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是我们对电影中所传达的价值观和思想的理解和认同,通过观后感,我们能够更准确地表达对电影的赞赏和批评,以下是网客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参观的观后感500字7篇,供大家参考。
参观的观后感500字篇1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让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到中国华侨的历史,学校组织六年级的学生来到了华侨博物院。
华侨博物院是由陈嘉庚先生建造而成的,院内有珍品展览、华侨历史介绍等很多个展区为大家展现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内容。一进入院内,复古的建筑,以及老师的细细讲解,使我的心似乎回到了清朝时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听完老师的介绍,心中便产生了许多的疑问。接着老师让我们到展馆内自己去寻找答案。馆内,有很多关于中国华侨的故事,看着一行又一行引人深思的文字,望着一张又一张令人心痛的图片。曾经的中国,清政府是那样的腐败,在鸦片战争爆发全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时,清政府签定了非常多个不平等条约,而许多国民则是在不怀好意的外国人威逼利诱之下被骗出了中国。在国外我们的中国同胞受到了外国人的排挤,过着非人生活,给外国人做牛做马的干活,还得不到相应的报酬……看到这些怎能不令人感到痛惜及愤慨。
再看一看今天的中国,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已是屹立世界之林的大国,以前所受的屈辱也将一去不复返。
通过这次活动,令我明白了:过去的屈辱历史不能忘,更不能忘我们现在的“使命”,祖国的未来要靠我们,相信这种屈辱永远是过去,未来我们谱写的,一定是更璀璨的诗篇!
参观的观后感500字篇2
今天,我们全校师生怀着沉重的心情去烈士陵园去扫墓。
一路上,我们没有像以往一样有说有笑,谈天说地。因为我们知道这不是旅游,不能嬉闹。走了大概2个小时,就来到了烈士陵园,在进去前我心想:“这还是我第一次这么庄严这么严肃的参观烈士陵园”。来到烈士陵园,首先看见一排很长的阶梯,阶梯的尽头是一座烈士纪念碑,就像一把巨剑深深插入地底,插进中国人民的灵魂深处。
走上阶梯,我们稍微做了个小整顿。然后开始了宣誓仪式。第一步献花圈,由2名我校的标兵缓步献给逝去的烈士们。第二步,全体默哀3分钟,哀曲奏起,我们轻闭双眼,感觉3分钟是那么长,不知是因为什么。第三步,书记讲话。书记说的很好,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要不是这些革命先辈的牺牲,还谈何解放,谈何发展。我们不能遗忘历史,但也不能在历史中停留,看准今天,规划好未来,伟大中华复兴还靠我们这些阳光少年。第四步,宣誓。由政委带领我们大家宣誓。
仪式完后,我们列队依次进入了博物馆。面对着革命烈士的照片和遗物,心里由然生起一种敬畏,这么苦的日子靠这么点物资是怎么过来的。里面还有讲解员,看着事迹和照片加上立体声的讲解,仿佛这一切就在眼前,看着他们浴血奋战,勇于前进,永不退缩。旗不倒,魂不灭,一片片失地被收回,一个个地区城市被解放。有多少革命先辈被杀害,但他们不眨一下眼,面对刽子手,依然昂首挺胸。正因为有这种精神,革命才会胜利,我们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今天虽然很累,但很充实,心里的万分感慨。身为一名阳光西点学校的学员,该做的就是好好学习,立志成人,将来为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参观的观后感500字篇3
20__年3月31日,在清明来临的前夕,我们一行十几个人,在骆校长和王辰老师的带领下,一起乘车来到了万埠烈士陵园进行缅怀先烈、祭扫教育活动。
进入陵园内,仰目能够看到矗立的烈士纪念碑,立于陵园中心的高峰之巅,高大雄伟,气势磅礴,我们群众向革命烈士三鞠躬,表达了我们心中的景仰之情。并宣誓好好读书,长大后要报效祖国。随即又来到了烈士墓碑前,墓碑上刻着周仲杰、汤根林、张长林的革命先烈的名字,名字刻在纪念碑上,是革命烈士英雄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告知世界,我们是不可侵犯和战胜的。
我们又参观了烈士的事迹,他们仿佛在给我们讲诉了一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周仲杰、汤根林、张长林多次立下战功。在1977年6月中旬,潦河发生了特大洪水,上级任命周仲杰、汤根林、张长林三位同志为同机组人员执行抗洪救灾任务。为了及时把党的关怀和抗洪救灾物资送到灾区人民手中,抢救被洪水围困的人民群众,他们不畏艰难险阻,坚决完成抗洪救灾的飞行任务。6月17日上午,在飞往安义县途经高安县时,因天气突变,浓雾弥漫,造成飞机失事,三位同志不幸壮烈牺牲的英雄故事。烈士们为国家的解放和繁荣强盛而奋斗的壮丽生涯,革命先烈们的无私奉献精神,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正是我国几代优秀中华儿女的努力拼搏、无私奉献,为中国的崛起、中华民族的复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给中华民族渲染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我们在这种精神的感召和激励下,自强、自信、自尊、自律,为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为我们完美的明天,努力奋斗,笑迎挑战。用我们这一代人特有的风格去描绘未来,让我们的未来更加完美、和谐。
