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母亲做的事的心得体会精选8篇

时间:2024-01-20 作者:pUssy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和提炼自己的经验,有了心得体会,我们能够发现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信念,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以下是网客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为母亲做的事的心得体会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

为母亲做的事的心得体会精选8篇

为母亲做的事的心得体会篇1

时至五月,天气乍暖,万物生机盎然,晶莹剔透的槐花铺满了桥山,翠绿的山上,透着点点的雪白,犹如挂满了一串串珍珠,高贵而不失典雅。闻着槐花淡淡的清香,想起了母亲,也想起了母亲做的槐花饭。

我出生在农村,记得小时候,村子里的树很多,各家各户门前门后,都栽有槐树。外公家门口就有好几棵大槐树,当时足足有我的小腰那么粗。那时人们的生活过得还可以,槐花饭也属于是一种休闲佳肴。

每到春季花开之时,雪白的花朵,密密匝匝到挂满枝头,清风拂过,犹如少女飘舞的裙袂;又如天仙下凡,悠然地散发着淡淡清香;又如一串串珍珠,随风轻轻摇曳,洒落的花瓣,好似向人间抛撒丰收的喜悦。远远望去,整个村子都浸在花的海洋,每个角落都弥漫着槐花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

那个时候,我经常往外公家跑,叫着喊着要上树捋槐花。看着一串串象小铃铛一样的花朵,翠绿中略带红点的'花萼,洁白的花瓣,微黄的花蕊,我是直流口水。在树上先是捋上几把,直接塞在嘴里就吃,淡淡的清香,瞬间充满了整个心房。在树上折腾上大半天,好不容易捋了一大堆,就急匆匆地拿回家让母亲做槐花饭。

母亲做的槐花饭,其实很简单。先是用水洗干净,然后用面粉拌匀,放点盐,最后放在大锅上蒸。蒸出来的槐花饭,有多种吃法,我最喜欢用蒜泥辣椒汁蘸着吃,那种清香,那种味道现在想起来都流口水。其实,自从工作以来,回家的次数也少了,父母期盼的眼神,时常徘徊在自己的脑海中。“这槐花饭是你最爱吃的,我都准备好了,就等你回来尝尝。”母亲的话简短朴实,但这里饱含着对儿女的思念,也深藏着对儿女的爱,只是她不善于直接表达,但在儿女心中,这就是最伟大的爱!

一年又一年,儿女们都已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在外奔波;母亲却慢慢变老。母亲陪伴了我们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叛逆的少年,走过了许多坎坷,教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我们伤心流泪的时候,是母亲安慰了我们;我们叛逆疯狂的时候,是母亲包容了我们;我们失败难过的时候,是母亲激励了我们......她现在还牵挂着子女,只想着孩子们在外工作生活,要注意安全,注意身体。可是作为儿女的我们又为母亲想了多少?

又是一年槐花开,此时的我望着漫山的槐花,心里想着什么时候能够让母亲尝尝自己为她亲手做的槐花饭,让她放心,远在他乡的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也希望母亲身体健康,一切都好!

母亲节快到了,自己不能陪在母亲身边,故写下此文,略表思念之情。

为母亲做的事的心得体会篇2

作为现代的女性,我们应如何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对家庭有用的母亲呢

实现从传统角色向现代角色的转变。我们女性必须打破传统父权文化对妇女思想意识的束缚,改变传统社会中我们必须承担的“贤妻良母”的角色,充分发挥我们在管理国家与社会以及在经济、文化、教育建设等方面的应有作用。

实现从传统的人身依附向独立人格的转变。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妇女解放逐渐由政治地位的独立走向经济能力的独立。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妇女社会地位与教育程度不断提高,更加扩大了女性实现自身权利的自由选择空间,促使广大知识女性更加积极地寻找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走向人格的独立。

