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6观看心得体会精选7篇

时间:2023-11-07 作者:tddiction

重视起体会的写作,才能让我们更好地阐述个人观点,写心得体会是以自身的语言为主,表达自己的看法,下面是网客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榜样6观看心得体会精选7篇,感谢您的参阅。

榜样6观看心得体会精选7篇

榜样6观看心得体会篇1

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劳动者最光荣”感谢酒店给我这次机会,因为沃尔德大酒店成立至今所取得各种成绩都是沃尔德大酒店的每一位员工辛勤的劳动结晶,因此我赞美劳动,赞美劳动者,劳动者是最光荣的。

记得上小学时,老师教会了一首《劳动者最光荣》的歌曲,最喜欢其中的那句“幸福的生活在哪里要靠劳动来创造”那时候我只把劳动简单的理解为“劳作”局限于每周一次的劳动课。多年以后,成长为了千万劳动者中的一员,才深深的体会到生活的多味,劳动是艰辛的、劳动是汗水,是欢笑、是苦涩、是甜蜜、是给予、更是幸福,有一份劳动,就有一份收获。你给生活付出了多少耕耘,生活就会回报你多少果实,你就会拥有多少快乐与幸福,对于企业也是如此。

沃尔德每上一个台阶,都有一个新的进步,从而形成了今天的风貌,这些是沃尔德各级管理者,基层员工的汗水所铸成的,酒店的每一位员工对自己的工作都非常认真,以确保自己的工作让每一位顾客满意,正是有了这批优秀劳动者,酒店才能走到现在,只是我们酒店全体员工共同努力,自助者天助也,我们必定可以勇往直前,双手是用来劳动的,劳动帮我们创造幸福的生活,有很多人们默默无闻的靠自己全部的力量去拼搏,去进取,去创造,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没有声名显赫的地位,他们同样享受着劳动带来的幸福和快乐,甚至还要充实,因为幸福不仅只与物质有关!劳动者是光荣的,劳动者是幸福的,作为沃尔德的一员,我们更加深切的体会到一点!

我们的生活正是因为有了劳动者的存在,他们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一切一切才会变得美好!职业不分高低贵贱,但是无论我们干的那一行,我相信大家和我一样都深深的爱着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工作,服务于别人,服务于社会,开心每一天,作一个平常的我,一个有能力的我,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展示自我,真正的做到实力就有魅力,快乐于我同在,谢谢大家。

榜样6观看心得体会篇2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榜样6》(建党100周年特别节目),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彰显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榜样身上忠诚质朴的崇高品格具有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是社会崇德向善、推动时代发展的澎湃动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广大党员干部要从榜样的典型事迹中汲取奋进力量,让榜样的“逆行”之美直抵心间,振奋干事创业精气神,在新的赶考路上焕发新气象、激发新作为。

在“无私奉献”中焕发光彩,增强“逆境突围”的意志。

奉献精神何其美,初心如磐何其坚,榜样无畏无私、无怨无悔,这是一种“美美与共”的时代大美,这是一种“无坚不摧”的钢铁之力。从扎根边防、捍卫国土的祁发宝到扎根边防、坚守哨岗的魏德友,从为工作废寝忘食、躬身实干的孙金娣到为国铸盾、无私付出的'陈定昌,他们是时代前行的“勇为先锋”,是热血鏖战的“铁血尖兵”,崇德向善、砥砺初心,用无私奉献的精神汇聚起“时代大美”,矗立起精神丰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向榜样看齐,把青春的力量、生命的力量熔铸成守护的力量,用坚守诠释热爱,用奉献担当使命,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以“忘我”之姿激荡起推动发展跨越的滚滚洪流,在平凡的岗位上忘我工作、倾情奉献,在每项工作中倾注心血、担当作为,在急难险重的任务中“勇于突围”,让为民实践“更加出彩”。

在“拼搏奋斗”中凝聚力量,激发“逆流而进”的力量。

拼搏奋斗是“开渠”的钢钎、“燃灯”的灯芯,让渠畅源流、灯燃烈焰。一点一滴干好事业,一砖一石筑成业绩,埋头苦干、逆流而上,时代榜样用奋斗扛起历史责任、创造时代荣光,更用奋斗留下了前行足迹、青春印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使命与担当。榜样为我们树立起奋进新征程的标杆,时代呼唤我们继续奋斗、再创荣光。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铭记榜样的名字,更要铭记他们的“奋斗之心”,学在深处、干在实处,用生命和热血唱响“奋斗之歌”,向梦想“大步迈”,与时代“齐步走”,和群众“同向行”,吹响同心共进的“冲锋号”。要向着目标勇毅前行,在实践中锤炼登山过河的“脚力”、见微知著的“眼力”、善于谋断的“脑力”,全面磨砺“勇智谋能”,因时、因势、因事、因效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为强国伟业注入“钢筑铁浇”的力量,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开拓者。

