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经过我们的大脑组织语言的产物,最重要的就是读懂题目的意思然后进行素材的整合,想要语文成绩有提升的空间就一定要重视作文的写作,下面是网客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我喜欢的节日》作文优秀7篇,感谢您的参阅。
《我喜欢的节日》作文篇1
我喜欢端午节,因为端午节的时候可以吃到包子、粽子等许多好吃的;我也喜欢清明节,清明节的时候我们可以去扫墓,悼念已故的亲人;我还喜欢七夕节,因为七夕有着美丽的传说……但是要问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是什么?那当然是春节了!
今年春节,我是回老家跟爷爷奶奶一起过的。吃过团圆饭,全家人就到院子里放鞭炮了,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更是充满了期待、兴奋,还有一丝丝胆怯。
当叔叔准备燃放时,我和姐姐连忙堵住耳朵,只听“砰“——砰砰——”的巨响,哇,好美呀!礼花喷射出了一团团火花射向天空,火花向四面绽开,五颜六色,有的洒向地面,有的.升上天空,有的刚好炸开就像仙女散花一般,把村子照得亮如白昼一样,真是漂亮极了!观看着美丽的礼花,我突然想起一个问题:为什么每年过年都要燃放鞭炮呢?我急忙跑去问爸爸,爸爸告诉我才明白,原来这也有一个传说。
据说,古代有一种怪物,叫“年”,他只在每年过年的时候出现,村子里的人很害怕“年”,所以每次过年人人都躲在家里不敢出来。又一年,“年”又到人间来作恶,以为老人站在“年”的面前——“呀!”我一下子打断爸爸的话,说:“爸爸,那位老人不怕吗?”爸爸说:“别急,别急,你听我慢慢说。”原来老人拿起一根燃烧着的火棍放在地上,可是熊熊燃烧的火还是没有赶走“年”。这时,一个小孩子拿着一根竹杆扔在火里,竹杆被火一烧立刻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年”听见这响声吓得逃跑了。村里的人们都很开心,但是又担心万一下一年它又来到人间怎么吗办呢?于是人们每次春节都要放鞭炮。
听着听着,我有些入迷了,忽然“砰”的一声,我吓得大叫——“年”来啦!这时我发现哥哥在我后面笑,原来是哥哥捣鬼在我后面放鞭炮。我追着哥哥喊道:“站住!别跑!”哥哥却做着鬼脸说:“来抓我呀!”于是,我和哥哥追逐打闹,院子里充斥着我们的欢笑声,借着烟花的微光,我看到大人们脸上都洋溢着一脸的幸福和甜蜜,这就是家的味道吧!
就这样,春节在清脆响亮的鞭炮声中,在漂亮的礼花和快乐的欢笑声中过完了,春节带给我许多乐趣,也让我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春节真有意思!
《我喜欢的节日》作文篇2
我最喜欢的节日是春节。春节里,大人们可以放短暂的假期,孩子们可以收到许多红包,游子们可以回家和亲人们团聚。
马路边的树上挂着五彩缤纷的灯笼,有心形的,有方形的,有圆形的……各种各样,好看极了。大街上人来人往,个个手里拎着年货,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每家每户的门上都贴着倒“福”,寓意着“福”到了,代表着祥和与喜庆。
大年三十,我们回到老家,奶奶和妈妈在厨房里忙活了半天。终于,年夜饭端上桌。哇,好多好多的美食!红烧肉上盖了一层鲜艳的酱汁,鲈鱼在清水里泡着温泉,木耳和洋葱拥抱在一起,胖嘟嘟的饺子像一个个小娃娃的脸蛋……饭桌的正中央摆着一个心形的大蛋糕,蛋糕上放着两个用巧克力做的小金猪,猪的旁边撒着亮晶晶的白糖。爷爷发话了:“我们来碰杯吧!”每个人说着祝福的话语,整个屋里欢声笑语一大片,真是其乐融融。
吃完年夜饭,我们开始守岁啦!守着守着,我的眼皮就开始打架了。突然,12点的钟声响了起来,奶奶穿着大红袄走进了房间说:“发红包啦!”我们的睡意立刻没有了,一边给奶奶磕头,一边说吉祥话。我们每个人的手上都拿着红包,个个喜笑颜开。
放鞭炮了,大人们把炮点着,院子里“噼里啪啦”一片响声。烟花在天空中一朵朵绽放,美丽极了。之所以放鞭炮,是为了吓“岁”。虽然现在已经没有“岁”了,但人们还遵守着这个古老的风俗。
春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因为家人可以在一起团聚,享受亲情。