参观的观后感500字篇4
从小我就对军人有莫名的景仰,对于黄埔军校也早有耳闻,这天最后有机会好好的参观黄埔军校了。几经辗转,最后踏上了黄埔军校旧址这片神圣的土地。
黄埔军校的正门并没有咱们想象中的宏伟,校名“陆军军官学校”只是写在一块木板上,门的周围只是简单的刷白了而已,上方写着经典的革命宣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发奋。黄埔军校被门口的大树庇护着。这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中国最好的学校,却只有四五排房间,都没有一个小学大,还是重新翻新过的,由此我仿佛已经看到了当时革命先烈们的艰苦生活。
由正门往里走在路的两旁有几间展览厅,里面讲述了黄埔军校的发展历史,以及一些杰出人物如徐向前,周恩来等的事迹,还有同一时期国际上有名的几所军校。
1921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广西桂林会见孙中山,向孙中山提出“创办军官学校,建立革命军”的推荐。1924年6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长洲岛上创办了陆军军官学校,这个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军事学校。此刻的中山大学就是对应武校黄埔的文校。有评论说:人类军事史上,很少有一个军校像黄埔军校那样,在如此短的时刻中,却那么大地影响了一个国家的历史。从东征北伐到十年内战,从抗日到解放战争,他们都是双方历史的主角。这群人就是黄埔军校师生。
看了展览厅里面的照片,实物展示和文字说,我了解到很多历史故事,虽然只是皮毛,但是已经让我感叹不已。二楼是一些恢复的房舍,办公室相当的简陋,只有简单的桌椅,文具,没有一件剩余的摆设。
学员的宿舍很拥挤,居然60个人挤在一间教室大小的房间里。解说牌上说,这个待遇已经算是很好的了,大部分学员是住在草棚里的。我没有想到赫赫有名的黄埔军校的生活待遇竟然如此艰苦。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黄埔军校依然培养出了很多的国家栋梁,十大元帅就有五个出自这所学校。
相比其他国际上的军事名校,黄埔军校真是没法和他们站在同一个台阶上,但这只是生活条件的差别而已,在培养人才方面,我想没有哪一个学校的成才率能够超过它了吧。
据说黄埔军校此刻已经迁往台湾了,但是那种全心全意为民众谋解放,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永远都扎根在这片热土上,就像孙中山的遗训所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发奋”,尽管咱们此刻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是应当居安思危,不断发奋,不断拼搏,在国家需要的时候贡献自我的力量。
参观的观后感500字篇5
为相应学校号召,我们金融一班、二班及涉外文秘班一行八人到广州烈士陵园参观,接受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教育。
一到目的地,那里的庄严肃穆就深深地感染了我们,同学们说话的声音和脚步都不约而同的轻了起来,似乎不想打扰这些英雄烈士的安静。我们怀着对革命烈士无比尊敬的心情来到那高高耸立的纪念碑前,面对我们敬爱的革命烈士,我们有多少话要同他们说,回目世界,烈士为我们打下的江山,用鲜血铸就的长城,如今我们的世界又是多么的发达,我们的天空又是多么的开阔,我们抬手宣誓:烈士们,我们一定不辜负你们的希望,一定尽己所能,努力学习,争取为祖国贡献更大的力量,给你们一份安慰。
我在想,参观重要,学习重要,宣传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平常工作中时时刻刻将烈士精神融入其中,将“精神”转化为“物质”,转化为扎扎实实的、实实在在的行动。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所有的事,如若只从大处去说,只是大而化之去说,都好说――但说并不能代替做,但管用的、致命的还是细节,是千千万万的一时一事,是“水磨工夫”。千层之台其余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想想我们的所作所为,包括决策、举措,是否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了,是否艰苦奋斗了,我们是否常怀忧国忧民之心,我们是否脑子里有一根永不松懈的“进取意识”、“忧患意识”、“危机意识”的弦,且在工作中得到落实……如此等等。只有这样,我们大力倡导和弘扬的革命精神,才会得以实实在在的发扬光大,而不致流于形式,流于空话。
在这个烈士陵园里面,每个烈士的事迹都是那么的伟大,那么的光荣,让我不知道现在应该写谁了!从这里我知道了,烈士陵园的作用就是让我们知道烈士的伟大,烈士的光荣,让我们知道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的珍惜,要好好学习,为祖国的将来作贡献,让国家在世界上立于强国之林,不再受别人的欺负,也让我们在别的国家里面生活的更好,更幸福!