实现从弱者态势向自助自强的转变。传统父权文化下,男强女弱被视为“天然法则”,然而,当代社会给妇女重建主体意识,驾驭自己命运,实现自身的理想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这是促使当代妇女实现这种转变的外部条件。

我们应将自身发展和对权利实现的要求与社会的进步结合起来,与整个人类的命运结合起来。树立自信、自立、自主、自强的精神理念。这是现代女性实现社会责任的必备素质。只有树立了自信、自立、自主和自强的人,才能产生一种强烈的自我主体意识和百折不挠的意志,从而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有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每个女性都应保持积极的心态,准确把握适合自身发展的坐标系,确立自己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以自身的发展去参与社会并推动社会的发展。

在当代,女性—母亲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提高知识水平,实现自我进步,才能更进一步和广泛地融入社会。

为母亲做的事的心得体会篇3

每当看到妈妈的头上又添了一丝白发,脸上又多了一条皱纹,身为儿女难免会心生感叹:时光流逝,儿女已长大,而母亲的似水年华也一去不返。今年,就将你的真心化为行动,感恩母爱,回报母亲。

所以,我决定为母亲做一件事——洗碗。

晚饭一吃完,我就洗碗了。刚开始的时候,我以为洗碗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可我真正一做才知道要洗个碗也不容易,首先要用水把碗筷冲一遍,然后泡一会儿,只见一些饭渣好象受不住这突如其来的大水,赶紧浮到水面来。而有一些饭渣还粘在碗筷上不肯走,于是,我就用手搓了几下,饭渣便下来了。第二个步骤是真正的洗碗了,再接3/1的水,拿起洗碗布,蘸上洗洁精,就开始用力的擦了起来,之后用水冲碗。冲完后,碗基本上干净了。就这样,第一个由我亲自洗的碗就干净了。之后一碗复一碗,碗就洗好了。

洗碗完后,我感到十分疲惫。这时,我突然感受到了母亲是多么辛劳,却从不怨言。而我,却不为家庭付出,每天却要父母做这做那。

母亲,世间的一切都无法与您的伟大相媲美,一切的文字都无法表达您对我的爱,但我只能用这样的行为来报答一点对您的感恩之情,没有您,我的生活将变得无序,我们的精神将变得无依。

母亲,我深深地祝福您节日快乐。

为母亲做的事的心得体会篇4

六十开外的母亲天性豁达开朗,从她工作了半辈子的单位退休后,就和继父一起来到了市老年大学,她做了腰鼓班的学员,每天雷打不动的时间精神抖擞的舞弄着那只红色的小腰鼓。而继父则在她旁边的教室里练习书法。经常可以看到母亲一身鲜艳的彩衣彩裤和一群老太太热火朝卓诗尼官网天的奔波在各个热闹的社区。而继父的书法又被我当成宝贝似的张帖在家中的墙上,却怎么也不会相信这一对满脸神彩奕奕、慈眉善目的老人是我十二年前想要舍弃的亲情。

母爱犹如一艘月亮似的小船,承载了太多太多的苦辣酸甜,母爱又犹如一弯清澈的温馨港湾,用她最博大的胸怀包容了我太多太多曾经对她犯下的不可饶恕的错误。两年,七百多个日日夜夜,我用刻意伪装出来的坚强故意的冷淡她、疏远她。用我利剑似的锋芒不恭不敬的刺伤她那颗本已脆弱的心。两年,七百多个日日夜夜,母亲,这个世界上最圣洁、最崇高的称呼却被无知的我刻意的从心底里抹杀,固执的不愿也不想再从内心的深处呼唤一声这个世界上我最亲的人。