《我喜欢的节日》作文篇3
我国的传统节日充满了吉祥和快乐,每个节日各有特色。春节放鞭炮、元宵节猜灯谜、端午节吃粽子我最喜欢的是春节,春节每家每户都张灯结彩,家人其乐融融地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
大年初一闹新春,在春节这天,大家吃年夜饭、守岁、接财神、放鞭炮、贴春联、拜年等等。傍晚时分尤其热闹,吃完年夜饭,我们家举行了一场对联大赛的活动,就连我家的小黄也跑来凑热闹。
我们把家里最大的两张桌子并排摆在客厅里,当作战场。由观众团妈妈、奶奶、表弟投票,而我则是担当重任的评委。妈妈将文房四宝和一个十元的红包作为奖品,比赛时间为15分钟,桌子上摆着笔、墨和几张大红纸。
比赛开始了,我大喊一声:开始!爷爷闭着眼睛冥思苦想,不一会儿就想好了一副对联,用流畅的草书写了起来。再看看爸爸,他站在那里,手摸着下巴,想了许久都没动手,五分钟过了我用夸张的语调拉长了声音说。爸爸更着急了,抓耳挠腮。突然,他停止了抓狂,提起笔,按向纸。忽然又停了下来,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十分钟过了,请两位选手加紧速度。听到这话,爸爸终于下定决心,用颤抖的手写了起来。这时,爷爷已经写完了,他拿起对联满意地看了看,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时间到!爸爸刚写完,时间就到了。我拿起爸爸的对联,立刻就笑了。爸爸写的是:可乐披萨柠檬汁,雪碧牛排咖啡糖。(横批:吃货一枚)全家都笑了起来,表弟笑得趴在沙发上四肢乱摇。爷爷拿起了他的对联:一干二净除旧习,五讲四美树新风。(横批:辞旧迎新)好啊!我们鼓起掌来。最后的赢家当然是爷爷了。妈妈把文房四宝和大红包递给了爷爷,这场比赛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虽然比赛结束了,但是我却喜欢上了春节,我每天都在期待着、盼望着春节的到来。我爱春节的热闹,更爱这热闹背后的欢乐!
《我喜欢的节日》作文篇4
一个白胖子,裹着绿毯子,腰里扎根细绳子。(打一食物)你知道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吗?让我告诉你吧,是粽子!你知道什么时候吃粽子吗?是端午节,这是我最喜欢的节日!
相传端午节是这样来的:古时候楚国有个爱国诗人——屈原,他是一个很大的官。有一次,他给楚王提了一些治理国家的建议,楚王不但没有奖赏他,反而把他流放了……后来,楚国遇到了危难,快要被别的国家打败了。这时,楚王把屈原叫了回来。危机解除后,屈原又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楚王大怒,又一次把屈原流放了。就这样反复了几次……屈原心灰意冷,就在五月初五跳到汨罗江自杀了。人们得知消息后,急忙划着船去打捞屈原的尸体,可是直到现在都没有找到。人们担心江里的鱼、虾破坏屈原的遗体,就把米团扔到汨罗江里。
直到今天,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要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戴香囊、饮雄黄……我最喜欢跟家人一起包粽子了,因为包粽子非常的有趣。
我喜欢端午节,更喜欢我国的传统文化!
《我喜欢的节日》作文篇5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在这天,人们有赛龙舟、包粽子、挂艾草……习俗。在我的印象里,中国传统节日有很多,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但我最喜欢端午节,因为在那天我可以吃到软糯香甜的粽子。
提起包粽子,我奶奶可是一位高手,每到这个节日,她就会早早的买回粽叶、糯米、红枣、豆沙、还有我最喜欢吃的鲜肉等。吃过早饭,奶奶拿出提前泡好的糯米和粽叶,只见她左手握着粽叶,右手很熟练地将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先放一个肉质饱满的红枣打底,然后依次倒入晶莹剔透的糯米和香甜可口的豆沙,再倒入一层糯米封口,最后用绳子捆紧,就这样一个绿油油的粽子就大功告成啦!
