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6篇

时间:2023-07-01 作者:Kris

心得体会是一种把我们脑海里的感受用文字保留下来的文字报告,想要让自己得到更多进步和成长,必须将体会写得有条理,下面是网客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暑假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6篇,感谢您的参阅。

暑假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6篇

暑假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篇1

8月26日至30日,我校组织了xx年暑期师德学习活动。在这几天里我们学习了市教育局规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并集中听取了吴副局长主讲的关于国家当前形势的分析主题报告,在这些日子的学习过程中,使我对教师这个职业和教师的师德素养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一下是我这5天以来的暑假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师德培训心得一.热爱教育事业是师德的核心

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寂寞,甘于辛劳的。就像本校的黄淑微老师和金燕燕老师一样,在班主任的位置上数十年如一日的默默耕耘。她们心系学生,勤勤恳恳的在自己的岗位做着简单却又繁琐的工作,这种忘我的崇高精神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必须学习的,也是师德的首要条件。

师德培训心得二.热爱学生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的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塑造师,要想教人必须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只有以身作则、爱岗敬业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同时,教师的职业是一份特殊的职业,这个职业有苦也有乐,有得也有失。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是我们每个教师努力的方向。我们要明白: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教书育人的功能。

师德培训心得三.做好本职工作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而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部分,其特殊性不仅仅在于它是一门身体力行,培养学生健康体魄的特殊学科,最主要的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体育健教学不仅仅要使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还要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身为体育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正确锻炼的方法,还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挫折时积极面对挫折,解决困难的能力。因此,我们不能因为社会或学校对体育这门学科的错误观念而忘记身为教师的责任,忽略自己的本职工作。

师德培训心得四.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在20世纪的新时代,我们更深刻的体会到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的状态,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很快就会落后于课堂实践的要求。面对当今时代的发展,教师要走在时代和学生发展的前头。做到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因此,我们要勤于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入研究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把教育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中,使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在我们的课堂上完整地统一起来。同时,要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恰当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教学知识的传授与创新思想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以创新求取的精神,积极开展教育和科学研究。在耕耘中拓展视野,在执教过程中提炼师艺,升华师德。

承然,教育工作是辛苦而单调的,每天都进行着大量的平凡琐碎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着备课、上课、管理班级等同样的事情。但一年树木,百年树人。为了这个远大的目标,我们会立足现今,着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寂寞,以各位先进教师为榜样,在教育教学的工作实践中,用高标准的师德观念,规范自身的行为,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出不平凡的力量。

暑假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篇2

7月5日开始我们进行暑假师德培训,这三天炎热的天气像是在考验教师,我们全体教师认真聆听,受益匪浅。

教师的责任光荣而伟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个身正就是要修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有深远的影响,对于保证教育任务的顺利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要提高自身师德,良好的师德是激发教师实施素质教育,教好每一个学生的内在动力。教师肩负着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师德如何,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影响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下面我来谈谈在学习师德方面的几点体会。

一、爱是教育的核心:

师德的最根本体现是爱学生,这是对教育对象的关爱,对所教学科的挚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教师的爱写在脸上,写在教师的形体上,对学生有着挚爱情感的教师,语言不会粗俗,不会说有辱学生人格的话,否则,学生只能看到教育者师德之缺,师品之低。爱学生绝非一句空洞的话,这爱是对学生的体验、感受、追求的珍惜和尊重。有了这份爱,我们才能爱每一片绿叶,即使是一片病叶。为人师者千万别吝啬你的笑容和鼓励,因为这些“病叶子”才更需要我们教师的关爱。我们教育者有责任用自己的爱为学生的主动发展和健康成长创设一种积极进取的良好成长氛围。老师必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我们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需要我们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面向全体学生。“金凤凰”固然可爱,而“丑小鸭”更需要阳光,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少一些说教,要更多和他们交心谈心,帮助他们查找“后进”的原因,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在学习和生活细节上关心他们。老师对学生不要体罚,不要训斥,不要高高在上。学生也有自尊心,而且是很强烈的。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恰当的,就是一种激励;不恰当的,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逆反心理产生。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批评时挖苦、损伤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应把握批评的“度”,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

