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事迹材料这一文本,首先要确保的就是它的真实性,在日常工作中,每个人都会接触到事迹,对发生的事迹都比较熟悉,大家怎么拟定事迹材料呢,下面是网客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人物典型事迹材料7篇,感谢您的参阅。
人物典型事迹材料篇1
许多年前,张桂梅过的是一种和现在完全不同的生活。那时,她在大理有丈夫,有一个家。
她是黑龙江人。母亲在近50岁时才生下她,在她年少时去世,她跟着哥哥姐姐们长大、生活,一直有寄人篱下的滋味,她渴望有一个自己的家。1974年,17岁的她跟着三姐来到云南支边,在中甸林业局当过播音员、宣传队队员,80年代,经人介绍,她认识了一个男人,是中甸林业局子弟学校的校长,"为了他,我也申请去当了老师"。很快,他们结婚了。
她跟着丈夫回了他的老家大理喜洲,在喜洲一中任教。在她的回忆里,丈夫多才多艺,兼职给别人修家具、讲微积分课,赚来的钱给她花,给她买她爱吃的杨梅罐头。她不愁衣食,不用自己做饭,两人常常去洱海边上散步,想去哪儿玩就买车票。丈夫对她好,去大理市里开会,只要当天能够赶回去,一定会和她一块吃饭。
她是极其外放的性格。在东北,她有过一段不安生的少女时期,在家排行第五,跟着哥姐长大,没有严厉的管束,人送她外号五猴子,总是上蹿下跳,后来在文工团里当舞蹈演员,调皮捣蛋,会哄骗邻居家的小女孩,把人家的长发剪掉,还会抓毛毛虫吓别的孩子,老师一巴掌拍死毛毛虫,手就肿起来,她挨了一顿骂,往外跑,在野外遇到了狼,最后被老乡送回家。
等结了婚,她喜欢去歌舞厅,不想去开学校例会,作为校长的丈夫就包庇她去唱歌跳舞……有时候喝醉了,丈夫就把她背回家。那时候她是一个美丽的老师,说一口动听的普通话,化妆,穿紫色皮鞋、蓝色裤子、红色上衣,她和丈夫的宿舍里,挂着一个手编的门帘,小个小个的珠子挂起一串,美极了。
一位喜洲一中的女老师回忆,到了午休的大课间,在桃子树下的草坪上,张桂梅会带着孩子们围着圈圈唱歌、跳舞,"裙子穿起多漂亮多飘逸",学校里关系好的老师给她取了个外号:老妖精,简称老妖,她也回嘴,小妖,"生活有滋有味的"。
1993年12月,张桂梅的丈夫被查出胃癌晚期。后来,她形容那段岁月,"我看那山和水都是灰蒙蒙的一片,这意味着我有家的生活即将终止,爱与被爱的生活即将结束。"
她尽了最大努力留住丈夫,把房子卖掉,家里所有能卖的东西也全部卖了,总共筹了二十多万。她到处跟亲戚朋友们借钱,后来丈夫的家人劝她别治了,她不愿意。丈夫自己也想放弃,她劝他,我们能活一天算一天呗,就等于你陪我一天就行呗。不管多贵的治疗方案,她都试,7千多一天的进口药也用上,二十多万,半年就见底了。
1995年2月,丈夫还是走了。她不想埋葬他,也不想火化他。她走到昆明的大街上,万念俱灰,往行驶的车上撞,驾驶员踩了刹车躲开,让她寻死别连累别人。回去以后,她和停尸房的人说:请您把他从冰箱里头搬出来。她最后一次抱着丈夫痛哭。爱与被爱的生活,结束了。
抱着丈夫的骨灰盒回到大理,处理完后事,她失去了生命力,头也不洗,只是躺着,什么都不想干。只要一出门,她就看到丈夫活在小草里,活在洱海中。
这样的日子过了一年,她想,她必须离开。她申请调动,填了许多地方,只有华坪接收了她。对于这个小县城来说,大理是个大城市,她是个来自大城市的老师。1996年,她把裙子和门帘都留给了同事们,带着一件丈夫留下的毛背心,来到华坪。
