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笔记心得体会7篇

时间:2024-02-22 作者:Fallinlove

通过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和发挥自己的潜力,实践是心得体会的基石,反思是其不断深化的动力,下面是网客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写笔记心得体会7篇,感谢您的参阅。

写笔记心得体会7篇

写笔记心得体会篇1

美人何处——阅《红楼梦》有感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緑水悠悠。——《红豆曲》去年初夏,初读红楼,只觉心中一丝隐痛,倾慕于黛玉之才华,绝代之美貌。更为她惨美的一生而流泪。但我仍不喜欢她,作为一个红楼的女子,她没有坚强的心,没有乐观的心境,竟永远只淌些小女子的泪,也许是为宝玉前世的灌溉之恩,但且问一句“春恨秋悲且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花谢花开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花侬是谁?试问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是她含泪吟出的无调的歌,曾几何时,黛玉在我眼中仅是一个深锁闺中、多愁善感的绝代美人,仅是一个“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孤傲小姐,仅是一个花自飘零水自流掩面而泣的抑郁之人。他在心中悄悄嘀咕的一句“何等眼熟到此”,宝玉脱口而出的一句“这个妹妹我见过”注定了一段千古绝唱,可惜最后宝玉的新娘不是她,恋情不了了之。我曾质疑过本性“喜散不喜聚”的黛玉值得宝玉如此长情吗?她终究脆弱,易伤。

今年,随着聒噪的蝉声,我重读了那“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红楼一梦,重读了那让我爱而不能,舍而心碎的女子——林黛玉,也许是心境不同,我渐渐理解了她。黛玉自幼丧母,寄人篱下,她不得不小小年纪,就谨守处事规则,红楼中这样写“她步步留意,时时小心,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去。”她没有勇气如湘云醉卧芍药丛中,却总是“严严实实裹着一床红绫被子”也许是她缺乏安全感吧;她更无心像宝钗,写出“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闲情,却只想着“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她高雅如兰,汲取了文化艺术之精华,有着异于一般女子的灵慧秀气,她沉醉于诗文翰墨,有着恢弘的诗情。可以说黛玉的才华是与世无争的,可在那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才情飞扬的压卷之作只能屈于人下,“可叹停机德,堪称咏絮才。”钗黛,一个重德,一个重才。德可拢人,而才人多不识散发着“美人香草”韵味的她却被宝钗责为“移了性情,不做分内的事”也难怪那些洁身自好,多情诗意的女子在那钟鸣鼎食,温柔富贵的大家族中时时处处感到了“风刀霜创严相逼”她与宝玉,一个是良苑仙疤,一个是美玉无瑕。木石前盟怎比不过那金玉良缘?

像黛玉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能秋流到冬,春流到夏。纵宝玉“终不忘世外姝寂寞林”,黛玉还是干干净净地离开了,回到了世外的“太虚幻境”,欠泪的,泪已还,她继续做自己纯洁的绛珠仙子,正如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泥陷渠沟。她焚稿断痴情,静静地死去,“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一面是洞房花烛,锣鼓喧天,一面却是生死离别,哭声震天,“红颜弹指老,天下若微尘”初入贾府,她那“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之态早已不复。

其实细想,若初,黛玉未亡,面对贾府被抄的人间惨剧,岂不是要把泪流尽,以她脆弱敏感的心,如何承受这家破人亡的巨大不幸,若是被抓,被打,甚至被辱,以以她高傲纯洁的天性,怎样面对这样污浊的世界呢?红楼中,美人何处,美人何在?“一种相思,两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写笔记心得体会篇2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书中的前言部分简要的介绍了蒙台梭利的生平和儿童教育观。她创办“儿童之家”,从事儿童的心理和教育研究,撰写教育著作,促进了儿童教育事业的发展。全书分为三大部分,介绍了儿童生理、心理各阶段的发展;儿童的教育;爱的智慧;成人与儿童的冲突等等。其中很多部分让我值得揣摩、思考和回味。

?童年的秘密》中有一段是这么说的:“人们对儿童心理上的创伤仍然知之甚少,但是他的伤痕大多数是由成人无意识地烙上去的。”这些创伤,几乎全部都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儿童的心理所造成的,我们自以为是为了孩子好,但其实却造成了相反的后果。好心办坏事的例子,太多了。蒙特梭利在儿童的秩序感一章中举了很多极易引起共鸣的例子,看的时候可能很多父母会说,是的,我的小孩就是这样,由于错误的解读,大人常将孩子这些行为解释为无理取闹,而强制要求孩子妥协。

