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撰写心得体会,可以培养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估的能力,书写心得时,我们都要学会引用不同的看法,网客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丰收的心得体会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丰收的心得体会篇1
同学们,你们知道20__年9月23日是什么好日子吗?让我告诉你们吧,那可是咱们第__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农民的节日。爸爸和我相约一起去农村看看,“童”享农民丰收的喜悦。我们起了个大早,驱车来到了南陵县烟墩镇霭里村。步入村口,首先看到的是五个圆柱形建筑,像杯子一样。走
进一看,四个矮小建筑上贴有“谷”字,另一个高大建筑上则贴有“丰”字,原来他们代表着粮仓,寓意着五谷丰登。看见旁边有一根扁担,还有装满玉米的箩筐,我用尽全身力气,想将货物挑起,尴尬的是不仅挑战失败,箩筐里的玉米还散落一地。突然间让我觉得自己成为了游戏《植物大战僵尸》中的玉米投手;在它对面的空地,用扁筐连接成一个心形的图案,扁筐里面放着辣椒、红豆。惊讶的发现,图案上本、心两字竟然是用红色花瓣制
作而成;乡村小路旁也随处可见黄色的玉米、红色的辣椒、笨重的南瓜……。我吃力的用双手将一个南瓜抱起,真沉啊;河道旁用辣椒“书写”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可真好看啊,让我大开眼界;来到母子井,我又体验水车的工作原理,旁边井上刻着“饮水思源”,代表人要有感恩之心;农夫农耕
体验园,在农民爷爷的指导下,我不仅学会了割稻、打稻;还体验利用机器如何脱粒,玩的可开心了啊,现场还有一头牛正在犁田,让我觉得也很新奇……。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我想如果没有农民的辛苦付出,很难想象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
丰收的心得体会篇2
秋分时节,我们迎来了中国农民丰收节。春种秋收,春华秋实,农民们一年的辛苦耕耘,终在金秋时节收获累累硕果。劳动人民最光荣,也最值得人民尊敬,此刻他们不仅洋溢着收获的喜悦,而且又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节日。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
礼赞丰收节,让农民辛苦耕耘,付出终有收获。农民最朴实,他们敦厚实在、勤劳勇敢,他们“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辛苦耕作,将自己的汗水浇灌在自己的那亩土地上,年复一年生长出希望的果实。他们辛苦付出,就是为了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充足的物质资源,用只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这些辛勤付出的劳动者,在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浪潮中,通过“摸着石头过河”,成为了“稻田里的守望者”,实现了粮食产量连续12年增产,他们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主力军,书写了乡村振兴的壮美诗篇。
礼赞丰收节,让农民努力奋斗,生活更加美好。“丰收”的前提是努力,是奋斗,也是农民的自我成长和价值追求。“天上不会掉馅饼”,所以每一个人要为自己的丰收“撸起袖子加油干”。“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今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年,一切改革利好指向农村,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得到极大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了极大满足,并逐步向小康生活迈进,丰收的日子也是他们美好生活的开始。
礼赞丰收节,让农民紧跟时代,地位得到认可。9月22日,向全国亿万农民祝贺中国农民丰收节表示:“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广大农民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都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一节日的设立,凸显了农业大国的农民情怀,进入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需要把农民作为一项受人尊敬的职业来看待,结合农村农业发展需要,让更多有文化、懂技术的人才进入到新型农民的队伍中来,倾注更多的智力和科技,让农业发展更加多元化、产业化,壮大农业产业发展,真正让农民的地位得到认可,让丰收的寓意得到提升。
丰收的日子承载着四季的酸甜苦辣,留下了岁月印刻的足迹,写满了宁静温馨的'幸福生活。礼赞丰收节,致敬奋斗者,让我们一起迎接“三农”工作中的新挑战,让农民更加受人尊敬,让农业更加有奔头,让农村更加安居乐业。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庆祝丰收、共同致敬劳动、共同感恩大地、共同分享喜悦。
丰收的心得体会篇3
?素问·六节藏象论》所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而五气,五味入五脏各有其相对的选择性.同时,人身之五脏与天地阴阳五行相应,自然界的五时,五方,五化等根据五脏的"嗜欲不同","各有所通".下面我以季节气候为例,浅谈中医养生. 人体不仅自身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与自然环境也保持着统一性.五脏与五时之气相互通应,如心通于夏气,肺通于秋气,肾通于冬气,肝通于春气,脾通于土气.遵循自然界四时的变化规律,养生者必须谨奉天时.据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顺时调摄精神,使起居有常,劳逸适度,饮食调养.
