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看电影心得体会6篇

时间:2024-02-21 作者:loser

心得体会是大家人生经验的总结,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心得体会是我们在追求自我价值实现中获得的宝贵经验,下面是网客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2024年看电影心得体会6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4年看电影心得体会6篇

2024年看电影心得体会篇1

今年五一放假,我和我表姐去看了场电影,名叫《左耳》。这部电影是饶雪漫的书改编的,主人公有李珥(小耳朵)、黎吧啦、许弋、张漾等。

小耳朵,一个好姑娘,左耳听力不好,对着她左耳说话,她听不见;吧啦,一个美丽的坏女孩,视小耳朵为唯一的朋友;许弋,一个好学生,后来逐渐变坏;张漾,一个酷酷帅帅的男生。

我看着看着,哭了。为吧啦的死而哭,为张漾的身世而哭,为许弋的堕落而哭。吧啦她说,她欠很多人一句对不起,却再也没有机会说了。知道了身世真相的张漾,得到小耳朵救赎的许弋,与张漾重逢的黑人,有琳学姐开导的小耳朵,和张漾两清的蒋皎……往前走,总还有路,前方是否还有背叛,还有堕落,还有其他残酷。就像琳说的,傻完了,就长大了。

水下的那一幕相见,之前压抑在心头的悲伤遗憾,突然跟着眼泪一起解脱了。被黑人灌酒时没有二话,被小耳朵仇恨时没有多言,被蒋皎责难时没有辩解,他关心许弋过得好不好,他积极努力去重生,也希望所有人都能重新开始。但是,那个能陪他喝酒交心的女孩走了,封存在心底的遗憾和自责,其实从来都没有放下过。吧啦的墓前,张漾的痛哭,小耳朵的回答,那一句遗言,你没有理由不为之动容。那一刻,友情、,所有的遗憾,终于得到了最好的解脱。

甜言蜜语,说给左耳听。

2024年看电影心得体会篇2

观看《左耳》已经是在影片上映的末期了。《左耳》除了集结了欧豪、陈都灵等一众小鲜肉颇为养眼,还有就是戏外的小燕子五阿哥的再次重逢。可谓戏内戏外,都热闹颇多。《左耳》,延续了一贯的国产青春片套路,但又为我们演绎了迥异的青春,与我们迥异的青春。

许弋:高考前不能谈恋爱的

许弋,曾经的优秀学生,祖国未来的莘莘学子,却因为一场无关痛痒的“爱情”葬送自己的前程。电影中许弋和吧啦的感情,来的似乎有些莫名其妙,或者说完全是许弋的一厢情愿。正如几年后周董的那首《龙卷风》的:“爱情来的太快就像龙卷风……爱情走的太快就像龙卷风……”许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禁锢太久而释放(相信经历过高考的童鞋都懂),面对陌生漂亮坏女生的告白,情难自已,便陷入其中。当吧啦离去,我相信他的冲动也不过是因为自小自尊心的作祟,正如他质问:“是你把照片传上去的?”真相大白,便难以自控,高考自然发挥失常。许弋的事情深刻向我们昭示了一代道理:高考之前是不能谈恋爱的。(原来,曾经父母告诫是对的,这就是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啊。)后来经历各种闯荡,终成一代痞子、

吧啦:下次带话,我一定要记得对你的右耳说

吧啦作为一个早辍学的女孩子,常年混迹在酒吧。混迹社会的女孩子,自然沾染一股社会的习气,一如当年我曾经那些早辍学打工的同学们(不知有没同感的孩子)。这样热情奔放的坏女孩,却和李珥成为朋友,这难道就是异性相吸,反差造就和谐?坏女孩喜欢坏男孩,张漾这种刚刚好。为了张漾接近许弋,然后在甩了他,只为完成和张漾的约定。“爱”深处,自然情不自禁。没想到的是时候居然要用牙刷洗被子(请原谅我的思想复杂和恶趣味)。事后两人一起商量去北京,面对即将到来的美好未来,却因为一句不知所谓的玩笑而变得怒不可及,这似乎完全不应该是常年混迹社会的女孩的理智啊。一看到此时,我知道定要冲过去质问,一看到下雨,我就知道定要坏菜,果不其然,终于还是不能免俗。可偏偏临终之时,托付好朋友带的话却没带到,只因为李珥左耳没听力。她想:下次一定要记得用右耳。咳咳,没有下次了。