当那个微风吹遍了桃红绿柳的季节,当母亲一改往日淡淡的忧伤,一展往日紧锁的愁眉,久违的笑容又重新绽放在脸上的时候,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轻轻的抽去了我赖以生存的心底里那根细细的情亲丝,又仿佛是上苍投下的一道阴影,让我的世界刹时变得暗淡无光,母亲的再婚,击碎了我心中对她无尽的眷恋和崇拜,一直让我引以为傲,细腻委婉的慈母形象在我心目中一落千丈,我不理解她为何短短的三年时间就把和她相亲相爱,同甘共苦的那个人不知放在了何处境地,难道说:曾经度过的一切美好时光会随着父亲的离去变得烟消云散吗?我自怨自哀的认定自己从此以后就是个没人疼,没人爱的孤儿。从来都不知道,怨恨会扭曲一个人的灵魂,那一阵,我仿佛被魔鬼附了身,变得极其不可理喻,曾经那个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的小姑娘就象一个迷途的孩子在黑暗中摸索,找不到回家的路。我用沉默,无言的抗议母亲的背信弃义,我用冷眼和不屑看着属于他们的所谓幸福,我用自以为是不走入她的新家报复着母亲的眼泪。现在想来,我那个时候是多么的幼稚和无知啊。为了摆脱这无尽的烦恼,让自己的心灵找到一个安静的所在,我不顾母亲的眼泪和姐姐的劝阻,毅然背起简单的.行囊,独自住进了离家不远的学校,在这里与书本做了闺中伴,与笔墨结成骨肉亲,用心锁把那颗孤傲的心紧紧栓住,把心酿成精致的标本精心的收藏起来。轻易不再给别人展示,用孤独掩饰着自己的悲伤,把因恨和思念交织起来的眼泪留给了无边的黑夜。就这样度过了一天又一天,无数次母亲在我倔强而又固执当中一次又一次的折返她日渐消瘦的背影。

都说时间是医治心灵创伤的最好良药,割舍不断的是血浓于水的亲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怨恨化成了思念慢慢的占据了我的心,当听说母亲躺在病榻上,手里还紧紧撰着我一张幼时的照片,于昏迷中还在含糊不清的叫着阿囡的时候,所有的伪装就象轰然倒塌的堡垒,在一刹那间崩溃。真害怕母亲就此真的丢下我不管不顾。双膝跪在尘埃,用我最虔诚的眼泪默默的祈祷仁慈的上帝给我一次弥补过失的机会,不要让我抱憾终身。当我紧紧的拉住母亲青筋虬突的双手,看着母亲两鬓早生的华发,想起数九寒冻,夏日炎炎母亲用心给我送去的吃、用、穿、带、被我毫不留情的退回给她的时候,想起她独自忧伤的背转身偷布意坊官网偷的擦去满脸泪水的时候。我知道我错了、彻底的错了。倘若上天愿意给我一次补过的机会,我愿意用我毕生的爱来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因为世上千般爱,唯有母爱最神圣。世上千般情,唯有亲情如磐石。许是我的虔诚感动了上苍,母亲一个月后终于离开了医院,回到了我们的家中。

借此母亲节到来之际,千言万语伴着奔涌而出的眼泪只化成一句话:“妈妈”!原谅我。原谅您任性、不懂事的女儿。

为母亲做的事的心得体会篇5

“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发现母亲》读后感

做了十几年教师,已是四岁孩子的妈妈,一直觉得自己懂教育,可拜读了王华东的《发现母亲》后,我如坐针毡,因为我又发现了自己的浅薄。一般会被认为,《发现母亲》是一本讲早期教育的书,倒不如说它是讲全面教育的书,更确切点说是讲根本教育的书。作者以理想主义的热情,发现了母亲的伟大作用--“母亲的素质决定着民族的未来和命运”,或者说:“左右国民命运的是母亲的教育”,“母亲,只有母亲,才是创造历史的正直动力”。他用诗一般的语言概括为:“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

