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作文7篇

时间:2023-10-31 作者:Lonesome

每一篇作文都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我们可以思考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从中获得人生的启发,每一篇作文都是一个独特的创意空间,让我们挖掘新的见解,下面是网客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乡下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乡下作文7篇

乡下作文篇1

爷爷住在乡间的小村庄里,房前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河上常泊着几艘小船,我到爷爷家去的时候,爷爷有时就划着小船带我到附近玩。

乡下人家照例总是要养一些牲畜的,小河边、房前屋后也常常是它们玩耍的天堂,鸡、鸭、猫、狗、牛、小羊、小猪……有的小巧玲珑,有的则体形庞大,或黑或白或花,和谐地和乡下人家一起生活着。

从爷爷家出去,沿着小河的是一大片田地,上面种着许多庄稼,稻谷、青菜、玉米、土豆……一年四季各不相同。春天来的时候,田地中满是是农民们匆匆插种的声影,他们早出晚归,一天劳作下来,总是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天道酬勤,仿佛为了犒赏农民们的辛苦劳动,没过多久田地里的小苗就纷纷长出了嫩芽,秧苗在人们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

夏天是各色瓜果蔬菜的盛会,只见胖乎乎的冬瓜懒懒斜倚在地里,身披紫袍的茄子仪态万方地挂在叶间枝条,修长的丝瓜像是一根根碧玉挂坠从高处倒悬下来,西瓜、黄金瓜则都是我的最爱……

秋天,五谷丰登的季节到了,穿着黄金铠甲的玉米,金灿灿的稻谷……到处都是一番丰收景象,农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情,在这收获的季节里忙得不可开交。

等到了新年,田里一片白雪茫茫,好像为田地里剩余的植物穿上白色的战甲,准备过冬。一些寒冬腊月开放的腊梅花开得正艳。我们在家中热热闹闹准备过新年,忙碌了一年的人们放松心情,相互祝贺,希望来年有个好的收成。

这就是乡间人家,不论什么季节,不论什么地方,总有那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在吸引着我。

乡下作文篇2

今天是大伯家乔迁之喜,在酒店办了酒席。我和爸爸奉奶奶之命,去乡下接太婆。

到了老家,我们下车一看,呀!门关得严严实实的,难道太婆还在睡觉?我们又是敲门又是喊叫,都没有动静。太婆的耳朵不会聋得这么厉害吧?这时,邻居来了,说太婆一大早就出门了。我想:太婆已经八十五岁高龄了,走起路来颤颤巍巍的,那么早会去哪儿?干什么去了呢?于是,我们开始分头寻找。

我们找到村委会,找到杂货店,找到理发店,找到稻田里……找遍了所有地方,也不见太婆的踪影。这可急坏了爸爸,他连忙打电话问奶奶太婆可能去的地方。我们又仔仔细细地找了一遍,还是没有找到。爸爸急得焦头烂额,真担心太婆出事。没辙,我们只能向村里人挨个打听。

终于,几经周折,在村口的那棵大树下,我们找到了太婆。她拄着拐杖,站在树阴下,正焦急地看着远方。原来,她早就等在那儿,等了大半天,等我爸爸来接她呢!我们跑上前去,大声说:“太婆,我们来接您了。”太婆愣了一下,随即高兴得眉开眼笑,脸上的皱纹更密了,那副神情活像一个小孩子。我们打开车门,小心翼翼地扶太婆上车。

虽然今天累得满头大汗,但是我很开心,因为我们完成了任务,接到了太婆。

乡下作文篇3

我爱鸟语花香的春天,但我更爱瓜果遍地的金秋季节。

炎热的夏天过去了,凉爽的秋天到了。早晨,空气清新,大雾弥漫,好像给大地罩了一层棉纱。远处的大山、树木、河流看上去隐隐约约的。秋天来了,候鸟们都飞向南方去了,大雁一会排成“一”字,一会排成“人”字,整整齐齐地飞向南方。许多树上的树叶都由绿变黄了,纷纷扬扬地打着旋儿落了下来,软绵绵的样子。枫树上的叶子红红的,好像一团大红云似的,树叶在秋风的催促下,在空中跳着舞,终于掉在河流里去了,好像一直小船似的飘来飘去;只有那青松翠柏一年长得比率挺拔。

