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情的作文7篇

时间:2023-11-30 作者:betray

作文是一个表达情感和思考的出口,有助于释放内心的压力,写作文不仅锻炼了我们的思考敏感度,还能让我们更容易捕捉到创新的机会,下面是网客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关于乡情的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关于乡情的作文7篇

关于乡情的作文篇1

一直以来,我都以为我没有家,自然而然,家乡也就渐渐的远离了我的视野。

家乡,一个多么美丽,多么深情的词呀。以前,我总是从文字中读到别人的家乡:山是高峻的,水是浩淼的;乡情总是质朴而又温暖的;乡俗总是神秘而又有趣的。后来,我才意识到,虽然我没有家人的陪伴,但有生我养我的家乡。

说到我的家乡,我出生的地方却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

你瞧,不远处就堆着几处荒山,她们老是一副木然的神情,山脚下倒是有一片湖水,你总是水波不兴,丝毫不见活泼的模样。她们没有引人入胜的乡俗,更没有曲折离奇的乡间故事,她不过是我出生和成长的地方,我一直没有想过将它和家乡这个美好的词语联系在一起过。

所以,但凡以前要写关于家乡的作文,我就十分头疼。

直到那一天,我在书上看见蒲松龄写的《山市》,从书中,我领略到《山市》的奇妙之后,我走出家门,望着那座山,竟然和书上分毫不差,如此美丽的景象,为什么我以前却没发现。

很久很久以前,那里就有几座高耸入云的楼房在它上面突兀而起,几盏忽明忽暗的灯光在他的上空如星点般黯然飘渺,然后这一切又消失的无影无踪。现在看她时,我并不觉得木然了,相反,枯木残枝愈见她的沧桑;荒草迷离,更平添了她的生命;散落在山顶草尖的石兽残躯,仿佛正诉说着她曾经奇特的历史。

从此,我开始细细打量自己的家乡,开始试着寻找它独有的魅力。于是,山下的湖水渐渐的变得生动。春天,她平静的倒映着蓝天,倒映着白云,倒映着绿树,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夏天,她活泼的荡漾起粼粼的波纹,轻轻的波浪显得有些调皮;到了秋天,水中那些安静的虾、鱼自由自在的在水里游来游去;冬天来临,它早早的结成了冰,再盖上厚厚的雪,白茫茫的一片,一望无际。

于是,那些曾让我觉得土里土气的乡俗也变得引人入胜了,每年正月初一,家家户户的小孩都会出去讨糖吃,我曾以为这很土,现在看来,那时的小孩,个个脸上挂起的笑容,不知怎的,心里也有种高兴的感觉,于是每一张脸庞变得十分亲切,于是每一句方言都变得有情有韵,耐人寻味。

我爱我的家乡,我身体里流淌着你的血液,不管你多么普通,都会成为我美好记忆的源泉。

关于乡情的作文篇2

乡情是什么?在余光中先生的《乡愁》里面“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在李白诗中乡情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在岑参的诗中乡情是“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在王维的诗中乡情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我的详情是什么呢?

毋庸置疑我也有我的乡情,不过在我的心里面一直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乡情到底是什么?

随着父母搬进入城市,我明白了,乡情是菜。家乡的有着一望无际的稻田,一到秋天我的的世界是黄色的。走到田边地头,看见成熟的稻穗弯下了腰杆,全身都散发着成熟的香味。然而这些都不是吸引我的,我的兴趣在于稻田下面的稻田鱼。这些鱼在插秧的时候就已经放在里面了,因为这些鱼的存在,我们种植的稻谷是不用化肥的。每当稻谷成熟的时候,稻谷鱼也是最为肥美的时候。每当这个时候奶奶总是会做一桌全鱼宴,然后开始了一年的最后的收获,每次看着收获稻米我都会莫名的欣喜。

我想让我欣欣挂念的还有家乡的人。家乡的人,他们一个比一个强,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不会轻言放弃,在遇到困难时候总算是互相帮助。老家的人们是善良的,一张张淳朴的脸上洋溢着热情的微笑,也许是长时间和太阳接触的原因,家乡的人们总是洋溢着灿烂的微笑,在大路边上常见的是欢声喜欢的交流。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乡情,虽然不会像苏轼,余光中或者李白可以用诗歌表达的乡情,但是我们心中都存在着乡情,只是我们表达的方式不一样罢了!我的乡情是奶奶的全鱼宴,是家乡善良的老乡,是我挥之不去的记忆。

关于乡情的作文篇3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承载着每一个人一生中最最美好的记忆。

我的家乡在一个小山村里。那里一共只有三户人家。一家与我家相邻,还有一家,则离得相对远一些。这里什么都有,但最让我引以为豪的,还是我家门前的那一大片竹林。这片竹林是爷爷和我差不多大的时候种的,距今已经快80年了,这片竹林经过80年的风雨洗礼,变得坚韧不拔。并且和我家门口长出来的竹子,接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弓字型的大门,一到夏天就特别美。这里便是我儿时的秘密基地。

