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识字教案7篇

时间:2025-10-09 作者:Youaremine

很多人在教案中会加入反思环节,以便于总结经验,提升未来的教学效果,一份完整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以下是网客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太识字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太识字教案7篇

太识字教案篇1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认识笔画“”,能利用图画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2、正确诵读韵语,了解一些昆虫的名称,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 识字4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教学重难点 :读准 “采、牛、虫、蟀”的音,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渗透学法

1、出示课文插图,启发谈话:“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到大自然中走一走,看一 看,边玩,边学习《识字4》中的词语,好吗?”(出示生字词)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这课生字词。(学生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小朋友可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借助图画了解词义,多种方法记住字形。已经认识课文中部分生字的小朋友,可以重点学那些自己不认识的字。

[教师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的需要,让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提高。]

二、创设情境,看图学词

1、教师引导谈话: “今天,我们到野外去的任务是什么呢?”(随机出示词语:观察采集昆虫)

(1)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读词语。

(2)指导看图:“瞧,已经有一些小朋友在观察、采集昆虫了,谁能把这两个词语贴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两人合作在图中贴卡片词)齐读词语。

让学生联系图画,说说“观察、采集”的意思。

[文中的插图和表示事物的词语是一一对应的,教师借助图画创设虚拟的.探究环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动手贴卡片的活动中,自主识字和解疑。]

2、引导读词:“我们要观察、采集哪些昆虫呢?”(随机出示词语:螳螂蚂蚁蟋蟀 蝴蝶 天牛 蜻蜓)

(1)让学生自由认读词语,再指名读词语。

(2)引导质疑:“在大自然中采集昆虫,首先要学会观察和寻找,课文中哪些昆虫自己从未见过?”(学生质疑、解疑。)同座讨论,在图中哪些地方能找到这些昆虫。(课前将昆虫模型贴在图中相应位置上)

(3)指名“采集昆虫”。(要求学生将“采集”到的“昆虫”摆在黑板上相应的词语下面。去拼音认读词语。

(4)拓展延伸。电脑出示昆虫图片,让学生说说昆虫的名字,听听蟋蟀的叫声,看看蜻蜓捕捉害虫的样子。(出示标本)谈话:这是小朋友们采集的昆虫做成的标本。这些标本可以长期保存,供人们欣赏和研究。让学生说出6种昆虫中,谁是“除害能手”?(小结:像蜻蜓、螳螂这样的益虫,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同学们可以到课外书中查阅有关资料,并向身边的人发出倡议,不要伤害益虫。)

[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践的活动中,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识字和认识事物合起来,将课内外知识相互渗透,既交给学生识字的主动权,又适时给予指导,较好地处理了教与学的关系。]

3、引导思考:日常生活中,我们能从哪些地方采集到昆虫?(随机出示词语:田野 树林花丛)请会读的小朋友起立读。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总结全文

1、让学生自己试读词串。

2、指名读。

3、教师引读小结: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到大自然中干了哪些事?(指导读:观察 采集昆虫)。我们去了哪些地方?(指导读:田野 树林 花丛)。我们观察、采集了哪些昆虫标本?(指导读:螳螂 蚂蚁 蟋蟀 蝴蝶 天牛 蜻蜓)

4、让学生打开语文书,配乐朗读词串。

5、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借助拼音读准了字音,借助图画

理解了词义,相信小朋友能想出许多好办法记住字形。

四、复习巩固,指导写字

1、出示文中4个生字,学生借助笔顺表书空笔顺。

2、让学生自主记字形(选自己认为最容易记的字交流记字的方法。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记生字。如“牛”①数笔画记忆;师示范写“牛”②联系事物记忆,板书象形字;③熟字“二”或“十”加笔画记忆)。

3、指导学生描红“牛”,“田。

太识字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其中表示数的6个生字。认识6种笔画,通过诵读,体会童年的`快乐。

2、体会游戏的有趣和童年生活的快乐。

重点难点:

认识6个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教师领读儿歌。

师:这些儿歌里有些什么?生:儿歌里有很多数字。

师:想跟老师一起读吗?注意读准这些数字的字音。

二、学生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yi、si、wu、zhi、shi、zhi是整体认读音节,līǎng是三拼音节。

