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迎合某种需求或利益而写的事迹材料是不可取的,通过事迹材料的学习,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领导力和影响力,网客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志愿者疫情防控事迹材料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志愿者疫情防控事迹材料篇1
房玉良同志是一名铁路职工,今年52岁,他自2019年参加抗疫工作志愿者以来,一直奋战在抗疫的最前线,为防疫、社区等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房玉良同志有一种长期坚持的工作韧劲。在疫情发生后,他主动请缨,克服单位倒班的困难,积极参与到长江路、高速公路卡口及社区志愿服务当中,为进入主城区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车辆信息登记。在疫情严重时期,他克服严寒和酷暑,忍受了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难。
房玉良同志有一种严谨的工作作风。他曾当过兵,养成了一种严谨的工作作风,在工作中严格按照防疫工作要求去做,他到卡点或社区参加志愿活动从不迟到,按时按点,说到做到,得到了领导的信任和同志们的好评。
房玉良同志有一种良好的为人处事态度。他在工作中能与其他志愿者友好相处,与机关干部和领导密切配合,任何事情总是抢在前面去做,做到了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体现了一位志愿者的良好风范。
房玉良同志有一种高尚的人格。他在两年多的疫情防控中,从不计较个人利益,不计报酬,而且还自己出钱给志愿者买物资,在志愿者中起到了一位“老大哥”的作用。
房玉良同志是一名优秀的抗疫志愿者,是金都志愿者的典范。
志愿者疫情防控事迹材料篇2
岁末年初,一场来势汹涌的新冠肺炎肆虐武汉,席卷全国,一场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疫情防控战役全面打响。举国上下、各行各业都参与到这场严峻的疫情阻击战中。
在抗击疫情大军中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敢于担当、履职尽责,虽然不能像医护工作者那样亲临防疫一线,但他们甘做志愿后勤兵,为疫情防控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支队伍就是“社旗县超凡爱心服务团”志愿者,惠建军就是其中的优秀一员。
把每一件志愿服务的事当成自己家事来做
惠建军出生于1973年,是一名医药公司下岗职工,自2014年加入爱心社团做志愿者以来,他多次参加朱集、下洼、晋庄、唐庄等志愿者服务活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第一时间站出来,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身体力行,从2月1日开始,惠建军主动请缨到自己居住的和善小区卡点做志愿者,积极协助卡点值班人员做好小区疫情防控工作。
为有效阻断病毒传播途径,他每天一大早拿着消毒设备,对小区出入口、公共场所进行全面喷洒消毒,让潜在的病源传染隐患灭杀在防控之下,遏制疫情进一步发展。尽管天气十分寒冷,但阻止不了他防控疫情的决心和信心。他每天坚守卡口一线,要求出入小区的人员必须携带工作证及身份证件并做好出入登记,对外出人员及时劝返解释,强调现在是控制疫情的关键时期,无必要不外出,齐心协力为疫情防控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舍小家顾大家,把对家人的愧疚化为动力
“你这整天不回家,家里人没有意见么?”面对他人的玩笑,他只是笑着回答了一句“没事,都能理解”。从我县出现第一例确诊病例开始,每个人都深感疫情离我们越来越近。在这样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下,他每天在卡点接触很多人,尽管每名志愿者都严格做好自我防护,但家人过多的担忧也在所难免,面对家人的担忧,惠建军感到对家人的愧疚。然而,惠建军并没有因为愧疚而影响志愿者工作,并将对家人、对孩子的愧疚化为工作的动力,继续坚守岗位。
“我们个人的绵薄之力在疫情面前是渺小的,但我们只要群策群力,上下齐心,千千万万的力量汇集到一起,就一定能够战胜疫情。”朴实的话语,体现了一个人的责任与担当。为他们这种无私奉献、勇于拼搏的精神点赞!为这些为人民群众保驾护航的勇士点赞!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志愿者疫情防控事迹材料篇3
2020年,一场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随着疫情在全国各地快速扩散,市华丰家电有限公司党员志愿者张颖同志逆行而上,冲锋在前,用无私奉献的精神,彰显了党员本色,为抗疫防控阻击战贡献着自已的一份力量。当得知社区防疫工作压力较大,人员不足,正招募志愿者的消息时,她第一时间就报了名,并立即投入到五龙街道公园社区社区疫情防控执勤工作中。从2月8日起志愿加入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她每天都提前上岗,履职尽责。
张颖总是和颜悦色、耐心劝导居民,连续几天的工作,使她嘴唇干裂,嗓子嘶哑。但她总是说:“我们应该站好自己的岗,担好自己的责!”遇到一些居民拿的东西太多,她会主动上去帮助。对于年纪大、行动不方便的居民,她会帮助买菜,劝说居民少出门。当看到有居民口罩带的不合格,总是不忘嘱咐两句。每天值班,她都坚守户外,耐心引导居民,解答问题,并认真检查出入证、查验扫码情况。
她经常在值勤结束后,主动去查找小区封闭口是否出现漏洞,当发现小区封口处的铁丝网被人为破坏时,第一时间向上级汇报,减少隐患。
她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在关键时期的使命与担当,坚信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一定能打赢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张颖说:能在这样关键的时刻,成为一名志愿者,感到无比自豪!
