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家乡的作文推荐8篇

时间:2023-05-07 作者:Trick

为了写出优秀的作文,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认真观察,积累词汇,好的作文一般都是能展现出我们的写作风格的,下面是网客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云阳家乡的作文推荐8篇,感谢您的参阅。

云阳家乡的作文推荐8篇

云阳家乡的作文篇1

我的家乡在山西北部,是一座被称作像北欧一样美丽的城市——朔州市。它有着很多自我独特的韵味。尤其是在正月十五闹元宵,花灯、秧歌、彩车、旱船、焰火……热闹非凡。

挂花灯是山西人民欢庆元宵节必备的一种形式。每逢元宵节来临之时,家家户户都挂起了各式各样的花灯,从正月十四至十六连续三天,每当夜幕降临远远望去,楼房张灯结彩五颜六色,将整个城市装扮的富丽辉煌。各单位也争相制作各种各样的灯展。供人们欣赏。花灯样式之多数不胜数。有现代电器的也有歌颂新生活的,有宫灯、动物灯、飞机灯、火箭灯、飞船灯、有鼔灯、油饼灯······

放烟花,为山西人民最为喜欢的活动,元宵节期间每晚都要在广场上进行放烟花活动。大街上人山人海都在观看那美丽的烟花,多么艳丽,把天空都装扮的绚丽多彩,科技含量相当之高。

文艺踩街堪称民间文化化妆大游行。“装扮故事,盛饰珠宝,钟鼓喧天,一日狂若”。从十四到十六各区县都组织大大小小的各种文艺汇演到市里来表演。有民间艺术,有现代艺术展示,有传统文艺,有古装戏花样之多数不胜数。大型灯展在街上展出。有代表吉祥的,有代表幸福的,有代表古老传说的,有带有启迪意义的……

啊!家乡的元宵节,你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乃至生命的以部分。

云阳家乡的作文篇2

前年我们一家三口去云南游玩,走的那一天正是大年初二。新年刚开始,我们就告别了亲人,告别了家乡,告别了春节。而我却并没有一点难过,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当看到火车站里的电子屏幕上闪着一个不等式——358

我不禁想起了家乡的春节,多么欢乐的七天啊!

春节的前几天,我们总是要做些工作的。

剃头是必须的。每逢春节的前几天,父母就拉着我去剃头。我是极不愿意的,可——正月剃头死舅舅。为了舅舅的生命,我必须要年前剃头。每年我都是以近乎“小秃子”的样子去迎接春节的,我倒是希望新一年风能把我的头发吹出来。

要说另外一件必须做的事,就是在冬至那一天吃饺子。俗语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为了我的耳朵,再多的饺子,也要硬咽下去。

之后的几天,便是随便打理打理,做好春节的准备。不知不觉中,除夕夜来了。

我对除夕晚上真是又喜又愁。喜的是可以放炮竹,与别人放的烟花相呼应,大家其乐融融。家人们一起吃年夜饭,团团圆圆,一个不差。愁的是熬夜。那时候我的眼皮困得往下垂,而他们又要拼命地张开。我真希望这段时间能被我放走。

第二天,便是大年初一,新年新气象。家家户户的人,里里外外,来来往往,从不间断。但留下来吃饭的,只有亲人。大年初一的饭菜好丰盛啊,我们一大家人都吃不完。

就这样,直到初四,才结束这一次次的盛宴。在这之后,年味就开始变淡了。在元宵节过个小高潮之后,春节就彻底结束了。我想挽,也挽不回来。

我站在那块屏幕前,想哭,却哭不出来。下一个春节,一定要过完啊!

云阳家乡的作文篇3

我的家乡在祥云县鹿鸣乡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这儿有一条迷人的小河。

小河是那么的美,令人神往。远远望去,小河绿得像一条翡翠的绸带,蜿蜒绕着小村庄,河水清澈见底……夜晚,弯弯的月牙儿和闪烁的星星倒映在清澈见底的小河上,是那么美丽动人又是那样的柔和,此时小河更显得万分迷人。

春姑娘来了。田野上那无限明媚的春色,把小河打扮得更加妖娆。岸边的小草悄悄从土里探出头来,在春姑娘的吹拂下欢快的舞动。小河的两岸还有一片片翠竹林,竹林中,一根根亭亭玉立的竹子,遮住了阳光,空气十分清新,人走进竹林仿佛到了“凉爽空间”。春姑娘轻轻的吹遍了田园,把花粉吹送到远处;河里的水,被风吹起了一圈圈涟漪,河边的竹子,也被风吹得摇曳着青嫩的新枝。给小河增添了几分生机。

夏天,天气很热,男女老少们都纷纷拥向小河,脱掉鞋子,挽起裤管站在水中,有的还仰躺在小河的怀抱,把光滑的石头当做这枕头,尽情地享受小河赐给的恩惠……

到了凉爽的秋天,我们经常去河里找各种各样的小石头,河边许多树,脱下了它们黄色的衣服,在秋风中翩翩起舞像一群黄蝴蝶在匆匆忙忙赶回家。远处金黄的波浪——稻谷,好像在微风中弯腰,正在感谢小河哺育了它们,使它们茁壮成长,同时也为我们的欢笑声所陶醉。

冬天,随着雨量的变化,小河时而宽、时而窄、时而大、时而小、时而缓、时而急,有时我就在想:小河,您何必要这样辛苦呢?小河总是哗哗的笑着,仿佛对我说:“傻孩子,只有这样,我才会感到快乐,为人们献上我微薄的力量,我怎么会感到辛苦呢”?

