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饺子心得体会参考7篇

时间:2023-04-11 作者:Anonyme

当我们的内心拥有很多的感悟时,需要写一写详细具体的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小伙伴都能很好的表述自身的情感,以下是网客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做饺子心得体会参考7篇,供大家参考。

做饺子心得体会参考7篇

做饺子心得体会篇1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而这个传统节日应该怎样度过呢?或者换句话来说,这个年怎样度过才更有意思呢?我家就打算“混”过去!

哈哈!所谓“混“字,可能是否让大家非常疑惑呢?究竟是怎样一个“混“法呢?下面,由我来向大家讲述除夕的那个夜晚……

那是一个挺普通的夜晚,我们家参与过除夕的成员只有我、爸爸、妈妈、大姨、大姨父。没有像往常的年味,没有像往常的热闹,更别说什么特殊活动了,连年夜饭妈妈也不想准备!真是一点“年味“都没有让我感受到,原因是什么?

就在几天前,我们本想尝试在北京过个年(往常我们全家都是回老家过年的),可到了临近除夕,我们才真正领略到了北京,这个首都,这个拥有着2200多万人口的城市的这个年!“没有”人,“没有”鞭炮声,“没有”人们杂七杂八的拜年声,更别说这个年味了,简直不可思议!往常那个灯火通明的首都去哪里了?那个每晚到凌晨依然闪耀着灯光的城市去哪里了?这情景让我们一家都提不起劲来。

我很无精打采,想为这个年做出点什么改变,马上我就想到了那个在学校最后一节烹饪课所学的包饺子!

“咦!饺子?对呀!我可以包饺子,大家动手来包饺子,这个民俗传统可不能少呀!”于是,我和妈妈准备出面粉,进行包饺子!

因为我在烹饪课上学习过包饺子,且这个主意是由我发起的,所以我就任命这次包饺子的总参谋官。光我一人做饺子(5人份)好像不太现实,于是机智的我任命妈妈为“和面员”,爸爸为“调料员”,大姨为“学徒”,(大姨不会做饭,我怕她把本次包饺子的活动搞砸了,就不用亲自动手实践了。)大姨父为“勤杂员”。最后,我们5个人共同来包这个代表“好吃不过饺子”的佳肴。

1。“和面员”:饺子要想吃好,就得让面劲道,所以要有醒面的过程,水和面的比例要适当,然后就是反复揉、磋,将面团中的空气挤压出去!

2。“调料员”:调料其实就是把一堆东西掺到一起按一个方向搅拌均匀,最好面皮和馅一点不剩。其中,馅的配料有葱盐、姜沫、十三香、酱油、料酒、香油、高汤、猪肉馅等,搅拌好就行。

3。“学徒”:大姨因为刚成家立业,不会做饭也很正常。所以,在我们做饭时,她东瞧瞧,西望望,好像一个初出茅庐的小牛犊,什么大世面也没见过一样,于是虚心求学!

4。“勤杂员”:后勤工作管理者,负责帮忙拿材料,端茶倒水(小兵一枚)。

而我,堂堂总参谋官,什么都不用做啦!其实在下工作就是,指导,指导,再指导!

准备工作完毕,这包饺子的工作就要开始了!将适量的饺子馅放入皮中,(技术如不熟,切记不要加太多馅)再用双手挤压两边,不要出现缝隙,不然饺子在遇水时可能会漏!

最后,开始包饺子啦!大家齐聚菜板前,可谓是千姿百态。各个饺子形状,大小都不一致。妈妈是“正常型”,饺子适中,皮适中,什么都适中。爸爸是“邋遢型”,不严谨,漏汤漏馅,太差!大姨未参加其中,可能怕包的不好惹人嫌。大姨父是“凑合型”,什么都还凑合,不过,大大小小都有毛病。而我,是“脑洞型”,什么馄饨、饼、花……各类形状都出自“鄙人”之手。

可想而知,最后的“大丰收”,其实味道还不错,呵呵,什么都凑合!

于是,今年春节,可是我把大家从沉闷中拉出来的呦!不过包饺子真的很重要,它的历史已经相当悠久了,它起源于张仲景的时代呢!真是年年春节不可缺少的一份子呦!

做饺子心得体会篇2

大年三十,我国北方都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形状多种多样,有传统的弯月形,还有把面皮对折后,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沿半圆形边缘捏制而成,称之为“捏福”;有呈“元宝”形的,象征着财富遍地;有的还将饺子捏上麦穗形花纹,象征着新的一年五谷丰登。无论饺子什么模样,都象征着老百姓对来年生活蒸蒸日上的美好期盼。

饺子的馅心种类更是数不胜数,以前,有最基本的白菜馅儿、猪肉馅儿、韭菜馅儿等等。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饺子又增添了许多新品种,什么海鲜陷儿、冰淇淋陷儿……味道也越来越好了。

可你知道吗?饺子不但好看,好吃,还有许多关于它的习俗呢!