二、摆正职业关系:

从某种角度上讲功利意识是种积极的心理因素,但如果超过“度”,一味地在付出和个人利益之间寻求平衡,便会成为制约人的消极因素。如果在这个问题上把握不准,任个人功利意识蔓延,就会消极低沉,就会患得患失。教师的工作很难用一把尺子精确的测量,更多的是凭着教师对学生责任心。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应该摆正付出与所得的关系,工作中遵循:“工作求其上,得其中”的原则,细细品味付出时的快慰,这样就会对个人所得看得淡一些,就会以平和的心态看待所与付出,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工作中的得与失。教师的职责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什么是师德?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 “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其内涵。嘴巴念着这句人人尽知的格言,但我其实对“身正为范”的理解还是很浅薄。

三、常规教学扎实,工作不断创新,不断努力:

面对机遇和挑战,教师应该走在时代的前列,加强学习。为此,我就常提醒自己不断努力,不断学习,并具备以下意识。一是树立终生学习意识。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和经济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速度异常迅速。教师应自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渠道进行学习。随着传播媒体的多样和丰富,知识传播的渠道在不断地增加和拓宽,教师只有如饥似渴的汲取各方面的新知识、新观念,使自己成为学识渊博,教学本领过硬,学生认可、欢迎和喜欢的教师,才能不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需要。这种学到老,修养到老的精神永远鼓励着教师们要严格要求自己。 二是树立创新意识。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基础。只有教师具备创新意识,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的学生。因此,作为教师,更应站在时代的前列,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改革陈旧的观念,改革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为主,以学生发展为主,以发展学生的精神世界为主”的教育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总之,通过这次的师德培训,我在思想上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这样的认识和体会一定会使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有更大的提高。

暑假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篇3

8月17日至8月19日学校举行了为期3天的暑假师德培训,这三天炎热的天气像是在考验教师,xxx名教师挤在阶梯教室,会议室像是一个大蒸笼,台上的领导和做报告的老师是语重心长、口干舌燥,台下的听者是额角冒汗,会心领会着。整个阶梯教室的会场纪律也很不错,老师们在用实际行动表明:实验小学的老师师德是最棒的。

与往年一样,此次的师德培训依然为3天,由集体学习和自学相结合。所不同的是,今年的培训在原则上、内容上、方式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也正因为改变而得到了全体教师的一致好评。

一、务实原则

务实原则主要体现在培训的时间安排和内容安排上。学校领导从实际情况出发、抓住教师的学习心理,将原来3天的培训时间浓缩为三个上午集中培训,听报告,下午在家自主学习,撰写“教师五年职业发展规划”,“师德培训心得体会”等。但对这三个上午的培训质量要求较高;同时马校长、陈校长针对教师最常见的却最容易忽略的学校安全,社会对教育的需求的6个方面,细致全面的分析与阐述,为老师们指引了工作的方向。

二、内容丰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此话不仅适用于学生,同样也适用于教师,本着务实原则,培训的内容贴近老师们的实际,从老师们的需要出发,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和质量。马校长的“八二理论”让老师们明白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需要自己去开发去发现去体会。“卡恩定律”让老师们知道了“每个安全事故后面都有征兆,每个征兆后面都有苗头”,任何安全事故的发生都不是偶尔的,都有若干小的事故和苗头,也就是大的安全事故的征兆。所以要把任何安全隐患杜绝在表现的征兆以内,做到安全程序化。“八二理论”“卡恩定律”这都是我们第一次听到,感觉既新鲜又科学有趣。讲师团的2位老师的报告,让我受益匪浅,从他们的报告中感受着幸福,感受着快乐。

三、形式多样

除了集中讲座学习外,就是自学,自学主要是写“教师五年职业发展规划”和5000字的“师德培训心得体会”。特别是教师的五年职业发展规划引起了教师们的广泛兴趣,相信这次的学习会使我们教师的礼仪水平有着大幅度的提高。

教师的责任光荣而伟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个身正就是要修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有深远的影响,对于保证教育任务的顺利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要提高自身师德,良好的师德是激发教师实施素质教育,教好每一个学生的内在动力。教师肩负着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师德如何,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影响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下面我来谈谈在学习师德方面的几点体会。