起初,这更接近于一种放逐和逃避。她先是在中心中学当老师,一年之后,申请调动到新建的民族中学。但到了华坪,她看到的事物有些不一样了:有学生冬天穿着一两块钱的塑料凉鞋,有学生买不起饭,晚上抓一把米放进热水瓶,作为第二天的早餐。她常带学生下馆子,帮他们交学费、添置衣服和被子,把丈夫的毛背心给一位小男孩。这里的孩子需要她,"为了能让他们走出大山,我做了一点小事,我感到快乐"。她的心里有了一些轻松的感觉。
她清楚地记得,一个带着女儿前来交书本费的父亲,走了五六个小时,把卖桃子的收入、一大包的钱塞给了她,"他很朴实地告诉我,就这些了啊,我有钱还给你送来。"她动员了几个学生一块数钱,一分钱、五分钱、两毛钱的纸币,零星的几个硬币,脏兮兮的,总共不到50块钱。但她把纸币捆成了一捆,留作纪念,"你看看人家这日子过的,还满高兴满高兴的,然后把孩子还送给你。人家没有一句怨恨的,一句都没有的。我们还怨天怨地在这儿怨的。"
她反观了自己。"人家还没像我,我不缺吃,不少穿啊,这个人的生死应该是自己明白的。这个天灾人祸自己应该明白。自己(就别)纠结在那出不来的情感,是不是?"她慢慢打起了精神,内心的苦闷和空虚渐渐被驱散了。
"但不幸再次降临在了她的头上",用华坪县前教育局局长,如今是张桂梅宣讲小组一员的杨文华的话说。1997年4月,张桂梅被诊断出患有子宫肌瘤。从医院到学校10分钟的路程,她走了40分钟。回到了宿舍,她哭一会儿,站一会儿,一夜未眠。
当时她是四个初中毕业班的政治老师,第二天,铃声一响,她本能地走进教室。她想陪孩子们走完这关键的几个月,他们来不及适应新的老师了,那是他们考学的机会。她还能怎么办呢?当年患癌的丈夫撑了一年多,是因为自己百般筹钱,在他身边照顾,如今轮到了自己,没有医药费,也没有人安慰。
吃止痛药,再疼就捂着肚子上课,就这样,她送走了四个班的毕业生。后来,她借了几千块钱,坐上了夜班车,到昆明做手术。她的肿瘤拿下来,肠子粘连到了后背,每次摸的时候就感觉到非常硬,肚子像一块石头一样,疼的时候是一阵阵的,人也变成黑瘦黑瘦的了。
万幸的是,这个从外地来的、埋头苦干、带病上课的女人被看见了。当时华坪县正大力发展开采煤矿,学校里的老师工资低,就干着第二份职业,或者辞职出来做煤矿生意,县里正需要一个正能量的老师作为宣传典型。一个政协委员告诉她,我们绝不能捧着骨灰盒来宣传您。她的事迹开始在小县城里传遍,两次手术期间,一天晚上她喘气困难,学校里的几位老师冒着大雨去医院,给她取氧气袋,一晚上跑了五六次,整夜在身边照顾她。还有一位山里的女人,把五块钱的路费也捐给她治病,自己走了六个小时的山路回家。
她形容,那是一种"爱的支撑"。
后来,她有过几次成家的机会。她的名声传出了县城以外的地方,有人慕名而来。有一次,王秀丽接到了她的电话,说北京来了一个作家,你过来看一下嘛。王秀丽想,跑上门跟人家说自己是作家的人,通常都是不厉害的,便没去。第二天才知道,那是张桂梅的追求者,见面的时候,张桂梅还涂了口红,穿了高跟鞋。王秀丽立刻叫个摩的就去了儿童之家,但那人已经走了。
要是成家了,必然是要分一半的心给对方,张桂梅说,找一个伴有什么用呢。王秀丽说,每天很累地回到家,至少有个人跟你说一下话嘛,抱一抱你也是好的嘛。
王秀丽听说,是儿童之家的孩子不喜欢那人。那人坐椅子,孩子就说,你起来一下,假装要扫地。那人坐床边,孩子就说,你起来一下,假装要叠被子。一天都不让那人坐下。他们还问张桂梅,你要忙着结婚吗?你就怕以后我们养不起你吗?