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之时,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除夕夜的饺子,是伴随着辞旧迎新的鞭炮声,将饺子下入沸腾的锅内;过去,大年三十要下好几锅饺子,第一锅先敬各路神仙,敬祖宗,然而才轮到家中的长者和孩子吃,喻为尊老爱幼,其余家人吃第二锅饺子。在山东胶东半岛很多地方的人家煮饺子时,主人还要故意煮破几个,但盛出来时,却不能说破、碎、烂等忌语,而要说是饺子“涨”了,“挣”了。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饺子破了,包在里面的菜就会掉出来,而“菜”谐音“财”,合起来就是“涨财”或“挣财”饺子的装盘码放也很有讲究,是不能随便摆放的,还有句俗语呢:千忙万忙,不让饺子乱行。在山东等地盘子要用圆形的,先在中间摆放几只元宝形饺子,然后绕着元宝一圈一圈地向外逐圈摆放整齐,称为“圈福”,又叫“聚财”;有的甚至规定,盘子无论大小,每只盘子只能摆放99个饺子,且要布满整盘,因为“九”谐音“久”,摆放九十九个,就象征着“久久福不尽”。关于饺子,更有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传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后辞官回乡。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他看见南洋的老百姓饥寒交迫,两只耳朵都被冻伤,冻烂了,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他想:“我会医术,何不帮他们治治呢?”张仲景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便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支起一面大锅,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穷人,起名曰:驱寒娇耳汤。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不知不觉中耳朵都好了。从此乡里人与后人就模仿制作,称之为“娇耳”或“饺子”,也有一些地方称“扁食”或“烫面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张仲景,每到过年时便都要煮饺子吃,逐渐成了习俗。

做饺子心得体会篇3

暑假里的一天,妈妈说:“今天中午咱们吃饺子。”我想:平时总是妈妈一个人包,这次我想帮帮妈妈。想到这儿,我就问妈妈:“今天你能不能教我做饺子呀?”妈妈说:“行啊!我正想找个帮手呢!”听了妈妈的话,我飞快地向厨房跑去。

说干就干!

这时,妈妈已经把材料准备好了。妈妈说:“我们先从擀饺子皮开始吧!”只见妈妈右手拿着擀面杖,左手拿着面团,不一会就擀出了好几个花朵儿似的饺子皮儿。我照着妈妈的方法,也开始做了起来。可是看看我的呢,不是长,就是短,不是薄就是厚,简直就是“四不像”,我恨不得把他们扔得远远地。妈妈见状,就对我说:“别灰心嘛,想要把饺子皮儿擀好,最重要的是掌握要领,左手转动面皮,不要忽快忽慢,右手滚动擀面杖,用力要平稳,均匀。你如果认真的一个又一个的做,一定能做好的。”听了妈妈的讲解,我又坚定了信心。一个,二个,三个……终于,我擀出了一个个又大又圆的饺子皮儿,我高兴极了。

这时妈妈说:“你现在学会了擀饺子皮儿,接下来,就要学包饺子了。”妈妈先给我做了一个示范,然后,我就照着妈妈的示范开始做了。看似简单,做时难,我包的饺子东倒西歪的,好像一个个喝了酒的醉汉。而妈妈包的呢,一个个精神抖擞,象威风凛凛的大将军似的。我十分的失望,但是我并没有灰心,我请教妈妈,妈妈一边手把手的教我,一边说:“放的馅儿不能多也不能少,饺子皮的边上要抹上一些水,再把饺子皮合起来,中间捏一下,再从两边向中间捏,最后把饺子的腹部向后推一下,这样,饺子就能够站起来了。”我又一次按照妈妈说的做了起来,不一会儿,就做出了许多跟妈妈做得一样精神的饺子……

中午,妈妈把做好的饺子端了上来。我上去用鼻子一闻,好香呀,尝上一口,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经过这件事,我不仅学会了一种本领,而且还明白了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江苏无锡 华晶小学三年级:张奕雯

做饺子心得体会篇4

为了庆祝元旦,学校举办了饺子制作大赛,要求每个班在规定时间内包好饺子,在幼儿园做好。

早上刚来教室的时候,看到同学们都兴高采烈,跃跃欲试。这时高老师开始给我们分面团,梁老师给我们拉面团。

我们小组拿到小面团,大家把面团揉成小扁圆形。孙芮负责把所有的面团擀成像小蛋糕一样的圆形面团。然后我和梁艺馨用筷子往“小蛋糕”里夹了一点馅料,然后用筷子把馅料压住,以防它跑出去了。最后我小心翼翼的和她合上了饺子嘴,但还是不放心,又挤了一口。我们组就这样齐心协力包好了梁老师做的“元宝”饺子,“月亮”饺子,“小龙宝”饺子。是时候了。我们组虽然只做了60个饺子,但是老师都说很好看,连副校长校长都夸我们饺子好看。

该煮饺子了。老师把我们的饺子放在开水里。过了一会儿,厨师掀开盖子,饺子像白鹅一样飘着,汩汩作响。饺子很快就会煮好。老师端着饺子走进教室,大家欢呼雀跃。老师给我们分了饺子,我却迫不及待的用筷子夹起来咬了一口。鸡肉的'香味夹杂着大葱的香味,很好吃。我认为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饺子。我吃了一个又一个,直到饱到放不下。

我永远不会忘记这次饺子制作比赛。

做饺子心得体会篇5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一阵阵热闹的爆竹声中,我们又迎来了一个热闹的春节!