张漾:跌倒并不可怕,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张漾这种出身的孩子,自小便知道生活的艰苦,不然也不会早早找到可以依靠的千金大小姐。如今傍富婆的人,张漾这种这才是他们的前辈高人。因为人家的投资做的是长期投资,追求的是长期稳定高效的利益,如今的追求一味求快的人,注定如中国股市的股票。张漾对许弋的恨,来的有些莫名秒,让他身败名裂的办法,也只不过是让一个女人甩了他。窃以为,这能够让他“身败名裂”?为了完成任务,找到了吧啦这种女孩,没想到假戏真做,最终就…咳咳……做了就做了,居然还许了一个愿。还当着富家女的面,咒骂。骂就骂了,居然还拍下来,上传到网上。难懂你不知道你的前辈小许就是被网络坑了?难道你知道,那个时候qq、聊天室之类的软件最八卦。后来张漾苦学计算机,跟随马云的脚步,成为网购大亨。张漾因为网络失去了心爱的女人,也因为网络成为“成功人士”,因为他知道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李珥:上帝请作证,我左耳真的听不见

“左耳”,便是以李珥而得名因其天生的左耳听力弱。作为乖乖女,李珥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但青春期的孩子,哪个不叛逆,哪个不怀春。叛逆的李珥和坏女孩吧啦勾搭在了一起,成就了一段莫名的姐妹花。叛逆的她学起了吸烟(我想说孩子你这么次奥,你爸妈知道?),尽管怎么都不像那么回事。后来吧啦死去的时候,最后一面还是见得李珥,不过可惜的是让她带的话却终究是没带到,只因为你偏要说给她的左耳听。怀春的孩子,对某帅哥暗生情愫,为了他去看球赛,为了他挨酒瓶,后来甚至为了他去兼职借钱。可无奈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良人早已不在。时光荏苒,没想到最后和张漾走到一起,只因为他在左耳对她说了一句什么。但,上帝作证,她左耳真的听不到,除了甜言蜜语。

尤他:我爱的人,不是我的爱人

尤他,邻家大哥,后来的贴心暖男,注定连备胎都成不了。年少时的默默守候,一起上学,一起看球赛,为了她打架,也不过是将感情藏在心里。正如后来和李珥谈起之时,只能说:不好说,不好说。就像对她的感情,也是这样的三个字:不好说。既然不好说,那就别说,藏在心里也许更好。但偏偏要送她一部手机,咳咳,还是经典品牌诺基亚。这一看就是赤裸裸的心意。只可惜天公不作美,始终等不到那个要等的人。既然尤他得不到她,那么就远走他乡由她去吧。尤他也只能在心里默默高唱:我爱的人,不是我的爱人。

2024年看电影心得体会篇3

最近在集团公司文化宫观看了电影《金牌班长》,该片根据全国煤炭系统先进典型白国周及其班组管理法的事迹创作改编,影片力图艺术地表现白国周“班组管理法”的精华部分与白国周秉承安全第一理念,用心做事、恒心坚持和爱心待人的高尚品格和工作作风。是我国首部聚焦当代煤矿班组长形象,多角度反映新时期矿工班组建设的主旋律影片。该片将白国周班组管理法的精华部分艺术地渗透在一系列事件中,主人公源于白国周,又高于白国周,集众多优秀煤矿班组长品格于一身。影片艺术地表现了白国周秉承安全第一理念和用心做事、恒心坚持、爱心待人的高尚品格和工作作风,人性化地体现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真实地展现了一个鲜活生动的煤矿井下班长形象,以情感人,和谐相处,使班组建设充满和谐之风,从而达到了宣传、弘扬白国周班组管理法的目的。