参观的观后感500字篇6
黄埔军校旧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浦区长洲岛上,它是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忙下创办的一所新型的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合作的第一次历史见证。它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
孙中山先生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办校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学习苏联的建军经验,培养革命的军事人才,在中国近代史和军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毛泽东同志在抗战时期曾对黄埔军校的历史功绩给予了高度评价。他称赞说:“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辉映,彼此竞美的。”
活动按照既定安排,首先参观了黄埔军校展览馆。了解到我党诸多重要领导都曾在此锻炼成长,如周恩来、聂荣臻、叶剑英等,不禁让我肃然起敬,因为正是他们在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中英勇奋战,不怕牺牲,为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建立了不朽勋功;正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铁的意志,钢的脊梁,构成了“亲爱精诚,团结合作,卫国爱民,不怕牺牲”的黄埔精神。一个个展馆展示的是黄埔军校的历史,一幅幅照片见证的是黄埔军校的故事,一件件文物保存的是黄埔军校的精华。
之后,我们参观了孙中山纪念碑,看着碑上总理的训词:“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还有“先生之道,天下为公,先生之志,世界大同,三民建国……”—对总理一生的写照。我沉思良久,仿佛回到那个烽火交加的年代,看到了孙总理,为了革命的胜利,不辞劳苦,舍身忘我的情景。想想如今的完美生活,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忘却那段心酸的历史和峥嵘岁月,又有什么借口来抱怨今日的抑郁与不公。参观结束后,大家都表示深受鼓舞,并在横幅上签字,励志学习黄埔精神。
本次参观学习,让我们理解了一次深刻的革命历史教育课,不仅仅开阔了眼见,爱国主义之情也油然剧增。我们庆幸没有生活在那个腥风血雨的年代,因为正是那些革命先烈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诚然,身处幸福的时代,我们更要发奋图强,铭记孙中山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嘱咐,以饱满的活力投入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为建筑事业的发展贡献自我的力量。
参观的观后感500字篇7
九月的天,秋高气爽,微风徐徐。这天下午,我们坐着公交车,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新建的烈士陵园。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革命烈士纪念碑,它象一把利剑直插云霄,上面“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几个金光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纪念碑底座是革命战士英勇奋战的雕塑,周围鲜花簇拥,表达了老区儿女对革命烈士无限的崇敬之情。
来到展览馆,顿时一股凉意袭来,我们仿佛走进了战火纷飞的年代,首先看到了一大一小、一轻一重两挺机关枪,哦,这就是革命烈士用来打击敌人、消灭鬼子的武器吧!
接着,我们又参观了解放战争时期革命先辈们用过的书籍、文件、地图等。当年的红军战士是多么不容易啊!
人少,条件艰难,武器装备差,他们经历了多少艰难曲折,克服了多少困难,才取得最后的胜利呀!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革命先烈的浴血奋战,就没有今天温暖幸福的生活。此时此刻,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今天美好的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要一定要好好珍惜哦!
随着导游,我们上了二楼,这里是古文物展览厅,展出的是当地的珍贵文物,有鹿角、象牙、玉八仙等,还有胡旋舞墓门的复制品,听说真品还是国家级文物呢,古时人穿的衣服、戴的帽子、使用的钱币也在展出,那些钱币的外型很奇特,真想象不到古人是怎么用它进行交易的。
从一楼到二楼,我边参观边听讲解,还边做着笔记,可怎么记都记不够,真恨不得把所有的东西都印在脑海里。
看到革命烈士曾使用过的武器,仿佛看到了壮士门将生死置之度外,英勇杀敌,浴血奋战的场面。看到那些精美的古代文物,我从内心里佩服古人奇妙的思维和精湛的技术,我为我生长在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这次参观,不仅使我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更使我受到了教育,从今以后,我一定要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刻苦学习,用实际行动来报答先烈们的丰功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