在“爱国情怀”中彰显大义,激扬“逆风奔跑”的豪情。

最辛苦的边防、最吃劲的岗位、最清寂的山林,时代榜样“清一色”的选择,彰显了“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他们用最真挚的情怀、最笃定的信念写下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心的力量是“聚”起来的,行动的力量是“筑”起来的,对国家的深厚情感在面对疫情时是“铜墙铁壁”的力量,在面对风雨时是“穿越洪流”的力量,在面对前进道路上的交织的各种考验与挑战时是“克难制胜”的力量。在新的赶考路上,党员干部要无惧“寒彻骨”、不怕“火淬炼”、敢啃“硬骨头”,立足本职工作立德强能、增信强志,发扬“拼了命也要干”的“当代愚公”精神;展望发展道路紧握“方向盘”,勇开“顶风船”,敢于与风险挑战“正面交锋”,在新的百年征程上奋勇搏击,将全部力量融入复兴伟业的精神血脉和壮阔征程中,创造出更大的时代荣光。

榜样6观看心得体会篇3

窗外的雨越下越大,雨停后路可就难走了。这使我又想起了她—— 一个值得我学习的同学。她是从一个偏远的农村来的,长得矮而瘦,扎着两条似乎永远也长不了的小辫子,衣服总是土里土气的,看去一副十足的“农村样”。她没有朋友:男同学爱讥笑她,捉弄她;女同学爱在她身后指指点点,议论她的“土”,议论她身上的怪味儿。这时,她总是缩起身子,低着头,默默地任由别人说。她的学习也不怎样,各科平平。一句话,她是个毫不起眼的“土同学”。但有一天,却改变了我对她的看法。

那是一个雨后的早晨。我和几个女同学一块儿上学,路上又遇见了她。她似乎预感到我们又要嘲笑她,于是低着头,默默地闪在一边。我往她身上一看,嘿,真个发现新大陆了!我嚷嚷起来:“哟,今天?土同学?怎么?新潮?起来了?穿一套新的花衣裳呢!还有新鞋哦!”其他同学随之也叽叽喳喳起来。她那身衣服,虽是新的,但穿在她身上还是有那么一点儿“土”味。而那双白鞋,对她来说,可是最好的了。

她听了我们的讥讽,望了我们一眼,又低下了头,脸也一下子变得红通通的了。这次不知怎的,我隐隐感到一丝愧意。

我们一伙继续走着,她默默地跟在我们后面。没多久,我们停住了。前面的一小截路是泥路。一下雨,地上满是泥浆,烂稀稀的。一个同学建议道:“找些砖头来,一块块铺过去就行了。”最后还少不了讽刺那站在一边的她两句,“可千万不要弄脏人家的新鞋子喔,哈……”我们笑着,散开去寻找砖头。她仍站在那儿,一动没动,定定地望着几米长的稀泥路。我们找了一会儿,可这儿除了泥浆和杂草,一块断砖也没有,我们只有干着急。

一直没有出声的她,一脚踩入泥浆中,又左右挪了挪,“你们跟着我走吧!”啊!她是为我们踩出一条路,为的是我们在后面走时,脚印的空间大些,不容易沾上泥。可她那双鞋,那双她刚穿的'新鞋,却变成了“泥鞋。我们惊呆了,没想到她竟会这样做。好一阵子才醒悟过来,便随着她的脚印一步一步向前走。

快走出这一截泥路时,她突然脚下一滑,跌坐在泥浆中,新裤子溅满了泥。同伴们都站着不敢动。不知是一股什么力量,促使我不顾泥浆,走到她面前,伸出手去拉她。她正要把满是泥的手递给我,却又犹豫了,忽地缩了回去。她憨笑道:“我……我的手太脏了。”