说到春节大家会想到什么呢?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贴上红对联,挂上红灯笼!辞旧迎新,一片喜气洋洋。那你们过春节吃饺子吗?

吃饺子是春节的重要习俗之一,妈妈早早的就从冰箱里把肉馅儿和饺子皮拿了出来,准备包饺子。我也嚷着要学包饺子,在妈妈的耐心指导下,我小心翼翼地把肉馅放到薄薄的饺子皮上面,然后在把肉馅和饺子皮之间的空隙捏紧。刚开始的时候,因为肉馅放的多,饺子的肚子鼓鼓的,很容易就裂了。这时候妈妈教我不要贪心,在多次失败后我终于可以把饺子包的紧还让饺子多了一些好看的花纹。不一会儿包了一盘,哈哈看着一个个又大又胖的饺子像一个个小士兵一样整齐排着队,心里喜滋滋的!

包完饺子,妈妈烧开水就把一个个饺子下锅了,不一会儿一个个又大又胖的“小士兵”飘起来,肚子鼓得圆圆的,妈妈说可以出锅了!

爸爸迫不及待把饺子住嘴里一塞,“哇”真好吃!爸爸说:“儿子,你包的饺子棒棒哒,给你点赞!”“爸爸你不是教我要做一件事情,就要努力把他做好吗?“我得意地说道。爸爸喜滋滋地说:“我越来越欣赏你做事的态度,看来你真是长大了!”这个春节,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饺子,看着春节晚会,很是开心!

美好的春节,美味的饺子到现在为止,我都念念不忘。一想起那饺子的味道,我就馋得口水就像瀑布一样流下来。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样喜欢这美味可口的饺子呢?是不是和我一样喜欢过春节?

做饺子心得体会篇6

冬至是中国农历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北方人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为了让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弘扬民俗文化,金海名苑天材幼儿园于12月21日、22日组织了“庆冬至,为爱添彩”系列活动。

12月21日下午,家长学校的家长们发起了一场交子活动。孩子们对活动充满期待,家长朋友也支持活动,从家里带来案板、擀面杖、饺子盘。活动现场,我看到父母朋友们擀皮包饺子,我们的孩子也没闲着,帮着父母压皮撒面粉……现场温馨感人,其乐融融。

12月22日上午,幼儿园里洋溢着节日的欢乐和忙碌的绿色。大班的老师除了让孩子们知道冬至的由来,还把厨房搬到了教室,让孩子们学会包饺子,锻炼动手能力,让他们感受到包饺子过冬至的快乐。有的班级邀请家长来幼儿园和孩子一起过冬至节。活动中,家长和孩子一起擀面条、包饺子,笑得不亦乐乎。在一起感受饺子的过程中,孩子们慈爱地展现了他们的童心——。其实我也可以!

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不仅知道了冬至的由来和冬至吃饺子的习俗,还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让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继续传承给孩子。

此次活动带来的不仅是美味的饺子,更是天财幼儿园人文教育的精髓。

做饺子心得体会篇7

在我们的生活中,会引来种种风波。如:家庭的风波、课堂上的风波等。但是我却忘不了那次包饺子的风波。

记得那一次,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乡下姥姥家去。来到了姥姥家,我可高兴了,终于可以跟表姐在一起玩了!我们玩了一会儿,回到屋里一看,姥姥和妈妈正准备包饺子,我们就洗了洗手,跟着妈妈学包饺子。

我手上拿着一张饺子皮,另一只手用勺子把馅儿挖到了饺子皮上,正打算包起来的时候,可是那些馅儿就是不听我的使唤。不是从坐左边冒出来,就是从中间跳出来。我心想:唉,这饺子真是不听话。抬头一看,姥姥和妈妈已经包了许多饺子了,那些饺子形态各异,让人看了不流口水才怪呢!我看着妈妈包的是那样轻巧,我就对妈妈说:“您还是教教我怎样包饺子吧。”妈妈一边示范一边对我讲了包饺子的方法和应该注意的事项。我又重新拿起一张饺子皮,按照妈妈的方法去做,果真奏效。不一会儿,我便包了十几个饺子。

煮熟的饺子出锅了,姥姥把饺子捞出来放到了盘里,我吃着自己包的饺子,心里美滋滋的!

今天,我学会了包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