2、把数字汉字用“0”圈出来,多读几次。

3、同桌互读互学。

三、学习生字“一、三、五”。

1、借助插图,引出生字,读准字音。板书:wu、yi、pai、san。

认识笔画:一(横)i(竖)﹁(横折)

3、认识田字格。

出示田字格。

认识田字格。

1、指导书写。

三学习生字“二、四、六”。

1、读谁字音。

2、认识笔画。点()、竖弯()、撇()。

3、指导书写。

太识字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

自制生字卡片、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

二、读中识字。

1、同学自由试读词语。

2、分组互助读词语,再开火车读词语。

3、出示生字,同学自主认读(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层、尽、染、淡、登、翠、爽、壮”。)

4、开火车读生字。

5、同桌卡片抽读。

三、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同学边听边想画面。

2、分组试读,互相协助,力求读正确。

3、多媒体演示秋天的画面,说说自身的感受。

4、同学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实际,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

5、多种形式读。

(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美读,要求读得有感情。

(3)自由读给喜欢的小伙伴听。

四、在读中巩固识字。

1、选词语,读词语。出示图片,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读一读。

2、分小组读“我会读”中的词语,巩固认读生字。

3、自编字谜,在编字谜、猜字谜的过程中自主识字。

五、在应用中巩固识字。

1、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语)。

2、卡片游戏《找朋友》。

六、在写中巩固识字

1、认读字音。

2、根据规律分析字形,记住字形。

如: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

3、分组说说自身喜欢的记字方法。

4、说说难写的字和容易写错的字。

5、师范写,同学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注意指导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6、同学练习。

七、实践活动

“庆丰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收获了粮食瓜果,我们收获了词语。分小组整理收集到的秋天的词语,在班上展示、交流,看谁获得了词语大丰收。

关于秋天的词语

一叶知秋 春种秋收 春兰秋菊 春花秋月 秋色宜人

秋风过耳 秋风萧瑟 秋雨绵绵 秋收立秋 中秋节

太识字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要求会认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尝试用量词表达生活中熟悉的事物。

4.初步训练学生通过文字想象画面的能力。

教学准备:

1.组织学生进行一次郊游。

2.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要求:

1.圈出文中生字,给课后生字条里的生字标注拼音。每个生字带拼音读三遍。

2.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3.搜集图片,了解不熟悉的事物。如:海鸥、帆船、铜号等。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唤起识字热情

1、 谈话导入:同学们,前不久我们组织了一次郊游活动,地点是金苹果乐园,说你们那时的心情怎样?

2、 出示学生郊游时的照片,再现场景,帮助回忆,激发学习情趣。

3、 照片呈现园内路牌标识,引领学生于生活中识字。

4、 定格聚焦“海”字:你是用什么方法记这个字的?

5、 板书课题。师述:“海”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识字6》里的生字。边说边板书课题。

二、温故知新,探究识字方法

1、 检查预习效果

2、

(1) 出示带拼音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2) 生字去掉拼音,先自由读,再指名读。

(3) 游戏巩固。给生字编号,同桌之间互玩生字叫号游戏。

一生问:一号一号是什么?

一生答:一号一号海海海。

2.联想记字,温习旧识

谈话:我们又认识了一群新的汉字朋友,可俗话说得好:“千金难买是朋友”,每每结识新朋友,可千万别忘了老朋友,喜新厌旧可要不得哟!

海、鸥、滩、军、舰、帆、秧、稻、塘、竿、溪、领、铜、号

(1)同桌之间轮流练说:看到谁就想到什么字?

(2)学生交流。

如:看到“海”就想到“每天的每”“母亲的母”

看到“滩”就想到“困难的难”“是谁的谁”“一堆的堆”

看到“军”就想到“汽车的车”“连长的连”“东西的东”

……

3.探究方法,温故知新

(1)谈话:汉字非常神奇,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就可以把旧字变新字了。比如把“堆”字的提土旁换成三点水,就是“沙滩的滩”了,相信你也能运用这种方法把以前认识的老朋友变成才认识的新朋友吧。

要求学生屏息凝神,默思后交流。

(2)猜字谜:在语文园地五里,我们玩了猜谜语的游戏,你能试着给这些生字编编字谜吗?