多年来,我一直关注着学校教育,对儿子的学前教育自我感觉也良好。可《发现母亲》不仅让我看到了自己荒废了许多对儿子早期教育的大好时光,而且也让我找到了那些学校教育顽疾难以治愈的症结----家庭教育的薄弱。《发现母亲》让我对家庭教育又有了更深的理解。一、不能忘却的悲剧令人心酸的往事。王华东出生于1963年,出生后不到半年,便因母亲的长病被送到了外祖父家,一住就是十年。等他再次返回父母身边时,迎接他的家庭气氛比当时全国的气氛还要沉闷。父亲是被_的走资派,父母微薄的工资要养活包括他在内的三个男孩子,本来就很低的生活水平,又增加了一个“费衣费鞋只会吃饭不会做事”的饭桶。更糟糕的是由于外公外婆多年的溺爱,使他更难“入家随俗”了,他搅乱了原有的家庭秩序。从被父亲“打服”的那一天开始,他就在心灵深处对抗着这个家,对抗着父母。“家是令我恐惧的地狱!家的外面永远是美丽的,离家越远,这种美丽越动人!”“随着年岁的增长,这种敌对不仅没有消除,相反更加仇恨”“我考大学的烈动因,就是要远远的离开这个家”。

为了减轻心中的压抑,我不想继续整理那些悲剧。其实,天底下的许多悲剧,都是可以避免的,特别是由教育不当产生的悲剧。提高教育水平是提升人类素质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正在进行这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全国上下从教材到教育理念,从教育方法到教育设备等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教育的确在改变,而且已初见成效。但是,受王华东老师的启发,我认为我们的教育改革,少了很重要的一部分,那就是家庭教育。我们不妨做个试验,把一个孩子从小到大学习生涯中的老师换一换(可以换换班级),也就是换成同时代的其他教师,我想结局一般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为同样环境下,社会对教师的要求都是统一的,老师的素质虽有高低之分,但是相差不会很大,每位老师最低标准也要拥有教师资格证。而如果把一个刚生下来的孩子送到一个不同环境的家庭里去养育,孩子将来的结局肯定会与亲生姐弟大相径庭。我们都能看到,从一个家庭里走出来的几个孩子都有惊人的相似,除了遗传素质的影响之外,更重要的是在后天接受了相同家庭教育的影响。

目前,我们的学校教育有各级的政治机构、专业机构在引领,有众多的家长和监督部门在监督,这些都促进了学校教育的质量。可家庭教育呢,有哪个专业机构和部门在监督评价检查每个家庭的教育情况呢?父母教育水平提升只是一种自发行为,有多少不具备做父母资格的人正在为人父母呢?其家庭教育的效果自然相差悬殊。所以,我国的家庭教育的水平不足,已经严重影响到学校教育的发展,影响着人的素质的提升。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下,人才才能大批地涌现,教育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价值,否则,再好的学校教育也像一个跷脚走路的残疾人,它永远难以发挥出速度和水平!

?发现母亲》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用他自序中的话:“愿天下人共读之,不仅仅是读这本书,甚至就不是读这本书--而是读父亲、母亲这样的大书,而是读做人、做高尚的人这样的大书。因此,不仅愿天下人共读之,更愿天下人共勉之、共行之。”

最后,我用此书后记最后一句作结:“每一个母亲都有一个好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好母亲”!

寒假期间读了《发现母亲》这本书,把80万字的书读完,应该也需要一番功夫,但我还是非常着迷的把它“啃”完了,细细回味,觉得它确实值得一读。一是敬佩作者不但文才好,而且更重视通过事实、实例和各种实验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让人不得不信服;二是感觉自己这方面了解的太少,看到这本书有些晚了,错过了教育孩子的时期,(三岁决定人的一生)但不管怎样说,因为毕竟我们是做教师的,我们可以把我们的学生当成是我们的孩子般的来爱护、教育。读了此书,有3点很值得共享。