影片中的主人公白国周是矿上的一位班长,因为认真负责,被人称为“金牌班长”。他作为一名班长,工作尽职尽责,不仅自己严格遵章守纪,还严格要求班组其他职工遵章守纪,为此,他不怕得罪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老工人郭言礼,并用事实和教训让郭言礼改变了用经验干活的思想。他时刻秉承安全第一理念、用心做事、恒心坚持和爱心待人的高尚品格和工作作风,无愧为“金牌班长”这个称号。然而,现实中我们的班组长们缺少的就是白国周这种用心做事、恒心坚持和爱心待人的高尚品格和工作作风。具体体现在对待安全工作的认识还不够高,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对待安全工作缺少一颗恒心,车间领导要求严了就紧一紧,否则就松一松,对待班组职工也缺乏爱心,动辄以训斥或漠不关心的态度对待班组职工,使职工感受不到温暖。

其实,真正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就是班组长,只有班组长的安全管理素质和水平提高了,都能达到白国周金牌班长的水平,那么企业的安全工作就有了根本的保证。

通过观看这部影片,使我深深的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工作中一定要按章操作,杜绝三违。当影片主人工白国周和员工郭言礼争吵是按章操作重要还是工作经验重要时,煤壁突然冒顶,将白班长压在了地下。事后,大家看着班长被压扁的安全帽时,个个都明白了,在平时工作中,只有按章操作才能保安全。然而有多少矿山家庭因为矿山安全事故失去了这种幸福的生活。90%以上的安全事故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不按规程措施操作施工和“三违”行为是酿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生产必须安全,为了能安全生产,我们要真正理解安全,理解只有按章操作才能安全,熟练掌握业务知识,提高岗位操作技能,提高安全意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把各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防微杜渐,牢固树立按章操作的工作理念,懂得安全操作就是为了幸福,为了父母的期盼、妻子的等待、生活的幸福,让我们时刻紧绷安全弦,做到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处处讲安全,筑牢安全“钢铁长城”,为企业的发展和幸福的生活,请按章操作。

我在观看的过程中,渐渐地被影片中的主人公所吸引。心想:“怎么会有这样的班长呢?我得把它看完,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当我看完这部电影时,不禁地长出一口气,沉思了许久,才从影片中回过神儿。

“白班长,您是好样的”,不愧是金牌班长。您对待工作的热情,值得我们学习;您对待工友,家人般的爱护值得我们尊敬;您对待事业,执着的精神,令我们钦佩;您提出的班组管理方法,值得我们借鉴;您那一种不服输的劲儿,更是我们的骄傲。

我作为集团公司的一名普通的基层班长,又为“他”做了什么呢?自己应该好好的反思,我要把白班长的事迹认真学习。学习他的思想,学习他的睿智……当今,现代化管理理念和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已经占有主导地位。如果不多学本领,充实头脑,就会不胜任自己的岗位,将会被班组所淘汰,被企业所淘汰。白班长,用行动证明了人生价值的存在。

?金牌班长》这部影片感染了我,教育了我。我要结合本岗实际情况,找差距,补不足。让我的工作在差距中前进,在不足中赶超。当好一名普通的班长,是我的工作。做好组内员工的安全工作更是我的职责。为了企业的安全,班组的安全,有信心做好本职工作。

2024年看电影心得体会篇4

自《八佰》后一直没进影院,昨天和车友一起观看了《长津湖之水门桥》,影片再现了发生于抗美的援朝第二次战役期间的长津湖战斗,今天的观感我不讲历史背景,战役进程,以及武器装备,讲讲人吧。

解放战争结束后,伍千里抱着哥哥的骨灰回到了老家:一座小渔村。这是一户靠水吃饭的人家,解放前即便是岸上的穷人也看不起他们,“渔花子”——直到近些年还有人这样说扬州沿湖村的渔民。而伍家三代打渔,坐稳了中国社会的最底阶层。所以当伍父说政府分了两亩多地给他们,伍千里立刻描绘起了新屋的模样,这是翻身摆脱阶级烙印后发自真心的高兴。