志愿者疫情防控事迹材料篇4
石家庄市第十一中学武强老师,既是物理组的教研组长,还是45个孩子的班主任。疫情初来,市民全体居家隔离,他也开始了居家工作,一边统计上报学生各种信息,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疫情防控工作,一边安抚学生情绪,辅导学生居家学习。
1月13日,需要紧急抽调部分老师参加隔离场所志愿服务工作,武强老师看到通知,第一时间在学校报了名。就在1月14日,志愿服务先锋队入驻隔离点当天,他爱人也接到了单位的工作通知。武强老师的爱人是省二院的一名护士,医院通知她要全天单位值班协助抗疫。此刻,武强老师面临着两难选择:一方面家里孩子没有人照顾;另一方面疫情严重,隔离点志愿者急需人手。了解到武强的家庭情况,领导和同事劝他退出先锋队,他说:“非常时期,要有非常的态度,家里我已经安排好了。”
在家庭和防疫工作面前,他毅然做出选择,把孩子独自一人留在家里居家生活和学习。当天晚上开完会后,他紧急赶回家给孩子购买了14天的生活物品,教给孩子如何做简单的饭菜,把各种注意事项写在小纸条上提醒孩子,怕孩子不适应还和孩子促膝长谈了很久,没想到孩子反倒安慰起他来:“爸爸你放心吧,我已经长大了,我能照顾自己。”
参加隔离点的志愿服务工作后,武强老师担任一号楼后勤保障组组长。前期准备阶段,要为隔离人员准备生活物资,对隔离点进行设备安置。因为初始物资和设备距离防疫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武强老师就和同事们一起肩扛手抬,运送各种生活物资,一样一样清点。他们楼上楼下,一层层楼,一个个屋,逐一检查水电暖气存在的问题,检查出来的每一项问题详细的填在汇总表中。隔离人员入住当晚,武强老师和同组的其他老师分工合作,一个个核对名单,安排房间,一直忙到凌晨1:30。
后勤保障组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每天三次进隔离区给隔离人员送饭,武老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打过疫苗了,我进去吧。”在这种乐观与坚定中,他总是不叫苦累,往前冲。天气寒冷,为了不让饭菜变凉,武强老师就和组员们借来棉被把饭菜盖好,一路小跑着把饭菜从一楼提到每个楼层再摆到每个房间口。身穿厚厚的防护服,又戴着着口罩护目镜,提着沉重的饭菜上两层楼都会感到窒息,每次送完饭他们衣服都会被汗水湿透。为了防止出现遗漏,武强老师总会主动留下来在隔离区再值一会儿班,确认没有问题后再出去脱掉防护服。
随着隔离人员的增加,老人和小孩住进来的比例也逐渐增加,各个房间隔离人员的饭量需求也不同。武老师和大家集思广益,先在每个楼层口贴上本楼层所需要的正常餐数量和特殊餐数量,又在每个房间门口贴上所需饭菜数量以及特殊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不出差错,给隔离人员家一样的关怀。
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武老师还关心关爱隔离人员的生活困难。一天凌晨2:40,六楼一个隔离人员需要加一床被子,武强老师看到信息后赶紧和指挥部联系调拨物资,重新穿上防护服给隔离人员送去了被子,忙完这一切,天色已经朦胧发亮。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疫情面前每个人都是战士,武强老师的工作是每一名在隔离点的工作人员都经历过的,他只是广大志愿者的一个缩影。我们每一个逆行的身影汇合起来,就能凝集起强大的力量。一座城,一条心,相信我们定能共克“石”艰,共迎春暖花开。
志愿者疫情防控事迹材料篇5
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在疫情肆虐之际,_开发区_街道_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始终奋战在防疫抗疫第一线,有的坚守在岗24小时轮流值班;有的奔赴在入户排查第一线;有的不畏严寒上街悬挂宣传条幅;有的加班加点确保防疫物资发放到位...,从除夕至今,这些默默无闻的社区工作人员始终坚守在各自岗位上,披星戴月,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守护着这座城市。
“隔门不隔心”,入户排查暖人心。“您好,我是_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请问最近有没有湖北或武汉的亲人来访?”“请问家人中有没有感冒发烧的?”……这是_社区每位工作人员入户的开场白。自_月_日下午起,社区书记_带领全体社区工作者一起投入到疫情大排查工作中。为了不占用社区公共资源,不漏接居民疫情电话,所有工作人员全部用自己的手机进行电话排查,并反复叮嘱居民做好疫情防护工作,提醒居民时刻关注自己身体状态。通过网格化管理、地毯式排查,_社区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实屏障。