后来,就再也没有什么北京来的作家了。
人物典型事迹材料篇2
一、以诚相待,真诚服务
对待客户,我一直都是以诚相待,不管给客户业务量大还是量小,都是诚心诚意、真诚地去对待。做到嘴勤、腿勤,打好“三张牌”,一是打好感情牌,积极帮助用户解决所需的问题,感情需要随时建立,这样在发展业务时才能够打好感情牌,只要客户需要我帮忙的地方,比如一些客户需要办理邮政快件及包裹业务及其它邮政业务时,我就尽快到柜台替他们进行办理,让客户满意;二是打好“资源牌”,紧紧抓住客户档案,仔细分析,开展针对性攻关。每天晚上都要分析客户档案,明晰明天的服务重心,及时联系,减少客户的流失。三是打好“服务牌”,以真诚服务来赢得更多的客户。我在给塔源牌红花油做营销业务时,为尽快打开塔源牌红花油市场,我除了向客户详细介绍邮政贺卡业务,带客户参观信函中心,使其充分了解邮政营销网络的优势外,还给客户寻找到合适的经销伙伴;四是利用名片进行营销,将名信片发到客户手中,只要办理业务或其他任何事情,只要打电话,我都会尽力去给用户办理。
二、树立邮政形象宣传邮政业务
我在日常营销活动中会利用一切机会宣传营销,不放过任何机会,时时刻刻不忘记宣传邮政,以百年邮政来宣传业务,利用邮政这块金字招牌去宣传,感动人。在营销工作中我最大的体会是:对营销客户要耐心周到,热情服务,要能够清楚发现潜在的客户,对待任何人都要进行宣传。不论是在上街购物还是在菜市场买东西,只要有可能,都要给客户宣传邮政。我还时常利用邮政的小宣传品、有奖明信片、围裙等来进行宣传,只要有宣传品,都会将宣传品赠送给客户,让客户对邮政放心,增加客户的信任度,使得宣传更有力、对业务发展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三、建立客户档案培育新客户
在营销过程中我养成了个好习惯—随时记录。在笔记本上详细记录了各类的客户姓名、电话、地址等信息,同时还加强与客户的沟通,经常联系、定期走访客户,联络感情;而且还时常掌握客户各方面的信息,若遇客户生日、结婚、嫁女等事情,我都会主动前去祝贺、帮忙。
四、主动出击,挖掘客户资源
我平时注重各种信息捕捉,及时筛选攻关,分析潜在客户,发展巩固新老客户,并针对各种客户制定出不同营销预案和营销手法,主动出击,先后发展了新疆统一企业食品有限公司、新疆日报社印务中心、乌鲁木齐住房公积金办公室、四川省驻乌办事处等一批客户。
以往的工作中,我在邮政营销业务上做出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要求还相差很远,但我想,只要首先与客户建立感情,用感情去营销,学会与客户做朋友,能够让客户信任,就会让业务发展、为企业创收增效。我的信念是不抛弃、不放弃,只有这样才能使邮政营销工作做得更好,才能达到客户与企业双赢的目的。
人物典型事迹材料篇3
__,女,现年66岁,中共党员,是一名极其普通的农民,在日常生活中,她默默无闻地恪守着“事父母能竭其力”的人生格言,在漫长的三十三载岁月中,以拳拳之心、眷眷之情,无怨无悔地侍奉于婆婆身旁,给予她无微不至的照料。她以实际行动为家庭其他成员做出了表率,赢得了邻里和亲朋好友的称道,同时也塑造了一个“现代孝廉”的典范形象。
原本有一个很幸福的家庭,原丈夫在部队,自己在家操持家务,侍奉公婆,养育儿女,其乐融融。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丈夫在部队突然患病,于1979年去世,公公也于1981年病逝,所有的家庭重担一下子落在了她一个人的身上。多重的打击并没有击垮这个女人,这时的上有婆婆,下有三个儿女,为了更好的照顾婆婆和儿女,她与小自己七八岁的小叔子结了婚,一起侍奉着婆婆。
婆婆出生于1921年,自丈夫去世后身体就一直不太好,为了能让婆婆活的更开心,总是耐心的开导她,见她心情好了以后才去干农活,一日三餐也总是按时做饭,做好饭后总要先给婆婆盛好饭,让她先吃,然后儿女们才可以吃。谁知好景不长,在2006年,婆婆突然得了中风,俗话说:“病起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那时的农村,治疗中风尚无良方,只能靠吃吃一些中草药来延缓病情的蔓延,病情一直不见好转,年底就开始卧床不起,也就开始了漫长的护理。随着病情的加重,婆婆吃饭、喝水、大小便,完全不能自主。为了让婆婆吃得卫生、吃得不可口,每次做饭,双手都洗得干干净净,米淘过多次,菜反复择洗才能下锅,然后端到床前一口一口的喂。由于长年卧病在床,大小便完全不能自主,为保证婆婆的床铺干燥,隔一二天就要给婆婆换洗床铺,开窗通风;尤其婆婆要洗澡就成了最头疼的问题,当家人都不在家时,只能自己一人给她慢慢擦洗,特别是婆婆的大小便经常弄得整条裤子都是,这时是她最难受的时候,常常是澡未洗完自己就已经呕吐得不行了,即使这样,硬是没吭一声,一直坚持到婆婆去世。