可惜自从我们搬下来以后。因无人照料竹林,它便野蛮生长,失去了往日的容貌。

除竹林之外,我家乡的苹果树结的苹果可真是“一绝”,结的苹果个个都是头大的,吃起来十分的可口。一到秋天,苹果还没完全成熟,我和姐姐就迫不及待地去摘苹果。可惜那时候我还太小,不能上树摘苹果,只能让姐姐帮我摘,姐姐还时常笑话我,叫我“小不点儿”。

同样,这棵苹果树,仍因无人照料,失去了往日的.光辉。现在我虽能上得去那苹果树了,可是却再也不见那香甜可口的大苹果了。

多么怀念儿时在春天采摘竹笋的美好日子,多么怀念儿时在秋天被美味的果香包围的日子。多想回到你熟悉的怀抱啊!我的故乡。

关于乡情的作文篇4

家乡,总是那么美好,让人如痴如醉,无法自拔,无论是风景名胜,还是小桥流水人家,都可给人留下一份最美的回忆。

在我的家乡,曾出了一位名扬千古的圣贤——朱熹。他的祖母,就安葬在我家乡的山上。嘉庆二年,宋宁宗谥朱熹为“文公”,这座山从此便被称作“文公山”。

虽说文公山,没有泰山巍峨,也没有华山险峻,但它灵秀。这独有的灵秀,每年都会引来许多文人墨客,在这儿驻足观赏,感受那千年前的文化气息。尽管无法在山上邂逅朱熹,但这山间的清气,却牵动着我前行。

山顶,安葬着圣人的祖母,周围是16棵杉树。当年,朱熹在祖墓周围按八卦图亲手栽下了24棵杉树,象征“二十四孝”,这份孝子之心,着实让人感动。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石中。”竹,代表着中国人的精神——韧。同时,又兼具艺术气息,与梅、兰、菊合称“四君子”,文公山的竹林,就是如此。时而与竹林七贤一起畅谈人生的美好,时而站在郑板桥对面,吟诵着《竹石》,感受竹子的“任尔东南西北风。”

在那隐蔽的芭蕉林中,有一个小书院,被山上的气息所笼罩,形成了一股独特的清流,闭上眼,朱熹仿佛正坐在上面,讲述人生的道理。离开时,耳边依旧回响着他的谆谆教导。

年与时驰,沧海桑田,不变的是家乡的美好;意与日去,无法消磨的是对家乡的回忆。

关于乡情的作文篇5

我的故乡在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的一个小村子。那里非常美丽,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最近几年,村中的每户人家开始奔小康了。

原本泥泞的泥巴路变成又宽又阔的水泥路,开车方便了许多;村子里的每户人家都住上了三层高的小洋房,栋栋豪华,不比城里人住的别墅差,甚至比城里人住的还要好。房子里真是要啥有啥!冰箱、电视、空调、电脑等等,不仅是电器,连家具也全跟新了,啥软垫沙发、软床啊窗帘啊都有了……

呵呵,家乡的变化可真大呀!我家乡的风景也不错。一条大河常年围绕着歧下村潺潺地流着,从不干涸。每当夏天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在河里游泳、嬉水、捉鱼捉虾捉小螃蟹,我们不是捉来吃的,而是捉来办家家的。我们先偷偷的买一个打火机,再专门让一个小孩来找生火的火柴或纸巾;再让一个小孩去搬挡风用的瓦片等全部东西找齐以后,我们就藏在弟弟家的房子后面搭起来“锅”生火了。

另外,我们还准备了一桶水,万一…那就惨了。我们那个村子四面八方都是山,只有一条路通向县城。山上的风景更加迷人!山上的新鲜空气可以和城市里的麦当劳、肯得基互相媲美。每当春天的时候,山上到处都是碧绿的杂草,一边闻着扑鼻而来的泥土的芳香,令人心旷神怡;秋天的时候,金色的杂草一眼望不到边,草丛边不时走过几只小野兔,它们的嘴里总是叼着一些小萝卜、小白菜等。

兔子吃的食物。有时也会有几只悠闲自得的山鸡在路中央啄食小虫子,哪怕有人它也不怕,可能是因为山鸡从小就跟我们熟悉的缘故吧。秋天时,只要我们没事干,就凑钱买一只风筝来放,我们总是买凤凰形状的风筝,因为它飞的高飞得远。等风筝买来的时候,我们总是抢着来放,有几次因为争执,还差点撕烂了呢!妈妈总是说我们干什么事情都是三分钟热度。

这不,我们没玩一个星期就对风筝失去了兴趣,又开始对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啊!故乡,我想你了,我何时才能回到你那温暖的怀抱。