虽然某些要求我们不理解小孩的想法,但只要没什么伤害性,为何不顺着小孩的意思呢? 当事情按着小孩的预期发生,他比较会有安全感,我们大人不也较喜欢用习惯的方式做事嘛。当满足了小孩很小的要求,大人将很惊讶地看到小孩竟可以完全的顺从,不然小孩就会奋力的争取,如果长期外在发生的事都不是他能"控制"的,有可能会产生无用感,对小孩意志力的培养极为不利。

成人无法理解儿童对感兴趣事物的热爱,他们对一切都习以为常,并认为自己了解这些事物。所以他们感到乏味和疲倦,他们对工作不再热爱,开始被动行事,儿童的那种专注、探索、发现和创造也自然随之消失。蒙台梭利认为:成人需要一个新人去唤醒他们,用他们早已失去的那种富有的活力的勃勃生机再次激发他们,成人需要一个以不同方式行事的人给他们以更好的生活启发。在成人的眼里,孩子热衷于一些琐碎的、毫无用处的事物,他们为此感到不可理喻,他们认为孩子的自由探索行为是很幼稚的,这个过程是很缓慢的,他们企图将一切事情代劳。但对于孩子来说,这些探索是可喜、有趣的,他们从中得到了满足感。

讲一个我身边的例子,我的小侄女在刚刚会走路的时候有一个很“奇怪”的习惯,就是喜欢捡地上的小东西,像小纸片之类的,冬天亦是如此,由于冬天的衣服穿很多,他弯下腰很困难,但是她依旧乐此不疲,大人们有的觉得她小小年纪很爱干净,但大多把这个当成笑话看,然后阻止她继续这么做。今天我才明白大人们的错误,小侄女在捡纸片事件中,她不是为了把纸片捡起来扔进垃圾筒来保持干净这一结果,而是在充分享受这个有趣的过程,这个动作在充分运用她的拇指与食指,对她的动作技巧训练帮助很大,从而对她的大脑发育也有很大帮助,我了解到,在很多幼儿园有一个训练项目就是让幼儿用拇指和食指拾小豆子。现今,大人们想尽方法发展自己宝宝的智力,但无知的大人们却失去了生活中很多可以锻炼他们宝宝的机会,这些机会简单、普通让家长完全忽视掉了。

最后提一点,既然我们知道成人不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让孩子做什么不做什么,那么就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发现。但这种放手有没有一个限度呢?是不是要完全抛弃自己的想法呢,难道没有经过任何修剪的小树苗长大之后其弯弯曲曲的样子就真的好看吗?成人的经验就真的帮不了孩子什么吗?我看不是,成人的放手是有前提的,首先得确认孩子的探索过程是安全的,其次也得要有远见,可以准确判断出孩子当前的探索是对孩子的发展是有帮助的,并在适当的时候提出纠正帮助。

?童年的秘密》给我启发当然不止只有这些,我相信通过更深层次的阅读我会得到更多的帮助,对我以后的工作、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

写笔记心得体会篇3

书中提出通过以下方法形成我们积极良好的心态:

1、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心态就是决定我们心理活动和左右我们思维的一种心理状态。如果我们的心态是积极的,那么,我们的生活环境也会是积极的。

2、生活在当下。“活在当下”就是要我们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我们所拥有的人、事、物上面,全心全意地去接纳、品味、投入和享受这一切。

3、节制欲望,知足常乐。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幸福指数与其欲望成反比,在同等生活条件下,欲望越少的人,其幸福指数越高。

4、接受现实。如果事情无法改变,我们就改变自己。

5、学会调节不良的'情绪。现代社会节奏加快,竞争和挑战日趋激烈,幼儿教师在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方面面临沉重的压力,这往往使得我们容易出现情绪低落、忧虑、委屈、紧张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不仅影响到幼儿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到幼儿教师对待幼儿的态度和行为,因此,我们要学会调节自身出现的不良情绪。

6、适当地投身于体育运动。适当地参加体育运动,既可以锻炼身体,又有利于心理健康。

7、学会合理安排工作与休闲,避免心理上的超负荷。

与其说幸福是孜孜以求、费心尽力得到的报偿,不如说幸福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心灵的感悟。我们要拥有一颗平常心,用幸福眼看世界,那么他就会拥有幸福。因为快乐,所以幸福。我不是"蜡炬成灰泪始干"式的牺牲者,也不是繁琐工作的被消耗者,而是一个努力追求生活意义、生命价值的快乐幸福的幼儿教师。

写笔记心得体会篇4

你听过最美的情话是什么?