那些果树硕果累累,苹果好像小孩的脸蛋儿红彤彤的;还有黄澄澄的鸭梨、软梨、水梨、驰名中外的葡萄呢,更是晶莹剔透的,那种叫“水晶”的,长得绿绿的,晶莹透明,真像是水晶雕刻出来的;树上的大红枣也高兴得从树上掉了下来。秋风一吹,一股清香迎面扑来。

田里的高粱像喝了酒,头点来点去;玉米在变黄的衣服里睡觉;大豆笑破了肚皮;半红半绿的'辣椒,害羞似地藏在打蔫的叶子上;西红柿像灯笼似的,挂在柿架上.......

我爱充满喜悦、富有诗情画意的丰收季节—秋天。

乡下作文篇4

乡下,有许多条弯弯曲曲的林茵小路。走在乡村的小路上,听着风吹树叶哔啦啦的声音,及便是在炎热的夏季,吹在身上的风也感觉却是凉爽的。

乡下,有一条清澈见底、波光粼粼、日夜欢歌的小河,在小河的一边,你会瞧见一群鸭子,在水中嬉戏,不时的发出欢快的嘎嘎声;有时还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在小河的另一边,你还会瞧见一群光着背的孩子,在水中玩耍,他们好像一群活蹦乱跳的鱼,在河里钻上钻下。

乡下,到处栽满了各种各样的果树,每到秋天,每棵果树的枝头都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柿子又大又红,压弯了枝头……乡下人怕果实太重而压断了树枝,就用一些粗木棍把树枝支撑起来。有时,为了防止贪吃的小鸟啄坏果实,聪明的乡下人就在树前用一些木架,支撑住一件不穿的衣服和一顶稻草帽做成人的模样来吓唬这些“不守纪律”的小鸟。

乡下,美丽的田野,宽广而辽阔。站在绿色的田边,一阵微风吹过,田野里撩起了绿色的波浪,让人感觉仿佛身处在绿色的海洋里,令人神清气爽。金黄的油菜种在绿色的田野之间。仿佛是碧绿的翡翠上镶嵌着颗颗金光闪闪的宝石。

朴实勇敢的乡下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把自己的家乡建造的更加美丽和富强。乡下的风景,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是一幅独特、迷人的画卷。

乡下作文篇5

那天,我们去乡下游玩。

汽车开的像飞一样,车窗外的景物从我们眼前一晃而过。出了城,高楼越来越少,矮房越来越多。一路上我都兴高采烈。下了高速公路,汽车的速度渐渐慢了下来。前面的路是连绵起伏、弯弯曲曲的山路,路两旁全是望不到头的田野和树林。

车停在了山脚下,我们开始步行。走了一会儿,我们眼前便出现了一片草地,草地上满是玛瑙般大的野花:黄的、红的、蓝的、紫的,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延绵,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我们走进了树林,顺着流水声找到了一条小河,河水很清、很静,清的可以看见河底的小鱼,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再往前走,就是一望无际的田野。那高过人头的玉米上结满了果实,向日葵像一个个大大小小的花盘在向我招手,那高粱的头把身子压的直不起来了····左边还有一个果园呢。苹果树上的一个个红脸蛋在对着我笑,梨树上的一个个梨也在欣赏这迷人的风景呢!

不知不觉就到了傍晚,似火的晚霞染红了天边。劳动一天的人们有的拉着犁,有的挑着担,有的扛着锄,有的牵着牛····从霞光中走出来,回各自家。

你说呢,这样一般独特、迷人的风景,怎能不令人陶醉?

乡下作文篇6

这个奇妙的世界有许多美丽的地方,比如宏伟的兵马俑、熙熙攘攘的紫禁城和镜般的西湖。其中,我最喜欢的地方是农村。我向往乡村生活,那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春天来了,春姑娘为大地母亲穿上了一件色彩鲜艳的外套,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乡下的花最香,我要让你闻十里外香;乡下的鸟叫最好,让你沉浸在优美的弦乐节奏中;这个国家有这么多蜜蜂,只要你不离开这个国家,你就可以看到它们采集蜂蜜。没有他们,农村就不完美。