(一)应春温之气以养肝春天万物开始萌芽,自然界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而人体之肝主疏泄,主升发,喜条达而恶抑郁,类似于春天树木生长伸展和生机勃发之性.应春温之气养肝,则气血冲和,五脏安定,生机不息.在精神,饮食,起居方面应注意顺应春气的升发和肝气的畅达之性.晚睡早起,衣着宽松舒适,保持情志舒畅,力戒暴怒忧郁.若郁怒不解,情绪急躁的"木火质",易患眩晕,中风等病症;忧愁日久,郁闷寡欢的"肝郁质",易诱发癌症.因此,应注意情感的疏导,消除不良情绪,以防过极. 风为春季的主气,风气淫胜,伤人致病.春季乍暖还寒,空气湿润,人的皮肤肌腠也渐渐舒张,因此春季极易感受风湿之邪.春季天气多变,不要过早脱掉棉衣,应适当"捂"一段时间,以便身体各个器官能够适应,防止受凉感冒,诱发肺炎,肺气肿.
(二)应夏热之气以养心夏季三月,阳气最盛,万物华实,心在人体为阳脏,火脏,阳气最盛,同气相求,故通与夏季.夏季养生,宜夜卧早起,不厌炎热,心静则凉.夏在志为喜,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倘若因炎炎烈日,心怀不快,心里怒气郁结,则肌腠郁结,营卫不和,最终不利于身体健康.由于酷暑外蒸,人体气血趋向体表,形成了阳气在外,阴气内伏的生理状态.因此,夏季要尽量延长户外活动的时间,使身心符合阳气隆盛的状态,这样可使心脏机能达到最大的扩展,发挥生命潜能.但应该注意适度原则,过量的劳动,运动加之气候炎热,可致大量出汗,会耗散心气或心阳. 夏季人体阳气外趋,毛孔大开,若贪凉很容易引起手足不遂,甚至面瘫.《摄生消息论》指出"不得于星月下露卧,兼使睡着,使人扇风取凉,一时虽快,风人腠理其患最深.贪凉兼汗身当风而卧,多为风痹".
(三)应秋凉之气以养肺时令至秋,天地间阳气日退,阴寒渐深,秋风清肃,草木皆凋,一派肃杀之象.人体肺脏主清肃下行,为阳中之阴,同气相求,通于四时之中的秋季.秋季养生,宜早睡早起,使精神安定,以防秋季肃杀之气侵犯.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秋三月……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初秋之时,尚有夏末之余热,久晴无雨,秋阳以曝,燥与热相合,侵犯人体,往往见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涩,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应注意多喝水,补充水分,以防秋燥太过伤阴.故应多食芝麻,蜂蜜,百合等柔润之品,以润肺生津,养阴清燥.同时,酸味能收敛补肺,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可能少食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一些酸味甘润的果蔬. 深秋近冬,秋之燥气常于冬之寒气相合,侵犯人体.对于素体多湿,痰饮内盛者,在深秋之际要特别注意防寒,以免外感表邪引动内饮,发为咳嗽,胸痞等.支气管哮喘患者尤应注意,因为秋季是哮喘的多发季节.除要注意防寒外,还要注意调节饮食,宜多食具有润肺之功的猪肝,韭菜,南瓜和具有预防感冒之功的大枣,青椒等.
(四)应冬藏之气以养肾冬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的季节,到处一派霜雪严凝,冰凌凛冽之象.自然界的物类,静谧闭藏以度冬.肾为水脏,有润下之性,主藏精,为人体封藏之本.它蕴藏着人体的真阴真阳和生殖之精,虽静藏却孕育着强大的生命力,故以肾应冬.冬季养生,应早睡玩起,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健身运动不应随着气候的变冷而延误或者终止.冬季严寒,寒性凝滞,收引,"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倘若懒于运动,可致气血不畅,关节屈伸不利或四肢厥冷.但锻炼不宜过早,最好待到太阳升起. 根据"秋冬养阴"的原则,冬季应多食补阴潜阳之品,以利阳气潜藏,阴精积蓄.鳖,龟,藕,木耳等护阴之品宜首选,冬令饮食不宜过咸,因咸味入肾,致肾水更寒,扰乱心阳.对于"耐冬不耐夏"的阳虚阴盛体质者,用温热之药,则夏不得发病,此所谓"夏病冬治".素体虚寒者宜选食羊肉,狗肉等温肾壮阳的食物. "嗜欲不同,各有所通".自然四时根据脏腑功能性质不同,有选择性地通应于人体五脏.故人的形体活动,起居作息及神情意志,应与自然界的阴阳有序消长,万物生长收藏相统一,达到"从其根",补养真气,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目的
丰收的心得体会篇4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为农民设立的节日。为什么要设立这样的节日,起码有四重深意。
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三句话精准诠释了“三农”工作的重要性。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雷打不动为“三农”而出,仅此,就足以显现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而设立这样一个节日更是为了进一步强化“三农”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地位,营造重农强农的浓厚氛围,凝聚爱农支农的强大力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农业农村加快发展。
饱含了全国上下对农民群体的深情祝福。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针对一个群体而设立的节日,代表的往往是对一个群体的祝福。今天的农业、农村、农民与过去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种“农民=种地”的单一模式早就一去不复返。种养殖、做电商、搞加工,今天的农民条条大道通丰收。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就是要提醒全国上下不要忘记农民的伟大创造和艰辛付出,深情祝福广大农民大丰收、大增收,过上越来越幸福的美好生活。
高高树立新时代农民的尊严感、荣誉感。民以食为天,不论社会怎么发展,“农业、农村、农民”的重要地位不仅不会改变,而且只会加强——因为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里,永远有放心粮食、新鲜蔬菜以及其他由“农民造”的生产生活必须品。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就是要高高树立新时代农民的尊严感、荣誉感,提升亿万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鲜明传导兴农助农富农的使命责任。“中国农民丰收节”强调的是“丰收”,那么农民的丰收何以才能实现?显然要靠各级各部门切实扛起兴农助农富农的使命责任,唯有真抓实干,带领广大农民奔富路,抓好产业发展,打好脱贫攻坚战,聚力乡村振兴,才有可能实现大丰收、大增收。也只有各级各部门尽到应尽之责,履行应尽使命,才能在“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交出“丰收”的合格答卷。