情话美归美

但有没有“毒 ”

你可要拿捏好了

毕竟你听到的看到的

甜言蜜语

可能都是骗子布下的

“吞金”陷阱

下面就带大家看看

骗子亲自记录的“杀猪情话”

为你揭露最真实、最恶心人的

“猪言猪语”

以下是民警在抓捕现场缴获的

“爱情笔记”

由“杀猪盘”话务员亲自记录

请备好瓜子和小板凳

好戏即将上演!

第一步

找“猪”

首先

骗子罗列出目标对象的条件

情感空虚的人

是“杀猪盘”最主要的目标群体

你符合吗?

第二步

养“猪”

找到目标后

骗子包装自己的虚假身份信息

为了“引猪上钩”

骗子会准确编造自己身份信息

化身“高富帅”或“白富美”

当然整理成笔记是为了防止自己忘记

再次强调

这些开场白都是骗子上培训课时

亲自记录的

骗子通过制造认识机会、了解家底等步骤

与受害人加深认识

开始转入正题

诱导受害人接触虚假投资/赌博

并制造“自己通过网络平台投资

获得了可观的收益”的假象

使受害人对自己产生崇拜和羡慕之情

魔爪开始伸向受害人

此时骗子提出要带着受害人一起投资

赚了钱就结婚买房

第三步

杀“猪”

此步骤没有图片

因为那些专业的骗子

早已消失得不见踪影……

能说这话的人只有一种可能

就是嫌没骗够

打算从受害人身上再捞一笔!

各位看官

照片=照骗

谈个网恋还要你

向周围亲戚朋友借钱借个遍

甚至抵押房产套现

真确定不用见面???

再次提醒大家

网络交友需谨慎

特别是对那些没见过的人

尤其在涉及金钱往来时

一定要提高警惕

并与身边亲朋好友多沟通、多询问

防止落入“圈套”

对于引导在网上

玩彩票、投资、理财之类

先给尝甜头再引导继续投入的

必是骗子无疑

另外,“天上不会掉馅饼”

所谓“低成本、高回报”

往往都是骗人的幌子

一定不要贪图利益

赚钱还是要脚踏实地

写笔记心得体会篇5

我是一天读完《活着》这本书的,一开始没有多少感觉,还自言自语道,有什么好的呢,大家这么吹捧一本书,什么“熬不下去就看看《活着》这本书,说的那么神乎其神的”,不就是一个输光了祖辈家产的败家子吗?

耐着性子往下读的时候,曾经养成的好习惯,边读书边摘抄的习惯搁置了,到点的锻炼不做了,家务活也放弃了,甚至做饭都感觉到了浪费时间,午休也停止了,从来没有感觉到时间如此的宝贵和紧张。

迫不及待地往下读,恍如进入了情节中,望见了福贵娘踮着小脚一扭一扭地牵着凤霞到地里挖野菜,看见了家珍穿着粉红色的旗袍,背着半岁的有庆站在福贵家的茅草屋前,看见了福贵娘把手放在腿上,抬起头使劲呼叫福贵的情形,高兴着福贵一家团聚的幸福。

又恍如和苦难的福贵走在了一起,痛苦着福贵的痛苦,哀怨着作者如此执笔写下福贵这么多苦难。

恍如时间穿梭到了六十年代的光景,看见了全家吃野菜充饥的样子,看见了穿着露脚趾头的鞋子,看见了冬天冻伤了的脸和双手,看见了众多在田地里干活上不起学的小伙伴,看见了炎炎夏日在河边割草,因中暑差一点没命的自己,看见了,看见了,很多很多过去的模样。