啊,小河!我爱你的美、爱你的奉献、爱你的辛勤、爱你自强不息的精神……你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多少快乐与欢笑,从你身上我获得了奋进的勇气和力量。

我爱你——家乡的小河!

云阳家乡的作文篇4

真好!今年国庆放假八天,可以好好放松放松了。第二天一早,我就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回到家乡——樊川。

吃完一顿丰盛的午饭,我和妈妈去逛街。当我们走在马路上时,发现路比我小时候更宽了,而且全部浇上了黑色的柏油,走在上面真舒服!大路两旁还开了好多商店,购买商品的人络绎不绝。妈妈说:“马菁,你知道吗?这儿以前可是一片荒地。”我听了大吃一惊:“变化真大啊!”于是,我和妈妈走近了最近才开张的一家超市,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吃的、用的、玩的……各种各样的商品应有尽有,简直跟江都的乐天玛特不分上下了。我拉着妈妈连忙来到零食区,买了酸奶、话梅、青豆等满满一大袋。

到了晚上,吃完饭我刚想拉着奶奶讲故事,可奶奶说她要去跳舞了,我很好奇,以前奶奶晚上都在家陪我一起玩,现在……于是我便要求跟奶奶一起去。到了那里我才知道原来就在我跟妈妈下午逛的超市旁有个大广场,彩灯辉映,把整个广场照得亮如白昼。广场上可谓人山人海,好不热闹!音乐想起来了,奶奶便随着旋律摇摆了起来,一会儿跳扭秧歌,一会儿跳起迪斯科,看着她那肥肥的身躯扭来扭去还真好玩。周围的人也跟着节奏一起扭动着,人人脸上喜笑颜开,我看着也忍不住加入进去学着瞎跳一通,真是开心极了。

才短短几年,家乡的变化真大啊!生活富裕了,环境更美了,人们的日子也更充实了。我想: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云阳家乡的作文篇5

4月5日这一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关于这个节日,还有一个感人肺腑的传说呢。

相传在两千多年前,晋文公感恩于介子推的“割肉奉君”,想封他做大官,但介子推每次都拒绝了。最后,竟然为此自愿烧死在山中。他留下提醒晋文公要做一位贤明的国君。晋文公为了纪念他,将这一天定名为“清明节”。现在,“清明节”已经渐渐演变成为了人们纪念去世的祖辈的一个重要的节日。

这一天,家乡的人们不论工作的地方有多远,都要赶回村里,扶老携幼,一起去上坟。我也和爸爸做好了准备,跟着他们出发了。首先去祖坟。祖坟离着我家的坟地有好远,我们在老人们的指点下先后祭拜了后土神,开山老祖,以及我们这一支的老祖宗。然后转道到另一座山去祭拜我的老祖和爷爷、奶奶。祭拜的时候,先将扁豆、豆腐、扣肉、米饭、茶、酒、水果供在墓碑前,点燃三柱清香,烧点纸钱,然后三叩九拜,祈求去世的祖辈们保佑他的子子孙孙们一年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这一天,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不但能见到出门在外的叔叔婶婶,还能见到可爱的表弟表妹。一路上,大人们有说有笑;而我们则一路拈花惹草,追逐打闹。清明节变成了亲人碰面,小伴聚首的佳节。我想:去世的先人们最乐意见到的,也正是这种子孙满堂,其乐融融的情景吧?

这就是我的家乡“清明节”的习俗,小朋友们,你们的“清明节”又是怎么过的呢?

云阳家乡的作文篇6

我的第三家乡——————沙洲村,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这里如诗如画,犹如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

远处的大山连绵起伏,一山比一山高。山上长满了高而密的杂草和茂密的树木,给大山披上了一件翠绿色的节日盛装。如果你去爬山,还可能看到在深山老林里吃草的山羊呢!