如:每天都有水。(海)

小区里有一只鸟。(鸥)

遇到困难就掉眼泪。(滩)

车上盖盖子。(军)

唐老师挖土。(塘)

见到一只小舟。(舰)

中央有禾苗。(秧)

竹叶真干净。(竿)

金字旁边有同学。(铜)

4.游戏巩固,学习归纳

玩摘果子游戏,摘完果子后,将“沙、滩、海”“艘、舰、船”“秧、稻”分装于三个篮子里,请学生观察后谈分装的理由,在情节中巩固汉字偏旁归类,从字理上看,这些字都和偏旁有关系。

5.由字到词,循序渐进

学生开火车读:海鸥、沙滩、军舰、帆船、秧苗、稻田、池塘、竹竿、小溪、红领巾、铜号

三、情境助读,品味识字快乐

创设情境一:苗苗打算乘公共汽车去大海、乡村、公园、学校去游玩,可她只能一人去,她想请热心周到的小导游一同前往,谁愿意帮帮她?

1、 学生自由读书,要求把字音读准确。

2、 点四名同学分节读,正音。

3、 两分钟畅快读,要求流利,尽量做到不重字不卡字。

创设情境二:读成一幅画。要想当好小导游,还要善于向游客介绍景物。有个小朋友通过听读想象,就把课文变成了一幅画。

1、 老师配乐读文,学生闭眼想象。

2、 学生交流。

3、 学生配乐读文,要求尽量读出想象时的感觉。

4、 课件呈现图片,一起欣赏美丽的场景。

实现情境:我当热心小导游。通过课件呈现四个路牌,每节课文就是一个路牌,逐一呈现逐一介绍。

四、对照生活,学习运用量词

谈话(课件画面定格在第四节):大家读课文后,是否发现本文跟以往的课文有什么不同之处?(引出量词)

1.读《别扭歌》:量词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如果站错了地方就会闹笑话了。

别扭歌

一只马两棵牛,三张小羊做游戏。

四口书五朵笔,六匹小孩笑嘻嘻。

2.我们来改《别扭歌》

3.尝试用量词表达事物。

教师(手拿一个背包)创设情境:这是苗苗出行时背的背包,我们看里面都装了些什么?

一包纸巾、一条毛巾、一顶帽子、一瓶水、五块糖、两个面包

五、实践运用,拓宽识字渠道

1.谈话:一次普通的旅游也能让我们收获许多,实在是太好了!老师上周又去书店转了转,两个小时后,我满载而归。来看看我买了些什么书吧?

?黄河滩》《上海滩》《海的女儿》《江南铜研究》《广西河池红军标语》《红领巾气象站》《毛号》《军舰鸟的故事》《小溪流的歌》《稻花香》

2.我回去后还写了一篇日记,一起读读吧。

4月6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我来到了深圳书城,这里书多人也多,我的眼睛都看花了。我买了很多书,有《黄河滩》《上海滩》《海的女儿》《江南铜研究》《广西河池红军标语》《红领巾气象站》《军舰鸟的故事》《毛号》《小溪流的歌》《稻花香》等,我数了一下,一共有十本书,我真是太高兴了!

教学反思:

?识字6》虽寥寥数语,却精雕细琢,意蕴深远。通过几组数量词勾勒出几幅亮丽清新的风景画,看似随意,实则有意。每一处均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事物来表现,将识字巧妙地与幸福快乐的生活场景结合起来。籍此,我以为识字与图片相结合可强化第一印象,要将字的音、形、义有效地统一起来。其次,要在语境中识字,迁移环境后仍然认识。但是,小学生的记忆特点是记得快也忘得快,而与遗忘作斗争的.最好方式就是复现。我的感受是:

识字趣为先。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而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更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中穿插叫号游戏、摘果子游戏等,又能消除学生学习疲劳,状态总是高涨。

方法是关键。方法指导实践。在教学本课时,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识字量,识字能力也初具规模。但知新必须温故,如此才能两条腿同时走路,不至于喜新厌旧,一路捡一路扔,最终一无所获。在指导识字方法的时候,我没有生硬地采取“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模式,而是让学生回忆与生字字形相近的字,再思考这些字的变通之处,也就是同中有异,兼收并蓄。这样既可于想象中唤醒旧知,又能于比较中形成积极的识字能力。看以下教学片段:

老师:我们又认识了一群新的汉字朋友,可俗话说得好:“千金难买是朋友”,每每结识新朋友,可千万别忘了老朋友,喜新厌旧可要不得哟!