人到中年,经历过风风雨雨,虽没有福贵的苦难之深,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挫折是有的,困难是有的,感同身受的情感是有的,半辈子的艰难困苦随之涌现出来,情感上再也也难以控制自己,泪如雨下,难以自控,不但承担了福贵的苦难,连同我的艰难生活在一起,我和福贵一样,呜呜地哭了起来,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福贵的感受。

正如余华写下的那两句话:“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福贵的讲述如此平静,如此幸福和欢乐,活着的福贵熬过来了。

现实生活中,磨难是有,不是在所有的努力之下都欣然解决了吗?不管别人怎么看,不管别人怎么议论,自己还是自己,该怎么生活还是怎么生活。

结婚,工作,养育孩子,家务活,每天风里来雨里去,奔波在上班和下班和管理孩子和做家务之间,整天累得喘不过气来,还要忍受着经济上的巨大压力。

困难是暂时的,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同甘共苦,就像福贵娘说的:“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

有努力就会有收获,现在的生活终于见到了光明,丰衣足食,有车有房,全家人的奋斗苦尽甘来。

正如余华所说的:“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生活的感受属于自己,不属于任何其他的人,活着就是为自己而活。

人到中年,经历过生活中各种困难:吃不上喝不上的年代;为生活打拼顾不上孩子;攒钱还账;不努力就要下岗;拼命读书考取学历;熬夜加班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就为做的比别人更好一些,就像福贵说的“俗话说是笨鸟先飞,我还要笨鸟多飞。”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经历,学会和自己的经历和解,学会自己奋斗,赢得属于自己的生活,让自己的生命活得更有价值。

余华说:“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具有说服力了,因为时间无须通知我们就可以改变一切。”

时间改变了福贵,一个游手好闲的地主“少爷”变成了一个勤劳踏实能干的佃户;时间改变了福贵的思想,让他的内心充满了亲情和温暖;时间改变了福贵,让他把苦难藏在了心里,脸上透着笑容,展示着福贵强大的活着的力量。

我们不是也在改变吗?逐渐脱离掉年轻时的青涩,走向成熟;逐渐和过去的困难和解,变成了自己成长道路上的一大笔财富;经济上慢慢走向富有,生活美好幸福,时间改变了我们,时间也教会了我们“活着真好,要为自己而活。”

到今天为止,我为《活着》这本书写下了8篇属于自己的感悟,因为自己的浅薄认知,理解得不到位,忐忑之中夹杂着太多的惶恐,不当之处敬请前辈批评指正,诚挚的谢意送上。

本来今天想写一篇真正的《活着》读后感,有写成了这样,心底流露出来的想法只最真诚的,我此刻的想法就如我写下的一样。

有时间再读一遍《活着》,可能有更多的理解,那时候再写对《活着》这本书的读后感吧!

写笔记心得体会篇6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作品讲述了布恩迪亚一家七代人充满神奇色彩的传奇故事,以及马孔多这个小镇一百多年以来从兴建、发展、鼎盛及至消亡是历史,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百年孤独》中的一家七代都是主角。第一代:好奇心旺盛,富于冒险精神的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与精明能干的乌尔苏拉。第二代是为人鲁莽大胆,好奇心重的何塞·阿尔卡蒂奥和性格寡淡的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等。其余的人也各具特点。一致的却是“可怕”的孤独。

初次看这本书,立刻就被书里面各种复杂的人物关系以及人物名弄得思绪混乱,唯一清晰的是整个布恩蒂亚家族的性格,就如这本书的题目一样,“孤独”好像成为了整本书与所有人物的一种基调。整个布恩蒂亚家族,都是不会表达情感的人,他们有的沉默寡言,可以整日不与人说话,有的只执着于一个目标疯狂地表达,并不考虑到彼此的感受。他们渐渐地使得整个家族与世隔绝,疯狂致死。家族的第一人被绑在树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人被蚂蚁吃掉。虽然他们孤僻,但他们却有着坚毅的眼光,不经意言败的态度,可以用他们独特的魅力来吸引体态美丽、性格丰满的女性。