丰收的心得体会篇5
10月8日,丰顺县召开庆祝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首届中国梅州国际茶业精英峰会总结筹备会议。丰顺县委书记曾永祥主持会议,县委副书记、县长廖茂忠出席会议。
曾永祥指出,此次活动圆满有序顺利举行,体现了梅州特色,作出了丰顺贡献。一是有特点。达成了“文化创新,跨界合作,茶旅共融”的茶人共识,开创了在茶山茶园举办丰收节茶会的先河,体现了“茶旅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二是规模大。吸引了来自22个国家的茶业界、商业界、文化界、科技界、艺术界等领域嘉宾300多人出席,使梅州“嘉应茶”、丰顺高山茶迎来了新的发展起点。三是内容实。通过举办以农民为主体的“庆丰收、乐丰收、享丰收”系列庆祝活动,祝福祖国70华诞,唱响梅州“三好一正”主旋律,展现了 “三农”新成果新面貌新变化。丰顺县获得“国际茶叶魅力之乡”、丰顺高山茶获得“中国气候生态优品” 荣誉称号,茶叶绿色防控示范基地落户丰顺,助推梅州茶产业的科技发展,进一步擦亮了梅州、丰顺绿色生态茶乡的金字招牌。四是宣传广。通过举办媒体推介会、多平台多角度铺天盖地广泛开展宣传,营造了浓厚的活动氛围,向全国观众充分展示了世界客都、革命老区的魅力,展示了丰收喜悦和峰会的丰富精彩。
曾永祥强调,要趁热打铁,认真梳理总结活动成效和成果,吸取好经验好做法,更好地引导带动全县镇村开展喜闻乐见的节日活动,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深厚氛围,激发全县75万干部群众积极主动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努力推动梅州嘉应茶、丰顺高山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一要巩固提炼成果。总结好刷新“梅州速度”、开创“韩山模式”等这些活动亮点和特色,进一步完善提升。二要借鉴好的经验,充分借鉴成功经验,用好各方资源,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充分学习考察全国性、国际性茶叶展会,开拓视野、广交朋友、寻求合作。三要推动融合发展。此次活动科技、文化、人工智能、旅游等领域精英云集韩山,为茶产业由传统经营向跨界发展提供更多的合作机遇,要以此为契机,助力乡村振兴、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及“六城同创”等工作有序开展。
廖茂忠要求,要提高政治站位,继续完善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首届中国梅州国际茶业精英峰会工作总结,对活动进行全面提升,确保内容精炼、内容充实;要巩固好活动成果,为推动梅州嘉应茶、丰顺高山茶产业转型升级、跨界融合、做强做大,努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后花园、休闲地”,实现乡村振兴作出丰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会上,各工作组组长作了总结发言。
丰顺县领导林剑、黄建斐、黄纯忠、梁玉辉、凌晓文、卢佳亮、赵旭、罗裕权、罗小天、钟凌玮、谭杭,以及庆祝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首届中国梅州国际茶业精英峰会丰顺县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各工作组副组长,汤坑镇、北斗镇、建桥镇、龙岗镇、潭江镇党委书记,县财政局、县审计局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丰收的心得体会篇6
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通过师德师风文件和宣传资料的学习,自己有了深深的体会。
要把教育与国家的兴亡、民族的振兴,现代化建设的成败联系起来,才能对教育事业有深刻的认识,并将这认识落实到日常的行动中,才能产生对教育事业的真爱,树立服务学生奉献社会的精神。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只有把学生教育培养好,振兴中华才有希望。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不侮辱、谩骂、歧视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热爱学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树立远大目标,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关键要有较高的素质。必须具备扎实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品德素质、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和能力素质。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参与教育改革,认真总结经验,努力探索教育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工作积极,就是要勇挑重担,埋头苦干,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吃苦耐劳,为教育事业多做贡献。认真负责,根本的一条是对学生成长与成才负责,因此必须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团结互助,一方面教师与教师之间要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另方面教师与学生之间也要团结互助。廉洁从教,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利用职务和工作之便谋取私利,不向学生乱收费,不向学生和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财物。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举止文明礼貌,爱护公共卫生,语言规范健康,禁止粗俗言辞,衣着朴素端庄,随时以一个优秀教育工作者严格要求自己。
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树立较高的威信。教师要重视教育法规的学习,具有依法执教意识,以及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辨识力,要尊重学生,不得变相体罚。
无私地奉献这种师爱,既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又是衡量一位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我们应该长久地拥有年轻的光芒,青春的朝气,蓬勃的活力;我们应当骄傲地招展博大的关爱,美丽的心灵,磊落的胸怀。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
丰收的心得体会篇7
