菏高速等数十条公路干线穿境而过,市内公路总长630公里,公路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
兖州资源丰富。是国家重要煤炭基地,煤储量200多亿吨,年开采量2000多万吨。座落在兖州境内的兴隆庄煤矿是全国第一个400万吨的特大型现代化矿井。地下水储量约20亿立方米,是山东省三大丰水区中唯一尚未大量利用的地区。
兖州历史悠久。公元前21世纪,夏禹划天下为九州,兖州为其一。在四千余年的历史变迁中,兖州相继为郡、州、府所在地,是一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有着众多的人文景观。2000多年前,孔子、孟子、曾子等在此讲学,弘扬儒家文化。唐代“诗仙”李白曾在兖州居住二十多年,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诗圣”杜甫登临少陵台,畅游青莲阁,挥洒笔墨美名传。
清朝康熙年间兖州知府金一凤制作的泗河镇水之剑长7.5米,重1500公斤,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兴隆塔始建于隋,因兴隆寺而得名,兴隆塔地宫出土了石函、鎏金银棺、金瓶等珍贵文物,以及数量众多的舍利、佛牙、钱币等文物,经鉴定,石函、鎏金银棺、金瓶等3件为国家一级文物,“安葬舍利”碑、琉璃瓶等2件为国家三级文物。
看,雄伟壮观的兴隆塔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灿灿,就像为兖州戴上了一定金色王冠!
我爱你——兖州,美丽的家乡!
家乡的海作文800字篇4
在我的家乡丽水,每到腊月二十六时家家户户都要做豆腐,这其实是打算年货的开始,因为豆腐的“腐”与“福富”谐音,寓意着新的一年幸福与富裕。
如今大多数人并不会做豆腐,而是把“福”字倒贴在门上,虽然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但是在我的家乡,老一辈人依旧保持着这个风俗――手工做豆腐。腊月二十六,外公家打算做豆腐。首先要把黄豆泡在水里一天一夜,泡到它们有2―3倍大才行。再将它们用水冲洗干净,放进磨子中磨成豆乳,看着白白的豆乳从小孔中流出,我就想到那美味的豆浆了。
我问外公:“什么时候可以吃豆腐啊。”外公说:“不要急,后面还有很多步,要先将豆乳过滤,变成豆浆,然后把豆浆烧滚,去掉泡沫,加入盐卤,将豆浆稀释,浮出豆花,还有把豆花装进模具中挤压,才会成为豆腐。其中点豆腐可最考验手艺了,盐卤多了,豆腐就老,盐卤少了,豆腐就会不凝固,你还是好好等着吧。”外公的话将我打的晕头转向,唉,原来此刻还是个开头啊。这时外婆又说:“做豆腐可不能多说话,因为豆腐很‘小气’它听不得‘坏话’,要不然它就不成型。”难道这也是祖辈传下来的风俗吗?
过了一会,外公喊道:“睿睿,来看外公点豆腐。”我飞快地跑过去,只见外公小心翼翼地拿着一碗盐卤,用勺子一勺一勺的点进装着豆浆的桶里。他一只手点盐卤,一只手拿勺子在桶里搅拌,就像一只机警的猫,每一个动作都极其小心慎重。渐渐地,豆花漂了上来,那就是豆腐的雏形,白白的表面一触即破,假如加上酱油和葱,那就是美味的豆腐脑。外公看着今天的'豆腐花说点的很成功“年年富裕”。哦,这又是一个重要的风俗习惯。
外公外婆进进出出忙活了一上午,最终把豆腐做成了,那奶白色的豆腐,加上酱油,简直是绝配,吃着豆腐,别提多开心了!
温润如玉的豆腐,可口美味,做起来的工艺可一点不少,一个环节也不能出错。看来家乡的风俗更是长久的经验和精湛的手艺留传下来的。
过年的风俗还有很多,像挂灯笼,贴对联,吃团圆饭……但在我的家乡,春节做豆腐也是一项传统风俗,祝愿新的一年更加幸福,更加富裕!
家乡的海作文800字篇5
我的家乡在辽宁省朝阳县的一个小村庄,你若是来到这里,那么数都数不清的节日风俗一定会让你大开眼界。而其中最热闹、我最喜欢的一个节日就是家乡一年一度的春节。
春节历来被人们所重视,所以节前的准备也是比较漫长的,一般是节前的一个月或半个月开始。在这期间,人们总会去赶大集,从集上回来的人们身上一定是大包小球的,就象是大搬家一样,而那些包裹里定会有挂钱儿、对联、一些烟酒糖茶等东西。到了离春节还有六七日的时候,女主人会把家的里里外外都打扫一遍,收拾的干净、利落,以免给客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到了春节前一日的时候,人们就忙开了。上午是贴对联,贴挂钱儿,中午女主人则会做一桌丰盛的饭菜来招待两方的双亲,一家人其乐融融,合家欢乐。晚上则更热闹,吃饺子、放鞭炮,万家灯火,热闹非凡。
到了春节这一日才算是真正热闹。这一日,人们都早早的起来忙活着“上供”,准备早饭,样样都得细心,不能有一点疏忽。老佛爷的供品比我们吃的饭都要好。首先,中间摆上一个比较大的盘子,或放上三个带红点的馒头,或放上一盘饺子,然后在大盘子的两边放上两个小盘子,放一些橘子啦、苹果啦,还有放糖的,而且香炉上要香火不断,听说这样能保佑一家人一年到头平平安安。给老佛爷上完供,我们才能吃饭。饺子是这一日必吃的饭食,而且不能包少,一定要吃剩下才好,这代表着“年年有余”。饭后,大家都要换上新衣服、新鞋袜,这代表着“新年新气象”。人们在这一日中会去大街小巷串门,看见他们见到长辈就要磕个头,并附带一句“春节好!”而现在这种习俗已经被人们渐渐地忘却了。这一日也是小孩子最高兴的一日了,因为不但可以跟随父母到各家去串门,享受良好待遇,而且还可以收到许多压岁钱。有了压岁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开心得要命。小孩子即使犯了错误也不会被父母责罚,因为是春节嘛,都图个喜庆,就不在乎那些不开心的事了。
此后的一个来月,差不多每隔两三日就有亲戚来我家做客,我自然是最开心的了,因为又可以吃到好吃的东西了。这段日子是人们体重增长得最快的时候,因为每日都有美味相伴,所以节后人们又开始为自己的体形而担忧了。
虽然现在我在异乡读书,不能时常回家,但却总是怀念起家乡的春节,那个热闹的场面,更怀念那个养育我十余年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