四、爱是教育的核心:

师德的最根本体现是爱学生,这是对教育对象的关爱,对所教学科的挚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教师的爱写在脸上,写在教师的形体上,对学生有着挚爱情感的教师,语言不会粗俗,不会说有辱学生人格的话,否则,学生只能看到教育者师德之缺,师品之低。爱学生绝非一句空洞的话,这爱是对学生的体验、感受、追求的珍惜和尊重。有了这份爱,我们才能爱每一片绿叶,即使是一片病叶。为人师者千万别吝啬你的笑容和鼓励,因为这些“病叶子”才更需要我们教师的关爱。我们教育者有责任用自己的爱为学生的主动发展和健康成长创设一种积极进取的良好成长氛围。老师必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我们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需要我们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面向全体学生。“金凤凰”固然可爱,而“丑小鸭”更需要阳光,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少一些说教,要更多和他们交心谈心,帮助他们查找“后进”的原因,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在学习和生活细节上关心他们。老师对学生不要体罚,不要训斥,不要高高在上。学生也有自尊心,而且是很强烈的。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恰当的,就是一种激励;不恰当的,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逆反心理产生。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批评时挖苦、损伤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应把握批评的“度”,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

记得一位教授曾说过,“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这种圣洁的爱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实感情,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从而达到真正教育的目的。在工作过程中我也曾经感叹,为什么有些学生不能体会出我对他的爱呢,有时反而对我的爱充满警惕和不屑。通过培训我真正的认识到,原来我的感情还是没有到位,甚至有点急于求成,其实爱贯穿在我平时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相信学生一定会领会到的,就想扎根海岛的那位老师,正是她那无私的、不求回报的对学生的爱,最终得到学生由衷的尊敬,这些是教育的真谛,是我努力的方向。

高尚的师德必须对学生充满爱。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然而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加困难。

暑假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篇4

水在我们脚下,我们把它搁置头顶,用远行者虔诚的心情。穿越岁月的那颗星,寻找自己。——题记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从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我喜欢他独到的见解。在参加学校的师德培训之后,细细咀嚼,我似乎有所感悟,于是写下我的独白,就作为自己的师德答卷吧!

平淡无味,润物细无声。老师就是从上好每一节课,改好每一本作业,写好每一次板书中,时时处处给学生启蒙。水至柔至弱,滴水能穿石。老师就是从一次谈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中,点点滴滴教学生做人。对大多数老师来说,工作就是这样琐屑而平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既不会有可歌可泣的闪光事迹,也不会有悲壮辉煌的精彩瞬间。师德,就融入在平平淡淡的工作中,体现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平平淡淡才是真,点点滴滴皆育人。“学无常师,惟德所在”,师德不就平淡如水吗?如果有人想诠释师德的内涵,我会说:师德如水,而真水无香。

对于一个优秀的教师而言,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丰富精彩的生活本身!教师的一生也许终不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他应像山间的小溪,以乐观的心态一路欢歌,奔向海洋;当如馨香的百合,轻展带雨的花瓣儿,聚合摇曳的身影;当如灿烂的星辰,甘于在静寂里守望天空。只有这样,他才会在付出青春韶华,付出苦汗心血的同时,收获桃李芬芳,实现人生自我。

而现今已经工作七年之久的我,在教育的大舞台磕磕绊绊地走来了,在学生身上尝遍了酸甜苦辣的滋味,自然也给我带来了莫大的荣誉。上善若水是道家的精神最高境界。而在教育业做到“上善若水”的话,不是易事。同事从《水知道答案》一书中帮我找到了方向,再加上校长和副校长对“师德如水”的一番阐述让我知道了其中的真谛,从此更加坚定了我做事的信念!如今我只须记住一点:有人说,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你在上面怎么规划,他就会向着怎样的方向发展。或许,我不是指点迷津的圣人;或许,我不是挥毫泼墨的艺术家,但是,当我意识到我应该重新去塑造孩子的时候,我珍惜这从“手”开始的点滴改变。点点滴滴说是轻巧,但是做到靠的是日积月累的坚持,我会用我的实际证明我心如故。

人们总会向往辉煌灿烂的明天,但明天是由每一个今天所垒成,有向往有行动有坚持,方会使梦想成为现实,刹那变成永恒。我的一个个今天筑成了学生的一个个辉煌的明天,师爱如水,如水般无时无刻无所不在,这是最伟大的爱!上善若水的明证!心中有爱,教育怎会缺少情感?师爱如水,教育怎能不利于每个学生?