夏天太阳为什么这么大?是因为夏姐姐来了。“嘣”“嘣”一阵水声袭来。看,乡下的孩子们正在快乐地玩耍。可爱的小鱼们穿上五颜六色的裙子,吐出一个又一个泡泡,仿佛在和孩子们玩耍。旁边的柳树摇着它们的长发,向孩子们挥手。

秋奶奶来了,她准备了农民爷爷们用劳动换来的庄稼。高粱笑着弯下腰。他动了动,站着不动,吹着口哨。玉米把他的身体染成黄色,穿上绿色的西装,向人们展示他的姿势。农村生机勃勃,农民欢笑,收获劳动成果。

董爷爷来了,他给大地母亲穿上了一件白色羽绒服。花木凋零,小动物冬眠。农村的孩子已经把自己裹起来,来到雪地上打雪仗,堆雪人。大人也不闲着,准备过年。农村的冬天不冷,村民们一片欢声笑语。

这是美丽的乡村,有着独特的景色。

乡下作文篇7

本打算周末约朋友搞个户外活动的,没想到却等来了一场连绵的秋雨。早上起来,隔着玻璃就听见淅沥不断的雨声从窗下的瓦片上传来,滴答作响。计划只好改变,且找些事做,等第二天,然而第二天的周日,雨下得更大起来。

秋季的雨天,是适合读书看报的。对于手头的书报杂志,我向来是一有空就浏览的,在没有其他要紧事的情况下,读书看报就是正经事了。卧室的朝阳处,是封闭的阳台,这里采光极好,适宜休憩和读书。我置了桌椅于其中,常作第二书房用,午间午后,我便在这里与文字同行,感受一份恬淡和适宜。偶尔,也在这里欣赏秋天田野的风景。

由于居所建在郊外,所以这里视野很辽阔。看书累了,放眼四处,便能欣赏到深秋田野的风景,那种变换着流动着的风雨和风雨中挣扎着的庄稼以及匆匆行走的各式雨伞,着实比书上关于秋天的描写要生动得多。风不大,但也有点声响;雨细细地斜织着,在树叶上和庄稼的躯干上奏着音乐。田里有三种庄稼在唱主角,一是渐渐褪去绿色裙衫的大豆,这时已经举起饱满的豆荚在迎接收获;二是那些“高人一等”的玉米,残留的叶子掩盖不住硕大的棒子,棒子顶端露出耀眼的金黄来;再就是如地毯般绿油油的红薯了,仍铺着一地的绿,留恋着夏日的辉煌。乡间的路上,虽没有以往繁忙,但仍见举伞的行人和机动车穿行,村村通工程把一个个的村庄用水泥路连了起来,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不知怎么就想起小时候,在偏远的乡下老家过这种天气的日子来。那时候一到雨季,庄稼人真是无所事事了,休息,闲聊,也少有如麻将和扑克这类的娱乐活动。记忆最深的是,一到这种天气,我家有邻居二爷和其他人常来聊家常。二爷年纪已在60岁上下,但精神矍铄,是个乐观派,早年上过几年私塾,略通一点文墨。常常是聊着聊着没了话题,大家就趁着二爷的兴致正高,鼓动说:“二爷,讲点古?”二爷就不客气,“唐宋元明清,三皇五帝到如今……”话匣子打开就合不上了,有时一讲就过了午。他讲的'多半是从说书人那里学来的,他记性好,人家听了就忘了,他却能复述上来。凭着这点,老少爷们都很佩服他。每到二爷讲古的时候,我是最用心听的,那些才子佳人、侠客传奇的故事给我留下很深的记忆。我家的堂屋本来就狭小,空地上是娘的纺车,二爷多半会赤了脚盘腿坐到床上,这是给他的特殊待遇,其他人只能蹙在角落和床头,或站或蹲或席地而坐。故事从头到尾,都有娘的纺车作伴奏,时断时续的嗡嗡声,就是那如泣如诉的琴弦。

后来读书,知道了“秋风秋雨愁煞人”之类的文字,可惜我从来没有过如此的感受,现在想来,那是有钱有闲人的情调。在乡下,晴天忙死个人,雨天,也有自己的休闲方式,就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时候,也没感到精神上愁到哪里去。秉承了乡下人的习惯,我对任何环境都能适应,不管是凄风苦雨,或者是鸟语花香,我会在秋天,在乡下,安然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