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详细编写是提高教学能力的关键,我们需要认真对待,教案的编写使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网客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安全类教案模板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安全类教案篇1
一、目标:
(一)了解简单的消防安全知识。
(二)学习自救逃生的本领。
(三)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及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一)火灾发生后人们的行为及其后果的图片等。
(二)录像。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回忆消防的相关知识。
1、消防员叔叔救火时会用上哪些东西?(根据回答在投影仪上展示相应的'照片),请几位幼儿用玩具时手机模拟拨打119电话,其余幼儿评判是否正确。
2、消防车与平时的汽车有什么不同?
3、遇到火灾应该怎样拨打119电话?
(二)学习自救逃生的本领
1、突发事故(配班老师运用烟雾发生器模拟火灾):活动室某角落着火了,幼儿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撤离现场。
2、刚才小朋友是用什么办法逃离的?
3、一起看看消防员叔叔的介绍,逃生时怎样做才是又快又安全的。(播放逃生录像:重点了解要尽量蹲下,甚至匍匐前进;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寻找安全出口快速逃离。)
(三)设计安全出口标志。
1、从活动室出发到安全的地方——操场,一共有几条安全通道?
2、这几条安全通道上有安全出口标记吗?
3、你想怎么来设计安全出口标志?
4、幼儿设计安全出口标志。
5、幼儿粘贴安全出口标志(提醒幼儿粘贴时注意箭头的方向。)
(四)逃生演习活动。
1、我们要来进行一次消防演习,你听到警笛声后怎么做?
2、通过录像、音响、烟雾等模拟场景,幼儿进行逃生自救演习。
3、室外集中:你在逃生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想什么办法解决的?
幼儿安全类教案篇2
设计意图:
国庆期间,台风“龙王”侵袭了我们福州,经过长时间的暴雨侵袭,福州经历了多年未见的涝害,许多街道被大水淹没。这是一个发生在幼儿身边的重大新闻,如何让孩子从发生在身边的新闻中了解事件的原因、发展情况,并运用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关心周围发生的事情以及从事件中学习安全知识,懂得保护自己,这是设计此活动的出发点。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听新闻和编播新闻的活动,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2、学会关心周围发生的事情,懂得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
3、学习较完整地叙述或描述一件事。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活动准备:
自制的电视机;演示用的新闻图片;幼儿创编新闻用的大张纸和画笔。
活动过程:
1、新闻播报时间:组织幼儿一起收看电视里小记者的“新闻报道”――福州发大水了。
2、讲讲议议“新闻报道”的内容:电视新闻里告诉了我们什么事?事情的原因是什么呢?
3、小组讨论:台风来了,怎样做人们才不会受到伤害,东西不会损失?(幼儿分组讨论,教师倾听,帮助梳理)
4、分享结果:每组派代表介绍讨论内容。
5、小组活动:制作“追踪报道”。将事件的发展情况以图画形式表现。教师指导幼儿分组,并给予支持、指导。
6、教师帮助幼儿梳理小组活动要求:
(1)小组成员用绘画的形式将事件的发展情况表现出来;
(2)每一小组共同合作画一幅画;
(3)将自己知道的和猜想的画出来。
7、新闻“追踪报道”时间:教师以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的身份引导幼儿扮小记者,分组在“电视机”里播报“追踪报道”的内容。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一部分幼儿在描述中语言组织能力较差,不能主动讲述内容回答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培养幼儿大胆讲述能力,多跟他们交谈、交流,多给幼儿一些肯定和鼓励。
幼儿安全类教案篇3
乘车要注意什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乘车过程中的一些基本规则、基本常识。
2、让幼儿懂得在乘车过程中怎样进行自我保护。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本事。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本事。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本事。