6月2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批复》,同意自20xx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是亿万农民庆祝丰收、享受丰收的节日,也是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生动体现。
党的十九大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可以激发广大农民投身乡村振兴,可以营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良好氛围,可以满足农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利于进一步彰显“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在视察湖北时曾发表重要讲话,要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乡村振兴总体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大力实施“三乡工程”,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落实好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基层组织“五个振兴”任务,学习借鉴浙江好经验好作法,建设好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重要表现。
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利于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农村要发展,根本要依靠亿万农民。要坚持不懈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充分发挥亿万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激发农村活力。“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释放出不断加大农村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的强烈信号,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农民丰收节,让这个目标更加接近。
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利于传承弘扬中华农耕文明和优秀文化传统。以渔樵耕读为代表的农耕文明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生产生活的实践总结,是华夏儿女以不同形式延续下来的精华浓缩并传承至今的一种文化形态,农耕文明所蕴含的精华思想和文化品格在华夏儿女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其衍生出的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邻里相帮等文化精神在今天仍具有时代意义,同时更彰显了我们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风范。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农民的节日,是一个向世人展示中国“三农”状况的窗口,要通过组织开展亿万农民庆丰收、成果展示晒丰收、全民参与享丰收等多种活动,让全社会、全民都感受到丰收的快乐。
丰收的心得体会篇8
金秋时节,三湘四水五谷丰登。在__之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元年,全国第四个农民丰收节即将到来。湖南已连续举办了__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主场分别为“伟人故里”韶山市、“花木之乡”浏阳市柏加镇、产业脱贫示范样板________县菖蒲塘村。丰收的喜悦四处洋溢,农耕文明的时代价值、农民群众的时代风采被充分展露。
金秋,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在希望田野上绘就美丽景色的时刻。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中国农民自豪的节日,通过农事比赛、歌舞表演、成功故事等多种方式,晒丰收、话丰收、享丰收,一方面让农民庆丰年、享成果,另一方面让全社会共同感受乡村振兴的强大魅力,让天下英才汇聚广阔天地,让更多农民看到田野里长出的新希望,为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赋能添力。
以“节”为媒,筑牢农业主体地位。“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要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发展,需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进一步筑牢“农业”的主体地位。在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新阶段,要保持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一致,更需要大力弘扬重农崇农的理念,________增加对种粮大户“真金白银”的奖补,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才能让种粮大户的潜力被挖掘出来,动力更足,在广袤的乡村展开乡村振兴新画卷。
以“节”为媒,擦亮农村产业招牌。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要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尤其需要聚焦产业突围,只有产业更具有优势更有发展前景,才能实现弯道超车,拓宽乡村振兴的新赛道。只有不断擦亮特色产业招牌,农民才能插上致富的翅膀,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新时代新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要以数字赋能、科技赋能为基础,实现机械化生产,让农民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更加自尊自信,让乡村振兴的红利真正惠及他们。
以“节”为媒,网聚农民致富商机。农民丰收节展现农民劳动成果,同时也是宣传“三农”的好时机,聚集人气,带来商机。通过对农民丰收节活动现场直播、电子商务的带动和引领,可以更好地擦亮“农”字品牌,推动“产业+电商+文旅”的现代化农业融合发展,激活乡村振兴新动力。农民丰收节,是一次产销对接的现场,不仅能够让农产品更好地站上舞台,更能够促进农民的收入增加,从而迈好新时期乡村振兴的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