“微信运动几万步”,疫情宣传树信心。受疫情影响,春节期间大家都被“禁足”家中。然而,社区工作者日行几万步却成为常态。为进一步扩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宣传覆盖面,确保信息传递及时准确,在这个非常时期,_社区工作人员爬上一层层楼梯,穿行在一个个街口,一次次站在不理解、抱怨声不断的居民门前,用真情感染着辖区每家每户。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_社区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防控工作动态、疫情防控科普知识及服务信息,已累计发布各类信息_余条。
“服务点对点”,最美娘子军很贴心。_社区_名工作人员,仅有_名男同志,可算得上真正的基层“娘子军”,她们都是平均年龄_岁左右的青年女同志,正是这群上有父母、下有孩子的年轻妈妈们,不仅承担着宣传、排查、防控物品发放各项工作,还要保障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尤其是隔离返乡人员、武汉返_人员的医院就诊出行、日用品采购等工作,都由这支娘子军负责。疫情面前,这群基层最美“娘子军”以责任和担当认真做着每一项联防联控工作,社区党员们受其影响,也自发加入了防控战斗中。
_社区只是千千万万奋斗在疫情一线的基层队伍之一。重任在肩头,使命在心间,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志愿者疫情防控事迹材料篇6
黄泽东,男,21岁,汉族,共青团员,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看到新冠肺炎疫情加重后,主动参与市中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他不怕危险和困难,自愿申请到路途远、人流和车流量大的黄河湖高速路口开展体温检测、车辆信息登记。在志愿服务中他认真负责,勤于思考,发现并指出个别工作人员在使用电子体温枪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向所在服务点反映,促进了电子体温枪的.正确规范使用。
他先后在黄河湖高速路口、白马高速路口、乐贤街道高坝电厂、邱家嘴农贸市场开展体温检测、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服务时长102小时,检测车辆360台,检测人员3000多人。
他说:“新时代青年,应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
志愿者疫情防控事迹材料篇7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期间,胡张乡青年志愿者郭子钰每天都保持着饱满的工作热情,及时关注所在村的卡口防护与疫苗接种工作外,并负责全乡疫情防控摸排,及时上报所有省内外疫情发生地来返人员的信息。
在工作中,她放弃节假日,始终坚守岗位,随时进行数据的排查、汇总,力争在最短时间将转办函上的名单落实到位,对村里自排出的每一位人员信息力争准确上报。对于村里的管控人员,她时常电话联系,确保他们都在家安心隔离,告知书也是亲手送到返乡人员门前,确保返乡人员清楚自己的隔离措施与注意事项,她做事较真,全方位宣传防控知识,引导村民尽量不要外出,禁止大型聚会和人员聚集,确保上级要求能够落实到位。
她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第一时间响应上级关于防疫防控的各项决策部署,科学应战,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青春力量。
志愿者疫情防控事迹材料篇8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有一种力量在疫情面前奋勇向前,那就是志愿者精神,为抗击疫情奉献力量。刘迎香作为志愿者,一上岗就没有停下来休息过一天,“没关系,我来吧”是她这几天说的最多的话。
刘迎香是一名企业员工,疫情让这个春节长假蒙上一层阴影。她时刻关注着疫情的讯息,当得知中山街道正在招募防控志愿者时,她义无反顾报了名。志愿者工作需要挨家挨户敲响每一户居民的家门,一天上百次,不厌其烦得向居民耐心解释防疫工作,宣传防疫知识。她说:“虽然工作量大,身体疲惫,但心里是高兴的。”在超市门口为大家量体温,也是她的工作之一。有一次,一位男童不带口罩进超市购物,她便上前仔细询问,并立即拨通了其妈妈电话,讲明疫情的利害关系,最后男童交回了其家长手中。
当得知需要居家隔离志愿者时,她第一时间提交了申请。她的儿子说:“妈妈,明天您别去工作了,太危险了。”她向儿子解释:“保护大家,就是保护。”
在刘迎香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责任心和志愿者奉献精神。她说:“和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相比,我们志愿者工作的量微乎其微,我们不能怕麻烦,不能存侥幸,宁可多筛查,也不能放过一个,我相信我们大家都提高了防控意识,全民就都提高警惕,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