在__的精心照料下,婆婆的病情虽然没有好转,但却生活得很舒心,婆婆于2013年冬天去世。婆婆去世了,儿媳无怨无悔地侍奉婆婆的精神,却赢得了邻里和亲朋好友的称道。
人物典型事迹材料篇4
2016年,黄文秀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放弃更好的选择回到家乡百色支援建设,成为广西百色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的第一书记。之后,她以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埋头苦干、不为名利,与群众日夜相伴,用心用情用力为基层群众做实事、办好事,为百坭村的脱贫攻坚倾注了心血和汗水。
在黄文秀的驻村日记里,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她对工作的认真投入,对驻村百姓脱贫致富的期盼。她帮助村子发展电商,让砂糖橘等土特产远销全国各地;她为百坭村申请到通屯的路灯项目,在村里走夜路不再需要手电筒;她挨家挨户走访全村195建档立卡户,记录本上清晰标注着每一户的致贫原因。.。.。.驻村满一年的她,汽车仪表上的里程数正好增加了两万五千公里,她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跑完了长征,却因意外戛然而止。“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铮铮誓言,是扶贫干部们不忘的初心,黄文秀以生命赴使命,以忘我的情怀燃烧出信仰的火光。
黄文秀用短暂而优秀的一生诠释了一名年轻干部的担当和作为,诠释了人生的价值和追求,是新时代以实际行动坚守共产党员初心的典范,是新时代牢记使命为民服务的榜样。黄文秀是一朵“小红花”,她用信仰、信念、信心诠释了共产党人的钢筋铁骨,靠担当和奋斗始终忠诚于党的事业,将“红色基因”展现得淋漓尽致。“小红花”虽然倒下了,但她内心的坚定和执着,却能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对未来长征之路的坚持,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
在安徽巢湖,150年未遇历史高水位的危急已经远去,20余万名紧急转移的群众陆续返回家园。然而曾连续奋战96小时、救出2600多人的安徽庐江消防救援大队教导员陈陆,却牺牲在7月22日决堤的洪水之中,年仅36岁。
“他有双特别有力的手和沉稳洪亮的声音。”陈陆救出的当地村民、孕妇解启霞泪流满面。
“陈陆朝我们吼过两句话:出发去救人时候喊‘我打头’,他的领航艇遭遇漩涡时喊 ‘快掉头’。”合肥市蓝天救援队队长苏琴说,是陈陆的大吼,救了其他十几名救援人员的命。
这不是陈陆第一次为救援生命挺身而出。雪灾中,他带队奋战救援48小时,脚趾严重冻伤,险些截肢;火灾中,他长时间暴露在沼气里战斗,胶靴被烧穿,双腿被高温烫伤;汶川地震,他咬牙拖着伤腿,背着30多公斤的破拆器材,连续10天在震区救援……
选择消防、扎根消防基层15年,陈陆在救援一线1次病危、2次晕厥、8次负伤。但对陈陆来说,“火焰蓝”就是他心目中英雄的制服颜色,“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就是他选择成为的英雄模样。陈陆一片灼灼初心一直燃烧到了最后,只为每个生命无恙。
?颁奖辞】
步履蹒跚与时间赛跑,只想为患者多赢一秒;身患绝症与新冠周旋,顾不上亲人已经沦陷。这一战,你矗立在死神和患者之间;那一晚,歌声飘荡在城市上空,我们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人物事迹】
1997年11月,张定宇同志曾响应国家号召,随中国医疗队出征,援助阿尔及利亚。
2008年5月14日,四川汶川地震第三天,张定宇同志就带领湖北省第三医疗队出现于重灾区什邡市,全力抢救伤员。