一、所谓让孩子玩,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同样是搭积木,在开始是让孩子训练手的灵巧性,在稍大之后可以告诉每一块积木的作用,一个5岁的孩子和一个3岁的孩子在搭积木时不应该是一个层次上的,但现在孩子却是如此,这就是如同孩子在上课,而老师每天只让孩子念同样的课文,因此,孩子的玩不应该是“瞎玩”,至少不应该全部是“瞎玩”,应该是有目的的,是睁着眼睛的玩。做为一名母亲,我们经常提到的一个观点就是让孩子尽情的“玩”吧,“玩”就是孩子的第一任务,这我很赞同,读了《发现母亲》的书,我开始意识到“玩”的真正意义和价值。自己的生活中,也立志做个好母亲,好好的陪孩子玩,还要赋予“玩”丰富的内容,我想我会做到的。

二、铃木镇一认为要改掉坏习惯是不可能的,能做的便是培养正确的习惯以超越它。

确实是,一个坏习惯是很难改正的,他是学生长久以来养成的习惯,特别是坏习惯往往有它优越舒适的特性,很难让学生一次改正,但我们可以给学生一个过程,经常的在孩子的耳边提醒,以督促他们形成好习惯,超越坏习惯,我想经过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孩子也许就能体会到自己的成功与进步了。

三、家校结合的方法:冷静的帮助孩子分析自己的错误,启发孩子理解老师的心情,指出老师是关心和爱护他的,老师虽然生气,只要他认真改正错误,老师就会欢迎,同时,母亲要把孩子改正错误的决心转告老师,让老师对孩子不抱成见。对孩子的进步充满信心。

做为一名教育者,我们要经常的跟家长打交道,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良方,有时会把孩子的错误毫无保留的告诉家长,而很多家长处理问题的方式是不同的,有的直接就在老师面前揍孩子了,有的回到家里训,有的则能处理的很科学。所以,我们还有义务去感化,甚至是教育家长,正确的面对孩子的错误,用科学的家校结合的方法去管理和培养孩子。

书中倡导的好:教育应该同孩子一道成长!教师是教育的执行者之一,我们也该一道成长了,给自己的孩子做个榜样,更给身边的孩子做个榜样!

为母亲做的事的心得体会篇6

这一学期我们二年级开展了许多活动,真正起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的。现将本学期的班级课外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学生的课外活动,是对课堂学习的延伸、补充、发展,具有广泛的、深刻的、生动的教育效能,可以丰富学生精神生活,陶冶情操,可以使学生学到多种新鲜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的智能。本着这样的目的和原则,认真组织和开展了本学期的课外活动,

二、开展活动情况及效果

1、体育活动方面。主要是根据学校的安排,进行了各类体育活动,适当根据班级实际涉及锻炼学生团结能力的游戏等,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了运动水平,活跃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下学期,将加大组织力度,与负责的班委成员共同磋商,争取大家的意见,实现寓教于乐的效果。

2、美术方面。与美术教师协商、协调,主要进行了相关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并通过活动培养和选拔一些有特长的学生,发展学生的特长。本班的几名学生在绘画、书法、素描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并在学校举行的活动中成绩优异,下学期,要继续搞好这方面的活动,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发展更多的特长生。

3、音乐方面。与音乐老师协商,本学期主要是组织学生开展了音乐欣赏等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并进行了革命教育、爱国教育。

4、开展了以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活动内容上做到了尽量丰富一些,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多样的方式,用竞赛、比拼的方式进行,使学生更有兴趣参加课外活动。

5、努力的建立了与第一课堂紧密配合的学科小组,如开展了语文、数学等方面的

6、把课外活动作为教育的阵地,对学生进行了集体主义观念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7、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在本学期的课外活动过程中的没有发生学生安全事故。

8、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做好了各种时令性的`工作。总之,在本学期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很多不足,下学期,我们将扬长避短,把班级课外活动搞的更有特色,让班级课外活动发挥出独特的优势,为教育教学推波助澜。

为母亲做的事的心得体会篇7

母亲节”马上就要到了,老师决定在班级内举办一次“我的好妈妈”照片展,让我们每个人从家里带一张妈妈的照片到学校。

放学铃声一响,我便飞也似的跑回家,翻箱倒柜地找出了家里所有的相册,开始一本一本地搜索。可是一连翻了两本相册,发现里面的照片不是我的就是妹妹的,要不然就是全家的合影,根本没有妈妈单独的照片啊!我不甘心,继续寻找。