稻田是个美丽的地方。每当秋天到来的时候,秋姑娘就给稻田换上了金黄色的新装。秋风吹过,稻田翻起了一层层金色波浪,“沙沙,沙沙”,歌颂秋天的到来。沉甸甸的稻谷把稻杆压弯了腰,发出银铃般的笑声。走在田间小路上,微风迎面吹过,闻着野花的芳香,可真舒服。

穿过稻田,来到一条小溪边。溪水清澈见底,像一面镜子。水底的鹅卵石不计其数,光滑无比,每块都有自己的纹路、颜色。在水深的地方,鸭子们正在快乐地嬉水,嘎嘎地叫着,溅起一朵朵漂亮的水花。小溪弹着琴,欢笑着一路跑去,为家乡增添了一道风景线。

走到村子的尽头,有一片小竹林。翠竹高高地挺立着,细长的竹叶碧绿碧绿的,像是翡翠打造的。要是雾来了,更给竹林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调皮的雾在竹林里飘来飘去,宛如披着轻纱的少女一般。小鸟偶尔从头顶掠过,用它清脆悦耳的声音歌唱着幸福。

家乡还有许多美景,我也许说上一天一夜也说不完。繁星般的野花,密如蛛网的乡村小道点缀着我美丽的家乡。

啊!我的家乡多美啊!我爱我的家乡!

云阳家乡的作文篇7

又是中秋了,望着窗外皎洁的月光,忽然想起家乡上海——曾留下我童年回忆的地方,还有家乡的小巷。在我的记忆中,家乡的小巷是四通八达的,幽深曲折,宛若一张脉络分明的网。每一条小巷都铺着青石板,拥挤在两旁的低矮的小阁楼的屋檐,向前挑着,显得古朴、典雅,似乎与外面现代化的喧闹、繁华极不谐调。然而,当你独行在小巷,听着脚下踏着石板发出的“啪啪”声和水滴的溅落声,在幽静的小巷中回响,望前方,小巷尽头透出的时隐时显的灯光,你会忽然感到一阵舒畅,一阵温馨。一切都是那么清新,自然,不加任何修饰的。小巷也有热闹的时候,当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回到家时,听吧,小巷会奏出一首锅碗瓢盆交响曲。接着,一股夹杂着各种味道的气味便弥漫在狭窄的小巷中了。孩子们此时得到自由,在天井里追逐打闹:有的逗着小狗乱窜;有的斗蛐蛐正战得不亦乐乎;有的蹑手蹑脚地偷摘老头的鸟笼。一时间嘻笑打闹,为平静的小巷注入了活力。主妇们在低矮的阁楼里做饭,不一会儿,肉香、蛋香,以至混杂的香气一起一个劲儿地浸入人的口鼻,令人馋涎欲滴。老头们仰面躺在太师椅上,悠然地听着收音机,不时哼上几句。此时,小巷又象一张风情画,没有什么大红大绿,却透着一股朴实劲儿,朴实的人,朴实的生活。

那时,对于我来说,最惬意的莫过于靠在奶奶的怀抱中,在夏夜乘凉了。人们大都要歇了,小巷一时显得很寂静。只有一些小虫仍然不肯闲着。我依在奶奶怀中,望着黑洞洞的小巷,无边无际的,似乎没有尽头。这时,月亮已不知不觉地爬上来,淡淡的月光泻在石板路上,象一盆水泼在上面,静静地滚动。奶奶轻轻摇着蒲扇,一边哼着儿歌。一阵微风和着花儿淡淡的清香拂过面庞,我真要醉了。小巷仿佛是大海中泊着的一叶小舟,而我在它怀抱中,月光象为我盖上一层薄被,船在轻轻摇动,我的心在荡漾荡漾。

这一切,如今已锁进了我童年的记忆中了。七年了,离开家乡已七年了,再也听不见熟悉的声音,再也看不到熟悉的小巷了。小巷还在吗?奶奶依旧在月夜下哼着儿歌吗?小巷还在,不过奶奶更老了;小巷还在,不过我已难得再见了,只有月光依旧皎洁明亮。家乡的小巷啊。

云阳家乡的作文篇8

冬至大家都不陌生吧,它是冬天中最冷的一天,在这一天我们要吃饺子。

关于冬至有这样一个传说,传说是张仲景医生发明了饺子,在东汉末年著名的医生张仲景发现在下雪的冬天,许多人的耳朵都冻烂了。然后他想出了一个帮助这些人的想法。他要求他的徒弟们在街上建立一个医疗棚,把羊肉加胡椒粉和中药煮熟;切碎包进面团里让人们食用,吃完好后人们的耳朵都被治愈了。从那时起,人们就在冬至吃这种食物并将其命名为饺子。

因此我们才有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现在,饺子什么馅的都有,有羊肉馅的,猪肉大葱馅的,香菇馅的以及三鲜馅的……一应俱全。包饺子时,先和面,把面弄成长条,再用刀把它切成一个一个的小剂子,然后用擀面杖把它们擀成一个个小圆片。之后就是弄馅了,把羊肉剁成小肉沫,让羊肉和胡椒粉搅和在一起,再用面皮把馅包住,包好之后,把饺子一个一个放进锅,等一会儿就能吃了。再弄点酱料,把醋和辣椒和在一起就行了。把饺子蘸上醋放进嘴里,这味道那叫一个美啊,我能吃下整整两盘呢。

这就是冬至,一个充满特色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