2011年除夕,张定宇同志作为湖北省第一位“无国界医生”,在巴基斯坦西北的蒂默加拉医院,度过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中国年。那天凌晨,他被一阵电话铃声唤醒。一名产妇子宫破裂出血,需紧急抢救。张定宇匆匆赶到手术室,做麻醉,稳定病人血液循环。不到30分钟,一个男婴呱呱坠地。紧接着,第二台剖腹产病人转到手术台,张定宇紧急给产妇侧卧位做腰麻。麻醉完成,快速输液,20多分钟,又一个新生命诞生。
2017年,张定宇同志随武汉市卫健委赴外地出差,被专家发现腿有异样。
2018年10月,张定宇被确诊患有渐冻症、双腿日渐萎缩。
2019年11月,武汉市发生比较严重的流感,感染科病床已满,在做好消杀工作后,结核科等其他科室马上接收流感住院病人。这为疫情中的跨科室作战打了“前站。"
湖北省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是最早接诊新冠患者的定点医院,收治病人全部为重症和危重症患者。院长张定宇隐瞒自己患渐冻症的病情,顾不上已感染新冠肺炎的妻子,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他说:“虽然有愧疚,但当时不需要做取舍,能帮助到别人,觉得很幸福!”
人物典型事迹材料篇5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现在,已经走过了90年的光辉历程,取得了许多灿烂辉煌的伟大成就。没有共产就没有新中国,没有鲜红党旗的指引,就没有我们的美好生活。
九十年了,党的“生命”里有无数个为党而牺牲的英雄,他们为新中国的解放而努力,甚至放弃了自己的生命,也不出卖党。
刘胡兰,为党牺牲最年轻的党员。她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她就是面对共产党的敌人的屠刀时,威武不屈的形象。邱少云为了革命的胜利,烈火烧身,纹丝不动,用生命换来了胜利;战斗英雄董存瑞舍身炸掉敌人的碉堡,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不知吃了多少苦!狠牙山上的五壮士,舍身为党。
每一个都是鲜红的生命,是他们鲜红的血,为党的成功迈出了卓越的一大步。没有他们,党就永远不可能胜利。
党,是我心中最亮的一颗星,一颗因中国而闪耀的星。
从“两弹一星”到神舟飞船,从高能加速器到量子通信,从合成人工牛胰岛素到人类基因组计划……在过去60年里,正是在一个又一个“第一次”中,中国科学完成了一次次跨越。
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科学界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航空、生物等领域的研究,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0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们特邀各领域的科学家与本刊编辑一道,共同遴选出60项中国科学家取得的杰出成就,展示了中国科学在过去60年的发展脉络。
201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90岁的生日。90年对于人类历史的黄河来说,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间,可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跨入新世纪的中国,焕发着生机勃勃,三峡的工程的 造,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人飞船发射升空,都预示着新中国有一个更广阔的前景。今天,我们在心中想着90年的艰苦岁月,坚实的步伐。那就是:树产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
在党红旗飘飘,让我们把最真挚的歌,最温馨的祝福,给我们伟大的党!鲜红的党旗,将永远飘扬在我的心中!
在国庆六十二周年快逝去之际,我们将迎来六十三周年,我们开心,我们欢呼!中国这个曾经被人们称“东来病夫”的国家。在1949至今我们已经让世界刮目相看,我们不在是“东亚病夫”。而是让其它国家惧怕的中国;中国一个铮铮响的名字,我们永远为他自豪,雀跃;中国是一个铁骨铮铮的“好汉”;是一个经历了许多阻碍而获得重生的国家;更是一个不会在任人宰割的中国,而是一个已经怒吼了的雄狮!