(海、鸥、滩、军、舰、帆、秧、稻、塘、竿、溪、领、铜、号)

学生1:我看到“海”就想到了“每天的每”,去掉上面的帽子就是“母亲的母”。

学生2:我看到“塘”就想到了“唐老师的唐”。(〈失物招领〉中就有)

学生3:我看到“鸥”想到“鸟”,看到“滩”想到“难”,看到“军”想到“车”,看到“舰”想到“见”。

服务于生活。识字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出行要靠标牌的指引,阅读要有文字的对话……从一年级就要牢牢树立学生的识字意识,眼观八方,有心方能从字如流。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老师:同学们去金苹果乐园玩得开心,不仅是由于项目新颖种类齐全,还由于园内设施温馨周到。我们一进大门就看到了(课件再现):金苹果乐园欢迎您!

(学生自发读起来)

老师:多么的热情好客!

老师:乐园面积很大,有了路牌我们才不会迷路,才能体验更多的项目。(课件再现)

(学生一看就哈哈笑,自发地读。当点学生读完标识后,学生兴奋不已,有的说:“我玩过海盗船”。有的说:“我玩过……”)

片段二:

老师:又到了“开心读”时间了,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自己的周末出行见闻。我的目的地是书店,是哪一家呢?(课件出示)

学生:深圳书城。

老师:我买了很多书,看看我买了哪些书?(课件呈现书的封面,每本书的名字里都包含本课所学生字。)

(学生感到新奇有趣一一回答,注意力非常集中。)

此种再现非常巧妙,既巩固了识字成果,又引导孩子平素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好习惯。同时,教学从联系学生生活的角度出发,能引起学生共鸣,教学自然轻松了。

太识字教案篇5

设计意图:

?识字1》是有关秋天的三组词语。这些词语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气候特点和丰收景象。三组词语排列有序,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对秋天的景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也知道一些描写秋天的词语,但本课的词语对学生来说,有些比较陌生,也较难理解。识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在课上,教师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并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了解词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在课外,引导学生自己去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并记下来,帮助他们独立识字,积累词语。

教学目标:

1、会认“宜、层”等11个生字。会写“宜、实”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4、能通过抽象的文字了解秋天景色的特点,去感受秋天的美丽。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会认11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教学难点:感悟秋天的美好,养成收集词语的习惯。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3、培养收集词语的兴趣。

4、初步感受秋天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观看图片,激发兴趣:

送走了炎热的夏天,凉爽的秋天便悄悄地来到了。秋天的景色美如一幅幅多彩的图画呢!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去欣赏吗?(播放课件)说说看到了什么?

二、出示词语,初读课文:

师:欣赏完了秋景,此刻,你最想说什么呢?(秋天真美啊!)

师:是呀,秋天不但景美,而且连描写秋天的词语也很美,你们想美美地读一读吗?

1、学生自由试读词语,要求把每个词语读正确。注意:不认识的字,文中不再出现拼音了,生字宝宝的音在下面的树叶上呢!可要把它念准!

2、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

3、学生模仿练读,教师正音。

三、自主学习,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宜人、叠翠、凉爽、雄壮、华丽、层林尽染、五谷丰登。

2、指名带读、齐读词语。

3、合作学习、自学生字:

师:你认为这些生字中哪些生字特别难记?有什么好方法能帮大家很快地记住这些生字吗?(小组讨论合作)

4、反馈自学情况:

(1)指名说说方法。

重点交流:叠翠爽染登

(2)去掉拼音,分组赛读。

(3)巩固识字:

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让学生认读,再指名读。

尽力尽情爽快凉爽直爽

翠绿翠竹壮丽壮观雄壮

华灯华丽谷子稻谷山谷

登山登高层叠楼层表层

四、导读课文,引导感悟

1、出示课文,认读词组:

师:这些调皮的生字又跑回课文里了,你们还能准确地读出来吗?