回到学校,大家见她下半身全是泥,越发讥笑:“你可真是个名副其实的?土乡巴?呀!”她默默回到座位上什么话也没有说。这时,我的心头升起了一种异样的感觉。

从这件事我感到了她淳朴和高尚,此后便十分敬佩她。现在虽然我与她离别几年了,但她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不可磨灭的。她教会我应如何待人,她成了我生活中的榜样。

榜样6观看心得体会篇4

在2020年春节即将到来的时候,突然一种不明原因的肺炎在武汉爆发,它被称为新型冠状病毒,因为形状像冠状而得名。

它的爆发是因为人们吃野生动物引发的,早在2003年的时候,就是因为人们的贪吃,吃了果子狸引发了非典,在2020年也是因为人们的贪吃野生动物,引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具有人传人的特性。

疫情“吹哨人”

在新型冠状病毒爆发之前,有一些人得了一些不明情况的病,那些得了这种病的病人都一直咳嗽,发热,头疼。医生李文亮发现了它是一种新的病毒,他在第一时间,说了出来。但是很多人都不信,不听从他的劝告,不戴口罩,出门玩耍,李文亮,最后他也染上了这种新型冠中病毒,不幸去世。他是英雄,他是真正的英雄。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在疫情爆发后,有多少医护人员自愿报名支援武汉,人们集体捐款,支援武汉,捐赠医疗物资。有些,酒店为医护人员免费开放,一些饭店免费为在前线抗战的医护人员每天提供早中晚,三顿饭。当在医院不够的时候,许多普通人自愿报名建设医院。他们日以继夜不停地工作,终于在短短的十天内盖好了两座医院,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十天,整整十天,完成了建设两座医院的壮举。不和家人团聚,而是选择建设医院,这是一种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医护人员他们也选择舍小家顾大家,放弃与家人团聚在前线抗疫。他们是英雄,都是真正的英雄。

温暖在我心

在疫情期间,有许多护士在为了方便穿防护服,把自己一头乌黑亮丽的秀发剪掉,这是她们最美丽的样子。有许多人都向武汉捐赠医疗物资,是许许多多的普通人在守护我们的生命。他们的举动都温暖着我的心。

雨天终会过去,晴天终会到来。现在雨天渐渐好转,但是我们还要打起雨伞,不让每一滴雨水浸湿我们的身体,抗疫人员,你们都是我心中的英雄!

榜样6观看心得体会篇5

张桂梅创办女子高中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众多适龄失学女孩的上学问题,帮助她们走出闭塞的村落,去追寻属于自己的青春和梦想。可当无法保障学生安全的时候,何谈追逐梦想?

对此,为保障新招收100名学生的安全,张桂梅便带着全校的女老师和学生一起走进了教室,利用桌椅晚上搭成简易“宿舍”,白天教学,晚上休息。同时,又安排学校里的男老师在教学楼的楼梯间搭起“木板床”,轮流值守校园安全工作,全体教师为学生筑起了安全保障第一关。

当张桂梅决心要创办女子高中之时,便知其一路坎坷,在这样的环境里,全校仅有的17名教职员工中有9名相继辞职离开,100名学生有6名提出转学,这些情况让创办女子高中初期本就步履维艰的张桂梅更是雪上加霜。

只招收贫困家庭女孩?免除学杂费的办学制度?女子高中能否办得下去?面对社会上的质疑声,张桂梅鼓励大家:“留下的8名老师中有6名共产党员,只要党员在阵地就在,女子高中这块教育扶贫阵地一定守得住。”

张桂梅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所以,即使遇到再多的挫折,她也没有放弃建立女子中学的决心。

2008年9月,在张桂梅老师的不懈努力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下,全国惟一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华坪女子中学终于顺利成立。

榜样6观看心得体会篇6

据共产党员网消息,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下发《关于认真做好专题节目宣传学习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把组织学习《榜样》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并确保学习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何谓“榜样”?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榜样,常指一种理想人格。而在现实生活中,榜样就是有高风峻节,能起表率效用的人,这其中就不乏优秀的党员干部。俗话说:品德是为政之本,也是做人之要。《榜样》播出后,4位党员嘉宾和7位“两优一先”典型各自的讲述,引起了观众不同的感触,这里面既有县处级退休干部,又有普通党员代表,一个个鲜活的感人事例,触动着每一个党员群众的心坎,有网友观看之后曾发出:“这样的奉献和信仰,在这个时代太少见了”的感慨。确实,在这个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更需要一批榜样的力量来激扬正气,传递社会正能量。