党经历了90年的风雨,中国经历了62周年的艰苦岁月。现在国旗和党旗永远飘扬蔚蓝的天空中。
我们在举国欢庆的日子里,大声的喊出来,骄傲的喊出来:我骄傲!我是中国人!中国共产党永远是我心中的一颗最亮的星!
人物典型事迹材料篇6
我与家长一起认真观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后,觉得那些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有的人默默笔耕写下不朽名篇获诺贝尔奖;有的人因前往灾区为孩子运送捐资丧失生命;有的人身残志坚,即便没有健全人的身体,依然顽强的伫立在我们眼前,宣誓着他的存在,他的成功!在感动中国节目中,虽然感动我的人很多,有林俊德;有陈斌强;有何玥,但是在这些人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动人以行不以言——陈家顺。
还记得那撼动心灵的颁奖词:“为乡亲卧底,你吃遍所有的苦,为百姓打工,你换来群众最多的甜。你乔装改扮,却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隐姓埋名,可我们都知道你是谁,为了谁”,他心系农民工的切身利益,全力为农民工排忧解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努力地为农民工调解各类纠纷,尤其是涉及到农民工利益的农民工与用工方的纠纷,是如此的挺身而出,据理力争,勇于维权,肩负着身上的责任,从不放弃,从不退缩!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生活之中我们忘记了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
美丽的闪光灯遮不去他们夺目的光芒,他们不是巨星,不是领袖,但他们如宝石般璀璨的心灵会永远照耀我们的心灵,成为我们精神上的支持与榜样,成为我们心中又一个伟大的巅峰!他们不是生来美丽的玫瑰,他们是那一朵朵默默地辛勤奉献的五月兰,素雅的外表无法抹去他们的内心闪耀,他们将会永远成为我们精神的桥梁!
人物典型事迹材料篇7
我是素来不关心时事的,若不是普及率高达80%,恐怕就算是世界大战也惊扰不了我——然而似乎也将迎来一场领土之战,现虽不见硝烟弥漫,却颇显马不停蹄。这时我们热血的中国人沸腾着,他们游行示威,他们抵制日货,他们不给“叛国贼”用日货的机会,他们气愤之余开始砸日系车、日本投资的商店,声称这是爱国,这是生为中国人的意义——纵使日本听不见看不见无动于衷。
生为中国人的意义难道便是抛却道德底线,在自己人面前撒野耍疯?莫不要让人惭愧。对比日本,同样是争夺领土,他们却表现得波澜不惊,甚至在有些人看来就根本不爱国。不爱国?
这或许和他们所受的教育有密切关系。他们从小受的就是军国教育,并没有灌输太多爱国冲动,只是随时可为国赶赴沙场,他们的意识里,要么赢了继续生活,要么输了切腹自尽。没有过多的反抗,活的干脆。谁又能说着不爱国?
爱国本就不是形式上的花哨,更没有冠冕堂皇的做派。真正的爱国,早就融化在血液中,雕刻在骨子里。怎容得借爱国名义而害国?我身在长沙,看着游行的人们个个义愤填膺,像没长大的孩子一样企图用哭闹使得他人遂他心愿,哭笑不得,想必领头的人要不是用脑袋夹了门便定是日本派过来生根的间谍,以惶惶人心为趣。
这怎可谓之爱国?这和岳飞和那些个韩国总统和我们亲爱的荆轲比得了吗?他们爱国用的是一闪而逝的生命。“爱国人士”用的是粗鄙的打砸闹剧。爱国被染上了讽刺的色彩,五星红旗下飘荡的是野化的腐臭。你爱国的初心是什么时候开始变质?那虚伪的气息真是令人作呕。
少年,我们可以不用日货,但是破坏他们的意义在哪呢?你砸别人的车、店,为什么不先砸了你的iphone你的电脑呢?它们也绝对使用了日本的零件。你,不就是想在中国大地上撒撒野吗?
讲一个在人人网上看见的段子好了,描述的是一位愤青因砸了日本大使的车被拘留,边哭边说:“我真的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这真的是日本大使的车。”少年,你们就是如此爱国的吗?少年强则国强,倘若我们已经变得这般面目全非,拿什么拯救中国?
少年,爱国请扎根于思想,爱国请团结在行动,爱国请爱每一个中国人,爱国请别让国家丢脸,爱国请还我你的爱国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