2、出示与课文相应的图,说说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些词分别送给它们最合适,为什么?

3、谁能美美地读一读课文?指名读,并进行鼓励性指导:

如:你听,他这个“大雁南飞”读得不使我们仿佛看到了“高高的天空中漂浮着几朵薄纱似的白云,一群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人字形,一会儿排成一字形。”来学学他的语气,做做动作。

我们来到一望无际的田边,田野里一片金黄。麦穗沉甸甸的,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到处是丰收的景象。再到果园里瞧瞧,呵!果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梨,红彤彤的枣儿,又大又红的苹果,吸一口气,连空气都是甜丝丝的。谁能再来读读“五谷丰登,瓜果飘香”?

听了他的朗读你有什么感觉?

4、再读全文:小朋友,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咱们班小朋友也收获不小,就让我们带着对秋天的喜爱美美地读一读吧!

5、小结:秋天还有更多更美的风采、词语等待小朋友们去描绘,去收集呢!

五、书写生字

1、观看“尽——层谷——金”的田字格结构。

2、教师范写

3、学生自己临摹书写生字并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熟读成诵课文

2、会写6个生字。

3、感受秋天的美。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语

1、出示生字词认读。

2、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认读。

二、熟读成诵

1、会读的小朋友认真地读一遍课文,会背课文的小朋友可以潇洒地背一遍课文。

2、赛读、赛背。

3、互相抽测背。一生背一句,被抽测的小朋友接下去背。

三、课外拓展:

1、展示收集的秋景图与词语:

师:秋天景色宜人,令人陶醉。小朋友,你们还描绘了哪些美丽的秋景和收集了哪些优美的词语呢?赶快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个别指名)

2、小组内交流,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看法。

四、写字指导

1、老师范写剩余的6个生字。

2、可以试着写一写。互相交流。

五、完成课堂作业

六、资料袋

关于秋天的词语

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

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枫林如火丹桂飘香

太识字教案篇6

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

2、了解我国春节的传统习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歌谣。

二、教学难点

1、了解我国春节的传统习俗。

2、能够把字写得工整、匀称。

三、教学重点

1、认识7个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歌谣。

四、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五、教学时数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对联,鞭炮,窗花,一家人吃年夜饭等图案。请学生说说,这是什么?看到这些你又想到了什么?

2、出示题目:看到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1)什么叫忙年?

(2)都忙些什么?

3、带着问题读读儿歌,看看你自己能解决什么问题?同时,把生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二)自读儿歌,自学生字。

1、学生读儿歌,圈出生字。

2、小组内进行你说我找的游戏,由小组长说出一个字的'读音,其他同学从自己的生字小卡片中找到这个字,再读一读,看谁听得准,找得准,读得准。

(三)检查反馈,认读生字。

1、反馈生字读音时教师可采用多种认读方法,如个人读,开火车读,小老师带读等等,认读生字要与认读词语、句子结合起来。

如:腊八粥—粥,你还喝过什么粥?

豆腐—腐,“豆腐”这个词语中“腐”要读得轻一些。你吃过豆腐吗?

酒肉—酒,你都知道什么酒?

蒸馒头—蒸、馒。

熬一宿—宿,你知道“宿”的另一个读音吗?

扭一扭—扭。

2、导语:把生字放回到儿歌里,这些生字你还会读吗?让我们再读一读儿歌吧?边读边想一想,刚才你提的问题自己能解决吗?

3、请学生说一说春节前几天人们在忙些什么,你是从哪句话知道的?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

学生可能会回答得不完整,教师可请学生补充,但教师要把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找到语句,能正确朗读上,目的是让学生反复认读生字,而不要求学生找全人们在忙什么。

(四)联系生活,指导朗读。

1、请学生想一想,你家过春节的时候,你的家人都忙些什么?

2、快过春节了,你会忙些什么?你的心情怎样?