暑假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篇5

今年的师德培训我们在开学的前一天举行,我们聆听了温州市教育局长谢树华的讲座之后,如同沐浴春风,虽然都是些老生常谈的话题,但让人耳目一新,谢局长那渊博的知识,把爱与责任分析的淋漓尽致,把原本枯燥乏味的条条框框诠释的如此精彩,韵含了文化艺术的气息,如诗如歌。又一次深深的触动了我的心灵,使我深深感受到作为教师的那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责任,是一个成熟的人对自己的内心和环境完全承当的能力和行为。正如马克思所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任务”,一名人民教师,他的责任无处不在,如果没有责任意识,就不会明白自己的职守,不会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也就办不好教育。

那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呢?这就需要我们首先要有敬业的精神。

关于敬业,是对良知的尊重,是神圣在工作中的体现,是在工作中流露的优秀品德和人格。这种内在的精神,是鼓舞人们勤勤恳恳、认真负责工作的强大动力。是一种对事业全身心投入和不悔追求的信念,是拼搏奋斗的动力,以及事业成功的保证。教师的职业注定安于平凡,淡泊名利,讲究职业良心,它的平凡才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事迹。

其次乐业,就是指要深刻认识自己肩负的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坚定为人民事业而献身的职业信念,并从热爱事业出发,进而对社会负责,这是确立只有责任感的内在条件。面对着现实社会纷纷袭来的丰厚的待遇、优越的条件、诱人的工作,我们又该怎样看待教师这一平凡的职业呢?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的使命崇高,责任重大,她尽管没有令人羡慕的物质财富,但她拥有充实的精神财富,“精神财富无处不在,时时刻刻都在发挥影响,因为我们本身就处在精神财富之中,精神财富对培养人的心灵和意志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还有勤业,就是勤奋地从事自己的工作,这是尽职尽责的态度在日常工作中的具体展现,也是人的生命价值在平凡的点滴的具体事务中实现的惟一途径。只有勤奋的人才能更敏锐地发现机会和创造机会,“教育者的责任就是不辜负机会;利用机会;能用千里镜去找机会;去拿灵敏的手去抓机会”。学校无小事,教育无小事。每一张教案,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都需要去。

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是社会将来的建设者,教师惟有不断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这神圣的职责。“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时代在继续不断的前进,我们更要与时俱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我们做教师,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

奉献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敬业的升华。从事教师职业就不能斤斤计较个人名利,而必须具有自觉地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才华和爱心奉献给学生、奉献给事业的决心和勇气。没有“奉献”,也就没有“索取”。“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深刻地诠释了教师的奉献精神。

暑假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篇6

  作为教师,特别是肩负检查任务的教师,应该把良好的师德师风均匀地洒给每一个学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基本的要求,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教师队伍师德师风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

  首先,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是人民的教育事业,是真正的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每位教师都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实际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图名利、甘做蚕烛,在岗位上发出光和热。

  再则,要求教师热爱学生。“爱生如爱子”是师德的一个重要体现。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去关心他们的成长,才能去教书育人,才能尊重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成才。

  其次,师德的另一体现是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之所以说责任重大,是由于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的责任。

  教师应当以社会责任为己任,无私奉献,否则,如果以待遇对待工作,那么,就可能在知识传授、教书育人中,难当社会重任。通过前几天学校组织师德师风教育的学习活动,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作为教师在新时期的素质要求。下面简单谈谈几点体会:

  一、敬业

  要热爱教育事业,工作要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二、强学

  自己应该系统地学习《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文件,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克己奉公,奉公守法,恪尽职守,廉洁自律,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三、有爱

  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进取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就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

  五、身教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囗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

  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