看着奶奶包粽子娴熟的模样,我感觉挺简单的,也学着她的样子迫不及待地自己动起手来。可是万万没想到,包完的粽子漏米啦!看着精神萎靡不振的粽子,我羞愧地低下了头,奶奶看出了我的不开心,摸着我的头说:“好孩子,第一次能包完粽子,你已经很棒啦!”听着奶奶的鼓励和技巧,我又按照她教的方法包了几个粽子,果然包的一个比一个好,真的没有漏米啦!“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奶奶在一旁向我竖起大拇指,此时无声胜有声,我心里洋洋得意了好久!包粽子也让我明白做事要有耐心,看起来简单,原来要包好也不容易啊!
“未见其粽,先闻其香”,香喷喷的粽子出炉!传说中端午节包粽子是纪念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他非常爱国,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人们都很爱戴他,当年新继位的国王,不顾老百姓的死活,屈原伤心欲绝,跳江自尽,人为为了纪念他,每年都会在端午节这天包粽子。
我喜欢过端午节,更喜欢吃这软软糯糯,香香甜甜的粽子。
《我喜欢的节日》作文篇6
我国的传统日中我喜欢的是春节,因为一到春节,家人们会不管路途多远,都会赶回到老家,几代人聚在一起吃一顿热闹的团圆饭。在这个节日,伯伯、姑姑、我们三家人必聚拢在爷爷奶奶身边。那时特别热闹,大人们忙着杀鸡宰鸭,准备年夜饭,我们小孩们就没有大人们的管束,想玩什么就玩什么,特尽兴。
过年时,家家户户都备好丰盛的酒菜,大人们边吃,边聊着过去一年里的收获,展望着新一年的美好生活;我们小孩常常收到大人送的红包,吃饱喝足后还可以在一起看动画片,玩电子游戏,买来各种鞭炮,放起来有趣又刺激。
记得今年,过年我到个个亲戚家去拜年,一进门我就会说一些“春节快乐”“恭喜发财”等吉祥的话,大人们听了非常高兴,就递来红包给我。我心里可兴奋了,吃完饭后小朋友们就会拿着零花钱来到鞭炮店里买一些鞭炮来玩。我买了一些鞭炮和“鱼雷”,我用香来点火,一点到点火线就发出一个声音“吱……”的一声飞到空中,“啪——”一下子爆了。我又去拿“鱼雷”,把它点着了,迅速地仍到水里。“鱼雷”嗖的一下飞到前面,波纹都还在荡漾。“鱼雷”就砰的一声炸开了。“鱼雷”炸开时,会喷起水花,你一定要在离“鱼雷”两米外,不然你就会被水花溅到或被炸伤。放鞭炮是不是很有趣很刺激?春节还是自由的日子,爸爸妈妈都会让我们和好久不见的朋友一起玩。
春节,我们可以自已玩耍,有压岁钱“收入”,还有新衣服穿,各种好吃的东西品尝,因此我特别喜欢我国最盛大的春节。
《我喜欢的节日》作文篇7
“去年的第一个晚上,花市里的灯火通明。今天是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小正月、除夕和元宵节。因为农历正月十五是新年第一个满月的晚上,所以叫元宵节。
但是你知道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吗?这背后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汉武帝时期,有一位大臣叫东方朔。一天,他看见一个叫元宵的女佣把自己扔进井里。东方朔拦住了她,意识到她太想念家人了,想跳进井里。东方朔回去摆占卜摊,大家的占卜都是“火烧”。人们问东方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东方朔让人把这件事告诉汉武帝,然后建议汉武帝说:“听说火神爱吃汤圆。你可以在正月十五晚上做元宵汤圆。受试者们一起挂灯,燃放鞭炮,在全市燃放烟花爆竹。好像有火,你可以瞒着玉皇大帝。”汉武帝采纳了东方朔的建议。
那天,元宵的家人也来了,于是元宵和家人聚在一起。因为元宵包的饺子最好,所以叫元宵节,元宵节有吃饺子、猜灯谜、打龙灯、踩高跷、舞狮子、划早舟、追老鼠、送童灯等习俗,迎接子谷,走过各种疾病。《红楼梦》有三个元宵节,我很喜欢。他们都是元宵节,讲故事,唱戏剧。贾元春公主还写了一个灯谜:“它能使妖魔鬼怪敢于毁灭,身体像一捆丝,气如雷霆,震得人心惊胆战,回首望去,它已灰蒙蒙的。”。答案是鞭炮,预示着她的命运,今年元宵节,我吃了一碗五颜六色的饺子,里面有黑芝麻馅、紫薯馅、黄花生馅,非常好吃。虽然没有灯笼,也没有兴奋,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一家人能快乐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