活动准备
食物投影仪、图片、乘车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了解乘车的基本规则,出示车票:这是什么它用来干什么
你明白乘车要注意什么
二、观看图片,明白乘车中的安全常识。
1、看看图片上的小朋友做得对吗为什么
2、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安全常识。
三、讨论如何保护车厢环境。
我们应当怎样保护车厢内的整洁
四、组织幼儿“乘汽车”,巩固乘车的基本规则与常识。
五、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得到了家长朋友的大力支持,我们的调查表、资料十分丰富,所以活动组织很顺利。这让我们再次感受到家长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有了家长的配合,很多事能够事半功倍。
在次活动中也让我看到了自我作为教师应当努力的方向,关于汽车这个话题,一向以为比这些孩子懂得得多,在这30多位孩子的面前,我和他们的关系也只是半桶水和一杯水的关系,可见教师的知识储备是很重要的。
活动反思
“各种各样的'汽车”活动结束了,孩子们这才依依不舍地将自我的玩具带回了家,不一样的是,经过这几周的认识,孩子们明白了自我带的是什么汽车,同伴带的是什么汽车……孩子们对马路上汽车的种类、用途、汽车的发明、构造、发展都有了必须的了解,再谈到汽车,他们的话题开阔了。经过汽车这一幼儿喜欢的载体,进行的美术、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充分体验到了欢乐,从中也获得了有益的经验,审美情趣也得到了培养。
幼儿安全类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增加幼儿在雪天的自我保护能力。
2、了解一些安全小知识。
3、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4、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5、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这些天下了厚厚的雪,路很滑,在雪天我们小朋友都要注意哪些事情,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呢?”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些雪天的安全措施。
二、教师小结
1.首先在雪天,要认真走好每一步,最好选择雪较厚的地方行走,注意地面状况,尤其避免踩在较薄较平的雪片或冰面上,严禁打滑。
2、其次是上放学回家路上,要注意交通安全,一定要走人行道。不要在马路上行走或滑冰。
3、雪天穿鞋要讲究。路面容易结冰,不能穿皮鞋、硬塑料底鞋,最好穿着保暖、防滑性好的鞋子,或者抓地较好的运动鞋,而且应尽量稳步前行,以防发生事故。
4、户外游戏时,可以玩打雪仗,但一定不要拿雪球往同学脸上、头上砸。以免伤到眼睛和头部。
5、上下台阶时也要注意,要掌握好身体的重心,保持身体平衡,避免摔伤。
6、在玩雪过程中也会有很多隐患,如摔伤,划伤,砸伤。
小朋友们,安全来自时刻警惕,事故源于瞬间麻痹。安全第一,健康第一。冰天雪地,请大家小心翼翼,保护自己!
三、结束部分
那我们的爸爸妈妈在雪天气骑自行车开车时怎样注意安全?
活动反思:
寒冷的冬天来了,突如其来的大雪,给我们带来惊喜和欢乐的同时,同时也留下了安全隐患。为了让孩子们度过安全快乐的雪天,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进行一次雪天安全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活动孩子们了解了有关雪天安全知识,增强了幼儿在雪天的自我保护能力。
小百科:雪:从混合云中降落到地面的雪花形态的固体水。由大量白色不透明的冰晶(雪晶)和其聚合物(雪团)组成的降水。雪是水在空中凝结再落下的自然现象,或指落下的雪;雪是水在固态的一种形式。雪只会在很冷的温度及温带气旋的影响下才会出现,因此亚热带地区和热带地区下雪的机会较微小。
幼儿安全类教案篇5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食品污染的知识,使学生了解食品中毒的知识。
2、学生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
教学重点:
对食品污染和中毒的预防
教学内容:
一、食品污染
食品污染是怎么回事?食品(食物)从其作物生长到收获、采摘,从生产加工、运输、贮存、销售直到食用前的每个环节中,由于各种条件,多方因素的作用及影响,使原来无毒无害的食品,混进了某些有毒有害的物质,降低了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卫生质量,人吃了这样的食品就能对人体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这叫食品污染。