没有追求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人生;没有奉献的生命,是黯淡无光的生命。对于党员干部而言,从政榜样有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时刻“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孔繁森“视名称安危淡似狮泉河水,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四有”书记谷文昌“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知之愈深,行之愈坚,党员干部只有自觉向榜样看齐,向标杆校正,才能更好地在为人民服务中实现自我价值。

柳青在《创业史》中说道:“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这同样是在警示我们,人的一生只有“直叙”,没有“插叙”,更不会有“倒叙”,所以更要“扣好人生的每一粒扣子”,党员干部生活中要自觉向榜样看齐,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充足的干劲和更加顽强的毅力投身到脱贫攻坚伟大事业当中,通过层层传递“榜样”的力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入脑入心。

看完专题片,仿佛之前很多的疑惑顿时豁然开朗。一幕幕关于初心和坚持的画面,一句句令人深思的话语,让我陷入了对自己的一些反省以及感悟。

初心见于担当。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急关头豁得出来,这是共产党人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事业的担当作为。

榜样在前,重在学、做。学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做默默无闻的螺丝钉。作为基层的党员职工,要甘做一颗“螺丝钉”,组织需要我们去哪里,我们就钉在哪里。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不仅要钉,更要钻,扎得越深,越能负重,越能担当,越能无愧于组织。在水利事业的窗口上埋头干事、低头服务,做一头任劳任怨的“老黄牛”。要学创新,做引领时代的“弄潮儿”。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工作思路,不断思考如何可以更好地改善水质、宣传好水文化,把群众、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平凡的岗位上不甘于平凡。

那些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物事迹,是党员干部学习先进精神的教材,也是映射人们思想的一面镜子。榜样,一个让人无不向往的身份,其中包含着种.种值得学习的品质精神。我们要把这些榜样人物当作我们干工作的模范,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充足的干劲和更加顽强的毅力投身到工作中,让榜样的精神,把我们带回最初、把我们带向更远,带着这份初心在岗位上创造更多价值。

榜样6观看心得体会篇7

?榜样6》后,我得到了一些感悟。

张桂梅,像一团火、一盏灯、一颗星,燃烧着、闪烁着、散发出爱的光芒,向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播撒希望的种子,引领她们走出大山。在她身上,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勇担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的使命,她以自己的行动和忠诚诠释基层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展现了新时期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仁心大爱和大公无私的崇高品质。

一个心愿: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

60岁后,能够干什么?

多数人是退休回家,含饴弄孙,悠闲自适。但在张桂梅眼中,60岁则是焕发生机活力的又一个起点,培养山区贫困家庭女学生的第二春。

我一定要让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学生考上清华、北大,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今年62岁的张桂梅激情满怀地向记者规划着未来。

随着年岁的增长,张桂梅非但没有放缓将贫困山区女学生带出大山的节奏,反而增加了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

每天5点半起床的张老师,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教师韦堂云说,每天早上,叫完学生集合后,张老师回到办公室一边啃馒头一边开始处理日常事务,等忙完手里的活,她还要去各个教室检查,常常没有一个完整的早餐时间。

很多人问张桂梅,华坪女子高中建校以来,你已经帮助了1500多名山区贫困学子走出大山,还把自己获得的'70多万元奖金全部捐献给贫困山区,丽江华坪女子高中也连续10年获得了丽江市高考综合第一的好成绩,如今都这把年纪了,有必要这么拼吗?

我没时间了,多抢一点时间,多培养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就是多作一份贡献,特别是要培养出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张桂梅说。

身体本就不好,还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张桂梅全身时常疼得动不了,可她却瞒着所有人,吃点止痛药,稍好一些,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今年3月,张桂梅再一次住院。医生要求静养。这对视时间如生命的张桂梅来说,简直和病痛一样难受:静养,把我照顾管理学生的权利都夺走了,这样干待着,太浪费时间!

好不容易熬过了3天3夜,张桂梅稍微缓过劲来,没等医院同意出院,她就自己偷偷跑回学校。孩子考上好学校,就是最好的药!我一定要培养出能上清华、北大的女学生。说话间,张桂梅的眼睛里闪烁着充满希望的光芒。

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让张桂梅忘记了病痛,忘记了年龄,使她浑身充满了力量。为了学生,她长期带病坚持工作,几次晕倒在讲台上,而每一次张桂梅都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始终坚持把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命运放在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