哈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几乎翻遍了所有的相册后,我终于找到了妈妈的独照。这张照片还是我拍的呢。那是去年我们去外婆家,我为了提高自己的摄影水平,缠着妈妈给我做模特,拍下了这张照片。照片中的妈妈剪着一头短发,并不柔顺的发问闪现着丝丝白发,蜡黄的脸上布满了星星点点的雀斑,一道道皱纹爬满了眼角。一件白色的外套穿在身上显得有些臃肿。

看着看着,我的高兴劲儿竟消失了。如果我拿这张照片去学校,大家看到妈妈的照片会怎么想呢?大家肯定都会带着自己妈妈最美的照片,而我却……不行,我也得带一张妈妈最美的照片!

于是,我立马跑到厨房,对正在做晚饭的妈妈说:“妈,你有以前的照片吗?”

“什么照片?”妈妈头也没抬地问。

“就是你年轻时的照片啊!”我兴奋地问着。

“哦,你拿它干什么?”妈妈终于停下了手里的活儿,抬起头笑眯眯地看着我,“倒是有一些以前的照片,你看行不行?”

“好嘞!”我跟着老妈跑进了卧室。只见她小心翼翼地打开了一个陈旧的小箱子,拿出一沓照片。嘿,都是老妈年轻时的`照片!

“这些照片都是没生你和你妹妹前拍的,你自己看吧!”妈妈说完,又径直走向厨房。

我细细地端详着这些照片,没想到,妈妈年轻时那么漂亮!瞧,一头乌黑发亮的长发像瀑布一般垂到肩上,长长的鹅蛋脸上镶嵌着一双有神的大眼睛,光滑细嫩的皮肤泛着淡淡的红晕。高挑的身材,合身的衣裙,怎么看怎么漂亮!

我又拿起刚才的那张照片,对比着妈妈截然不同的两张照片,我沉默了……

是啊,年轻时的妈妈是那么的美丽动人。可现在呢?那些曾经属于她的美丽都跑到哪里去了?对,都倾注在了我们身上!早早儿起来为我们做早饭的是她;每天接送我们上下学的是她;我们生病住院时陪伴照料我们的是她;一天的忙碌工作后在厨房里操劳的还是她……她的白发为我们而生,她的皱纹为我们而长,她的青春为我们而逝!有这样的好妈妈,作为女儿的我,又有什么理由嫌弃呢?

为母亲做的事的心得体会篇8

读了季老的《怀念母亲》,让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在季老的笔下,他描写出失去生母的悲痛欲绝,以及留学他乡时对祖国母亲的深深思念。在留学期间,他对祖国母亲魂牵梦萦,每天盼望回到祖国。季老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他先从日记中摘录思念母亲的文字。后来,又摘录散文《寻梦》中思念母亲的文字。季老用这些文字,表达了他对亲生母亲崇高的敬意和对祖国母亲真挚的爱慕。

读了《怀念母亲》,我更深地感受到母爱有多伟大,我是多么地依赖母亲。“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人啊,总是在失去之后才会懂得珍惜。总到失去母亲后,才会愧疚。到那时,才会发现母亲给予我们太多,而我们回报得太少。想到这里,我暗下决心:在学校,我会认真学习,不辜负母亲的殷切期望。放学回家后,我会珍惜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光。我要学会为母亲分担家务,多和母亲说几句贴心的话,做母亲的“贴心小棉袄”。从今以后,我一定会好好孝敬自己的母亲。

虽然,我未尝过思念祖国母亲是什么滋味。一想起那些海外华侨人士,想起他们,我便能感受到他们思念祖国母亲的心情。今后,也许我没有机会出国,但我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好好报效我的祖国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