依稀想起小时候在爷爷奶奶船上玩耍的情景——我们家族就是翻身的底层阶级,因此从影片刚开始我就对影片产生了共鸣。

进入新千年后,抗美的援朝影片风格开始改变,没有三大战役时代的全局俯瞰了,而是在保持主旋律的基础上重视对基层战士人性的刻画,以及战争对人生产生的.影响。这不是反战,而是在告诉观众“保卫和平”这句话的是由很多人放弃自己的人生而承担起来的。

从《云水谣》、《集结号》、《我的战争》到《金刚川》、《长津湖之水门桥》,普通人的群像不再是刻板的革命战士,而是有爱、有理想、有情义的人。可是身处那个时代,命运无情的撕裂了他们的人生,《云水谣》的陈秋水与王碧云天涯相隔60年,《集结号》的谷子地余生都在寻找自己的部队,《金刚川》的班长刘浩暗恋上了四川老乡话务员,而几个小时之后姑娘就牺牲在金刚川畔。在《长津湖》中,编剧更是充分赋予了演员们生动饱满的人物设定。

在我看,看群像影片,和追偶像组合有相似之处,而在《长津湖之水门桥》你可能会因为某个演员某个角色而被影片感动,并继而对整个志愿军群体产生崇高的敬意。

是片中形象最为细腻的一个角色。满是硬汉的七连,梅生有不一样的气质,从他在部队集合时报数时“压线”赶到,神态中硬朗与书卷气相得益彰,就引起了观众的好奇心,明明已经退伍,可以告别枪林弹雨的战争,在上海过上温馨惬意的生活,他却狂蹬了120公里自行车归队了。他当然不是天生好战,他热爱和平,厌恶战争,喜欢读书听歌学外语,深爱着女儿,但是为了不把战争留给下一代人,他责无旁贷,选择走向战争。

2024年看电影心得体会篇5

这几天,电影《长津湖》在全国热映,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第二年,国家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在朝鲜处于生死存亡、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的紧要关头,党中央政府应朝鲜政府要求,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电影看完以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一帧帧不怕牺牲、奋勇抗敌的画面浮向在我眼前,让我再次感受到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是用他们的鲜血筑建的。作为党员干部,追片之余,我们也应该从《长津湖》电影中汲取精神食粮,提升定力、能力、毅力,为国家和平安宁贡献力量。

影片中伍万里和伍千里的一番猛打猛冲,终于冲进美军号称“北极熊团”的指挥部,为战争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而这英雄举动的背后,是无数个日夜训练出来的尖兵本领。面对今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世界大势,面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风险,我们肩负的任务艰巨而繁重,我们面临的考验复杂而严峻,作为党员干部,要勤学善思、学以致用,提高斗争本领,敢于啃“硬骨头”,敢于蹚“地雷阵”,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各项工作,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思路,进一步提升“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工作能力。

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如今我们生活在国泰民安的和平年代,但永远不能忘记我们的祖国是那些先辈们用甘于奉献、无所畏惧的勇气,抛头颅、洒热血替我们打下的。就像影片中毛主席所说:“这仗真不想打,但为了未来百年的发展,这仗不得不打。打的一拳来,免的百拳来。”所以,那些为了保卫祖国未来拼死战斗的战士,才是我们心中真正的英雄。何其有幸生于华夏、国家繁荣昌盛,在祖国发展的今天,我们更要勿忘过去、铭记历史、珍惜今天的来之不易,用我们的决心和努力献出自己力量,维护祖国美好的未来。

2024年看电影心得体会篇6

黑云压,城欲摧。

一张老照片令人扼腕叹息: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京城不少百姓麻木围观,有的竟帮着侵略者扶梯攻城。

花如潮,歌如海。

另一张老照片则使人欢欣振奋:凯旋的志愿军英雄被群众簇拥在中间,脸上挂着自信和骄傲的军民在为胜利欢呼……

民族觉醒,全民抗争,是战胜一切侵略的首要条件。抗美援朝战争所激发的中华民族自尊、自信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凝聚民族之魂,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巨大动力。