我对家族的第一个女性——乌尔苏拉印象最深刻。但孩子们却无一幸免地走向孤独的深渊,拥入孤独那冰冷无情的怀抱。最后她仍然无法战胜这种孤独,死不瞑目啊。她的坚强使我震惊。家族中每一个人都被孤独蛊惑着,慢慢地走向孤独,一个个迷迷糊糊地走向孤独的怀抱。可她并没有放弃。直到她死,她也没有放弃要把家人从孤独那冰冷的怀抱中唤醒,帮助家人挣脱孤独的怀抱。家族中其它女性也慢慢走向孤独,只有她一直保持着乐观坚强的信念。而不是被卷入混乱的生活当中,迷失方向,找不到自我。

说到孤独,其实不仅仅是这本书,孤独在生活中应该是无所不在的,不管外表多么开朗的人都会有孤独的时候,只是每个人处理孤独的方式不同。孤独就是生命的一部分,有的人想抵抗,但却不能让它完全消失。生活在现代都市里,在每天的灯红酒绿、喧嚣繁华之后,人们总会在某一时刻感受到一种难以抗拒的孤独。无论怎样借由其它的活动来抗拒逃避,无论是《百年孤独》里面那些极端或疯狂的方式,或是转换成现实生活中,游戏也好,电视也好,钱也好,楼盘也好:各种各样的方式,虽然充实了我们的生活,但我们渐渐也从这每天重复的形式中找不到那种感觉,或者说是找不到真实的自己。

如果说有一样东西,能让我们认清自己,孤独时就像是我们与自己的对话,能够听清自己的心,能够在繁华之中有那么一刻的清静,好像全世界只剩下自己心跳的声音,这样我们便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境。孤独使得一个人完善,更加有深度与厚度。享受孤独,享受与自己对话的每一秒钟,为自己留一方空间。

很有趣啊,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会有持续了四年多的雨,一个老年神父不可能只喝了一口可可茶就能浮在空中,没有人会被绑在树上直到生命终结……但这一切都发生在了这个村落里面。现实生活中也不会有家庭反反复复给孩子命同样的两个姓名,死者不会因为太寂寞就重返人间……但这一切都发生在了这个家族之中。故事是荒诞不经的,仿佛透过一层教堂彩绘玻璃窥视着一个家庭的是是非非。

一个人如果没有孤独这类东西,就像植物缺少土壤一样,少了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每样事物都有它的双面性。有阳光开朗的一面,也有冷酷无情的一面。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诺贝尔文学奖——《百年孤独》就是这样一本书,他向我们展示了孤独的另一面。

最令我感动的是奥利弗遇到强盗集团的那段经历。奥利弗在路上走上了七天七夜,饥饿难耐,疲倦不堪。他遇到杰克一个小偷,杰克把奥利弗带到了贼窝,小偷们想把奥利弗训练成一个小偷。但奥利弗受尽折磨也不愿意,逃了出来。读到这,我心中油然而生敬佩之情。他只有10岁,可他的坚强、勇敢、正义是我们难以相比的!奥利弗承受着痛苦,宁愿过着流浪的生活,也不愿意成为一个小偷。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命的向往,是支持他前进的力量。

看似荒诞的一个家族其实正折射出了拉丁美洲的历史。这一个家族的孤独与苦难也正是拉丁美洲人民的病苦与血泪。拉丁美洲神秘莫测的大自然,历史悠久的古代神话,原始古朴的印第安习俗,混杂的种族和宗教,偏僻落后的乡村生活,现代时髦的都市文明雨季激烈动荡的政局,所有这些因素都奇妙地混合在一起,梦幻的历史与神奇的现实巧妙地融为一体。而正是这种神奇的不可信的现实,让拉丁美洲处于独孤的氛围之中。

当你真正了解那一段历史,你会发现《百年孤独》是一本透过哈哈镜的折射的南美洲史诗,他所揭出的不是单纯的生活,而是表层下面一些更深刻的东西,不被理解的人,无法联合的力量。这种孤僻贯穿了这本书。正如书中最后所说,“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出现第二次了。”这正是作者对自己的出生地的希望或应说是绝望。

孤独不可避免,不如把它看成一个朋友,一个能够让我们时刻认清自己的朋友,足够用一生去珍惜,珍惜能与它共处的每一寸时光。

写笔记心得体会篇7

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 等人。《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其中有庸主献帝刘禅,气量狭隘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重义的关羽,纳贤的刘备等等,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先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 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 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

再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 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 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各具其态,有长有短。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我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