二、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人吃了有毒食物所引起的一类急性疾病的总称。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发生于温度较高的夏秋季,因为这个时期的气温适合病原菌增殖和产毒,致使病原菌污染食品而发生中毒。动物性食物引起中毒表现为发热、头痛、头晕、食欲不振,继而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一日可达7-8次,发烧38-40℃。严重者血压下降抽风、昏迷、重症病人可因心衰、肾衰导致死亡。
预防:加工肉类制品时必须生熟食品分开,保存时要低温贮藏或
用盐腌煮肉时肉块不应超过2公斤,厚度不超过8公分,煮沸3小时以上,蛋类要煮沸10分钟以上。前一餐剩下的食物一定要回锅加热后再食用。
(二)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1、豆角中毒
一般豆角不中毒,但食用没熟透的豆角能引起中毒,原因可能与豆角中含有红细胞凝集素没被加热破坏有关。豆角中毒潜伏期短,最快食后10分钟发病,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头晕,有的出现胸闷,出冷汗,四肢麻木等。
预防措施:菜豆宜炖食,加工时间要长,可使毒破坏,切不能急炒,更不宜凉拌。
2、芽土豆中毒、毒蘑菇中毒
(三)化学性食物中毒
1、蔬菜不新鲜,腐烂变质时可能产生亚硝酸盐中毒。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也能产生亚硝酸盐。制作熟食加过量的发色剂,亚硝酸盐过量引起中毒。
2、有机磷农药中毒
那么怎样预防食物中毒呢?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会把致病菌从人体带到食物上去。
2、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
3、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
4、尽量不吃剩饭菜。
5、不吃霉变的粮食、甘蔗、花生米,其中的霉菌毒素会引起中毒。
6、警惕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中毒。
7、不到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小摊贩处购买食物。
8、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不喝生水或不洁净的水。
总结:只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认真学习食品卫生知识,掌握一些预防方法,提高自我卫生意识,就能最大限度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度,预防食物中毒,保证我们同学们的身体健康。
幼儿安全类教案篇6
教学形式:团体或小组教学
教学方法:情景表演法行为辨析法故事启迪法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明白一些和父母一同出游时的安全常识。
2.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潜力。
核心要素:
游玩时应注意跟爸妈不远离
陌生地,不乱去为安全要牢记
活动准备:兔子头饰,提前组织幼儿排练情景剧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1.这天,我请来了兔妈妈和她的孩子(小灰、小白),她们要给小朋友们表演节目,请大家必须要仔细看喔。
2.邀请一位老师和小朋友一齐表演。
(二)关键步骤:
1.情境表演:
兔妈妈带两只小兔去森林里采蘑菇。妈妈告诉孩子们必须要在自己身边,不要独自到危险的地方去。小灰兔在妈妈的身边采蘑菇,小白兔悄悄地离开了。它只顾自己去捉蝴蝶了,最后迷了路。兔妈妈找了很久才找到它,小白兔哭着对妈妈说:“妈妈,我错了。以后,我再也不离开妈妈了。”
2.讨论:
(1)两只小兔谁做得对?
(2)我们和父母出游时应注意什么?就应怎样做?
活动延伸:
1.可透过游戏对幼儿进行安全意识的礼仪。
例如:游戏《老猫睡觉醒不了》
幼儿在猫妈妈身边说儿歌:“老猫睡觉醒不了,小猫偷偷往外瞧,因为小猫爱游戏,悄悄走到外面去”小猫说完,轻轻离开妈妈,猫妈妈叫小猫,小猫快速回到猫妈妈身边。
2.带领幼儿出游,出游前对幼儿进行安全,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潜力。
家园互动:
1.家长带幼儿出游前,给幼儿提出具体要求。
2.出游时,引导幼儿要注意安全,不独自去危险的地方。
注意事项:外出时,要让幼儿活动在自己的视线内。
活动反思:
1.孩子对活动的哪一环节最感兴趣?为什么?
2.你认为这个活动的成功之处在哪里?
3.你认为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善?该如何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