关于乡情的作文篇6

我的家乡被人们称为“文明之乡”——-同安,同安别称银城。因为它东西长,西北窄,形似银锭才有此称。它不但有辉煌的过去,也有不同寻常的将来。奶奶说,相传以前我们这儿没有溪,老龙王的小儿子,来到我们同安,看到硕实累累的果园,就被风景迷人的同安给迷恋住了,于是它就化身成一条小溪,这条就是影视城“小北京”的小溪。

小溪旁有一条长百米的长廊,在长廊的中间都刻着精致又美丽的图案。在往前走是御花园,佳木葱茏,奇花竞放,有着许多的花儿如:女儿棠、簦兰、清葛……高高耸起的天安门城楼,雄伟壮观,八盏大红灯悬挂在两边,真是气派极了。远远看去,就仿佛你是来到了紫荆城外。“家乡的变化太大了。”

爸爸对我说,以前住在瓦片房,并且下雨时,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而现在在高楼大厦,里面装修得金碧辉煌,有彩色电视,洗衣机、空调……大多数人家里有了电脑。以前只有有钱人才有的电话,现在家家都有,而且人人身上都携带着手机。村子里都是泥路,每当雨天,村里人都会弄得一身泥。

直行车车轮有时会被缠着不放。现在晴天一身尘的土路不见了,变成了一条又长又宽的水泥路,每个村都有了自己的村路。植树造林绿大地,栽花种草美人间。确实如此,人们在马路旁种上了一棵棵树,它们挺直了身子好像一位位哨兵守着大家。每断路口都装有红绿灯,如果交通堵塞,车辆也会有纪律自觉的排队通过。

以前吃的是高粱米、玉米面、野菜,而小米饭这类则是客人来时才有得吃的,大米、白面更不用说了,根本没有,现在则餐餐有鱼有肉。现在天天都有新衣服穿,而以前一件衣服要穿很多年,如果家里孩子多,老大穿不下了,给老二穿。老二穿不了,让老三穿。实在穿不下了,用来做鞋。以前去一趟厦门,要从同安走到厦门,天还没天亮就开始走,晚上才到集美大桥。而现在有了摩托车、小轿车、公共汽车等等,做公共汽车一个半小时就到了厦门,做自己开的车1小时就可以到厦门了。

啊!家乡的美丽富饶,家乡人的热情好客,常常使我难以忘怀。

关于乡情的作文篇7

走进茶馆,一股清香扑面而来。安静地坐下,品一口毛尖茶,对家乡的思念自心底涌起。

我出生的城市是个小城,名声也不响亮,它不像西安那样历史悠久,也不像北京那样繁华大气,然而它有自己独特的风采与韵味,这座小城就是信阳。在我眼里,它是富有豫风楚韵的江南北国,是见证我成长的北国江南,我对它无比熟悉,它令我无比自豪。

踏上茶山采摘毛尖,是信阳人独特的美妙体验。看,那茶山上的毛尖露出一个个叶尖,生机勃勃,绿得逼人的眼。置身茶树之间,似乎连自己也被染上了一层绿,呼吸着清新自然的空气,心灵得到一次洗礼。看着漫山遍野的绿,内心变得平静,整个人放松下来,神清气爽,似乎一切烦恼都消失不见。采了茶,恋恋不舍地把它们交给制茶师傅,看师傅将它们杀青,揉捻,理条,初烘,摊凉……师傅耐心地完成这一项项复杂却又精细的工艺,唯如此,方能制出色香味俱美的信阳毛尖,方能将这悠久的茶文化代代相传。

山上有信阳毛尖,山间有“豫南明珠”。说起南湾湖,信阳人恐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里环湖皆山,湖光潋滟,山色葱翠,令人赞不绝口。这里是信阳的“大水缸”,盛满我童年的回忆。曾经,隔三差五我就让爸爸带我来这里游玩。爸爸开车载着我穿梭在山间,汽车飞驰在山路上,离南湾湖越近,就越感到清凉舒爽。吹着山风,哼着小曲儿,坐在南湾湖旁边的空地上,看天之广、湖之静,仿佛自己也融入这山水之中。南湾湖水平如镜,山岛静立,不时有几只白鹭匆匆掠過,湖面便荡起了涟漪。这山,这水,这白鹭,组合在一起,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卷,令人沉醉。

信阳的山水让人沉醉,小城的人情更能让人收获满满的幸福感。信阳的大街小巷,欢声笑语不绝于耳,鲜少见到吵架红脸的人。人们不约而同地来到另一处乐园——百花园。这里百花争艳,四季常青,绝无冷清无花的时候;这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大人们边赏花边交谈,孩子们嬉闹玩耍。天气好的日子里,许多五颜六色的风筝便迎风翱翔在蓝天中。我家的老鹰风筝也曾在这蔚蓝的天空中一展风采。看着天空中各种各样的风筝越飞越高,我似乎看到了小城信阳无限美好的未来。

这就是我的家乡——信阳!我爱这里的山水风光,爱这里的风土人情。这里的一切对我来说都那么熟悉,那么亲切。再品一口毛尖茶,我不禁脱口而出:“信阳,我为你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