这是一场真正全民参与的正义之战。

半个世纪岁月流转。很多人都没有想到,曾经一盘散沙的古老民族,面貌竟然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旧社会“抓丁拉伕”的恶习无影无踪,全国城乡到处出现父母送儿女、妻子送丈夫、兄弟争相入伍的感人场面,“征兵就像挑女婿”,“最可爱的人”成了人人向往、人人仰慕的英雄。

——“扶梯助敌”这样亲痛仇快的现象被扫入历史垃圾堆,“成千成万的铁路职工、汽车司机和民工纷纷到朝鲜前线去担任战地的各种运输与勤务工作,保证了战斗任务的胜利进行”。

——“妥协退缩”的思潮早已成“过街老鼠”,知识分子为支援前线的爱国事业鼓与呼,医务工作者组织大批医疗队奔赴前线,“为最可爱的人购买飞机大炮”的捐款热潮席卷了每一个社会层面、每一个社会角落……

28岁的豫剧演员常香玉带领剧社,踏遍半个中国,通过178场义演,捐献了一架价值15亿旧币的米格-15战斗机。

一年两个月后,常香玉随第二届赴朝慰问团到战场慰问演出。此时,由祖国各行各业捐赠的战机,正在他们的头顶飞翔。

这是令人震惊的捐款数字:截至1952年5月31日,全国捐款总额达55650.6亿元旧币,可购买战斗机3710架!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志愿军老兵朱宪臣回忆,在部队分发炒面时,分到他手里的炒面袋上,竟赫然写着中央首长邓子恢的名字。

“湘水之岸,英木苍苍。身在异域,魂归故乡。凤凰涅槃,人天共仰。为国舍命,日月同光。”

彭德怀在战争总结报告中写道:抗美援朝运动所引起的祖国面貌的重大而深刻的改变以及人民政治觉悟和组织性的空前高涨,又转而成为鼓舞全军勇气百倍、愈战愈强的最重要的力量。

从“男女老少齐动手,家家户户做炒面”,到工人兄弟喊响“工厂即战场、机器即枪炮”的战斗口号,开展爱国主义劳动竞赛;从一封封如雪片般飞往前线的慰问信,到一个个装满纯真童心的储钱罐……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硬的力量,和平是最强的渴望。

“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民族,用了不到3年时间,付出难以想象的巨大牺牲,荡涤了旧世界的污泥浊水,使饱经磨难的东方古国焕发了气冲霄汉的热情,展现出万众一心的团结,“联合为一支巨大的洪流,冲破了一切困难,把抗美援朝斗争引向伟大的胜利”,这就是响当当的正义。

一个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民族,仅仅用了70多年的时间,以超越想象的努力,团结亿万人民胼手胝足、共同奋斗,不仅创造了人类发展奇迹,更让发展成果惠及全球,这就是响当当的正义。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弘扬和光大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锻造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71年过去,这些精神已经深深融入几代中国人的血脉灵魂,成为中华民族直面挑战、敢于斗争、战胜一切困难和敌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新中国不是被吓大的,“伟大的担子要由伟大的人民一起挑”。

如欲奋一战而胜万战,必须联万心而作一心。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一年后被迫进行的一场全局性、大规模、反侵略自卫战争。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次战役。这出其不意的当头一棒,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从此,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一起进行了为期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从中朝边境鸭绿江开战,连打三次战役,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赶回了三七线,攻占汉城,将战线向南最远推进了五百公里,最终在朝鲜中部三八线实现了停战,达到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目的。

新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了完全的伟大胜利。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组织及其领导人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纷纷走上了争取民族独立、民主解放的革命道路,从而动摇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改变了世界的战略格局。

从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订之后,有许多国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新中国真正迈开了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坚实步伐,这也为1971年美国总统特使基辛格访华和第三世界广大国家把新中国“抬进联合国”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

总之,抗美援朝战争对我党来说是夺取全国政权之后的立足之战,对我军来说是走向世界战场的立威之战,对我国来说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功德无量,永彪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