3、就要过春节了,你一定很高兴,带着高兴的心情读读儿歌。

4、边拍手边读儿歌。

(五)作业。

1、读儿歌。

2、查查资料,说一说人们过春节还有什么习俗。

太识字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了解“勺”的演变过程。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多种方式,快乐识字。

教学重点:

认记5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百宝箱,里面装了几样我们小朋友都很熟悉的东西,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谁愿意上来摸一摸,把你摸到的东西告诉大家。

2.学生上前摸餐具

3.小朋友们真聪明,将百宝箱里的东西都猜了出来,像盘子、碗、勺子、筷子等这些我们用餐时用的工具我们叫做它———餐具,齐读,学习“餐”,强调:

1.平舌音,指读,开火车读,

2.餐字下面是“食”和食物有关。

3.组词。

4.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名字叫做“认餐具”的儿歌,

二.读文

1.(听碟两遍)看得出,小朋友们每个人都信心满满的,那我们就一起走进这首儿歌中去听一听,看谁听得最认真。

2.(师领读两遍)看见小朋友们读,老师也忍不住的想读一读了,小朋友们想不想跟着老师老读一读呢?小朋友在读的过程中,要听准老师读的字音。

3.(生自己读一遍)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18页,自己读一读。

4.(小老师领读一或二个)有没有小朋友已经会读了?而且还可以做一个小老师可以在前面领着小朋友读?

5.(齐读)小朋友读得真棒,都想来读一读,那我们就在座位上一起来读一读好不好?

三.课间操

四.随机识字

小朋友们,刚刚我们读的这首小儿歌中,你还记得都出现过哪些餐具吗?

1.“碗”

观察老师手中的碗,看看是什么样子的?什么时候用到碗?

学习“碗”字。1.指读、开火车读;2.(看课件)古时候的碗啊,用石头做的,所以这个碗是石字旁,这里还有其他的碗,你认识吗?(木碗、瓷碗、白钢碗)3.组词

2.复习“盘”

出示道具(盛放物品的扁而浅的用具),什么时候用到盘?(小结:与碗对比,深浅不同)读三遍

3.“勺”

出示道具(一种有柄的可以舀取东西的器具),什么时候用到?

学习“勺”。1.翘舌音,指名读,开火车读;2.(看课件)这个字还是一个象形字,古人根据勺的.形状造了这个字,“撇+横折钩”像勺子的形状,“点”就像盛在勺子里的食物;3.组词

4.“筷”子

出示筷子(夹饭或其他东西用的一对细棍儿),成双出现的,

学习“筷”,

1指名读.小组读;

2最开始的筷子都是用竹子做的,所以是竹子头。下面是快车的快,和在一起是筷子的筷;

3老师告诉小朋友一个秘密:我们中国呀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使用筷子了,是不是很了不起呀?而且还有好多外国人,特意来我们中国学习使用筷子,因为筷子使用起来特别的方便灵活。

5.小朋友,你知道我们要怎样使用筷子吗?(握着筷子)

学习“握”

1.指读,男女生读。

2.握是提手旁的,所以和手有关。谁愿意做一个与握有关的动作。

握字有握拳的意思,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一个握拳的动作。

它还有握手的意思,人们在初次见面或是表示友好的时候都会握握手,握手还有好大的学问呢,在握手的时候我们要面带微笑,伸出右手,说声“你好”,谁愿意到前面来和老师握握手?同学们起立,面带微笑,伸出右手和同桌握握手,中间的同学和两边的同学都握一下。

4.组词

五、读词卡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五个生字,他们都藏在词语里了,你能认识这些词语吗?(开火车读)

餐具早餐午餐饭碗筷子握手勺子木碗饭勺

六.识字游戏(打地鼠)

七、送字宝宝回家,齐读儿歌

字宝宝开开信心的回到了自己的家,小朋友们你们开心吗?那我们就跟随字宝宝再一起回到儿歌中,齐读儿歌。

八、观察儿歌两部份特点:第一部分都是问题,第二部分做出回答。

1.问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师示范,指名读,齐读

2.那我们男孩女孩比比赛,女孩问,男孩答,看谁读得好

九、齐读儿歌